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6.5 數列求和【九大題型】【新高考專用】【題型1 公式法】 3【題型2 錯位相減法求和】 5【題型3 裂項相消法求和】 8【題型4 分組(并項)法求和】 10【題型5 倒序相加法求和】 13【題型6 含有(-1)n的類型求和】 16【題型7 奇偶項問題求和】 19【題型8 先放縮再裂項求和】 21【題型9 新定義、新情景下的數列求和】 251、數列求和考點要求 真題統計 考情分析(1)熟練掌握等差、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 (2)掌握非等差數列、非等比數列求和的幾種常用方法 2023年新高考I卷:第20題,12分 2023年新高考Ⅱ卷:第18題,12分 2023年全國甲卷(理數):第17題,12分 2024年新高考Ⅱ卷:第12題,5分 2024年全國甲卷(文數):第17題,12分 2024年全國甲卷(理數):第18題,12分 數列是高考的熱點內容,命題形式多種多樣,大小均有,屬于高考的必考內容之一.從近幾年的高考情況來看,數列求和往往以解答題的形式考查,難度中等或稍難,往往在解決數列基本問題后考查數列求和,在求和后往往與不等式、函數、最值等問題綜合,與不等式結合時“放縮”思想及方法尤為重要,需要靈活求解. 去年高考壓軸題中出現數列的新定義、新情景題,綜合性強,難度大,需要靈活求解.【知識點1 數列求和的幾種常用方法】1.公式法直接利用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求和.①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②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2.分組求和法與并項求和法(1)分組求和法若一個數列是由若干個等差數列或等比數列或可求和的數列組成,則求和時可用分組求和法,分別求和后相加減.(2)并項求和法一個數列的前n項和中,可兩兩結合求解,則稱之為并項求和.形如類型,可采用兩項合并求解.3.錯位相減法如果一個數列的各項是由一個等差數列和一 個等比數列的對應項之積構成的,那么這個數列的前n項和即可用此法來求,如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就是用此法推導的.4.裂項相消法把數列的通項拆成兩項之差,在求和時中間的一些項可以相互抵消,從而求得其和.常見的裂項技巧:(1).(2).(3).(4).(5).5.倒序相加法如果一個數列{}的前n項中與首末兩端等“距離”的兩項的和相等或等于同一個常數,那么求這個數列的前n項和即可用倒序相加法求解.【方法技巧與總結】常用求和公式(1).(2).(3).(3).【題型1 公式法】【例1】(2024·四川達州·二模)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且.(1)求;(2)若為等比數列,,求通項公式.【解題思路】(1)應用等差數列基本量運算得出,再求;(2)應用等比數列通項公式基本量運算得出公比,再求通項即可.【解答過程】(1)設等差數列公差為,.(2)數列公比為.【變式1-1】(2024·四川成都·模擬預測)已知是等差數列,,且,,成等比數列.(1)求數列的公差;(2)求數列的前項和.【解題思路】(1)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由已知條件列方程求解;(2)由數列的通項,公式法求前項和.【解答過程】(1)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由,,成等比數列,有,解得或.(2)由(1)因此數列的通項公式為或.由于或,由等比數列前項和公式得或.【變式1-2】(2024·遼寧·一模)已知為數列的前n項和,滿足,且成等比數列,當時,.(1)求證:當時,成等差數列;(2)求的前n項和.【解題思路】(1)利用得到和的關系即可證明;(2)結合(1)中結論得,求出和公比,得到通項公式,從而根據等差和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即可求解.【解答過程】(1)∵,∴,,兩式相減,得,即.當時,,∴,∴當時,成等差數列.(2)由,解得或,又成等比數列,∴由(1)得,進而,而,∴,從而,∴,∴.【變式1-3】(2024·江西贛州·二模)已知數列滿足,,,成等差數列.(1)求證:數列是等比數列,并求出的通項公式;(2)記的前n項和為,證明:.【解題思路】(1)由,,成等差數列可得:,利用兩邊同時除以,即可構造為,所以第一問就可以得證并計算通項;(2)關鍵是對通項進行放縮成等比數列公式求和并證明,所以想到和,最后就能證明不等式成立.【解答過程】(1)由,,成等差數列可得:,因為,可得,所以兩邊同時除以得:,上式可化為:所以數列表示是以為首項,3為公比的等比數列所以,即(2)因為所以又因為所以 ,(當n=1時等號成立),綜上可知:.【題型2 錯位相減法求和】【例2】(2024·河南·三模)已知等差數列滿足,.(1)求的通項公式;(2)求數列的前n項和.【解題思路】(1)根據等差數列通項公式計算得出通項;(2)應用錯位相減法求出數列的和.【解答過程】(1)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d,由題意可得,解得,所以.(2)設,所以,所以,兩式相減得,,所以,所以.【變式2-1】(2024·黑龍江牡丹江·一模)設,若數列的前項和為,且是與的等差中項;(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若是以為首項,為公差的等差數列,求數列的前項和.【解題思路】(1)依題意可得,在根據,作差得到,結合等比數列的定義計算可得;(2)依題意可得,則,再利用錯位相減法計算可得.【解答過程】(1)因為是與的等差中項,可得,當時,可得,解得,當時,由,可得,兩式相減可得,即為,可得數列是首項和公比均為的等比數列,所以;(2)若是以為首項,為公差的等差數列,則,可得,數列的前項和,,兩式相減可得,化簡可得.【變式2-2】(2024·陜西渭南·模擬預測)已知各項均為正數的數列的前項和為,且.(1)求的通項公式;(2)若,求數列的前項和.【解題思路】(1)根據公式求即可.(2)由(1)知,根據通項公式規律,用錯位相減來求即可.