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1.通過梳理文章內在的邏輯關系,把握文章闡述的事理。2.比較分析兩文的說明對象和說明角度的異同,了解它們因為說明的問題不同,采用的角度也不同的特點。3.學習本文把觀點與事實聯系起來的方法。4.學習作者運用豐富的科學知識、敏銳的科學眼光探索未知的精神?!菊n時】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環節 主要師生活動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開始學習《阿西莫夫短文兩篇》。這是恐龍,在我們的印象里,恐龍大多生活在炎熱潮濕的叢林山地,而南極出土了恐龍骨骼化石。難道恐龍能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極?在 6500 萬年前橫行地球的這個霸主為什么突然滅絕了呢?撞擊說?火山說?還是聽聽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怎么說?我們來學習《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看阿西莫夫是怎樣為我們揭開謎底的。二、作者介紹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國科普作家、科幻小說家。他一生著作量驚人,寫了400多本書,題材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等許多領城,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城》等。他與儒勒·凡爾納、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并稱為科幻文學歷史里的三巨頭,被讀者譽為“神一樣的人”“永遠的科幻教父”。三、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請同學們帶著以下問題默讀《恐龍無處不有》: (1)“恐龍確實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陸漂移”使恐龍遍布世界的說法由何而來 (3)你怎么看待科學家們的推斷?預設:(1)1986年在南極發現鳥臀目恐龍化石。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因而“恐龍確實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說成立。(2)科學家并不滿足于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最直接的結論——“恐龍無處不有”他們就此產生了更多的疑問,如“恐龍何以在南極生存?”“恐龍是如何越過大洋進到另一個陸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是大陸漂移把恐龍帶到了南極”。(3)問題又來了,恐龍不能自己去南極,為什么就一定是大陸在漂移?科學家們的推斷站得住腳嗎?請說說你怎么看待科學家的這些推斷。從書上我們得知以下的信息??铸堅谀蠘O地區生活過。這個現象涉及兩個因素南極和恐龍。不是恐龍在移動,就是南極在移動。南極大陸遠離任何大陸??铸埐豢赡芸孔约汉屯饬钠渌箨戇M入南極。根據生物學原理,恐龍又不可能是一塊孤立大陸上的原生物種,那恐龍不動,就剩一種可能了,是大陸發生了漂移。南極大陸是曾在地球別處的一塊大陸,它發生了漂移,把恐龍帶到了現在南極所在的區域。師小結:所以,科學家的推論是有嚴密的邏輯做支撐的。從某個角度講,邏輯事理是規律。在這個問題的研究中,科學家們以事實為依據,以邏輯為支撐作出的判斷,不管他是多么的驚世駭俗,他都站得住腳。老師希望同學們像科學家們一樣,養成以事實為基礎,以邏輯做支撐的思維習慣。這是事理說明文給予我們的重要啟示。四、研讀重點,探討難點 1.請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說明的結構層次。預設:第一部分(1):用一個科學觀點——“一個科學領城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引出說明內容。第二部分(2-14):闡述說明內容——由恐龍化石在南極的發現說明“恐龍無處不有”,再由“恐龍無處不有”這一發現推究原因。第三部分(15):以“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證據”總結說明內容,結束全文。2.請同學們繪制流程圖來研究本文的說明順序。預設:作者首先提出科學領域是緊密相連的,一個領域的科學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理論擺出生物學領域的發現。南極有恐龍化石,這意味著另外一個事實——恐龍在南極生活過。作者把生物學的發現運用到地理學研究領域,證明大陸由幾個板塊構成,板塊發生了漂移,為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使之成立。地殼在發生緩慢但有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正是在和南極發生了恐龍化石這一確鑿無疑的事實建立起了聯系之后,才變得更加令人信服。在事例的支撐下,運用事實做依據開展研究,把觀點和事實建立聯系,使之有依據而令人信服,是本文的一個特色過程,是個邏輯思維過程。。五、拓展延伸,發散思維 1.同學們從這篇文章中看出科學家們在科學研究中發揮了哪些創造性的思維。一是聯想和想象??茖W家們由南極恐龍出土化石聯想到恐龍的遷移,由生物界的恐龍遷移,想象到地質界的板塊漂移,使問題的研究有了新的方向,能夠有所突破。 二科學假設和推理??茖W家們發現南極出土恐龍化石,而恐龍不可能從別的大陸遷移到南極,大陸又不可能單獨在南極洲存在的問題。后根據已有的理論進行大膽的設想。這一問題的答案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然后進行科學的推理。板塊會將所有的大陸匯集在一起,稱為泛大陸。當板塊繼續運動時,大陸又重新被分開,進而證實所提出的假設。三多角度思考問題。對于同一個問題,南極為什么會出現恐龍化石?從生物學和地質學多方面進行思考,把各學科豐富的專業知識融合在一起,在開闊的視野中綜合思考問題。于是在科學研究中出現了新的境界。板塊漂移學說增添了又一個有力的證據。2.由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式,我們能得到哪些啟示?請大家聯系自己的學習實際和生活實際來談。各抒己見六、小結 科學家能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中產生聯想與想象,經過懷疑、推測研究、論證之后有新的發現。同學們要從中受到啟發,善于多角度思考問題,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去找尋自己的新發現。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