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下5《魯濱遜漂流記(節選)》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內容由梗概和節選組成。閱讀梗概,可以用小標題整理全書內容:“流落荒島的原因”“回到擱淺船只找到食物工具”“選址建房定居”“打獵馴養種植為生”“和野人周旋,救‘星期五’獲得伙伴”“救助船長,回到英國”。課后題第一題也提出了用小標題的形式列出作品內容的要求。節選部分描寫了魯濱遜剛剛流落到島上時的生活狀態和面對現實的思考。節選內容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重點寫魯濱遜如何滿足在島上生存的物質條件,后半部分則揭示了魯濱遜為什么能忍受孤單,頑強生活了二十八年的精神支撐。課后思考題“讀節選的片段,說一說:魯濱遜克服了哪些困難?他的心態發生了什么變化?你覺得魯濱遜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幫助學生關注人物心態變化,并對人物形成評價。學情分析大部分學生基本能自己讀通文本,針對文本提出問題,能夠回答出一兩點魯濱遜面臨的困難有哪些,比較概括地說出對魯濱遜的印象,能夠根據梗概內容和節選的內容判斷出節選內容在整本書中的大致位置。可能有以下問題產生:1.魯濱遜判斷自己所在位置有什么用,做日歷有什么必要的作用。2.找不出魯濱遜覺得悲傷沮喪的依據。關于這些問題,第一個問題可以在學生對本書內容有了一定了解,對人物的重理性思維、重科學思維的特點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談,學生可以理解到對歲月流逝的記錄本身是對自己生活的一種規劃,雖然還處在慌亂絕望中,仍然有理性思考、科學面對的本能。第二個問題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理解文中表達比較含蓄的句子 ,讓學生感受到。教學目標語言運用:會寫“懼、凄”等15個字,會寫“流落、凄涼”等20個詞語。思維發展:通過梗概內容,初步了解魯濱遜曲折的經歷。通過人物流落荒島后的心態變化及行為,理解人物形象,能對魯濱遜形成自己的評價。創意表達:通過對梗概與選文的對比閱讀,感受如何把具體的內容進行簡單概括。培養讀書思考,用多種方式記錄讀書筆記的習慣。教學重點1.通過梗概內容,初步了解魯濱遜曲折的經歷。2.通過人物流落荒島后的心態變化及行為,理解人物形象,能對魯濱遜形成自己的評價。教學難點讀長篇小說時,既能從整體把握內容,對內容進行篩選、提取、概括,了解文章的內容主旨,又能關注細節的描寫,對人物形象、事態的發展有自己的認識;既能對某一片段中人物表現形成評價,也能勾連前后,對人物形成整體的評價。教學過程第1課時環節一:介紹作品,導入新課1.(出示課題)對于作品《魯賓遜漂流記》你已經了解了什么?并板書信息。2.追問對于題目中“漂流”的理解,確定小說的重點。重點解說“漂流”的意思:漂泊,行蹤無定。漂泊:比喻生活不固定,居無定所,猶如在水上漂流。題目意思即為:魯濱遜到處流浪的日子。結合題目說說書中魯濱遜在流落荒島前出海航線幾次。3.提出要求:結合題目簡要說說本書內容。多次航海——船舶失事——流落孤島——獨自生活二十八年——最終回到英國。4.給作品歸類——探險類小說。【設計意圖】交流加深對整本書的理解,確定整本書的重點是孤島生存,因此梗概中對于前幾次航海沒有涉及,體會“篩選”的標準。環節二:提出問題,解決閱讀的障礙1.提出問題:這篇課文與我們以前學習的課文不同,主體由兩部分組成。你怎么理解“梗概”和“節選”?梗概就是大意,是把全書的內容簡要地講出來,節選是小說的原文。梗概會把第一人稱改為第三人稱敘述。梗概會在開頭簡單介紹人物。梗概選擇重點內容,對前幾次航海經歷只概括為喜歡航海。2.組織讀課文。3.檢查重點詞語讀音,書寫。乘船 凄涼 畜養 穗子 防御 圈養 羊圈 柵欄 奄奄待斃 剔除 侵襲 焉知非福 遠眺太海 調整 傾覆 處境4.引導關注節選部分的開頭和結尾:看了節選部分的開頭和結尾,你有什么想法?