【解答過程】(1)當時,,解出,又,則;當時,由兩式相減得,兩邊同時除以即,即,利用上述等式有,,因此,即,,當時,,滿足,因此;(2)由(1)可知,,則,兩邊同時乘以得,,錯位相減得,即整理得,.【變式2-3】(2024·天津·模擬預測)數列是等差數列,其前n項和為,數列是等比數列,,,,,.(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的前n項和,求證:.【解題思路】(1)記數列的公差為,數列的公比為,根據已知列方程組求解即可;(2)根據錯位相減法求和,記,判斷其單調性即可得證.【解答過程】(1)記數列的公差為,數列的公比為,,由題知,,解得,所以.由,解得或(舍去),所以.(2)由(1)可知,則,,兩式相減得,所以,記,則,所以單調遞減,所以,且,所以,即.【題型3 裂項相消法求和】【例3】(2024·陜西安康·模擬預測)已知數列滿足.(1)證明:數列是等差數列;(2)設,求的前n項和.【解題思路】(1)利用等差數列的定義即可證明;(2)根據(1)問,求出數列的通項公式,從而求得數列的通項公式,進而可求得數列的通項公式,最后利用裂項相消求和法求得【解答過程】(1)證明:令,又,則有,又,所以所以數列是以1為首項,1為公差的等差數列(2)由(1)知,,又,所以,所以,所以.【變式3-1】(2024·黑龍江雙鴨山·模擬預測)記為數列的前n項和,是首項與公差均為1的等差數列.(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設,求數列的前2024項的和.【解題思路】(1)先求,再利用“退位法”可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利用裂項相消法可求.【解答過程】(1)由是首項與公差均為1的等差數列得則,當時,,兩式相減得,,當時,,也滿足上式,故數列的通項公式為.(2)由(1)得,,所以數列的前2024項的和為:【變式3-2】(2024·福建龍巖·三模)若數列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且,點在函數的圖象上,記數列的前項和為.(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設,記數列的前項和為,證明:.【解題思路】(1)根據等差數列基本量的計算即可求解,代入到中即可求解,(2)利用裂項求和即可求解.【解答過程】(1)由得,,點在函數的圖象上,(2),顯然數列為等比數列,首項為1,公比為3,則,.【變式3-3】(2024·湖南衡陽·模擬預測)已知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也是等差數列.(1)求數列的公差;(2)若,求數列的前n項和.【解題思路】(1)設出公差,根據為等差,得到,求出公差;(2)得到,裂項相消法求和,得到答案.【解答過程】(1)設數列的公差為d,則.因為是等差數列,所以為常數.,所以,解得(2)因為,所以.,故.【題型4 分組(并項)法求和】【例4】(2024·浙江·模擬預測)已知數列為公差不為零的等差數列,其前n項和為,,且,,成等比數列.(1)求的通項公式;(2)若數列是公比為3的等比數列,且,求的前n項和.【解題思路】(1)設公差為d,根據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與等比中項公式列出關于和d的方程,求解即可得的通項公式;(2)由(1)可得等比數列的第三項,進而得,從而得到的通項公式,利用等差和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分組求和即可求出.【解答過程】(1)因為為等差數列,設公差為d,由,得,即,由,,成等比數列得,,化簡得,因為,所以.所以.綜上.(2)由知,,又為公比是3的等比數列,,所以,即,所以,,所以.綜上.【變式4-1】(2024·山西·三模)已知等差數列的公差,前項和為,且,.(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若,求數列的前項和.【解題思路】(1)依題意得到關于、的方程組,解得、,即可求出通項公式;(2)由(1)可得,利用分組求和法計算可得.【解答過程】(1)因為,,所以,解得或,因為,所以,則;(2)由(1)可得,所以.【變式4-2】(2024·黑龍江·三模)已知等差數列的公差,與的等差中項為5,且.(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設求數列的前20項和.【解題思路】(1)根據等差中項求出,再根據求出公差,最后根據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求出的通項公式;(2)先寫出,對為偶數的情況進行裂項,再用分組求和法求出.【解答過程】(1)因為為等差數列,且與的等差中項為5,所以,解得,因為,所以,解得,因為,所以,所以,故數列的通項公式為;(2)由題知,即所以,故數列的前20項和為.【變式4-3】(2024·湖南岳陽·三模)已知等差數列滿足:,且,,成等比數列.(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若等差數列的公差不為零且數列滿足:,求數列的前項和.【解題思路】(1)設數列公差,由條件列出方程,求解后運用等差數列基本量運算即得;(2)求出數列的通項公式,根據其形式結構進行拆項和裂項,利用分組求和法與裂項求和法即可求得.【解答過程】(1)設數列的公差為,依題意,成等比數列,所以,解得或,當時,;當時,所以數列的通項公式為或.(2)因為等差數列的公差不為零,由(1)知,則,所以,即.【題型5 倒序相加法求和】【例5】(2024·上海·模擬預測)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點均在函數的圖象上.(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若,令,求數列的前2024項和.【解題思路】(1)由題意得,再利用可求出,(2)先求得,,然后利用倒序相加法可求得結果.【解答過程】(1)因為點均在函數的圖象上,所以,當時,,即,當時,,因為滿足上式,所以;(2)因為,所以,因為,所以,所以①,又②,①+②,得,所以.【變式5-1】(23-24高二下·四川成都·階段練習)已知數列滿足:,數列滿足.(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求的值;(3)求的值.