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題2 常見的酸和堿(第2課時)一、學習目標1.以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為例,通過實驗探究認識堿的主要性質(zhì)和用途,并能靈活運用堿的性質(zhì),解決生活、生產(chǎn)中的實際問題。2.認識堿的腐蝕性及使用時的安全注意事項。3.通過比較、分類、概括的方法,建立物質(zhì)分類的認識,逐步形成基于物質(zhì)類別研究物質(zhì)及其變化的視角。二、學習重難點重點:常見堿的主要性質(zhì);難點: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特性。三、學習過程【課前任務】1.知識回顧:有堿參與的化學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知識回顧:堿性溶液與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規(guī)律紫色石蕊溶液遇堿性溶液變__________;無色酚酞溶液遇堿性溶液變__________。3.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氫氧化鈉 、氫氧化鎂 、氫氧化鈣 、氫氧化銅 、碳酸鈉 、碳酸鈣 、硫酸鈉 。【課堂探究】知識點1 幾種常見的堿任務一:完成教材實驗10-8,了解氫氧化鈉的性質(zhì),完成下列表格。實驗內(nèi)容 現(xiàn)象 分析觀察氫氧化鈉的顏色和狀態(tài)將氫氧化鈉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會兒將氫氧化鈉放入試管中,加入少量水,測量溫度的變化任務二:NaOH固體易潮解,應如何保存?可利用該性質(zhì)作什么用途?任務三:回顧并總結,去油污的有哪幾種原理?任務四:完成教材實驗10-9,了解氫氧化鈣的性質(zhì),完成下列表格。實驗內(nèi)容 現(xiàn)象觀察氫氧化鈣的顏色和狀態(tài)觀察氫氧化鈣在水中的溶解情況任務五:閱讀教材P71-72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用途,總結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各自的用途。【對應訓練1】下列關于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性質(zhì)和用途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氫氧化鈉是一種白色固體,溶于水時放出熱量B.氫氧化鈣是白色粉末狀固體,微溶于水C.氫氧化鈣可用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D.氫氧化鈉易潮解,可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對應訓練2】下列各組物質(zhì)的名稱或俗稱和化學式表示的是同一種物質(zhì)的的是( )A.熟石灰、消石灰、CaOB.鐵銹、氫氧化鐵、Fe(OH)3C.生石灰、消石灰、Ca(OH)2D.燒堿、火堿、NaOH知識點2 堿的化學性質(zhì)任務六:說明堿具有相似化學性質(zhì)的原因,并總結堿的化學性質(zhì)。任務七:利用堿的化學性質(zhì)解釋下列事實:①熟石灰與沙子混合砌磚;②氫氧化鈉必須密封保存。任務八:通過本單元的探究活動,嘗試歸納認識物質(zhì)性質(zhì)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任務九:分析實驗室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而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的原因。【對應訓練3】下列物質(zhì)露置于空氣中,因發(fā)生化學變化而使其質(zhì)量增加的是( )A.濃硫酸 B.燒堿溶液C.濃鹽酸 D.過氧化氫溶液【對應訓練4】某興趣小組利用壓強傳感器研究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情況。用3個250mL的燒瓶收集滿純凈的二氧化碳,連接壓強傳感器,同時采集數(shù)據(jù),用注射器同時等速度分別注入三種不同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各15mL,片刻后,同時振蕩燒瓶,等待反應完成。采集的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t1段曲線呈現(xiàn)這種形態(tài)是因為注入氫氧化鈉溶液后未進行振蕩B.t1~t2段曲線呈現(xiàn)這種形態(tài)是因為注入氫氧化鈉溶液后進行振蕩C.a(chǎn)、b、c三種曲線所示的實驗中,t3時燒瓶內(nèi)壓強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D.a(chǎn)、b、c三種曲線所示的實驗中,t3時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體積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對應訓練5】關于下列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①:集氣瓶中產(chǎn)生大量的白煙,說明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B.實驗②:試管內(nèi)液面上升,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說明CO2有酸性C.實驗③:加入MnO2的過氧化氫溶液產(chǎn)生的氣泡比加入CuO的要多,說明MnO2的催化效果比CuO的催化效果好D.實驗④:推動兩側注射器,將溶液全部注入瓶中,一段時間后,U形管中紅墨水的液面左高右低,說明NaOH和CO2發(fā)生反應【課后任務】總結本節(jié)的概念,梳理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畫出思維導圖。