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jié) 電阻(分值:100分)1~8題每題7分,共56分考點一 導體的電阻和電阻定律1.(多選)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對于同種材料的導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橫截面積一定,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成正比B.長度一定,電阻與導體的橫截面積成反比C.橫截面積一定,電阻與導體的長度無關D.長度一定,電阻與導體的橫截面積無關2.關于材料的電阻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把一根長導線截成等長的三段,則每段的電阻率都是原來的三分之一B.材料的電阻率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C.大部分半導體材料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D.電阻率是反映材料導電性能好壞的物理量,電阻率越大的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3.(2023·南平市建陽第二中學高二月考)如圖所示,R1和R2是由同種材料制成的,厚度相同,表面為正方形而邊長不同的導體,其中R1的尺寸比R2的尺寸大。在兩導體上加上電壓后,形成如圖所示的電流,方向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R1的電阻比R2的電阻大B.R1的電阻比R2的電阻小C.若流過兩個電阻的電流大小相等則所加的電壓也一定相等D.若流過兩個電阻的電流大小相等則所加的電壓一定不等4.(2023·三明市五校協(xié)作高二期中)如圖所示,一塊均勻的六面體樣品,長為a、寬為b、厚為c,若沿著AB方向測得的電阻為R,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樣品的電阻率為B.沿CD方向的電阻為RC.若a=b,增加厚度c,則沿著AB方向的電阻不變D.若a=b,減小厚度c,則沿著CD方向的電阻不變考點二 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5.(多選)如圖所示,A、B、C為三個通電導體的I-U關系圖像。由圖可知( )A.三個導體的電阻關系為RA>RB>RCB.三個導體的電阻關系為RA<RB<RCC.若在導體B兩端加上10 V的電壓,通過導體B的電流是2.5 AD.若在導體B兩端加上10 V的電壓,通過導體B的電流是40 A6.(2023·莆田市高二期末)某一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中AB段(曲線)所示,關于導體的電阻,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對應于B點的電阻為12 ΩB.對應于B點的電阻為4 ΩC.工作狀態(tài)從A變化到B時,導體的電阻改變了10 ΩD.工作狀態(tài)從A變化到B時,導體的電阻改變了1 Ω考點三 電阻的應用7.(多選)(2024·四川省敘州區(qū)第一中學高二月考)如圖所示,A、B、C、D是滑動變阻器的四個接線柱,現(xiàn)把此變阻器串聯(lián)接入電路中,并要求滑片P向接線柱C移動時電路中的電流減小,則接入電路的接線柱可以是( )A.A和B B.A和CC.B和C D.B和D8.有一種“電測井”技術,用鉆頭在地上鉆孔,在鉆孔中進行電特性測量,可以反映地下的有關情況。如圖所示為一鉆孔,其形狀為圓柱體,半徑為10 cm,設里面充滿濃度均勻的鹽水,其電阻率ρ=0.314 Ω·m,在鉆孔的上表面和底部加上電壓,測得U=100 V,I=100 mA,則該鉆孔的深度為(π取3.14)( )A.50 m B.100 mC.1 000 m D.2 000 m9~11題每題10分,共30分9.(2023·福州市高二期末)一根粗細均勻的細銅絲,原來的電阻為R,則( )A.對折后,電阻變?yōu)镽B.截去,剩下部分的電阻變?yōu)镽C.均勻拉長為原來的2倍,電阻變?yōu)?RD.均勻拉長,使橫截面積為原來的,電阻變?yōu)?R10.(多選)(2023·漳州市高二期中)如圖所示為a、b兩電阻的伏安特性曲線,圖中α=45°,關于兩電阻的描述正確的是( )A.電阻a的阻值隨電流的增大而減小B.電阻b的阻值R= Ω=1.0 ΩC.在兩圖線交點處,電阻a的阻值大于電阻b的阻值D.在電阻b兩端加4 V電壓時,流過電阻的電流是2 A11.