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末素養提升物理 觀念 力的合成 與分解 1.合力與分力: 關系。 2.遵守的定則:平行四邊形定則、三角形定則。 3.合力大小范圍: ≤F≤ 共點力 的平衡 1.平衡狀態:物體受到幾個力作用時,保持靜止或 狀態 2.平衡條件: 或Fx=0,Fy=0科學 思維 等效思想 合力與分力是等效替代的關系。整體法和 隔離法 會正確選取研究對象,能夠初步應用整體和隔離的思想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平衡問題 的解法 (1)合成法;(2)正交分解法;(3)圖解法數學方法 的應用 應用作圖法和三角函數知識及相似三角形法求解合力與分力。科學 探究 1.能根據等效思想設計“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實驗方案并進行交流。理解“等效”是指橡皮筋的形變量及方向都相同,能運用合適的方法記錄力的方向。 2.能選擇合適的標度,作出合力與分力的圖示,能總結、歸納合力與分力之間所遵循的規則,知道誤差產生的原因。科學態度 與責任 能欣賞“力與平衡”之美,能為我國古代精湛的建筑技術而驕傲,體會物理學的技術應用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及意義。例1 (多選)(2023·福州市第一中學高一期末)小明同學在做“探究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規律”實驗時,利用坐標紙記下了橡皮筋的結點位置O點以及兩個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某一次實驗結果如圖所示,若圖中小正方形的邊長表示1 N,F1、F2與F的夾角分別為θ1和θ2,關于F1、F2與F、θ1和θ2關系正確的有 ( )A.F1=6 N B.F=8 NC.θ1=45° D.θ1<θ2例2 (2023·浙江1月選考)如圖所示,輕質網兜兜住重力為G的足球,用輕繩掛于光滑豎直墻壁上的A點,輕繩的拉力為T,墻壁對足球的支持力為N,則 ( )A.TC.T>G D.T=G例3 (多選)(2023·龍巖市第一中學高一階段練習)如圖,質量分別為m1、m2的兩個物體A和B通過輕彈簧連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力F與水平方向成θ角。已知物體A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對物體A所受支持力N和摩擦力f的表述正確的是 ( )A.N=(m1+m2)g-Fsin θB.N=(m1+m2)g-Fcos θC.f=Fcos θD.f=μ(m1+m2)g-μFsin θ例4 如圖所示,一固定的“∩”形支架兩端連有一根長為L的輕繩,光滑輕質圓環下端懸掛質量為m的重物跨在輕繩上(圓環可沿輕繩滑動)。開始時繩子固定在支架上等高的M、N兩點,繩中拉力為F,現保持繩子左端固定且繩長不變,將繩子右端從N點沿豎直支架緩慢移至P點,再從P點沿圓弧支架向左端緩慢移至Q點。關于繩子拉力F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從N→P→Q的過程中,拉力F一直不變B.從N→P→Q的過程中,拉力F先不變,再減小C.從N→P→Q的過程中,拉力F一直變大D.從N→P→Q的過程中,拉力F先增大,再減小繩長不變類問題的解題方法1.不計滑輪和繩子之間的摩擦時,動滑輪兩側繩中張力大小相等,左右兩側繩與豎直方向間夾角也相等。2.在移動固定細繩一端的懸點位置時,細繩與豎直方向間的夾角是否變化,要看細繩兩端水平方向上的間距是否變化。答案精析再現素養知識等效替代 |F1-F2| F1+F2勻速直線運動 F合=0提能綜合訓練例1 BC [根據幾何關系可知,F1長度為小正方形邊長的3倍,則其大小為3 N,故A錯誤;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可知,合力的長度為小正方形邊長的8倍,則其大小為8 N,故B正確;合力在水平方向,根據幾何關系tan θ1=,θ1=45°,tan θ2=,故θ1>θ2,故C正確,D錯誤。]例2 C [對網兜和足球整體受力分析如圖,設輕繩與豎直墻壁的夾角為θ,由平衡條件得T==,可知T>G,T>N,故選C。]例3 ACD [以物體A、B及輕彈簧組成的整體為研究對象,由平衡條件可得,豎直方向滿足Fsin θ+N=(m1+m2)g,可得N=(m1+m2)g-Fsin θ,水平方向滿足Fcos θ=f,A、C正確,B錯誤;由滑動摩擦力的定義可得f=μN=μ(m1+m2)g-μFsin θ,D正確。]例4 B [以圓環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根據平衡條件有F=,在繩子右端從N點沿豎直支架緩慢移至P點的過程中,設兩豎直支架間的距離為x,根據數學知識有,sin θ=,可知θ保持不變,故拉力F保持不變,在從P點沿圓弧支架向左端緩慢移至Q點的過程中,θ不斷減小,則F不斷減小。故選B。](共13張PPT)DISIZHANG第4章章末素養提升再現素養知識物理 觀念 力的合成 與分解 1.