*從開頭可以看出節選的內容是在魯濱遜剛剛到達荒島之后,并對于自己的處境憂傷。*從結尾處“我不再……我著手調整我的生活方式”這樣的語句可以看出在這一段節選中人物的心態發生了變化。小說中使人物心態發生變化的部分是我們要特別關注的。5.小結:從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我們可以了解很多重要的信息,一定不能忽視,而小說中使人物心態發生變化的部分也是我們要特別關注的。【設計意圖】掃除障礙,實踐體驗閱讀方法:抓住開頭和結尾,提醒學生閱讀時注意人物的成長變化。環節三:梳理梗概,了解梗概與節選內容的關系1.布置任務:默讀梗概,找一找梗概中與節選內容相對應的部分。想想梗概中還寫了哪些內容?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出來。給出建議:學習要求:①歸納找出魯濱遜流落荒島后做了哪些事②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出小標題來③對概括的內容進行合并歸納,精煉語言④試著用小標題串聯出本書的主要內容。2.組織交流并板書:流落荒島——建房定居——馴養培育——救“星期五”——回到英國。3.提出問題:你理解魯濱遜做這些事的目的嗎?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4.小結:從對梗概的閱讀中我們了解到這部小說重點寫的就是魯濱遜在流落荒島后是如何生存下來的。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細節的東西,這些內容更為精彩,下節課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魯濱遜的荒島生活。【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梳理了解內容,培養概括的能力和習慣,初步感知作品與梗概在內容方面的詳細描寫和簡略寫的區別。第2課時環節一:了解人們對《魯濱遜漂流記》的評價,說一說你從書中獲得什么1.拋出話題: 說說你對《魯濱遜漂流記》最感興趣的是什么?傾聽發言,捕捉孩子讀書的關注點。2.出示評價:你能夠從這些評價中看到這些人在閱讀的時候關注到了什么內容嗎?這對你有什么啟發?它就是我們學習的課本,我們關于自然科學的一切談話,都不過是對它的一個注釋罷了。 --法國 盧梭經典是那些你經常聽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魯濱遜漂流記》無疑是一部值得逐字逐行重讀的小說。--意大利 卡爾維諾每個正在成長的男孩都應該先讀讀這本書。--盧梭3.小結:不同的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會關注到情節、人物、書中呈現的自然科學的知識,故事的寫法,從書中讀出人性,讀出自己成長需要的東西,所以當你讀一本書的時候,反復的閱讀,關注的點越多,收獲則越大。現在讓我們走入節選部分,一起來閱讀吧。【設計意圖】感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閱讀體驗,提示學生還可以從哪些方面關注所閱讀的內容。從學生的發言中了解學生閱讀關注的內容,及時補充修正,利用名人書評擴展思路,了解別人的閱讀體驗是怎樣的。環節二:精讀選文,交流感受和評價布置學習任務:讀節選的片段,說一說魯濱遜克服了哪些困難?他的心態發生了什么變化?從這些描寫中你覺得魯濱遜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并給出學習建議:1.默讀節選,批注思考魯濱遜遇到哪些困難,當此時,他的心態如何 是如何克服此種困難的,從此種克服困難的舉動你看出魯濱遜是怎樣的一個人。梳理自己的批注,可以梳理成思維圖或表格,思考這些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是什么,這些事件之間表現出來的魯濱遜的性格是一致的嗎 3.與小組同學交流,互相補充并提出困惑之處。2.