四、課堂練習1.下列物質(zhì)屬于堿的是( )A.H2O B.NaHCO3 C.Ca(OH)2 D.H3BO32.下列關于氫氧化鈉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 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作用 B. 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變紅C. 能去除油污,可作爐具清潔劑 D. 易溶于水,溶解時放出熱量3.下列物質(zhì)常溫下露置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因發(fā)生化學反應而質(zhì)量增加的是( )A. 濃硫酸 B. 濃鹽酸 C. 氫氧化鈉 D. 氯化鈉4.下列物質(zhì)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 石灰漿抹墻后,墻壁變硬 B. 用稀硫酸除去鐵銹C. 用燒堿干燥氮氣、氧氣 D. 酚酞試液遇堿性溶液變?yōu)榧t色5.消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H)2,是一種常用的廉價消毒劑.下列關于消石灰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消石灰的水溶液顯堿性,滴加酚酞時溶液變藍色B.Ca(OH)2的化學式量是74C.消石灰需要密封保存D.由生石灰和水反應制得消石灰的反應是一個放熱反應6.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小江同學取5mL氫氧化鈉溶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 。(2)小東同學走進實驗室時,看到氫氧化鈉溶液的試劑瓶敞口放置,這樣會使氫氧化鈉溶液變質(zhì).若溶液部分變質(zhì),溶質(zhì)是 (填化學式),氫氧化鈉溶液變質(zhì)的化學方程式是 。(3)要配制50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氯化鈉固體 克;量取水時俯視讀數(shù),導致配制的氯化鈉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 (填“偏大”或“偏小”)。答案和解析一、學習目標1.以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為例,通過實驗探究認識堿的主要性質(zhì)和用途,并能靈活運用堿的性質(zhì),解決生活、生產(chǎn)中的實際問題。2.認識堿的腐蝕性及使用時的安全注意事項。3.通過比較、分類、概括的方法,建立物質(zhì)分類的認識,逐步形成基于物質(zhì)類別研究物質(zhì)及其變化的視角。二、學習重難點重點:常見堿的主要性質(zhì);難點: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特性。三、學習過程【課前任務】1.知識回顧:有堿參與的化學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答案】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CO2+ Ca(OH)2== CaCO3+H2O。2.知識回顧:堿性溶液與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規(guī)律紫色石蕊溶液遇堿性溶液變__________;無色酚酞溶液遇堿性溶液變__________。【答案】變藍色、變紅色。3.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氫氧化鈉 、氫氧化鎂 、氫氧化鈣 、氫氧化銅 、碳酸鈉 、碳酸鈣 、硫酸鈉 。【答案】NaOH、Mg(OH)2、Ca(OH)2、Cu(OH)2、Na2CO3、CaCO3、Na2SO4【課堂探究】知識點1 幾種常見的堿任務一:完成教材實驗10-8,了解氫氧化鈉的性質(zhì),完成下列表格。實驗內(nèi)容 現(xiàn)象 分析觀察氫氧化鈉的顏色和狀態(tài)將氫氧化鈉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會兒將氫氧化鈉放入試管中,加入少量水,測量溫度的變化【答案】實驗內(nèi)容 現(xiàn)象 分析觀察氫氧化鈉的顏色和狀態(tài) 白色固體將氫氧化鈉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會兒 表面潮濕并逐漸溶解 氫氧化鈉容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將氫氧化鈉放入試管中,加入少量水,測量溫度的變化 固體逐漸溶解于水中,溫度升高 氫氧化鈉易溶于水,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任務二:NaOH固體易潮解,應如何保存?可利用該性質(zhì)作什么用途?【答案】氫氧化鈉需要密封保存;氫氧化鈉容易吸收水分,能用來做某些氣體的干燥劑。如H2、O2、CO、CH4等。任務三:回顧并總結,去油污的有哪幾種原理?【答案】氫氧化鈉能與油脂反應,可去除油污(化學變化)洗滌劑能與油污發(fā)生乳化作用(物理變化)汽油能溶解油污(物理變化)任務四:完成教材實驗10-9,了解氫氧化鈣的性質(zhì),完成下列表格。實驗內(nèi)容 現(xiàn)象觀察氫氧化鈣的顏色和狀態(tài)觀察氫氧化鈣在水中的溶解情況【答案】實驗內(nèi)容 現(xiàn)象觀察氫氧化鈣的顏色和狀態(tài) 白色粉末狀固體觀察氫氧化鈣在水中的溶解情況 固體沒有完全溶解,呈渾濁狀態(tài),靜置后,上層液體慢慢澄清任務五:閱讀教材P71-72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用途,總結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各自的用途。