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牛和鵝》教學設計教材解讀:《牛和鵝》的故事童趣十足,但是對于今天的孩子來說,這樣的生活經驗和體會是十分缺少的。課文篇幅比較長,15個自然段寫了三個部分內容:第一部分(1-4自然段)主要寫了我們欺負牛、懼怕鵝的原因及具體表現,主要運用了對比的寫法,這樣的寫法很符合內容特點。第二部分(5-12自然段)具體講述了“我”被鵝追趕、襲擊,最后金奎叔幫我解圍的一段親身經歷,這也是本文的重點內容。這個部分,作者通過語言、動作、神態的細致刻畫,把“我”的心情變化寫得十分真實,很有畫面感、情境感和代入感。第三部分(13-15自然段)寫了金奎叔的話改變了“我”對牛和鵝的看法與態度,同時也揭示了一個道理:可以換個角度看問題。本單元以童年成長為主題,語文要素有兩個:一是學習用批注的方法閱讀,二是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體會人物的心情。這兩個語文要素,并不是相互獨立的存在,在教學時應當有機地融合,讓學生用批注的方式閱讀,圈畫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詞句,體會人物的心情變化,把自己的體會用旁批的方式寫下來。學習批注的方法閱讀,學生其實也是有學習基礎的。在三上冊,學習了預測單元;在四上冊,學習了提問單元。兩個閱讀策略單元的學習,為本單元學習批注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此外,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也經常能夠接觸到批注:老師批改作文,就運用了批注;有些孩子在日常的閱讀中,也已經在初步運用批注。學習目標1.會認“謂、拳”等11個字,讀準多音字“吁”,會寫“摸、甚”等15個字。2.知道可以從寫得好、有疑問、印象深、受啟發等角度給文章作批注,并能在閱讀過程中初步運用標畫和批語的方法進行隨文批注。3.能抓住描寫人物動作、語言、神態的關鍵詞句,運用批注式閱讀,體會“我”被鵝追趕、襲擊時的心情。4.能讀明白“我”一直記得金奎叔說的話的原因,并說說受到的啟發。重難點1.會認“謂、拳”等11個字,讀準多音字“吁”,會寫“摸、甚”等15個字。2.知道可以從寫得好、有疑問、印象深、受啟發等角度給文章作批注,并能在閱讀過程中初步運用標畫和批語的方法進行隨文批注。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單元導入,揭示課文1.出示單元篇章頁,讀讀主題句:童年啊!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冰心童年時代,是人生最美好、最難忘的歲月。這個單元,我們將通過一組課文的學習,去感受不同作家筆下回憶的童年往事。2.今天,我們先來學習第一篇課文。揭示課題:牛和鵝。牛和鵝,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兩種動物,你對它們的印象是怎樣的呢?指名學生聊一聊這兩種動物。3.作家任大霖在他的童年時代,對這兩種動物可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感受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課文作者:任大霖(1929-1995),浙江蕭山人,兒童文學作家,一生創作了幾百萬字的作品,出版了數十本兒童文學作品。代表作《蟋蟀》《牛和鵝》等。二、檢查預習,通讀感知1.檢查預習,識字學詞,讀準生字和多音字。無所謂 拳頭 捶牛背 頑皮 衣襟胳膊 酒瓶 恐怖 任憑 欺負 掐脖子吁哩哩哩 氣喘吁吁 呼吁2.預習反饋,說說課文圍繞牛和鵝,寫了哪些內容呢?交流明確:1-4自然段:我不怕牛卻很怕鵝。5-7自然段:有一次,我被鵝追趕、襲擊,嚇得大哭。8-12自然段:危急時刻,金奎叔為我解了圍。13-15自然段:我不怕鵝,也不欺負牛了。三、借助課文旁批,學習批注方法1.再次出示單元篇章頁,明確單元學習要求:學習用批注的方法閱讀。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體會人物的心情。2.回顧以往接觸過的“批注”。對于批注,其實我們并不陌生:回顧三上預測單元課文中的批注。回顧四上提問單元課文中的批注。看看老師批改作文時的批注。再看看一些同學閱讀中國神話傳說時的批注。批注在我們日常的讀寫活動中經常要用到,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方式。這個單元,我們將正式學習批注的閱讀方法。那么,怎么作批注呢?3.學生默讀課文,結合課文中的批注想一想可以從哪些角度給文章作批注。4.交流,反饋,結合課文中的批注,概括梳理出批注的四個角度: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在有疑問的地方作批注逃跑——被鵝咬住——呼叫,那種驚慌失措寫得很真實。——在寫得好的地方作批注鵝之前多神氣,現在多狼狽呀。