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課時課題:字謎挑戰游樂園——《猜字謎》內容分析:本課是字謎識字,由兩則字謎組成,一幅插圖描繪了小朋友猜燈謎的情景。猜字謎寓知識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體,能使學生主動參與,積極開動腦筋。第一則字謎的謎底是“秋”,謎面呈現了合體字的構字特點;第二則字謎的謎底是“青”,謎面呈現了“青”字族的形旁和字義之間的關系,實際上揭示了形聲字的造字規律,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形聲字結構特點的認識和感受。兩則謎語語言通俗形象,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讀起來生動有趣,同時可以感受到中國漢字的獨特魅力。核心素養目標:文化自信:感受漢字的獨特魅力,增強對漢字文化的自豪感。語言運用:通過猜字謎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和邏輯思維能力。審美創造:創作自己的字謎,感受漢字的形態美和音韻美。【教學重點】1.認識“猜、邊”等13個生字和4個偏旁;會寫“字、紅”等7個字。2.能根據謎面以及漢字特點猜出謎底,鞏固“青”字族漢字。3.通過字謎學習,進一步了解合體字和形聲字的構字規律。【教學難點】借助謎面鞏固“青”字族漢字;了解合體字和形聲字的構字規律。活動流程:情境導入:字謎挑戰游樂園——《猜字謎》教學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第一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1.巧借“元宵”,開啟課題。(1)請學生觀察圖片,說說圖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2)教師講解元宵節的習俗,如猜燈謎、吃湯圓等,引出猜燈謎。2.教師揭示課題。3.教師提問:你們知道什么是“字謎”嗎?教師解釋“字謎”:一種文字游戲,讓大家猜的部分叫作“謎面”,大家猜出來的答案叫作“謎底”,注意字謎的謎底是一個字。4.識記“字”:字謎的“字”你會寫嗎?(1)課件出示“字”的動漫筆順,學生觀察“字”的筆順及每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教師講解書寫要點,學生書空。上下結構。“宀”寬度適中。“子”藏在“宀”里,長橫稍寬于“宀”。關注豎中線上的關鍵筆畫。(3)教師范寫,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 1.學生聯系過元宵節的生活經歷及教師的講解,說說什么是字謎。學生描紅、臨摹。學生自由練寫,同桌互議互評。設計意圖:通過元宵字謎導入激發學生對字謎的探究欲望,也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探究的基調。第二節:學習第一則字謎(一)初讀課文,識字正音1.學生自讀第一則字謎,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朗讀指導:這則字謎可邊拍節奏邊讀,讀出韻律感。注意朗讀節奏:左邊/綠,右邊/紅,左右相遇/起涼風。綠的/喜歡/及時雨,紅的/最怕/水來攻。2.學習生字“猜、邊、涼、喜、歡、時、怕、攻”。(1)齊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讀。(2)識記生字“猜、邊、涼”。①組詞識記:猜(猜測) 邊(左邊) 涼(涼風)②根據偏旁識記:認識新偏旁兩點水(冫)——含有“冫”的字大多和寒冷有關。(3)識記生字“喜、歡、怕”。①讓學生造句說說自己喜歡什么,認讀“喜歡”一詞。②引導學生發現“喜”字的作用:代表了一種美好的心情,一份美好的祝愿。③聯系字源,講解字形:人們一高興,常常會咧開嘴笑,有時還會敲起鑼鼓慶祝,“喜”上面部分的“”表示擂鼓慶祝,下面部分的“”表示歡笑。④用比一比的方法識記“歡”“攻”“時”字:(1)歡—吹。認識新偏旁:又字旁()——又字旁的字大多與手有關。(2)攻—攻。(3)時—村。⑤識記生字“怕”。可結合偏旁識記:“怕”的偏旁是豎心旁,與心情有關,組詞為“害怕、怕人”等。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齊讀、開小火車檢查等等。(二)再讀課文,猜測謎底1.指名朗讀字謎,其余學生邊聽邊想謎底是什么。2.學生交流匯報,發表不同意見,教師引導學生從文中找線索。線索一:左邊綠,右邊紅,左右相遇起涼風。(1)“左邊綠,右邊紅”從這句話中可以推測出這是一個什么結構的字?有什么特點?(2)引導學生朗讀詞語“相遇”,說說什么是“相遇”?(3)思考:在這個字謎中,到底誰和誰相遇了呢?(4)“紅”“綠”兩種事物相遇又會有什么變化呢?線索二:綠的喜歡及時雨,紅的最怕水來攻。(1)思路指導。①什么東西是“綠”的?哪些“綠的”“喜歡及時雨”?什么東西是“紅的”?哪些“紅的”“最怕水來攻”?②“綠”“紅”在一塊兒就起涼風,涼風是什么時候起的?(2)學生交流匯報,揭示謎底:秋。(3)演示“禾”與“火”相撞變成“秋”的動畫,再依次出示風吹黃葉、柿子火紅、行人穿長衣長褲的圖片,讓學生感受秋意。(4)朗讀字謎,一邊讀一邊回想謎底是怎么被猜出來的,了解合體字的構字規律。 