(2024·浙江省高一開學考試)在中山、珠海兩地之間地下埋設了兩條長度均為40 km的輸電線,現(xiàn)輸電線的某處發(fā)生了短路(即兩導線接觸),為確定短路的位置,首先是中山檢修員用如圖所示的檢測裝置接入輸電線A、B,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2 A,檢測完畢后,珠海檢修員用相同的檢測裝置接入輸電線C、D,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3 A,已知輸電線的電阻與其長度成正比,則短路位置離中山( )A.24 km B.20 kmC.16 km D.10 km12.(14分)一測量電解液的電阻率的玻璃容器如圖甲所示,P、Q為電極,a=1 m,b=0.5 m,c=0.2 m。當里面注滿某電解液,且P、Q間加上電壓后,電解液的U-I圖線如圖乙所示。(1)(5分)定性分析電解液的電阻率ρ隨其通過的電流I的變化規(guī)律;(2)(9分)當U=9 V時,求電解液的電阻率ρ。第2節(jié) 電阻1.AB [由R=ρ可知,同種材料的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成正比,與橫截面積成反比。橫截面積一定,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成正比,故A正確,C錯誤;長度一定,電阻與導體的橫截面積成反比,故B正確,D錯誤。]2.C [電阻率是材料本身的一種電學特性,與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無關,A錯誤;金屬材料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大部分半導體材料則相反,B錯誤,C正確;電阻率大表明材料的導電性能差,不能表明對電流的阻礙作用一定大,因為電阻才是反映對電流阻礙作用大小的物理量,而電阻還跟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有關,D錯誤。]3.C [設R1表面正方形的邊長為L1,R2表面正方形的邊長為L2,材料對應的電阻率為ρ,厚度為d,根據(jù)電阻定律可得R1=ρ=ρ=,R2=ρ=ρ=,可得R1=R2,A、B錯誤;根據(jù)歐姆定律I=,若流過兩個電阻的電流大小相等,由于兩個電阻阻值相等,則所加的電壓也一定相等,C正確,D錯誤。]4.A [設樣品的電阻率為ρ,根據(jù)電阻定律R=ρ,得出樣品沿AB方向的電阻R=ρ,解得ρ=,故A正確;樣品沿CD方向的電阻RCD=ρ,結合ρ=,解得RCD=R,故B錯誤;若a=b,由R=ρ可得R=,增加厚度c,沿著AB方向的電阻R減小,故C錯誤;若a=b,由RCD=ρ=,減小厚度c,沿著CD方向的電阻增大,故D錯誤。]5.BC [在I-U圖像中圖線的斜率表示電阻的倒數(shù),所以三個導體的電阻關系為RA6.C [對應于B點的電阻為RB== Ω=40 Ω,選項A、B錯誤; 對應于A點的電阻為RA== Ω=30 Ω,工作狀態(tài)從A變化到B時,導體的電阻改變了10 Ω,選項C正確,D錯誤。]7.CD [滑動變阻器是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絲長度,使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發(fā)生變化的。要使滑片P向C移動時電路中的電流減小,則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絲的電阻應增大,電阻絲的長度應變長。滑片P與接線柱C、D之間沒有電阻,所以接入電路中的一個接線柱可以是C或D;在滑片P向C移動時,只有B、P之間的導線長度在變長,所以接入電路的另一個接線柱只能是B。可見,接入電路中的接線柱可以是B和C,也可以是B和D,故選C、D。]8.B [鉆孔內鹽水電阻為R== Ω=1 000 Ω;由R=ρ,得該鉆孔的深度l=== m=100 m,故B正確,A、C、D錯誤。]9.D [根據(jù)電阻定律R=ρ,對折后,長度變?yōu)樵瓉淼囊话耄瑱M截面積變成原來的兩倍,因此電阻變?yōu)镽,A錯誤;截去,剩下部分的長度變?yōu)樵瓉淼模虼穗娮枳優(yōu)镽,B錯誤;均勻拉長為原來的兩倍,由于體積不變,橫截面積變成原來的一半,因此電阻變?yōu)?R,C錯誤;均勻拉長,使橫截面積變?yōu)樵瓉淼模捎隗w積不變,長變?yōu)樵瓉淼膬杀叮虼穗娮枳優(yōu)?R,D正確。]10.AD [因為I-U圖像上某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表示該狀態(tài)下電阻的倒數(shù),由圖像可知,隨電流的增大,a的圖像上的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越來越大,即a電阻隨電流的增大而減小,故A正確;電阻b的阻值R= Ω=2.0 Ω,故B錯誤;在兩圖線的交點處,電流和電壓均相同,則由歐姆定律可知,兩電阻的阻值大小相等,故C錯誤;由于b電阻的阻值為2.0 Ω,在電阻b兩端加4 V電壓時,流過電阻的電流為I==2 A,故D正確。]