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識字2 . 姓氏歌 第 課時 總序第 _個教案課 型 :新授 編寫時間: 年_ 月_ 日 執行時間: 年 月 日核心 素養 目標 ①文化自信:對中國的姓氏文化產生興趣,增強文化自信。 ②語言運用:會寫本課的生字,把字寫工整。能夠正確認讀生字,把課文讀正確、讀 連貫。 ③思維能力:能運用合適的方法,向他人介紹自己的姓氏。 ④審美創造: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學重點 會寫本課的生字,寫工整。能夠正確認讀生字,把課文讀正確、讀連貫。教學難點 對中國的姓氏文化產生興趣。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環節一:創創設情境,走進《姓氏歌》 教師活動: 1.創設情境,興趣導入。 2.學生交流,教師小結。 3.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名。(板書:姓)(2)擴詞“姓氏、姓名”。(3)教 師范寫,指導書寫要點。 4.板書課題:姓氏歌。 學生活動: 1.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姓名卡片,說說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學生發言,交流匯報自己的姓與名。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強調“三個一”的寫字姿勢。 4.齊讀課題。 活動意圖:通識字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通過讓學生觀察自己和同學的姓名來引入課 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環節二:初讀課文,認識姓氏 教師活動: 1. 自主朗讀。 2.檢查學生的自讀情況。 (1)指名學生朗讀第1~4行,相機正音。(2)識記“李、張”兩個姓氏。 3.學習第五句。 課件出示:言午許。 (1)讀好句子,讀準字音。 (2)圈出這一句兒歌中的姓氏,讀一讀:胡、吳、徐、許。 (3)重點區分“胡”和"吳”,“徐”和“許”。(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胡、 吳"和“徐、許”) ①師:這兩組姓氏讀音很接近,當別人沒有聽清是姓“胡”還是姓“吳”,是姓“徐” 還是“許”的時候,該怎么辦呢 4.拓展練習。運用“說偏旁”的方法介紹下面的姓氏:何(單人何),劉(立刀劉), 黃(草頭黃)。 5.游戲鞏固。 6.熟讀并背誦。 學生活動: 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主朗讀課文第1小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學生①讀一讀,圈出這四行兒歌中介紹的兩個姓。 ②學生認讀:張、李。(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張、李”) ③開展問答游戲:假如班級里有姓李和姓張的同學,可以請他們上臺,開展問答游 戲。 第一遍:師生問答讀。 第二遍:同桌問答讀或男女生問答讀。11生交流匯報,教師適當小結:胡、吳的聲母不同;許、徐的聲調不同。可以通過字 形的不同組合來加以區分,運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紹。 學生再次朗讀第1小節 多種形式朗讀:指名讀,同桌一問一答讀,拍手讀,男女生對讀,全班齊讀。 全班齊背。 設計意圖:本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采用師生問答、同學互動等形式,寓教于樂。在學習了 “加一加”和“說偏旁”的方法介紹姓氏之后,進行拓展遷移,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 介紹姓氏,將所學方法加以鞏固,享受學習的樂趣。 環節三:認真觀察,指導書寫 教師活動: 1.復習寫字姿勢"三個一"。 2.學習筆順。 (1)出示課件。(課件出示:動畫演示生字"什、么、雙"的筆順) 3.觀察例字。 看一看課本上的例字,觀察每一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師范寫并講解。 (1)"什",左右結構,要寫得左窄右寬。 (2)“么”,第一筆在豎中線上起筆,撇折的撇與第一筆平行。 (3)“雙”,左右結構,左邊略小,第二筆是點,第四筆是捺。 5.齊讀課文。 學生活動: 學生一邊觀察一邊用右手模仿書空。 去遙遠的新疆,還有( )的天山,尤其是那( )雪蓮花。 2.學生讀好課文。學生自主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解決了字詞,接下來就是句子和課文的朗讀。學會正確、流利的朗讀課 文,也是低年級的一個重點。 環節四:識記生字,寫字指導。 教師活動: 1.出示生字:"會、走、北、京、門、廣"。(板書:會、走、北、京、門、廣 2.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好 師重點指導“會、走、北”。 "會"撇、捺要舒展,“云"字藏下面,第一橫寫在橫中線上。 “走”上面一個“土”,兩豎分開寫,寫在豎中線上。 “北”字,寫筆順為:豎、橫、提、撇、豎彎鉤。注意第三筆提,略往上傾斜。豎 彎鉤起筆比豎稍高一些。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活動:學生自己觀察會寫字,并說一說重點需要關注的地方。學生描紅、仿影、 臨寫。 設計意圖:正確寫字更是低年級的重點,良好的寫字姿勢和正確的寫字方法是小學 生必須養成的良好的習慣。 布置作業: 基礎性作業:完成生字抄寫 發展性作業: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自己姓氏的故事。板 書 設 計 木子李 弓長張 古月胡 口天吳 雙人徐 言午許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諸葛、東方,上官、歐陽 復姓教 學 反 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