1.同桌互讀互糾,再指名讀、分組讀、齊讀,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預設:生1:我喜歡唱歌,也喜歡跳舞。生2:我喜歡看故事書,媽媽給我買了好多好多故事書。3.學生分組交流,重點說清自己猜測的理由。4.預設:左右結構、謎底由兩個字合成5.預設:“紅”和“綠”相遇。6.預設:起涼風。預設:禾苗、湖水;禾苗喜歡及時雨。預設:花、朝霞、晚霞、火苗等;火苗害怕水來攻。9.預設:秋天起涼風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交流識字方法,多種方法記憶生字,激發學生學習中國漢字的興趣。線索一提示字的結構和意義,線索二提示字中各部件的意思,搭建支架幫助學生猜測謎底。第三節:學習第二則字謎(一)初讀課文,識字正音1.多形式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教師范讀,指導讀好字謎。(1)讀準5個詞語:令人感動、萬里無云、純凈透明。教師正音:“令、動”都是后鼻音,其中“令”的聲母是“l”;“感”“萬”是前鼻音。(2)讀好句子的停頓,邊拍節奏邊朗讀。“言”來/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動,“日”出/萬里無云,“水”到/純凈透明。(3)指名讀、分組讀、全班齊讀。2.重點指導識記生字“令、感、動、萬、無”(1)熟字比較。今——令(“今”加一點就是“令”)方——萬(“方”去一點就是“萬”)(2)口頭組詞,復現識字。動(動畫)(動作)(動人)(動聽)猜字謎。·云朵力量大——動·今天多一點——令·點清方知數目大——萬(3)加一加。咸+心=感 云+力=動 3.師生互讀、開火車讀、男女生合作讀。(二)再讀課文,猜測謎底1.學生自讀第二則字謎,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2.教學思路指導。(1)“言”來互相尊重創設做客的情境,通過表演“小主人”和“小客人”之間的對話幫助理解“互相尊重”的意思。“言”來互相尊重,說明謎底與禮貌用語有關,因此這句話的謎底是“請”。(2)“心”至令人感動 生齊讀謎面。(3)“日”出萬里無云,“水”到純凈透明 指名讀謎面。①理解“純凈”。可以利用課件出示污水溝圖、清溪圖,引導學生比較圖片,知道沒有雜質的、干凈的水就是“純凈的水”,從而理解“純凈”的意思。②想一想:“‘日’出萬里無云”是一個什么字?“‘水’到純凈透明”又是一個什么字?指導:“‘日’出萬里無云”與太陽和天氣有關,謎底是“晴”;“‘水’到純凈透明”與水有關,純凈透明就是“清”。3.歸納總結:這則字謎每一行中藏著一個漢字(請、情、晴、清),謎面中的“言、心、日、水”四字暗藏偏旁言字旁、豎心旁、日字旁、三點水,形旁表義。整則字謎的謎底則是它們的母體字“青”。“請、情、晴、清”這4個字的發音就是從“青”而來,聲旁表音。4.組內說一說“青”字族的其他漢字,試編字謎。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把不會讀的字圈出來,多讀幾遍。2.學生自由讀并交流應該怎樣記住這些生字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交流識字方法,多種方法記憶生字,激發學生學習中國漢字的興趣。第四節:指導書寫,鞏固提升1.教師范寫,提示要點。(1)紅 “纟”的三個筆畫要寫得緊湊;“工”要寫得平穩,兩橫上短下長,豎在豎中線右側。(2)動 “云”要寫得稍高一點,“力”橫折鉤的起筆和“云”第二橫對齊,一撇要穿插到“云”的下面。(3)萬 長橫居上居中,“?”起筆于田字格中心,長撇舒展,從首筆中部起筆。(4)無 兩橫,上短下長,間距要合理。(5)明 左右結構,左短右長,“月”的丿穿插到“日”下面來。2.學生描紅、臨摹。教師巡視指導,然后組織交流評價。3.同桌互評互糾,學生再次練寫。4.鼓勵學生用會寫字和熟字組成常用詞語,讀讀寫寫。 1.學生描紅、臨摹。2.同桌互評互糾,學生再次練寫。設計意圖:教師著重指導學生掌握分析生字的方法,寫字姿勢的糾正。課堂總結: 注重謎語的節奏和韻律。引導學生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邊拍節奏邊朗讀,讀出韻律感。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語言感知力,更讓學生感受到了謎語蘊含的趣味,從而引領學生更加有興趣投入到謎語的搜集活動中,實現課內和課外的融合。為了能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積極開動腦筋,讓學生邊找線索邊探究,這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使學生的認知不斷得到完善與升華,學生的學習能力進一步得到提高。作業布置:1.正確書寫本課生字。2.將本課兩則字謎講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猜一猜。3.自主找謎語、編謎語,在班里開展“猜謎大會”。板書設計:4.猜字謎字 紅 動 萬 無 明評價量表(或評價設計):+++筆畫正確占位準確書寫美觀同桌根據評價量表給對方互評,教師展示三星作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