【解題思路】(1)根據題意,當時,可得,兩式相減,求得,再由,得到,即可求得數列的通項公式.(2)由(1)得,結合指數冪的運算法則,即可求得的值;.(3)由(2)知,結合倒序相加法,即可求解.【解答過程】(1)由數列滿足:,當時,可得,兩式相減,可得,所以,當,可得,所以,適合上式,所以數列的通項公式為.(2)由數列滿足,則 .(3)由(2)知,可得,則,兩式相加可得,所以.【變式5-2】(23-24高二下·湖南益陽·階段練習)已知數列滿足,數列滿足.(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求數列的前n項和;(3)求數列的前99項的和的值.【解題思路】(1)利用數列的前項和,求通項;(2)根據(1)的結果,利用錯位相減法求和;(3)觀察數列的形式,求得,再利用倒序相加法求和.【解答過程】(1)由 ①得 ②①-②得:,在①式中令得,合適上式,所以對任意的正整數n都有:(2),兩式相減得:整理得:(3),所以所以,為定值,則且,兩式相加得,因此.【變式5-3】(23-24高二下·全國·課前預習)已知函數.(1)求證為定值;(2)若數列的通項公式為(為正整數,,,,),求數列的前項和;【解題思路】(1)由函數的解析式得出的表達式,化簡后可得為定值;(2)由于,可得,即,倒序相加可得.【解答過程】(1)證明:由于函數,則,所以.(2)由(1)可知,,則,其中為正整數,,即,且,所以,其中為正整數,,且,,①變化前項順序后,可得:,②①②得:,因此.【題型6 含有(-1)n的類型求和】【例6】(2024·遼寧沈陽·模擬預測)已知數列滿足,,是數列的前項和,對任意,有(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設,求的前100項的和.【解題思路】(1)根據作差得到,從而得到,結合等差數列的定義計算可得;(2)由(1)可得,記,則,利用并項求和法計算可得.【解答過程】(1)由, ,兩式相減得,即,因為,所以,即,故是首項為,公差為的等差數列,所以;(2)由(1)知,所以,記,則,.【變式6-1】(23-24高二下·廣東佛山·期中)設是等差數列,是公比大于0的等比數列,已知,,.(1)求和的通項公式;(2)設,求數列的前項和.【解題思路】(1)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d,等比數列的公比為q,根據題意建立方程組,求解即可;(2)由,利用分組求和法求解.【解答過程】(1)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d,等比數列的公比為q,且.依題意得,解得,所以或.又因為,所以,所以,故,.(2),.【變式6-2】(2024·陜西渭南·二模)已知等比數列的各項均為正數,前n項和為,且滿足,.(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若數列滿足,求數列的前2n項和.【解題思路】(1)根據給定條件,借助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求出公比及首項即可.(2)由(1)的結論,利用分組求和法,結合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求解即得.【解答過程】(1)設等比數列的公比為,由及,得,解得,于是,即,所以數列的通項公式是.(2)由(1)知,,所以.【變式6-3】(2024·陜西安康·模擬預測)記為數列的前項和,已知.(1)求的通項公式;(2)若,求數列的前項和.【解題思路】(1)根據題意,化簡得到,得出數列為等差數列,求得,進而求得的通項公式;(2)由(1)得到,當為奇數時,;當為偶數時,,結合,結合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即可求解.【解答過程】(1)解:由,可得,所以,又由,所以,所以數列是以1為首項,1為公差的等差數列,所以,則,當時,,所以,又當時,滿足上式,所以的通項公式為.(2)由(1)可知當為奇數時,;當為偶數時,,所以【題型7 奇偶項問題求和】【例7】(2024·山東·二模)已知是公差不為0的等差數列,其前4項和為16,且成等比數列.(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設,求數列的前項和.【解題思路】(1)設出公差,借助等差數列性質與等比數列性質計算即可得;(2)分奇數項及偶數項分組求和,結合等比數列的性質與裂項相消法計算即可得.【解答過程】(1)設的公差為,由題意知,即,即有,因為,可得,,所以;(2)設數列的前項中的奇數項之和為,偶數項之和為,則,,所以.【變式7-1】(2024·陜西安康·模擬預測)記數列的前項和為,已知且.(1)證明:是等差數列;(2)記,求數列的前2n項和.【解題思路】(1)借助與的關系計算可得,結合等差數列定義即可得;(2)計算出通項公式后,可得,結合分組求和法,借助等差數列求和公式與等比數列求和公式計算即可得.【解答過程】(1)當時,,則.因為,所以當時,,兩式相減得,即,因為,所以,即,故是以1為首項,1為公差的等差數列;(2)由(1)知,,所以,故.【變式7-2】(2024·福建泉州·二模)已知數列和的各項均為正,且,是公比3的等比數列.數列的前n項和滿足.(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設,求數列的前n項和.【解題思路】(1)利用遞推公式可證得數列是等差數列,可求出數列的通項;利用等比數列的性質,可求出通項;(2)根據裂項相消和分組求和法求解即可;【解答過程】(1)由題設,當時或(舍),由,知,兩式相減得,(舍)或,即,∴數列是首項為2,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又.(2)則當n為偶數時,;當n為奇數時,.所以.【變式7-3】(2024·福建廈門·三模)設為數列的前項和,已知,且為等差數列.(1)求的通項公式;(2)若,求的前項和.【解題思路】(1)根據等差數列定義可得,利用與之間關系可證得數列通的項公式;(2)采用分組求和法,分別對奇數項和偶數項求和,結合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和裂項相消法可求得結果.【解答過程】(1)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因為,所以,即,所以,即,當時,,當時,,滿足上式,所以.(2)由(1)知則所以數列的前項和為.