【答案】(1)氫氧化鈉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制肥皂,以及石油、造紙、紡織、印染等工業(yè);氫氧化鈉能與油脂反應,在生活中可用來去除油污,如爐具清潔劑的成分之一就是氫氧化鈉。(2)建筑上用熟石灰與沙子混合來砌磚;在樹木上涂刷含有硫黃粉等的石灰漿,可保護樹木,防止凍傷,并防止害蟲產(chǎn)卵;農(nóng)業(yè)上可用石灰乳與硫酸銅溶液等配制成具有殺菌作用的波爾多液,作為農(nóng)藥使用;熟石灰還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對應訓練1】下列關于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性質(zhì)和用途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氫氧化鈉是一種白色固體,溶于水時放出熱量B.氫氧化鈣是白色粉末狀固體,微溶于水C.氫氧化鈣可用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D.氫氧化鈉易潮解,可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答案】C【對應訓練2】下列各組物質(zhì)的名稱或俗稱和化學式表示的是同一種物質(zhì)的的是( )A.熟石灰、消石灰、CaOB.鐵銹、氫氧化鐵、Fe(OH)3C.生石灰、消石灰、Ca(OH)2D.燒堿、火堿、NaOH【答案】D知識點2 堿的化學性質(zhì)任務六:說明堿具有相似化學性質(zhì)的原因,并總結堿的化學性質(zhì)。【答案】由于堿在水溶液中解離出的陰離子均為OH-,所以堿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1)堿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藍色,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2)堿能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任務七:利用堿的化學性質(zhì)解釋下列事實:①熟石灰與沙子混合砌磚;②氫氧化鈉必須密封保存。【答案】熟石灰跟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逐漸轉變成堅硬的碳酸鈣,從而把磚和沙子牢牢地粘在一起;固體氫氧化鈉曝露在空氣中易吸水潮解,潮解后的氫氧化鈉會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而變質(zhì),因此必須密封保存。任務八:通過本單元的探究活動,嘗試歸納認識物質(zhì)性質(zhì)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答案】在研究物質(zhì)的性質(zhì)時,常采用觀察、實驗及歸納概括、分析解釋等科學方法,從物質(zhì)的存在、組成、變化和用途等視角認識物質(zhì)的性質(zhì);從物質(zhì)的類別認識具體物質(zhì)的性質(zhì);從物質(zhì)的共性和差異性認識一類物質(zhì)的性質(zhì);等等。任務九:分析實驗室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而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的原因。【答案】原因1:20℃時,NaOH的溶解度是111g,Ca(OH)2的溶解度為0.17g。所以NaOH的溶解度大,吸收的量多。原因2:NaOH與CO2反應無明顯現(xiàn)象,Ca(OH)2與CO2反應現(xiàn)象明顯,易于觀察。【對應訓練3】下列物質(zhì)露置于空氣中,因發(fā)生化學變化而使其質(zhì)量增加的是( )A.濃硫酸 B.燒堿溶液C.濃鹽酸 D.過氧化氫溶液【答案】B【對應訓練4】某興趣小組利用壓強傳感器研究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情況。用3個250mL的燒瓶收集滿純凈的二氧化碳,連接壓強傳感器,同時采集數(shù)據(jù),用注射器同時等速度分別注入三種不同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各15mL,片刻后,同時振蕩燒瓶,等待反應完成。采集的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t1段曲線呈現(xiàn)這種形態(tài)是因為注入氫氧化鈉溶液后未進行振蕩B.t1~t2段曲線呈現(xiàn)這種形態(tài)是因為注入氫氧化鈉溶液后進行振蕩C.a(chǎn)、b、c三種曲線所示的實驗中,t3時燒瓶內(nèi)壓強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D.a(chǎn)、b、c三種曲線所示的實驗中,t3時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體積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答案】C【對應訓練5】關于下列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①:集氣瓶中產(chǎn)生大量的白煙,說明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B.實驗②:試管內(nèi)液面上升,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說明CO2有酸性C.實驗③:加入MnO2的過氧化氫溶液產(chǎn)生的氣泡比加入CuO的要多,說明MnO2的催化效果比CuO的催化效果好D.實驗④:推動兩側注射器,將溶液全部注入瓶中,一段時間后,U形管中紅墨水的液面左高右低,說明NaOH和CO2發(fā)生反應【答案】D【課后任務】總結本節(jié)的概念,梳理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畫出思維導圖。