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下4《孫權勸學》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 語言建構與運用掌握文言重點字詞(如“卿、孤、大兄”等稱謂語),理解其文化內涵。梳理人物對話邏輯,準確翻譯全文。2. 思維發展與提升通過稱謂語分析人物身份、地位及關系,推斷人物心理變化。對比稱謂語變化,探究呂蒙形象轉變的深層原因。3. 文化傳承與理解感悟古代稱謂禮儀中蘊含的尊卑觀念與人際智慧。理解“開卷有益”的勸學思想對當代的啟示。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稱謂語分析人物關系及性格。難點:理解稱謂語背后的文化語境與情感態度。教學過程一、課前導入,激發興趣三國時期,英雄輩出,劉備、曹操、孫權可謂水火不容,但是,曹操曾經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能讓對手如此贊嘆,可見孫權非同一般。孫權手下有一名大將叫呂蒙,在孫權的手下從“別部司馬→擊破黃祖水軍,被封平北都尉→斬殺敵軍都督,被任命為橫野中郎將”,一步步地晉升,說明呂蒙武藝高強,令人敬佩,只可惜,“蒙少不修書傳,每陳大事,??谡紴楣{疏。他有勇無謀,沒讀過書,所以個人發展還是受限了。作為他的君主孫權于是開始勸說他學習,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勸說的結果如何。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和節奏先自由朗讀兩遍,再齊讀一遍,老師指導讀音和節奏,小組朗讀比賽,注意人物語言的語氣。2、考察個別重點實詞當涂:掌權 治:研究往事:歷史 及:等到過:經過 才略:才干和謀略3、通過填寫標題來概括文章內容孫權勸( )學,......(結果),魯肅( )。孫權勸呂蒙讀書,呂蒙開始學習,魯肅夸贊呂蒙學有所成,并和他成為好朋友三、撥枝探路,層層深入 (一)把以上的故事情節用帶“學”字的四字短語概孫權勸學——呂蒙就學——呂蒙學成——魯肅贊學(二)結合課文內容,找到相關句子作為依據,用形容詞來將這三個短語補齊。①孫權( )地勸學預設:生1:孫權嚴厲地勸學——我從“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讀出來的,因為“不可不學”中有兩個“不”字,雙重否定表肯定,加強了語氣,是很嚴格的命令。生2:孫權循循善誘地勸學——“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耶!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從這句,我發現孫權他是有方法去勸學的,呂蒙推辭,他就往后退一步來勸說他。生3:現身說法地勸學——“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孫權用自己來舉例子,勸學呂蒙,這叫做現身說法②呂蒙( )地就學 師:呂蒙小時候沒讀過書,現在開始讀書應該很困難,想想,這里可以填什么?生:呂蒙發奮刻苦地就學、呂蒙廢寢忘食地就學、呂蒙不知疲倦地學習師:那魯肅怎樣贊學?魯肅原來很看不起呂蒙,而現在呢? ③魯肅( )地贊學生:魯肅真誠友善地贊學、魯肅心服口服地贊學師:魯肅一個名將,這么厲害的人如此夸贊呂蒙,說明呂蒙變得很厲害,寫呂蒙變得很厲害卻又不直接說,而是通過寫他人的表現來說,這叫——側面描寫。師: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呂蒙是一個能夠聽取別人建議,勤奮刻苦學習的人;魯肅是一個能夠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人、真誠的人。這點值得我們學習,用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待別人,這句話用古文怎么說?“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師:老師找了幾則材料,我們看看呂蒙學成后發生了哪些改變?材料一:肅意尚輕蒙,或說肅曰:“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顧之?!彼焱劽?。酒酣,蒙問肅曰:“君受重任,與關羽為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肅造次應曰:“臨時施宜?!