【題型8 先放縮再裂項求和】【例8】(2024·福建廈門·二模)已知數列滿足,.(1)證明:數列是等差數列;(2)令,證明:.【解題思路】(1)依題意可得,再兩邊取倒數,即可得到,從而得證;(2)由(1)可得,則,利用放縮法得到,再利用裂項相消法求和即可得證;【解答過程】解:(1)因為,所以,因為,所以﹐所以所以又因為.所以是以1為首項,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2)由(1)得,所以,所以,所以,所以即,【變式8-1】(23-24高三上·陜西咸陽·階段練習)已知數列的前n項和為,,.(1)求證為等比數列;(2)求證:.【解題思路】(1)由已知得,即,可證明是等比數列;(2)有(1)知,即,合理利用放縮然后利用裂項相消可得證明.【解答過程】證明:(1)∵數列的前n項和為,,,∴,∴,,∴是以為首項,以4為公比的等比數列.(2)∵是以為首項,以4為公比的等比數列,∴,∴.∴.,,所以,當時,∴.綜上所述,.【變式8-2】(23-24高一下·四川眉山·期末)已知數列滿足,,令,設數列前n項和為.(1)求證:數列為等差數列;(2)若存在,使不等式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3)設正項數列滿足,求證:.【解題思路】(1)根據等差數列的定義證明;(2)根據裂項相消法計算求解;(3)求出通項公式,然后根據放縮法證明.【解答過程】(1)因為,所以數列為等差數列,首項為1,公差為2;(2)由(1)問可知;故;所以 .所以存在,使不等式成立,即存在,使不等式成立,即存在,使不等式成立,所以;因為,當且僅當,即時取得等號;綜上:實數的取值范圍是:;(3)因為,所以,所以,即;因為;所以;∴;綜上:原不等式得證.【變式8-3】(2024·廣東惠州·一模)約數,又稱因數.它的定義如下:若整數除以整數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稱為的倍數,稱為的約數.設正整數共有個正約數,記為,,…,,().(1)當時,若正整數的個正約數構成等比數列,請寫出一個的值;(2)當時,若,,…,構成等比數列,求證:;(3)記,求證:.【解題思路】(1)根據題意即可寫出的一個值;(首項為1,公比為質數的等比數列的第四項均可)(2)由題意知,,,,,結合,,…,構成等比數列,可推出是完全平方數,繼而可得,由此可知,,…,為,,,,求得即可;(3)由題意知,,,, ,從而可得,采用放縮法以及裂項求和的方法,即可證明結論.【解答過程】(1)(1)當 時,正整數的4個正約數構成等比數列,如1,2,4,8為8的所有正約數,即;或1,3,9,27為27的所有正約數,即;或1,5,25,125為125的所有正約數,即;(首項為1,公比為質數的等比數列的第四項均可)(2)由題意可知,,,且,因為,,…,構成等比數列,不妨設其公比為,則,所以,化簡得:,所以,又因為,所以,所以公比,所以,又因為,,所以,又因為,所以;(3)由題意知,,,, ,所以,因為,,,所以 ,因為,,所以所以,即.【題型9 新定義、新情景下的數列求和】【例9】(2024·陜西·三模)數列的前項的最大值記為,即;前項的最小值記為,即,令,并將數列稱為的“生成數列”.(1)設數列的“生成數列”為,求證:;(2)若,求其生成數列的前項和.【解題思路】(1)由“生成數列”的定義證明即可;(2)由分組求和求解即可.【解答過程】(1)由題意可知,所以,因此,即是單調遞增數列,且,由“生成數列”的定義可得.(2)當時,.,又,,當時,.設數列的前項和為.則.當時,又符合上式,所以.【變式9-1】(2024·重慶·模擬預測)對于數列,定義,滿足,記,稱為由數列生成的“函數”.(1)試寫出“函數” ,并求的值;(2)若“函數” ,求n的最大值;(3)記函數,其導函數為,證明:“函數” .【解題思路】結合新定義可得,結合等差數列及疊加法可求得;(1)代入即可求解;(2)代入,結合分組求和及應用導數求最值即可(3)由 ,結合導數的運算即可求解.【解答過程】(1)由定義及.知,所以是公差為m的等差數列,所以.因為,所以,所以,即.當時,有,,……,所以,即.(1)當時,,所以“函數” .當時,.(2)當時,,故“函數”.由,得.令,則,所以在上單調遞增.因為.所以當時,,所以當時,,故n的最大值為5.(3)證明:由題意得由,得,所以,所以,所以.【變式9-2】(2024·山東泰安·模擬預測)已知數列是斐波那契數列,其數值為: .這一數列以如下遞推的方法定義: .數列對于確定的正整數,若存在正整數使得成立,則稱數列為“階可分拆數列”.(1)已知數列滿足 .判斷是否對,總存在確定的正整數,使得數列為“階可分拆數列”,并說明理由.(2)設數列的前項和為 ,(i)若數列為“階可分拆數列”,求出符合條件的實數的值;(ii)在(i)問的前提下,若數列滿足,,其前項和為.證明:當且時,成立.【解題思路】(1)由已知可得可得由定義可得結論;(2)當時,,(i)由已知可得存在正整數使得成立,當時,可求得,當時,可得,方程無解,可得結論;(ii)法一:當時,易得,計算可得,由(1)可得,,利用錯位相減法可得 ,可證結論成立;法二:同法一可得,,兩邊同乘以,可求得,可證結論.【解答過程】(1)存在,理由如下:由已知得,,,即對,當正整數時,存在,使得成立,即數列為“階可分拆數列”;(2),當時,,當時,,(i)若數列為“階可分拆數列”,則存在正整數使得成立,當時,,即,解得,當時,,即,因,所以,又,故方程無解.綜上所述,符合條件的實數a的值為.(ii)方法一:證明:,當時,,,,由(i)知,所以,①,②,由①-②可得,,,,當且時, 成立.方法二:證明:,當時,,,,由(i)知,所以,①,②,③,由①②③可得,,當且時, 成立.【變式9-3】(2024·江西·模擬預測)我國元代數學家朱世杰在他的《四元玉鑒》一書中對高階等差數列求和有精深的研究,即“垛積術”.對于數列,①,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前面相鄰一項的差構成數列,②,稱該數列②為數列①的一階差分數列,其中;對于數列②,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前面相鄰一項的差構成數列,③,稱該數列③為數列①的二階差分數列,其中按照上述辦法,第次得到數列,④,則稱數列④為數列①的階差分數列,其中,若數列的階差分數列是非零常數列,則稱數列為階等差數列(或高階等差數列).