四、課堂練習1.下列物質(zhì)屬于堿的是( )A.H2O B.NaHCO3 C.Ca(OH)2 D.H3BO3【答案】C【解析】堿是由金屬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的,A為氧化物,B屬于鹽,C屬于堿,D是酸,故選C。2.下列關于氫氧化鈉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 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作用 B. 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變紅C. 能去除油污,可作爐具清潔劑 D. 易溶于水,溶解時放出熱量【答案】B【解析】A、氫氧化鈉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作用,故選項說法正確。B、氫氧化鈉的水溶液顯堿性,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變藍,故選項說法錯誤。C、氫氧化鈉能與油脂反應,能去除油污,可作爐具清潔劑,故選項說法正確。D、氫氧化鈉易溶于水,溶解時放出熱量,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3.下列物質(zhì)常溫下露置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因發(fā)生化學反應而質(zhì)量增加的是( )A. 濃硫酸 B. 濃鹽酸 C. 氫氧化鈉 D. 氯化鈉【答案】 C【解析】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氣中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使其質(zhì)量增加,但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B、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會使其質(zhì)量減少,不符合題意;C、氫氧化鈉敞口放置在空氣中,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導致質(zhì)量增加,符合題意;D、氯化鈉固體不與空氣中的成分發(fā)生化學反應,質(zhì)量不變,不符合題意。故選C。4.下列物質(zhì)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 石灰漿抹墻后,墻壁變硬 B. 用稀硫酸除去鐵銹C. 用燒堿干燥氮氣、氧氣 D. 酚酞試液遇堿性溶液變?yōu)榧t色【答案】 C【解析】物理變化是指沒有生成其他物質(zhì)的變化,化學變化是指生成了其他物質(zhì)的變化。A.石灰漿抹墻后,墻壁變硬,生成了碳酸鈣,屬于化學變化;B.用稀硫酸除去鐵銹,生成氯化鐵和水,屬于化學變化;C.用燒堿干燥氮氣、氧氣,沒有生成其他物質(zhì),屬于物理變化;D.酚酞試液遇堿性溶液變?yōu)榧t色,生成了其他物質(zhì),屬于化學變化。故選C。5.消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H)2,是一種常用的廉價消毒劑.下列關于消石灰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消石灰的水溶液顯堿性,滴加酚酞時溶液變藍色B.Ca(OH)2的化學式量是74C.消石灰需要密封保存D.由生石灰和水反應制得消石灰的反應是一個放熱反應【答案】A【解析】A、消石灰的水溶液顯堿性,滴加酚酞時溶液變紅色,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Ca(OH)2的化學式量是:40+(16+1)×2=74,該選項說法正確;C、氫氧化鈣能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因此消石灰需要密封保存,該選項說法正確;D、由生石灰和水反應制得消石灰的反應是一個放熱反應,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6.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小江同學取5mL氫氧化鈉溶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 。(2)小東同學走進實驗室時,看到氫氧化鈉溶液的試劑瓶敞口放置,這樣會使氫氧化鈉溶液變質(zhì).若溶液部分變質(zhì),溶質(zhì)是 (填化學式),氫氧化鈉溶液變質(zhì)的化學方程式是 。(3)要配制50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氯化鈉固體 克;量取水時俯視讀數(shù),導致配制的氯化鈉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 (填“偏大”或“偏小”)。【答案】(1)無色溶液變紅色;(2)NaOH、Na2CO3,2NaOH+CO2=Na2CO3+H2O;(3)50g×5%=2.5g,偏大【解析】(1)酚酞遇堿變紅色,所以取5mL氫氧化鈉溶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無色溶液變紅色;(2)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所以溶液部分變質(zhì),溶質(zhì)是NaOH、Na2CO3,氫氧化鈉溶液變質(zhì)的化學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3)需要氯化鈉固體的質(zhì)量為:50g×5%=2.5g,量取水時俯視讀數(shù),量取水的實際體積偏小,導致配制的氯化鈉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偏大。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