組織集體交流,點撥要點如下:*關于1、2段,魯濱遜流落荒島首先面對的問題是不知自己身在何處,身處何時,他的方法是根據自己的知識推斷所在何地,用木桿做日歷。其他:沒有物資——到船上去取一切能取得的東西。物資不足——盡量節省,想辦法制造。沒有伙伴——兩只貓一只狗為伴,記錄自己的生活。沒有住所——克服重重困難砍木柴,加工、打樁、搭建、修柵欄。心情沮喪——盡可能安慰自己,記錄自己的幸與不幸從而產生焉知非福的想法。*從這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魯濱遜的特性:聰明能干、不畏艱難、頑強生存,理智、幽默、具有辯證思想。*關于人物心態,文中有直接描寫的部分:“我現在處在一個令人憂傷的、沒有言語交流的生活場景中”“我被拋棄在一座可怕的荒島上,沒有重見天日的希望”有比較含蓄的表達:“我不稀罕它給我弄來什么東西,也不稀罕它同我做伴,我只需要它同我聊聊天,但是它卻辦不到。” “必須接受這種生活”“很快就習慣了”“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我不再遠眺大海,一心想看到船的蹤影了”。3.小結:在第一人稱“我”的敘述中,我們仿佛就是魯濱遜,我們能隨著文字體會人物的心情,不管是直接的描寫,還是含蓄的表達,都仿佛是發自我們內心深處的,當看到這份幸與不幸的表格的時候,我們內心的沮喪憂傷似乎也隨之消失了,這就是好的表達的魅力。而這樣的含蓄的表達,也特別符合英國人的內斂驕傲矜持。【設計意圖】組織深刻的討論,從情節到細節的描寫到語言風格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帶領學生體驗前面教學中說的,關注人物心態變化的細微之處。在體驗和實踐中學習如何關注人物心態的變化。環節三:再選擇一個角度發現這本書1.提出問題: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對書中的人物有了深刻的了解,我們也知道每一個人關注的角度不同。請你再默讀節選部分,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你有什么新的發現。給出建議:①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點,默讀文章,找到相關內容,說說你的理解。②把你的新理解跟大家交流一下,或提出你的新問題供大家討論。2.組織交流討論。3.小結:當我們從不同的角度關注作品的時候,會有新的發現,這就是我們說的“常讀常新”。當然,這個“新”也可能來自你最近生活中發生或遭遇的什么事情,所以,如果我們能夠“逐字逐行重讀”,會發現,每一本經典都是一座寶庫。環節四:體會梗概與作品內容的寫法的不同1.布置任務:你覺得梗概與作品的寫法到底有什么不同?學習建議:①默讀梗概中與節選相關的內容,把這部分內容與節選的內容比較,(在作比較的時候你可以把梗概中的語言寫字節選的相關內容旁邊)思考:在寫梗概的時候刪掉了什么內容,保留了什么內容,你覺得這樣好嗎 為什么。②比較一下,梗概的語言與作品本身的語言有什么不同。2.組織交流。3.小結:梗概對于全文內容做了大量的刪,改,從全書的重點考慮,保留相關的內容。對于一些比較含蓄的描述可以直接用語句概括出來。【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體會篩選和概括的過程。環節五:再次體驗梗概與原文的不同1.布置任務:找到自己讀書時最喜歡的部分,看看作者在寫梗概的時候做了怎樣的篩選。2.布置任務:和小組同學交流,小組內試著總結寫梗概的秘訣。3.組織交流討論。4.小結,并布置作業:剛才很多組都有了自己寫梗概的秘訣,今天請你選自己讀過的一本書——最好是外國名著,試著寫一份梗概。【設計意圖】用更多的實例體會寫梗概的篩選與概括,引導學生總結寫梗概的“秘訣”,為習作做充足的準備。板書設計5魯濱遜漂流記(節選)(探險小說)梗概流落荒島--建房定居--馴養培育--救“星期五”--回到英國(住) (食) (伙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