11.A [由題知,兩地相距40 km,輸電線的電阻與其長度成正比,設每千米輸電線的電阻為R0,短路位置離中山的距離為s,則短路位置離珠海的距離為40 km-s,則CD兩條輸電線的總長度為2(40 km-s):總電阻為RCD=2(40 km-s)R0,同理可得,AB的總電阻RAB=2sR0,用題圖所示的檢測裝置進行檢測時,電源電壓U不變,所以由歐姆定律得U=IABRAB,U=ICDRCD,可得IABRAB=ICDRCD,代入數(shù)據(jù)有0.2 A×2sR0=0.3 A×2(40 km-s)R0,解得s=24 km,故選A。]12.(1)ρ隨其通過的電流的增大而減小(2)180 Ω·m解析 (1)由題圖乙可知,圖線上各點的比值隨電流的增大而減小,所以電阻率ρ也隨著通過電流的增大而減小。(2)當U=9 V時,電解液的電阻R==1 800 Ω,由R=ρ可得ρ==180 Ω·m。第2節(jié) 電阻[學習目標] 1.理解電阻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掌握電阻定律(重點)。2.了解電阻率的物理意義及其與溫度的關系(重點)。3.能根據(jù)I-U圖像或U-I圖像求導體的電阻(難點)。一、導體的電阻與相關因素的定量關系1.在初中我們學習過伏安法測電阻,即用電壓表和電流表分別測出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導體中的電流,由公式R=來求出導體的電阻,由此公式能夠得出導體的電阻R與導體兩端電壓U成正比,與通過導體的電流I成反比的結論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猜想導體的電阻R與哪些因素有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探究原理:用電壓表測出導線兩端的電壓U,用電流表測出導線中通過的電流I,代入公式R=,求出導線的電阻。按圖所示連接電路,把兩根相同的導線串聯(lián),接入電路的A、B兩點,再讀出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算出兩根導線串聯(lián)時的電阻。再串聯(lián)第三根、第四根…算出相應的電阻。由此得到電阻大小與長度的定量關系是什么?將若干長度和材料都相同、橫截面積不同的導線,分別接入圖中A、B兩點進行測量,可得到電阻大小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是什么?若只改變導線的材料,得到的結論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電阻定律(1)內容:導體的電阻R與其長度l____________,與其橫截面積S成________,還與導體的________有關。(2)公式:R=ρ。2.電阻率(1)R=ρ式中比例系數(shù)ρ是反映材料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稱為材料的電阻率,即ρ=。(2)電阻率與材料有關,還與溫度有關。金屬材料的電阻率一般會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___。絕緣體和半導體的電阻率大多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________。例1 (2023·福建省華安縣第一中學高二月考)關于導體的電阻和電阻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導體的電阻率由材料的種類決定,與溫度無關B.由ρ=可知,導體的電阻率與導體的橫截面積成正比,與導體的長度成反比C.由R=可知,導體的電阻與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與流過導體的電流成反比D.由R=可知,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成正比,與導體的橫截面積成反比例2 (2024·山東省泰安第三中學開學考)如圖所示為一塊長方體銅塊,使電流先后沿I1、I2兩個方向通過該銅塊,則兩次銅塊的電阻之比為( )A.1 B. C. D.公式 區(qū)別與聯(lián)系 定義式:R= 決定式:R=ρ區(qū)別 適用于純電阻元件 適用于粗細均勻的金屬導體或濃度均勻的電解液、等離子體聯(lián)系 R=ρ是對R=的進一步說明,即導體的電阻與U和I無關,而是取決于導體本身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二、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1.