(1)若高階等差數列為,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若階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ⅰ)求的值;(ⅱ)求數列的前項和.附:.【解題思路】(1)根據階等差數列的定義,分別求出一階差分數列和二階差分數列,發現二階差分數列為常熟列,即可得出,即,得到為等差數列,求得,即,然后用累加法即可求解;(2)(?。└鶕A等差數列的定義,從一階差分數列、二階差分數列、三階差分數列…依次往下求,當出現常數列時為止,即可確定為r的值;(?、。┙Y合二項式定理將轉化為了,然后利用裂項相消求和與分組求和的方法即可得解.【解答過程】(1)數列的一階差分數列為,二階差分數列為,為非零常數列,所以,即,且,所以數列是首項為1、公差為4的等差數列,所以,即,且,所以當時,,當時,,也滿足上式,綜上,數列的通項公式為.(2)(?。?,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數列是4階等差數列,即.(ⅱ),所以,又,所以.一、單選題1.(2024·新疆·二模)已知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若,則( )A. B. C. D.【解題思路】根據題意結合等差數列的性質求解即可,或根據題意利用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化簡,再化簡即可.【解答過程】因為,所以,所以.因為,所以.另解: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由,得,所以,即,得,所以,因為,,,,所以故選:A.2.(2024·四川內江·模擬預測)在數列中,已知,,則它的前30項的和為( )A. B. C. D.【解題思路】由題意可得,運用數列的恒等式可得,再由數列的裂項相消求和,計算可得所求和.【解答過程】解:由,可得,所以當時,,又,所以,所以.故選:D.3.(2024·湖北·模擬預測)已知是各項均為正數的等比數列,,,則( )A.2 B.3 C.4 D.5【解題思路】由已知得及,代入問題化簡計算即可.【解答過程】由題設易知,公比,設,從而由得,,由得,,則,故選:D.4.(23-24高三上·云南曲靖·階段練習)已知數列是公比為q()的正項等比數列,且,若,則( )A.4069 B.2023C.2024 D.4046【解題思路】由等比數列的性質可得,由,可得,故有,即可計算.【解答過程】由數列是公比為q()的正項等比數列,故,,故,即有,由,則當時,有,故,故 ,故.故選:D.5.(2024·河北張家口·三模)已知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滿足,則( )A. B. C. D.【解題思路】分奇數項和偶數項求遞推關系,然后記,利用構造法求得,然后分組求和可得.【解答過程】因為,所以,,且,所以,記,則,所以,所以是以為首項,2為公比的等比數列,所以,,記的前n項和為,則.故選:A.6.(2024·四川攀枝花·三模)數列的前項和為,,,設,則數列的前51項之和為( )A. B. C.49 D.149【解題思路】由與的關系,結合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求得,即可得到,再由并項求和法計算可得.【解答過程】因為,當時,,即,可得,又,所以是以為首項,為公差的等差數列,所以,則,當時,所以,當時也成立,所以,可得數列的前項之和為.故選:B.7.(2024·天津北辰·模擬預測)設數列滿足,則數列的前5項和為( )A. B. C. D.【解題思路】利用遞推關系求出,再利用裂項相消法求和即可得出答案.【解答過程】當時,,當時,,,兩式相減可得:,所以,又時,,所以不滿足,所以,設,數列的前項和,所以,設數列的前5項和為:.故選:D.8.(2024·四川綿陽·模擬預測)已知數列的各項均為正數,,若表示不超過的最大整數,則( )A.615 B.620 C.625 D.630【解題思路】根據等差數列的定義求出,再根據新定義對分情況求出,再求和可得答案.【解答過程】因為,所以,可得是以1為首項,1為公差的等差數列,所以,因為數列的各項均為正數,所以,因為,當時,,當時,,當時,,當時,,當時,,當時,,當時,,當時,,當時,,,則 .故選:C.二、多選題9.(2023·山東日照·模擬預測)已知數列中,則( )A.的前10項和為B.的前100項和為100C.的前項和D.的最小項為【解題思路】A.由,利用錯位相減法求解判斷;B.由,利用幷項求和判斷;C.由 ,利用裂項相消法求解判斷;D. 由,利用對勾函數的性質求解判斷.【解答過程】A.易知,則 ,,,兩式相減得 ,,,,則 ,故錯誤;B. 易知,則其前100項和為,故正確;C. ,故正確;D. 易知,令,則,當且僅當,即,時,等號成立,而,當時,,當時,,所以的最小項為,故錯誤;故選:BC.10.(2024·吉林·模擬預測)已知在公差不為0的等差數列中,是與的等比中項,數列的前項和為,且,則( )A. B.C. D.【解題思路】先由等差數列的條件求得通項公式,進而求得,,可判斷AC,再根據,的正負情況判斷BD.【解答過程】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則,,,因為是與的等比中項,所以,即,解得或,又因為,所以,所以,故A正確;,令,則,又因為,所以,此時,即只有時,且,除此之外,所以成立,故B正確;,故C錯誤;因為只有時,,除此之外,所以的最小值為,又時,,所以的最大值為,所以成立,故D正確.故選:ABD.11.(2024·貴州畢節·三模)已知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則( )A. B.C.數列的前n項和為 D.數列的前n項和為【解題思路】由等差數列的性質和前n項和公式可求出,可判斷A;由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可判斷B;由裂項相消法可判斷C;由分組求和法可判斷D.【解答過程】對于A,設等差數列的首項和公差為,所以,化簡可得:,又因為,則,所以,所以,所以,故A正確;對于B,,故B正確;對于C,,所以數列的前n項和為,故C錯誤;對于D,令,所以數列的前n項和為:,故D正確.故選:ABD.三、填空題12.(2024·山東青島·三模)已知等差數列的公差,首項 ,是與的等比中項,記 為數列的前項和,則 105 .【解題思路】根據等比中項的性質得到方程,即可求出公差,再根據等差數列求和公式計算可得.