泵稍唬骸敖駯|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虎熊也,計安可不豫定?”材料二:《三國志》還原了孫權對呂蒙一生的評價: 子明少時,孤謂不辭劇易,果敢有膽而已。及身長大,學問開益?;I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議英 發不及之耳。圖取關羽,勝于子敬。材料三:陳壽:“呂蒙勇而有謀略,識軍計···有國士之量,豈徒武將而已乎?!?br/>師:呂蒙發生了什么變化?預設:從個人的角度來說,呂蒙才學提高了;思考問題的方式不同了;眼界提高了;改變了自己的形象;還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師:這都是通過什么來改變的?預設:——學習師:那么呂蒙的進步給吳國帶來了什么益處呢?補充材料①孫權命呂蒙奪取荊州的長沙、零陵、貴陽三郡,呂蒙憑借謀略和勇武,成功取得三郡,第一次荊州之戰,以劉備割讓湘水以東求和結束;②第二次荊州大戰,呂蒙以退為進,假意撤兵,暗地讓精兵偽裝成身穿白衣的商人分批偷偷渡江,于是乎使得關于敗走麥城,吳占領荊州。鞏固了吳國的地位。呂蒙通過學習改變了自己,還為自己的國家立下戰功,值不值得敬佩?。坑纱藖砜矗瑢W習十分重要。(三)這篇文章的情節分別是孫權勸學--呂蒙就學--呂蒙學成--魯肅贊學。請嘗試用“因為···所以···”這個句式來連接這四個故事情節。“因為孫權勸學,所以呂蒙就學了,因為呂蒙就學了所以呂蒙學有所成了,因為呂蒙學有所成了,所以魯肅稱贊他?!?br/>師:我們發現這四個故事要素之間都存在因果關系,那我能不能說因為孫權勸學了,所以呂蒙就學有所成了?預設:不行——師:所以呂蒙學成的關鍵是?預設:——呂蒙就學師:好,那可不可以用“如果···那么···”這對關聯詞來連接一下呢?如果孫權不勸學,那么呂蒙就不會就學,呂蒙如果不就學,那么就不會學有所成,如果呂蒙不學有所成,魯肅就不會夸贊他。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呂蒙學有所成的動因是孫權勸學,但關鍵是呂蒙自己開始發奮刻苦學習。(四)既然呂蒙就學這部分這么重要,為什么課文要叫《孫權勸學》呢?《呂蒙就學》這個標題好不好?師:這篇課文選自于——《資治通鑒》。“資治”即有助于皇帝和士大夫治理天下,為的是使君主得以“鑒前世之興衰, 考當今之得失”。所以這是一本帝王之書,孫權作為君主勸臣子學習,是不是能夠給其他君主以借鑒?因此我們可以推斷編者取標題是依據作者原意的,可是我們自己在讀書的時候是不是也應該要有自己的感悟和體會?你的體會是什么?——讀書的重要性。沒錯,一代代的中國人努力刻苦,現在的中國,神舟十三號、十四號、十五號接力騰飛,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第三艘航母“福建號”下水,首架C919大飛機正式交付···處于不斷進步發展的過程中,可是2022年的中國紙質圖書人均閱讀量只有4.56本,美國是7本,日本是8本左右。韓國11本左右,那么我想我們仍需要不斷去提高這個數字,為我們國家做出貢獻,就像呂蒙一樣。那么,你是否在學習過程中也有類似于呂蒙的推諉之詞呢?將來學習上遇到困難你會如何克服?在這里老師分享兩句話給你們:“人這一生,一定要有別人拿不走的東西,你讀過的書就是其中之一。”“腳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讀書就是最好的心靈之旅。”四、作業,提升認知背誦本文,擴讀《資治通鑒》感興趣的部分。課堂總結 對于以勸學為主題的文本,既要扎實做好文言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如文言實詞與虛詞的積累,包括特殊稱謂的含義,又要注重特殊句式與文化常識的學習與拓展;作為傳承和理解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文言文的教學要注意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學習和熏陶中自覺增強文化自信,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心、責任感。板書設計孫權勸學孫權(孤)→ 呂蒙(卿):權威與信任呂蒙 → 魯肅(大兄):謙遜與自信魯肅 → 呂蒙(阿蒙):驚嘆與贊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