伏安特性曲線:用縱坐標表示________,用橫坐標表示____________,這樣畫出的I-U圖像稱為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2.線性元件和非線性元件(1)線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線是一條過原點的________,如金屬導體、電解質溶液。直線的斜率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非線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線是一條________,如氣態(tài)導體和半導體元件。例3 兩電阻R1、R2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所示(橫縱軸的分度值相同),可知電阻大小之比R1∶R2等于( )A.1∶3 B.3∶1 C.1∶ D.∶1例4 (多選)(2023·廈門市雙十中學期中)兩個電阻R1、R2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所示,由圖可知( )A.R1的電阻為R1= Ω=2 ΩB.R1的電阻R1=tan 45° Ω=1 ΩC.R2的電阻隨電壓的增大而減小D.當U=1 V時,R2的電阻等于R1的電阻圖像 比較內容 I-U圖像 U-I圖像坐標軸 橫軸表示電壓U、縱軸表示電流I 橫軸表示電流I、縱軸表示電壓U斜率 圖線上的點與坐標原點連線的斜率表示導體電阻的倒數(shù) 圖線上的點與坐標原點連線的斜率表示導體的電阻線性元件圖線的形狀 R1>R2 R1<R2非線性元件圖線的形狀 電阻隨U的增大而增大 電阻隨I的增大而減小三、電阻的應用1.電阻的應用(1)可變電阻——音量調節(jié)、聲音控制、亮度調節(jié)。(2)高壓絕緣子——表面涂一層釉;制成皺褶形狀,________電阻,________漏電。(3)人體電阻——皮膚干燥時電阻____,潮濕時電阻____。2.滑動變阻器(1)結構:滑動變阻器的結構如圖所示。金屬電阻絲繞在絕緣筒上,A、B是其兩個接線柱,C、D是金屬桿的兩個接線柱,可在桿上滑動的金屬滑片P把金屬桿與電阻絲(絕緣漆已被刮去)連接起來。(2)原理:移動金屬滑片P,會改變接入電路的電阻絲的長度,由電阻定律知,相應的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也會改變。1.只有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滑動時,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絲長度發(fā)生了改變,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方式才是正確的。請判斷:只將C、D端接入電路是否正確?只將A、B端接入電路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滑動變阻器在使用時要正確連接并將滑片置于合適的位置。如果上題中滑動變阻器上A、B間纏繞電阻絲部分的絕緣筒長度為l,電阻絲總電阻為R,現(xiàn)電路中需接入R~R的可調節(jié)電阻,應如何連接接線柱和調節(jié)滑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5 如圖所示是滑動變阻器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和b串聯(lián)接入電路中時,P向右移動,電流增大B.b和d串聯(lián)接入電路中時,P向右移動,電流減小C.b和c串聯(lián)接入電路中時,P向右移動,電流減小D.a和d串聯(lián)接入電路中時,P向右移動,電流減小第2節(jié) 電阻一、1.不能。2.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3.導線的電阻R與其長度l成正比,與其橫截面積S成反比,還與導線的材料有關。梳理與總結1.(1)成正比 反比 材料 2.(1)導電性能 (2)增大 減小 二、1.電流I 電壓U 2.(1)直線 導體電阻的倒數(shù)(2)曲線 三、1.(2)增大 減少 (3)大 小 思考與討論1.都是錯誤的。原因:只將C、D接入電路,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絲長度為0,滑動變阻器阻值為0;只將A、B接入電路,滑動變阻器阻值始終最大。2.將A(B)、D兩點或將A(B)、C兩點接入電路,滑片從離A(B)點處移到離A(B)點l處,可使接入電路的電阻范圍為R~R。