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第2節 跨學科實踐:制作簡易桿秤人教版 物理 八年級 下冊桿秤是用來秤重的器具,是商品流通的度量工具。桿秤歷史悠久,是中國最古老也是現今人們仍然在使用的衡量工具,亦是中華文化符號的代表之一。相傳,桿秤是范蠡研制的。你知道桿秤的稱量原理嗎?如何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制作一個簡易桿秤呢?1. 能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分析桿秤測量物體質量的工作原理;會通過計算得出桿秤測量的物體的質量。知道桿秤的結構,會選擇合適的材料制作桿秤,會在桿秤上標注刻度線。2. 通過活動,進一步加強對杠桿五要素和杠桿平衡條件知識點的理解。知識點 1桿秤的工作原理用桿秤測量物體的質量:在測量物體的質量時,桿秤平衡時,有m物gl物=m砣gl砣,即m物l物=m砣l砣。提紐Ol物l砣若l物=l砣,則m物=m砣。若l物>l砣,則m物若l物m砣。F物F砣桿秤中,因為秤砣的位置是可以改變的,所以l物與l砣的大小關系是可以變化的,這樣,桿秤就可以測量大于、等于或小于秤砣質量的物體的質量。桿秤的原理:桿秤的結構:知識點 2設計和制作簡易桿秤秤桿提紐秤砣秤盤桿秤的使用方法:制作簡易桿秤:請大家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我們要制作的桿秤的秤桿用什么材料?(2)提扭和秤盤的位置如何確定?(3)如何確定秤盤的零刻度位置?(4)如何確定秤盤各個秤星的位置?秤星,桿秤上的花星。多以金屬鑲嵌在秤桿上成小圓點狀,作為計量的標志。材料:一根長度約為40cm的木質筷子,一個小盆,一個20g鉤碼,一個100g砝碼,細線若干,一把刻度尺,一支記號筆等。1.在筷子的一端刻一個槽A,在距離槽A稍近處再刻一個槽B。把小盆掛在槽A處作為秤盤,在槽B處系一根細線作為提紐。2.用細線系一個20g的鉤碼,作為秤砣。調節秤砣的位置使秤桿平衡,這時細線在秤桿上的位置為秤的定盤星O,用記號筆標記此位置。3.在秤盤中放100g砝碼,手提提紐,并調節秤砣的位置使秤桿平衡。此時,標記秤砣細線在秤桿上的位置C,并記為100g,在定星盤O到C之間均勻地畫上49條刻度線,每一格就表示2g。例題 《墨經》最早記述了秤的杠桿原理。圖中“標”“本”表示力臂,“權”“重”表示力。以下說法符合杠桿平衡原理的是( )A.“權”小于“重”時,A端一定上揚B.增大“重”時,應把“權”向A端移C.“權”小于“重”時,“標”一定小于“本”D.增大“重”時,應換用更小的“權”B例(2024·哈爾濱)桿秤在我國有幾千年的歷史,如今中藥房仍在使用。如圖所示,已測得刺五加藥材質量是120g,其中OB=3OA,若不計桿秤自重,則秤砣的質量約為 g,接下來要測30g的人參片,需要將秤砣向B點的 (選填“左”或“右”)側移動。40連接中考右G砣×OB=G藥×OA如圖所示,桿秤是一種傳統測量質量的工具,其中A、B是兩個不同量程的提紐,秤鉤C處懸掛被測物,提起提紐A或B,在秤桿E上移動秤砣D,達到平衡后,根據秤砣的位置可以在秤桿上讀出被測物的質量。有關該桿秤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它只能測量比秤砣質量大的物體B.用提紐A時比用提紐B時的量程更大C.將秤砣質量減少,則該秤的讀數將偏小D.只有當秤桿的粗細均勻時,桿秤的刻度才是均勻的基礎鞏固題B小強為課題研究小組提供了一把家中收藏的舊桿秤。桿秤的刻度模糊不清,只有5kg和6kg的刻度清晰可辨,秤砣遺失。小組成員對桿秤的外形進行了測量,測量結果如圖所示。請根據以上信息回答:(1)該桿秤的重心(不包括秤砣)在提紐的 (選填“左”或“右”)側。(2)該桿秤所用的秤砣的質量為 kg。(3)若想提高該桿秤的量程,可以將提紐的位置向 (選填“左”或“右”)側移動適當距離。能力提升題右1.5左杠桿的平衡條件作業內容自主安排配套練習冊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