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活動·探究:排練演出劇本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文化自信:了解中國傳統戲劇知識,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之美。語言運用:進行臺詞的訓練,參與到排練、演出實踐中,培養對戲劇文學的欣賞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嘗試寫作戲劇評論,對戲劇演出和欣賞能夠有個性化的思考、獨特的感受。思維能力:排演活動中培養合作協調能力,提升語文綜合素養審美創造:嘗試戲劇演出,給初中生活留下美好的回憶;了解戲劇排演相關知識,在實際演出中豐富對生活的藝術感受,進一步培養文學鑒賞能力。教學過程:新課導入人生大舞臺,戲劇展風采。我們在觀賞戲劇節目時,看到演員們精湛的演技,往往情不自禁地鼓掌喝彩。然而“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演員精彩的表演來自臺下精心的排練。你想成為出色的演員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排練演出劇本”。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也許會讓你的夢想插上騰飛的翅膀。二、新課教學目標導學一:準備與排練1.選定劇本,搜集資料。①可以選擇本單元提供的劇本,也可另外自選;可以選擇整幕、整場的劇本,也可以選擇一個片段。②自主搜集賞析、研究劇本的文章、書籍,專業劇團演出的視頻、圖像資料,以備參考。2.分工準備,認真排練。劇組成員分別擔任導演、演員和劇務,在排練過程中要各司其職。①導演:要仔細閱讀劇本和相關材料,深入理解劇本的主題,并對演出作整體設計。與演員交流自己對人物形象的認識,幫助演員不斷調整、改進在舞臺上的表現。可以試寫導演手記,整合自己的思考。②演員:要背誦臺詞,熟悉有關舞臺說明。通過想象,代入角色,不斷深化對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理解。參考專業演員的表演視頻,設想自己表演時的動作、神態、語氣、語調。聽取導演和其他演員的合理意見,提高表演水平。可以用寫排練日記的方式,記錄自己理解、塑造人物的過程。③劇務:要參考相關資料,結合實際情況,準備演出時的服裝、道具、布景、配樂等。有些劇本沒有詳細說明布景,劇務可自行設計,并畫出草圖。3.反復合練,準備演出。在導演的組織和劇務的配合下,演員反復合練,使表演漸趨熟練、流暢,為正式演出做好準備。目標導學二:演出與評議1.演出前,要做好準備工作:①制作節目單;②推舉主持人,準備簡單的串詞;③檢查舞臺設備是否運轉正常。2.演出時:要集中精力,全情投入,注意互相配合。演出結束時演員應向觀眾致意。觀眾應文明觀劇,適時給予鼓勵。3.演出后,組織一次優秀演員評選活動。每名同學提名不多于3人,寫明姓名、角色和推薦理由。統計得票數,為得票較多者舉辦簡單的頒獎儀式。評選要點劇本理解 舞臺表現正確理解劇本的主題 表演自然,落落大方準確把握戲劇沖突 動作、手勢熟練而準確,有表現力對人物的個性和思想理解到位 感情充沛,表情豐富注意到劇本的語言特點 吐字清晰,語言流利,語速、語調恰當較好地利用(或補充)舞臺說明 與其他角色配合默契目標導學三:活動拓展結合整個活動,從以下話題中任選其一(也可自選話題),寫一篇作文,談談自己對戲劇和戲劇表演的認識。不少于600字。參考話題:①我為什么對“他”印象最深②舞臺說明不只是“說明”③“好戲”是配合出來的④臺詞應該怎樣說⑤肢體語言很重要⑥配角也要演到位⑦戲劇沖突面面觀教學反思可取之處 作為活動探究課,并不生硬植入戲劇要素,而是結合具體劇本逐步引導學生了解劇情,分析人物沖突,賞析舞臺語言到主題的深度解讀,層層推進,點面結合,值得借鑒!不足之處 1.教學中學生對單元內容的熟悉度不夠、自主閱讀未生成,課堂的活動性還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 2.本次教學設計的任務是準備與排練,學生雖有參與的熱情,但組織劇組,擔任導演、劇務等工作尚缺乏相關經驗,導致排練時間不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