例1 D [溫度對電阻率有影響,進而影響電阻的大小,故A錯誤;導體的電阻率是由材料本身決定的,與橫截面積、長度無關,故B錯誤;R=為比值定義式,R的大小與其兩端電壓U及電流I無關,故C錯誤;R=為電阻的決定式,由此式可看出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成正比,與導體的橫截面積成反比,故D正確。]例2 B [當電流沿I1方向時,銅塊的長度為a,橫截面積為bc,其電阻R1=ρ;當電流沿I2方向時,銅塊的長度為c,橫截面積為ab,其電阻R2=ρ,故=,故選B。]例3 A [根據(jù)歐姆定律得R=,過橫軸上任一不為零的點作一平行于縱軸的直線,交R1、R2的伏安特性曲線分別于A、B點,分別過A、B點作平行于橫軸的直線,交縱軸于I1、I2點,表明電阻R1、R2兩端加上相同電壓U0時,流過R1、R2的電流不同,如圖所示,結合數(shù)學知識,可得====,故選A。]例4 AD [根據(jù)圖像可知,R1是線性元件,則R1的電阻為R1= Ω=2 Ω,A正確;在物理圖像中,由于坐標軸所表示的物理量不同,所選擇的分度值也可能不一樣,因此,在求圖線的斜率時,不能用圖線傾角的正切值求解,B錯誤;根據(jù)電阻定義式有R=,結合伏安特性曲線可知,I-U圖像上的點與坐標原點連線的斜率的倒數(shù)表示電阻,由圖像可知,R2的電阻隨電壓的增大而增大,C錯誤;根據(jù)電阻定義式有R=,當U=1 V時,R2的電阻等于R1的電阻,都為2 Ω,D正確。]例5 D [a和b串聯(lián)接入電路中時,P向右移動,電阻不變,電流不變,A錯誤;b和c或b和d串聯(lián)接入電路中時,P向右移動,電阻減小,電流增大,B、C錯誤;a和d串聯(lián)接入電路中時,P向右移動,電阻增大,電流減小,D正確。](共56張PPT)DISANZHANG第3章第2節(jié) 電阻1.理解電阻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掌握電阻定律(重點)。2.了解電阻率的物理意義及其與溫度的關系(重點)。3.能根據(jù)I-U圖像或U-I圖像求導體的電阻(難點)。學習目標一、導體的電阻與相關因素的定量關系二、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課時對點練三、電阻的應用內容索引一導體的電阻與相關因素的定量關系1.在初中我們學習過伏安法測電阻,即用電壓表和電流表分別測出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導體中的電流,由公式R= 來求出導體的電阻,由此公式能夠得出導體的電阻R與導體兩端電壓U成正比,與通過導體的電流I成反比的結論嗎?答案 不能。2.猜想導體的電阻R與哪些因素有關?答案 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3.實驗探究原理:用電壓表測出導線兩端的電壓U,用電流表測出導線中通過的電流I,代入公式R= ,求出導線的電阻。按圖所示連接電路,把兩根相同的導線串聯(lián),接入電路的A、B兩點,再讀出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算出兩根導線串聯(lián)時的電阻。再串聯(lián)第三根、第四根…算出相應的電阻。由此得到電阻大小與長度的定量關系是什么?將若干長度和材料都相同、橫截面積不同的導線,分別接入圖中A、B兩點進行測量,可得到電阻大小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是什么?若只改變導線的材料,得到的結論是什么?答案 導線的電阻R與其長度l成正比,與其橫截面積S成反比,還與導線的材料有關。1.電阻定律(1)內容:導體的電阻R與其長度l ,與其橫截面積S成 ,還與導體的 有關。梳理與總結成正比反比材料2.電阻率(1)R=ρ式中比例系數(shù)ρ是反映材料 的物理量,稱為材料的電阻率,即ρ=(2)電阻率與材料有關,還與溫度有關。金屬材料的電阻率一般會隨溫度的升高而 。絕緣體和半導體的電阻率大多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 。導電性能增大減小(2023·福建省華安縣第一中學高二月考)關于導體的電阻和電阻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導體的電阻率由材料的種類決定,與溫度無關例1√溫度對電阻率有影響,進而影響電阻的大小,故A錯誤;導體的電阻率是由材料本身決定的,與橫截面積、長度無關,故B錯誤;(2024·山東省泰安第三中學開學考)如圖所示為一塊長方體銅塊,使電流先后沿I1、I2兩個方向通過該銅塊,則兩次銅塊的電阻之比為例2√公式 區(qū)別與聯(lián)系 區(qū)別 適用于純電阻元件 適用于粗細均勻的金屬導體或濃度均勻的電解液、等離子體聯(lián)系 R= 的進一步說明,即導體的電阻與U和I無關,而是取決于導體本身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總結提升定義式:返回二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1.