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下8《匆匆》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匆匆》是現代著名散文作家朱自清的經典名篇。這篇文章寫于1922年,當時朱自清還是一位24歲的的青年。文章通過把日子與燕子、楊柳、桃花等事物的對比,以及日子在生活瑣事匆匆流逝的生動描寫,引發了作者對于時間和生命的感嘆和叩問,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無奈、惋惜、迷茫、惆悵、傷感……文章篇幅不長,但是情感真切而動人,文字簡煉而流暢,堪稱抒情散文的典范。作者能夠把司空見慣的日子(時間)寫得如此打動人心,引發讀者的強烈共鳴,其高明之處在于:一是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化抽象為具象。日子(時間)看不見、摸不著,但是作者卻把它和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如燕子、楊柳、桃花、針尖上的水滴、輕煙、薄霧、游絲等巧妙地聯想起來,賦予了日子(時間)具體直觀的形象,使它可看見,可觸摸。二是借日常生活的細碎瑣事,化無形為有形。日子來無影、去無蹤,但是作者卻借助自己日常生活吃飯、睡覺、洗手、嘆息等細碎瑣事,賦予了日子(時間)生活和生命的內涵,使它有溫度,有情感。三是以獨白叩問等語言形式,化心情為心聲。全文短短600余字,卻有11個問句,而且這11個問句,其實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問句,實則是作者心情的獨白、心靈的叩問。正是這樣的獨白和叩問,拉近了作者與讀者之間的心理距離,引發了千千萬萬讀者的強烈共情和共鳴。作為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其實表達的就是作者的真實心聲。因此,散文的教學,就是通過語言文字,與作者展開心靈的對話,聽懂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間的思想情感,發現作者表達思想情感的言語秘妙,從而進一步積累相關的語言經驗,為本單元“讓真情自然流露”的習作打下一定的基礎。教學目標語言運用:識字學詞,積累本課中出現的有新鮮感的詞句。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正確、流利地背誦課文。 思維發展:通過批注式閱讀,品味詞句,與作者展開心靈對話,體會作者的豐富的內心感受,并發現作者的言語表達秘妙。創意表達:能聯系自己生活實際,仿寫課文第三自然段,積累語言經驗。教學重難點通過批注式閱讀,品味詞句,與作者展開心靈對話,體會作者的豐富的內心感受,并發現作者的言語表達秘妙。教學過程第一課時◎導入:揭示課題,了解作者1.記得曾經有過這樣一句流行語:時間都去哪兒啦?是啊,時間無影無蹤,無聲無息,曾有多少人這樣感嘆(PPT呈現):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寫的也是對時間,對日子的感慨。板書課題:匆匆。3.了解作者。PPT呈現資料:朱自清(1898-1948),原籍浙江紹興,出生于江蘇省東??h,現代杰出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他的散文語言精煉,情感豐富,被譽為現代散文典范。代表作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 ◎學習任務一 讀通讀順課文,學習生字新詞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2.檢查反饋。認讀字詞,PPT呈現,指名讀,齊讀:確乎 挪移 凝然 遮挽 掩面何曾 嘆息 徘徊 游絲 蒸融頭涔涔 淚潸潸 赤裸裸茫茫然 輕輕悄悄 伶伶俐俐注意讀準“徘徊”“頭涔涔”“淚潸潸”“伶伶俐俐”等詞語的字音。注意“藏”“蒸”“裸”等字的寫法。◎學習任務二 聆聽名家朗讀,感受時間匆匆1.聆聽名家朗讀課文。《匆匆》是一篇散文,抒情散文。抒情散文,其實就是作者的內心獨白,寫的是作者自己內心的感受、感想、感悟。我們閱讀散文,就要注意用心去傾聽作者的這些心聲。(板書:傾聽)下面,就讓我們聆聽央視著名播音員康輝朗讀《匆匆》,一邊聽,一邊用心感受。PPT播放康輝朗讀《匆匆》的視頻。2.聽了這篇課文的朗讀,你有怎樣的感受?(板書:感受)預設并相機板書:時間匆匆、惋惜、迷茫、無奈、焦慮……3.小結:這是一篇抒情散文。抒情散文,其實表達的就是作者真實的心聲。因此,我們讀散文,就要通過語言文字,與作者展開對話(板書:對話),讀懂作者的心聲,體會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情感。◎學習任務三 品味語言文字,展開心靈對話1.提出學習任務,自主批注閱讀。那么,課文中的哪些語句,讓你感受到了時間的匆匆而過,感受到了作者的惋惜、迷茫、無奈甚至還有焦慮呢?現在,就請同學們再次走進課文,聚焦其中的一到兩個語段,細細品味,并在書上做做批注。(板書:批注)學生自主批注閱讀5分鐘。2.作者是怎樣表達內心感受的?你發現了什么寫作秘密?組織交流分享,教師點撥引導。課件出示語段: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它們吧: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它們自己逃走了吧:現在又到了哪里呢?(1)哪些同學在這段文字當中做了批注,請你來跟大家交流分享。(板書:分享)讀著這些文字,你仿佛聽見了作者怎樣的心聲?請結合關鍵詞句說一說。引導關注“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那是誰?”“藏在何處?”“到了哪里?”等詞句,體會作者對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無奈、惋惜、焦慮……(2)作者是如何把這樣的心聲傳遞給我們的呢?你發現了什么表達秘密?預設一:運用對比的寫法,拿燕子、楊柳和桃花這些事物和我們的日子進行對比,突出了時間的一去不復返的特點,表達了作者的內心感受。預設二:作者用了一連串的問句來寫出自己的內心感受。一齊朗讀這些問句。作者這一連串的問,是在問誰呢?(不知道在問誰?。┯写鸢竼??(沒有答案?。┳髡哌@樣不斷地問,又不知道問的是誰,而且根本就沒有答案,其實并不是我們通常的提問題,而是在表達他內心的感受,這種感受就是——日子匆匆而過,不可挽留,因此感到惋惜、無奈、迷茫……(4)帶著自己的感受,朗讀這段話,注意讀好連串問的語氣。過渡:像這樣運用一連串的問句來表達作者心聲的寫法,在文中還有。