【解答過程】等差數列中, ,是與的等比中項,設公差為,所以,即,解得或(不合題意,舍去);所以.故答案為:.13.(2024·四川·三模)在數列中,已知,,則數列的前2024項和.【解題思路】由,得到,利用累乘法得到數列的通項公式,再用裂項相消,即可求解.【解答過程】因為,所以,所以,因此,故答案為:.14.(2024·江西宜春·模擬預測)已知數列是等差數列,,記,分別為,的前項和,若,,則 .【解題思路】根據已知條件得到關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方程組,求出、,即可求出數列的通項公式,,由此可得數列的通項公式,分組求和即可求解.【解答過程】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由,得①,由得②,聯立①②,,解得,所以.則,所以.故答案為:.四、解答題15.(2024·內蒙古包頭·三模)已知數列的前n項和為,,.(1)證明:數列是等比數列,并求;(2)求數列的前n項和.【解題思路】(1)根據題意及,整理可得,即可得證;(2)根據(1)中可求出分類討論求出的通項公式,再根據等比數列前n項和可求得.【解答過程】(1)因為,又,所以,整理得.由題意得,所以數列是以2為首項,2為公比的等比數列,故,即.(2)由(1)可,當時,,當時,,所以,.當,代入滿足公式,綜上,.16.(2024·四川內江·三模)已知等差數列的公差為4,且,,成等比數列,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設,求數列的前n項和.【解題思路】(1)由已知結合等比數列的性質求解等差數列的首項,即可求解,由得,兩式相減得,再驗證,最后利用等比數列的定義求解即可.(2)利用錯位相減法求解數列的和即可.【解答過程】(1)依題意,設等差數列的首項為,因為,,成等比數列,所以,又,即,解得,故,由已知,故,兩式相減,得,又,解得,所以,所以數列是以2為首項,2為公比的等比數列,故.(2)由(1)得,故,則,兩式相減得,故.17.(2024·陜西安康·模擬預測)已知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且.(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若,求數列的前10項和.【解題思路】(1)先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再根據題干已知條件列出關于首項與公差的方程組,解出與的值,即可計算出數列的通項公式;(2)先根據第(1)題的結果計算出的表達式,進一步計算出數列的通項公式并進行轉化,最后運用裂項相消法即可計算出數列的前10項和.【解答過程】(1)由題意,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則,化簡整理,得,解得,.(2)由(1)可得,,則 ,數列的前10項和為:.18.(2024·山東聊城·二模)已知數列滿足為常數,若為等差數列,且.(1)求的值及的通項公式;(2)求的前項和.【解題思路】(1)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結合等差數列的性質可得方程組,解出即可得;(2)由題意可得,借助分組求和法計算即可得解.【解答過程】(1)由題意知,因為,所以,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則,解得,所以,所以的值為的通項公式為;(2)由(1)知,,所以.所以的前項和.19.(2024·天津河北·二模)已知是等差數列,其前項和為是等比數列,已知,是和的等比中項.(1)求和的通項公式;(2)求數列的前項和;(3)記,求證:.【解題思路】(1)由求出,利用又是和的等比中項、求出;(2)利用錯位相減法求出;(3)利用放縮法求和可得答案.【解答過程】(1)由題意,,又是和的等比中項,得,又,解得,;(2),設,則,將以上兩式相減得,;(3),,.結論得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專題6.5 數列求和【九大題型】【新高考專用】【題型1 公式法】 3【題型2 錯位相減法求和】 4【題型3 裂項相消法求和】 5【題型4 分組(并項)法求和】 6【題型5 倒序相加法求和】 7【題型6 含有(-1)n的類型求和】 8【題型7 奇偶項問題求和】 9【題型8 先放縮再裂項求和】 11【題型9 新定義、新情景下的數列求和】 121、數列求和考點要求 真題統計 考情分析(1)熟練掌握等差、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 (2)掌握非等差數列、非等比數列求和的幾種常用方法 2023年新高考I卷:第20題,12分 2023年新高考Ⅱ卷:第18題,12分 2023年全國甲卷(理數):第17題,12分 2024年新高考Ⅱ卷:第12題,5分 2024年全國甲卷(文數):第17題,12分 2024年全國甲卷(理數):第18題,12分 數列是高考的熱點內容,命題形式多種多樣,大小均有,屬于高考的必考內容之一.從近幾年的高考情況來看,數列求和往往以解答題的形式考查,難度中等或稍難,往往在解決數列基本問題后考查數列求和,在求和后往往與不等式、函數、最值等問題綜合,與不等式結合時“放縮”思想及方法尤為重要,需要靈活求解. 去年高考壓軸題中出現數列的新定義、新情景題,綜合性強,難度大,需要靈活求解.【知識點1 數列求和的幾種常用方法】1.公式法直接利用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求和.①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②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2.分組求和法與并項求和法(1)分組求和法若一個數列是由若干個等差數列或等比數列或可求和的數列組成,則求和時可用分組求和法,分別求和后相加減.(2)并項求和法一個數列的前n項和中,可兩兩結合求解,則稱之為并項求和.形如類型,可采用兩項合并求解.3.錯位相減法如果一個數列的各項是由一個等差數列和一 個等比數列的對應項之積構成的,那么這個數列的前n項和即可用此法來求,如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就是用此法推導的.4.裂項相消法把數列的通項拆成兩項之差,在求和時中間的一些項可以相互抵消,從而求得其和.