伏安特性曲線:用縱坐標表示 ,用橫坐標表示 ,這樣畫出的I-U圖像稱為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2.線性元件和非線性元件(1)線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線是一條過原點的 ,如金屬導體、電解質溶液。直線的斜率等于 。(2)非線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線是一條 ,如氣態(tài)導體和半導體元件。電流I電壓U直線導體電阻的倒數(shù)曲線兩電阻R1、R2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所示(橫縱軸的分度值相同),可知電阻大小之比R1∶R2等于例3√(多選)(2023·廈門市雙十中學期中)兩個電阻R1、R2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所示,由圖可知A.R1的電阻為R1= =2 ΩB.R1的電阻R1=tan 45° Ω=1 ΩC.R2的電阻隨電壓的增大而減小D.當U=1 V時,R2的電阻等于R1的電阻例4√√在物理圖像中,由于坐標軸所表示的物理量不同,所選擇的分度值也可能不一樣,因此,在求圖線的斜率時,不能用圖線傾角的正切值求解,B錯誤;根據(jù)電阻定義式有R= 結合伏安特性曲線可知,I-U圖像上的點與坐標原點連線的斜率的倒數(shù)表示電阻,由圖像可知,R2的電阻隨電壓的增大而增大,C錯誤;總結提升圖像 比較內容 I-U圖像 U-I圖像坐標軸 橫軸表示電壓U、縱軸表示電流I 橫軸表示電流I、縱軸表示電壓U斜率 圖線上的點與坐標原點連線的斜率表示導體電阻的倒數(shù) 圖線上的點與坐標原點連線的斜率表示導體的電阻總結提升圖像 比較內容 I-U圖像 U-I圖像線性元件圖線的形狀 R1>R2 R1<R2總結提升返回圖像 比較內容 I-U圖像 U-I圖像非線性元件圖線的形狀 電阻隨U的增大而增大 電阻隨I的增大而減小電阻的應用三1.電阻的應用(1)可變電阻——音量調節(jié)、聲音控制、亮度調節(jié)。(2)高壓絕緣子——表面涂一層釉;制成皺褶形狀, 電阻, 漏電。(3)人體電阻——皮膚干燥時電阻 ,潮濕時電阻 。增大減少大小2.滑動變阻器(1)結構:滑動變阻器的結構如圖所示。金屬電阻絲繞在絕緣筒上,A、B是其兩個接線柱,C、D是金屬桿的兩個接線柱,可在桿上滑動的金屬滑片P把金屬桿與電阻絲(絕緣漆已被刮去)連接起來。(2)原理:移動金屬滑片P,會改變接入電路的電阻絲的長度,由電阻定律知,相應的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也會改變。1.只有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滑動時,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絲長度發(fā)生了改變,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方式才是正確的。請判斷:只將C、D端接入電路是否正確?只將A、B端接入電路呢?思考與討論答案 都是錯誤的。原因:只將C、D接入電路,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絲長度為0,滑動變阻器阻值為0;只將A、B接入電路,滑動變阻器阻值始終最大。2.滑動變阻器在使用時要正確連接并將滑片置于合適的位置。如果上題中滑動變阻器上A、B間纏繞電阻絲部分的絕緣筒長度為l,電阻絲總電阻為R,現(xiàn)電路中需接入 的可調節(jié)電阻,應如何連接接線柱和調節(jié)滑片?如圖所示是滑動變阻器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和b串聯(lián)接入電路中時,P向右移動,電流增大B.b和d串聯(lián)接入電路中時,P向右移動,電流減小C.b和c串聯(lián)接入電路中時,P向右移動,電流減小D.a和d串聯(lián)接入電路中時,P向右移動,電流減小例5√a和b串聯(lián)接入電路中時,P向右移動,電阻不變,電流不變,A錯誤;b和c或b和d串聯(lián)接入電路中時,P向右移動,電阻減小,電流增大,B、C錯誤;a和d串聯(lián)接入電路中時,P向右移動,電阻增大,電流減小,D正確。返回課時對點練四考點一 導體的電阻和電阻定律1.(多選)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對于同種材料的導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橫截面積一定,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成正比B.