PPT呈現語段: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1)自己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注意讀好一連串問句的語氣。(2)交流從這一連串的問中,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心情?預設:無奈、惆悵、傷感、不甘……(3)在這段話中,作者除了運用一連串的問句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還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預設:“逃去如飛”運用的是擬人,“過去的日子”“如輕煙”“如薄霧”是比喻,寫出了日子匆匆、不可挽留的特點。運用比喻手法寫日子匆匆而過不可挽留的語句,文中還有嗎?PPT出示語段: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個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1)作者是如何比喻的?把什么比作了什么?這樣比喻好在哪里?預設:把“八千多日子從我手中溜去”比作“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日子匆匆、無影無蹤的特點。從中可以感受到“我”的惋惜和無奈。(2)帶著這樣的體會,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3.學習小結:日子匆匆而過,時間不可挽留,作者因此感到惋惜、無奈、迷茫,甚至焦慮。這樣的感受,作者正是是通過一連串的追問,還有形象生動的比喻和擬人表達出來的。那么,課文的第3自然段,作者又是怎么寫的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品味。第二課時◎學習任務四 探尋表達秘妙,讀寫遷移實踐1.上節課,我們通過批注閱讀,品味語言文字,發現表達秘妙,感受到了日子匆匆而過不可挽留的特點,體會到了作者因此感到惋惜、無奈、迷茫,甚至焦慮的心情。日子的匆匆流逝,本來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在作者朱自清的筆下,日子的流逝,卻仿佛可以看得見,摸得著。PPT呈現語段: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它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它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它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它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1.教師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學生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想象畫面。聽讀后交流:你仿佛看到日子了嗎?它像什么?或者說,它長什么樣?2.讀這段話,我們的確好像能看見日子,它無處不在,如影隨形。它好像有腿腳,步履匆匆。那么,這段話中的哪些詞句,讓你感受到了日子這樣的特點呢?交流反饋,之后課件中標出一組關鍵詞:過去……過去……過去……過去……跨過……飛去……閃過,說說有什么發現。交流,引導發現:這組動詞,從連續的幾個“過去”,變成“跨過”“飛去”“閃過”,讓人感到日子是那樣的匆匆,逃走的速度越來越快,讓人無法挽留。3.有人說,朱自清這篇《匆匆》,最能讓讀者產生情感共鳴的,就是這段話了。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課件語段中標出關鍵詞句:早上我起來的時候,……洗手的時候,……吃飯的時候,……默默時,……伸出手遮挽時,……天黑時,我躺在床上,……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我掩著面嘆息,……點撥:這樣的生活經歷和感受,朱自清的生活中有,老師的生活中有沒有?你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生活中有沒有?你的生活中有沒有? 是的,所有的人,只要他是個正常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生活經歷和感受。因此,幾乎所有的人,讀到這樣一段話的時候,都會受到觸動,都會產生同感,都會覺得這好像就是在表達我自己的感受??!這就是朱自清寫作的高明之處!4.試著背一背這段話。5.日子匆匆、不可挽留。這樣的感受和體會,其實每個人都有。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事情或場景,讓你也覺得日子匆匆呢?借助思維導圖,打開生活經驗。你能仿照課文第3自然段,也來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嗎?學生動筆寫片段。寫后交流分享。練筆示例: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周末我起床的時候,窗外透進幾縷明媚的陽光。時間它有翅膀啊,輕輕悄悄地飛走了,我也迷迷糊糊地跟著旋轉。于是——寫作業的時候,時間從筆尖下過去;玩游戲的時候,時間從屏幕前過去;發呆時,便從呆滯的眼神中過去。我察覺它去得匆匆了,趕忙伸手挽留時,它又從挽留的手邊溜走了;夜幕降臨,我坐在書桌前,它便輕輕松松地從我頭頂飛過,從書本上掠過了;等我完成作業準備休息,這算又過去了一天;我沉沉入睡,新的一天已經在我的做夢時款款而來了……◎學習任務五 跟著名家朗讀,全文熟讀成誦朱自清這篇《匆匆》寫于1922年,至今已經將近百年。近百年來,這篇散文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成為了人們百讀不厭的文學經典。這樣的經典,我們也應該用心品味,用情朗讀,熟讀成誦,藏于心中。(板書:誦讀)再次播放課文名家朗讀,學生跟著練讀,熟讀成誦。作業設計基礎型作業:背誦課文《匆匆》;發展型作業:推薦閱讀席慕容的散文《時間》。課堂總結朱自清的語言就是這樣的令人陶醉,又讓人陷入深深的思考,他詩一般的語言,詩一般的意境,啟示我們珍惜時間。板書設計8匆匆悟 惜時 問奮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