常見的裂項技巧:(1).(2).(3).(4).(5).5.倒序相加法如果一個數列{}的前n項中與首末兩端等“距離”的兩項的和相等或等于同一個常數,那么求這個數列的前n項和即可用倒序相加法求解.【方法技巧與總結】常用求和公式(1).(2).(3).(3).【題型1 公式法】【例1】(2024·四川達州·二模)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且.(1)求;(2)若為等比數列,,求通項公式.【變式1-1】(2024·四川成都·模擬預測)已知是等差數列,,且,,成等比數列.(1)求數列的公差;(2)求數列的前項和.【變式1-2】(2024·遼寧·一模)已知為數列的前n項和,滿足,且成等比數列,當時,.(1)求證:當時,成等差數列;(2)求的前n項和.【變式1-3】(2024·江西贛州·二模)已知數列滿足,,,成等差數列.(1)求證:數列是等比數列,并求出的通項公式;(2)記的前n項和為,證明:.【題型2 錯位相減法求和】【例2】(2024·河南·三模)已知等差數列滿足,.(1)求的通項公式;(2)求數列的前n項和.【變式2-1】(2024·黑龍江牡丹江·一模)設,若數列的前項和為,且是與的等差中項;(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若是以為首項,為公差的等差數列,求數列的前項和.【變式2-2】(2024·陜西渭南·模擬預測)已知各項均為正數的數列的前項和為,且.(1)求的通項公式;(2)若,求數列的前項和.【變式2-3】(2024·天津·模擬預測)數列是等差數列,其前n項和為,數列是等比數列,,,,,.(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的前n項和,求證:.【題型3 裂項相消法求和】【例3】(2024·陜西安康·模擬預測)已知數列滿足.(1)證明:數列是等差數列;(2)設,求的前n項和.【變式3-1】(2024·黑龍江雙鴨山·模擬預測)記為數列的前n項和,是首項與公差均為1的等差數列.(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設,求數列的前2024項的和.【變式3-2】(2024·福建龍巖·三模)若數列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且,點在函數的圖象上,記數列的前項和為.(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設,記數列的前項和為,證明:.【變式3-3】(2024·湖南衡陽·模擬預測)已知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也是等差數列.(1)求數列的公差;(2)若,求數列的前n項和.【題型4 分組(并項)法求和】【例4】(2024·浙江·模擬預測)已知數列為公差不為零的等差數列,其前n項和為,,且,,成等比數列.(1)求的通項公式;(2)若數列是公比為3的等比數列,且,求的前n項和.【變式4-1】(2024·山西·三模)已知等差數列的公差,前項和為,且,.(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若,求數列的前項和.【變式4-2】(2024·黑龍江·三模)已知等差數列的公差,與的等差中項為5,且.(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設求數列的前20項和.【變式4-3】(2024·湖南岳陽·三模)已知等差數列滿足:,且,,成等比數列.(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若等差數列的公差不為零且數列滿足:,求數列的前項和.【題型5 倒序相加法求和】【例5】(2024·上海·模擬預測)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點均在函數的圖象上.(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若,令,求數列的前2024項和.【變式5-1】(23-24高二下·四川成都·階段練習)已知數列滿足:,數列滿足.(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求的值;(3)求的值.【變式5-2】(23-24高二下·湖南益陽·階段練習)已知數列滿足,數列滿足.(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求數列的前n項和;(3)求數列的前99項的和的值.【變式5-3】(23-24高二下·全國·課前預習)已知函數.(1)求證為定值;(2)若數列的通項公式為(為正整數,,,,),求數列的前項和;【題型6 含有(-1)n的類型求和】【例6】(2024·遼寧沈陽·模擬預測)已知數列滿足,,是數列的前項和,對任意,有(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設,求的前100項的和.【變式6-1】(23-24高二下·廣東佛山·期中)設是等差數列,是公比大于0的等比數列,已知,,.(1)求和的通項公式;(2)設,求數列的前項和.【變式6-2】(2024·陜西渭南·二模)已知等比數列的各項均為正數,前n項和為,且滿足,.(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若數列滿足,求數列的前2n項和.【變式6-3】(2024·陜西安康·模擬預測)記為數列的前項和,已知.(1)求的通項公式;(2)若,求數列的前項和.【題型7 奇偶項問題求和】【例7】(2024·山東·二模)已知是公差不為0的等差數列,其前4項和為16,且成等比數列.(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設,求數列的前項和.【變式7-1】(2024·陜西安康·模擬預測)記數列的前項和為,已知且.(1)證明:是等差數列;(2)記,求數列的前2n項和.【變式7-2】(2024·福建泉州·二模)已知數列和的各項均為正,且,是公比3的等比數列.數列的前n項和滿足.(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設,求數列的前n項和.【變式7-3】(2024·福建廈門·三模)設為數列的前項和,已知,且為等差數列.(1)求的通項公式;(2)若,求的前項和.