長度一定,電阻與導體的橫截面積成反比C.橫截面積一定,電阻與導體的長度無關D.長度一定,電阻與導體的橫截面積無關123456789101112基礎對點練√√由R= 可知,同種材料的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成正比,與橫截面積成反比。橫截面積一定,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成正比,故A正確,C錯誤;長度一定,電阻與導體的橫截面積成反比,故B正確,D錯誤。1234567891011122.關于材料的電阻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把一根長導線截成等長的三段,則每段的電阻率都是原來的三分之一B.材料的電阻率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C.大部分半導體材料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D.電阻率是反映材料導電性能好壞的物理量,電阻率越大的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123456789101112電阻率是材料本身的一種電學特性,與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無關,A錯誤;金屬材料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大部分半導體材料則相反,B錯誤,C正確;電阻率大表明材料的導電性能差,不能表明對電流的阻礙作用一定大,因為電阻才是反映對電流阻礙作用大小的物理量,而電阻還跟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有關,D錯誤。1234567891011123.(2023·南平市建陽第二中學高二月考)如圖所示,R1和R2是由同種材料制成的,厚度相同,表面為正方形而邊長不同的導體,其中R1的尺寸比R2的尺寸大。在兩導體上加上電壓后,形成如圖所示的電流,方向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R1的電阻比R2的電阻大B.R1的電阻比R2的電阻小C.若流過兩個電阻的電流大小相等則所加的電壓也一定相等D.若流過兩個電阻的電流大小相等則所加的電壓一定不等√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根據(jù)歐姆定律I= ,若流過兩個電阻的電流大小相等,由于兩個電阻阻值相等,則所加的電壓也一定相等,C正確,D錯誤。C.若a=b,增加厚度c,則沿著AB方向的電阻不變D.若a=b,減小厚度c,則沿著CD方向的電阻不變4.(2023·三明市五校協(xié)作高二期中)如圖所示,一塊均勻的六面體樣品,長為a、寬為b、厚為c,若沿著AB方向測得的電阻為R,下列說法正確的是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考點二 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5.(多選)如圖所示,A、B、C為三個通電導體的I-U關系圖像。由圖可知A.三個導體的電阻關系為RA>RB>RCB.三個導體的電阻關系為RA<RB<RCC.若在導體B兩端加上10 V的電壓,通過導體B的電流是2.5 AD.若在導體B兩端加上10 V的電壓,通過導體B的電流是40 A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6.(2023·莆田市高二期末)某一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中AB段(曲線)所示,關于導體的電阻,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對應于B點的電阻為12 ΩB.對應于B點的電阻為4 ΩC.工作狀態(tài)從A變化到B時,導體的電阻改變了10 ΩD.工作狀態(tài)從A變化到B時,導體的電阻改變了1 Ω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考點三 電阻的應用7.(多選)(2024·四川省敘州區(qū)第一中學高二月考)如圖所示,A、B、C、D是滑動變阻器的四個接線柱,現(xiàn)把此變阻器串聯(lián)接入電路中,并要求滑片P向接線柱C移動時電路中的電流減小,則接入電路的接線柱可以是A.A和B B.A和CC.B和C D.B和D√123456789101112√滑動變阻器是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絲長度,使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發(fā)生變化的。