合力與分力: 關系。2.遵守的定則:平行四邊形定則、三角形定則。3.合力大小范圍: ≤F≤______共點力 的平衡 1.平衡狀態:物體受到幾個力作用時,保持靜止或_____ 狀態2.平衡條件: 或Fx=0,Fy=0等效替代|F1-F2|F1+F2勻速直線運動F合=0科學 思維 等效思想 合力與分力是等效替代的關系。整體法和 隔離法 會正確選取研究對象,能夠初步應用整體和隔離的思想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平衡問題 的解法 (1)合成法;(2)正交分解法;(3)圖解法數學方法 的應用 應用作圖法和三角函數知識及相似三角形法求解合力與分力。科學 探究 1.能根據等效思想設計“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實驗方案并進行交流。理解“等效”是指橡皮筋的形變量及方向都相同,能運用合適的方法記錄力的方向。2.能選擇合適的標度,作出合力與分力的圖示,能總結、歸納合力與分力之間所遵循的規則,知道誤差產生的原因。科學態度 與責任 能欣賞“力與平衡”之美,能為我國古代精湛的建筑技術而驕傲,體會物理學的技術應用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及意義。 (多選)(2023·福州市第一中學高一期末)小明同學在做“探究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規律”實驗時,利用坐標紙記下了橡皮筋的結點位置O點以及兩個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某一次實驗結果如圖所示,若圖中小正方形的邊長表示1 N,F1、F2與F的夾角分別為θ1和θ2,關于F1、F2與F、θ1和θ2關系正確的有A.F1=6 N B.F=8 NC.θ1=45° D.θ1<θ2例1提能綜合訓練√√根據幾何關系可知,F1長度為小正方形邊長的3倍,則其大小為3 N,故A錯誤;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可知,合力的長度為小正方形邊長的8倍,則其大小為8 N,故B正確;合力在水平方向,根據幾何關系tan θ1=,θ1=45°,tan θ2=,故θ1>θ2,故C正確,D錯誤。 (2023·浙江1月選考)如圖所示,輕質網兜兜住重力為G的足球,用輕繩掛于光滑豎直墻壁上的A點,輕繩的拉力為T,墻壁對足球的支持力為N,則A.TC.T>G D.T=G例2√對網兜和足球整體受力分析如圖,設輕繩與豎直墻壁的夾角為θ,由平衡條件得T==,可知T>G,T>N,故選C。 (多選)(2023·龍巖市第一中學高一階段練習)如圖,質量分別為m1、m2的兩個物體A和B通過輕彈簧連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力F與水平方向成θ角。已知物體A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對物體A所受支持力N和摩擦力f的表述正確的是A.N=(m1+m2)g-Fsin θB.N=(m1+m2)g-Fcos θC.f=Fcos θD.f=μ(m1+m2)g-μFsin θ例3√√√以物體A、B及輕彈簧組成的整體為研究對象,由平衡條件可得,豎直方向滿足Fsin θ+N=(m1+m2)g,可得N=(m1+m2)g-Fsin θ,水平方向滿足Fcos θ=f,A、C正確,B錯誤;由滑動摩擦力的定義可得f=μN=μ(m1+m2)g-μFsin θ,D正確。 如圖所示,一固定的“∩”形支架兩端連有一根長為L的輕繩,光滑輕質圓環下端懸掛質量為m的重物跨在輕繩上(圓環可沿輕繩滑動)。開始時繩子固定在支架上等高的M、N兩點,繩中拉力為F,現保持繩子左端固定且繩長不變,將繩子右端從N點沿豎直支架緩慢移至P點,再從P點沿圓弧支架向左端緩慢移至Q點。關于繩子拉力F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從N→P→Q的過程中,拉力F一直不變B.從N→P→Q的過程中,拉力F先不變,再減小C.從N→P→Q的過程中,拉力F一直變大D.從N→P→Q的過程中,拉力F先增大,再減小例4√以圓環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根據平衡條件有F=,在繩子右端從N點沿豎直支架緩慢移至P點的過程中,設兩豎直支架間的距離為x,根據數學知識有,sin θ=,可知θ保持不變,故拉力F保持不變,在從P點沿圓弧支架向左端緩慢移至Q點的過程中,θ不斷減小,則F不斷減小。故選B。總結提升繩長不變類問題的解題方法1.不計滑輪和繩子之間的摩擦時,動滑輪兩側繩中張力大小相等,左右兩側繩與豎直方向間夾角也相等。2.在移動固定細繩一端的懸點位置時,細繩與豎直方向間的夾角是否變化,要看細繩兩端水平方向上的間距是否變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4章 章末素養提升.docx 第4章 章末素養提升.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