【題型8 先放縮再裂項求和】【例8】(2024·福建廈門·二模)已知數列滿足,.(1)證明:數列是等差數列;(2)令,證明:.【變式8-1】(23-24高三上·陜西咸陽·階段練習)已知數列的前n項和為,,.(1)求證為等比數列;(2)求證:.【變式8-2】(23-24高一下·四川眉山·期末)已知數列滿足,,令,設數列前n項和為.(1)求證:數列為等差數列;(2)若存在,使不等式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3)設正項數列滿足,求證:.【變式8-3】(2024·廣東惠州·一模)約數,又稱因數.它的定義如下:若整數除以整數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稱為的倍數,稱為的約數.設正整數共有個正約數,記為,,…,,().(1)當時,若正整數的個正約數構成等比數列,請寫出一個的值;(2)當時,若,,…,構成等比數列,求證:;(3)記,求證:.【題型9 新定義、新情景下的數列求和】【例9】(2024·陜西·三模)數列的前項的最大值記為,即;前項的最小值記為,即,令,并將數列稱為的“生成數列”.(1)設數列的“生成數列”為,求證:;(2)若,求其生成數列的前項和.【變式9-1】(2024·重慶·模擬預測)對于數列,定義,滿足,記,稱為由數列生成的“函數”.(1)試寫出“函數” ,并求的值;(2)若“函數” ,求n的最大值;(3)記函數,其導函數為,證明:“函數” .【變式9-2】(2024·山東泰安·模擬預測)已知數列是斐波那契數列,其數值為: .這一數列以如下遞推的方法定義: .數列對于確定的正整數,若存在正整數使得成立,則稱數列為“階可分拆數列”.(1)已知數列滿足 .判斷是否對,總存在確定的正整數,使得數列為“階可分拆數列”,并說明理由.(2)設數列的前項和為 ,(i)若數列為“階可分拆數列”,求出符合條件的實數的值;(ii)在(i)問的前提下,若數列滿足,,其前項和為.證明:當且時,成立.【變式9-3】(2024·江西·模擬預測)我國元代數學家朱世杰在他的《四元玉鑒》一書中對高階等差數列求和有精深的研究,即“垛積術”.對于數列,①,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前面相鄰一項的差構成數列,②,稱該數列②為數列①的一階差分數列,其中;對于數列②,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前面相鄰一項的差構成數列,③,稱該數列③為數列①的二階差分數列,其中按照上述辦法,第次得到數列,④,則稱數列④為數列①的階差分數列,其中,若數列的階差分數列是非零常數列,則稱數列為階等差數列(或高階等差數列).(1)若高階等差數列為,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若階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蟮闹?;(ⅱ)求數列的前項和.附:.一、單選題1.(2024·新疆·二模)已知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若,則( )A. B. C. D.2.(2024·四川內江·模擬預測)在數列中,已知,,則它的前30項的和為( )A. B. C. D.3.(2024·湖北·模擬預測)已知是各項均為正數的等比數列,,,則( )A.2 B.3 C.4 D.54.(23-24高三上·云南曲靖·階段練習)已知數列是公比為q()的正項等比數列,且,若,則( )A.4069 B.2023C.2024 D.40465.(2024·河北張家口·三模)已知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滿足,則( )A. B. C. D.6.(2024·四川攀枝花·三模)數列的前項和為,,,設,則數列的前51項之和為( )A. B. C.49 D.1497.(2024·天津北辰·模擬預測)設數列滿足,則數列的前5項和為( )A. B. C. D.8.(2024·四川綿陽·模擬預測)已知數列的各項均為正數,,若表示不超過的最大整數,則( )A.615 B.620 C.625 D.630二、多選題9.(2023·山東日照·模擬預測)已知數列中,則( )A.的前10項和為B.的前100項和為100C.的前項和D.的最小項為10.(2024·吉林·模擬預測)已知在公差不為0的等差數列中,是與的等比中項,數列的前項和為,且,則( )A. B.C. D.11.(2024·貴州畢節·三模)已知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則( )A. B.C.數列的前n項和為 D.數列的前n項和為三、填空題12.(2024·山東青島·三模)已知等差數列的公差,首項 ,是與的等比中項,記 為數列的前項和,則 .13.(2024·四川·三模)在數列中,已知,,則數列的前2024項和.14.(2024·江西宜春·模擬預測)已知數列是等差數列,,記,分別為,的前項和,若,,則 .四、解答題15.(2024·內蒙古包頭·三模)已知數列的前n項和為,,.(1)證明:數列是等比數列,并求;(2)求數列的前n項和.16.(2024·四川內江·三模)已知等差數列的公差為4,且,,成等比數列,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設,求數列的前n項和.17.(2024·陜西安康·模擬預測)已知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且.(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若,求數列的前10項和.18.(2024·山東聊城·二模)已知數列滿足為常數,若為等差數列,且.(1)求的值及的通項公式;(2)求的前項和.19.(2024·天津河北·二模)已知是等差數列,其前項和為是等比數列,已知,是和的等比中項.(1)求和的通項公式;(2)求數列的前項和;(3)記,求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高考數學復習核心考點(新高考專用)專題6.5數列求和【九大題型】(學生版).docx 2025年高考數學復習核心考點(新高考專用)專題6.5數列求和【九大題型】(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