要使滑片P向C移動時電路中的電流減小,則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絲的電阻應增大,電阻絲的長度應變長。滑片P與接線柱C、D之間沒有電阻,所以接入電路中的一個接線柱可以是C或D;在滑片P向C移動時,只有B、P之間的導線長度在變長,所以接入電路的另一個接線柱只能是B。可見,接入電路中的接線柱可以是B和C,也可以是B和D,故選C、D。1234567891011128.有一種“電測井”技術,用鉆頭在地上鉆孔,在鉆孔中進行電特性測量,可以反映地下的有關情況。如圖所示為一鉆孔,其形狀為圓柱體,半徑為10 cm,設里面充滿濃度均勻的鹽水,其電阻率ρ=0.314 Ω·m,在鉆孔的上表面和底部加上電壓,測得U=100 V,I=100 mA,則該鉆孔的深度為(π取3.14)A.50 m B.100 mC.1 000 m D.2 000 m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9.(2023·福州市高二期末)一根粗細均勻的細銅絲,原來的電阻為R,則123456789101112√能力綜合練均勻拉長為原來的兩倍,由于體積不變,橫截面積變成原來的一半,因此電阻變?yōu)?R,C錯誤;12345678910111210.(多選)(2023·漳州市高二期中)如圖所示為a、b兩電阻的伏安特性曲線,圖中α=45°,關于兩電阻的描述正確的是A.電阻a的阻值隨電流的增大而減小B.電阻b的阻值R= =1.0 ΩC.在兩圖線交點處,電阻a的阻值大于電阻b的阻值D.在電阻b兩端加4 V電壓時,流過電阻的電流是2 A123456789101112√√因為I-U圖像上某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表示該狀態(tài)下電阻的倒數(shù),由圖像可知,隨電流的增大,a的圖像上的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越來越大,即a電阻隨電流的增大而減小,故A正確;在兩圖線的交點處,電流和電壓均相同,則由歐姆定律可知,兩電阻的阻值大小相等,故C錯誤;由于b電阻的阻值為2.0 Ω,在電阻b兩端加4 V電壓時,流過電阻的電流為I= =2 A,故D正確。12345678910111211.(2024·浙江省高一開學考試)在中山、珠海兩地之間地下埋設了兩條長度均為40 km的輸電線,現(xiàn)輸電線的某處發(fā)生了短路(即兩導線接觸),為確定短路的位置,首先是中山檢修員用如圖所示的檢測裝置接入輸電線A、B,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2 A,檢測完畢后,珠海檢修員用相同的檢測裝置接入輸電線C、D,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3 A,已知輸電線的電阻與其長度成正比,則短路位置離中山A.24 km B.20 kmC.16 km D.10 km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由題知,兩地相距40 km,輸電線的電阻與其長度成正比,設每千米輸電線的電阻為R0,短路位置離中山的距離為s,則短路位置離珠海的距離為40 km-s,則CD兩條輸電線的總長度為2(40 km-s):總電阻為RCD=2(40 km-s)R0,同理可得,AB的總電阻RAB=2sR0,用題圖所示的檢測裝置進行檢測時,電源電壓U不變,所以由歐姆定律得U=IABRAB,U=ICDRCD,可得IABRAB=ICDRCD,代入數(shù)據(jù)有0.2 A×2sR0=0.3 A×2(40 km-s)R0,解得s=24 km,故選A。12.一測量電解液的電阻率的玻璃容器如圖甲所示,P、Q為電極,a=1 m,b=0.5 m,c=0.2 m。當里面注滿某電解液,且P、Q間加上電壓后,電解液的U-I圖線如圖乙所示。(1)定性分析電解液的電阻率ρ隨其通過的電流I的變化規(guī)律;123456789101112尖子生選練答案 ρ隨其通過的電流的增大而減小123456789101112由題圖乙可知,圖線上各點的 比值隨電流的增大而減小,所以電阻率ρ也隨著通過電流的增大而減小。(2)當U=9 V時,求電解液的電阻率ρ。123456789101112答案 180 Ω·m當U=9 V時,返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3章 第2節(jié) 電阻 練習(含解析).docx 第3章 第2節(jié) 電阻.docx 第3章 第2節(jié) 電阻.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