“掛著淚笑”,事情的變化對“我”來說太突然了。——在感受深的地方作批注看來鵝并不可怕!只要不怕它,鵝就不敢欺負人了。——在受啟發的地方作批注5.小結批注的方法,呈閱《語文園地》“交流平臺”中的話。(今年的教材修訂時去掉了“體會深”這個批注角度,還是有必要補上!)四、品讀3、4自然段,嘗試運用批注方法1.出示學習任務一嘗試用批注的方式閱讀課文3、4自然段,體會:(1)從哪里可以看出“我們”是不怕牛卻怕鵝的?(2)作者運用了什么寫法?2.學生獨立批注式閱讀5分鐘。3.交流分享所作批注,引導學生體會:(1)從哪些詞句你體會到了“我們不怕牛”?作者運用了什么寫法?預設要點:①從“拍、摸、觸、扳、騎、捶”這一連串的動作中,可以體會到我們一點都不怕牛。作者運用了動作描寫的方法。②從“敢、甚至敢、還敢、還是敢的”這一串“敢”中,也可以體會到我們一點都不怕牛。作者重復運用了一組“敢”字。③指導朗讀,讀出“我們”一點都不怕牛的感覺來。(2)從哪些詞句體會到我們懼怕鵝的呢?繼續交流批注。預設:①從“遠遠地站在安全的地方”“繞個大圈子”這兩個動作可以體會到。②從“總是……才……”“要是……就得……”這兩組關聯詞也可以體會到。③指導朗讀,讀出“我們”懼怕鵝的感覺來。(3)把3、4自然段聯系起來看,作者其實還運用了什么寫法?交流,明確:通過對比,鮮明地寫出了我們不怕牛、懼怕鵝的心理。對比朗讀3、4自然段,體會這種心理。(4)小結:我們剛才閱讀3、4自然,主要是從什么角度來作批注的?交流,明確:體會深和寫得好的角度。五、鞏固識字,指導寫字1.再次認讀本課生字。2.觀察本課要寫的字,交流難寫易錯的字,然后寫一寫。第二課時一、聽寫詞語,隨堂反饋摸 跪 捶 繞 脫 惹 握 摔 掐甚至 頑皮 脖子 大概 昏亂 憑借二、批注式閱讀5-7自然段,體會“我”懼怕鵝的心情1.復習回顧批注的方法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閱讀文章時,可以從哪些角度來作批注?2.出示學習任務二:閱讀課文5-7自然段,體會作者是如何寫“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的心情的,抓住關鍵詞句作批注。3.學生獨立批注式閱讀5-8分鐘。4.選擇一處批注,在小組內交流分享。5.全班交流分享(1)課件出示第5自然段,交流體會:我們馬上都不說話了,貼著墻壁,悄悄地走過去。——“貼著墻壁”這個動作,形象地寫出了我們對鵝的恐懼。鵝聽見了,就豎起頭來,側著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搖一擺地、神氣地朝我們走過來;還伸長脖子,嘎嘎地叫著,撲打著大翅膀,好像在它們眼里根本沒有我們這些人似的。 ——對鵝的動作、神態、叫聲的描寫很生動,襯托出了我們懼怕鵝的心情。(2)課件出示第7、8自然段引導學生從描寫“我”的角度和描寫“鵝”的角度,分別交流分享自己的閱讀體會,交流過程中,相機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關的語句。描寫“我”懼怕鵝的動作、語言,如:我嚇得腳也軟了,更跑不快。在忙亂中,我的書包掉了,鞋子也弄脫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當時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這樣叫吧:“鵝要吃我了!鵝要咬死我了!”描寫鵝的動作、叫聲,如:這時,帶頭的那只老公鵝就啪嗒啪嗒地跑了過來,嘎嘎,它趕上了我,嘎嘎,它張開嘴,一口就咬住了我當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也許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這只老公鵝。它用全身的力量來拖我,啄我,扇動翅膀來撲打我。我幾乎被它拖倒了——因為當時我還很小,只不過跟它一樣高呢!其他幾只鵝在后面嘎嘎大叫著助威。三、批注式閱讀8-12自然段,體會金奎叔如何幫我解圍1.出示學習任務三:金奎叔是如何幫我解圍的呢?閱讀課文8-12自然段,在自己體會深的地方寫寫批注。2.學生獨立閱讀,作批注。3.交流分享閱讀體會。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就像摔一個酒瓶似的”的有趣。四、閱讀13-15自然段,感悟金奎叔說的話的深意為什么“直到現在,我還記著金奎叔的話”?出示:金奎叔的話不僅讓我______,而且還讓我_________________交流,感悟:金奎叔的話不僅讓我改變了對牛和鵝的態度,而且還讓我懂得了不能欺負忠厚老實的人和動物的做人道理。五、閱讀課后閱讀鏈,批注閱讀感悟讀了這個閱讀鏈接,你對牛又有了怎樣的認識?寫寫批注吧。交流,體悟:牛是一種誠實、善良、踏實的動物。牛所具有的精神、品格,是值得我們人類學習的。六、推薦課后批注閱讀任大霖的《蟋蟀》課后可以讀讀任大霖的《蟋蟀》這本書,里面還有許多生動有趣的童年生活可以體驗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