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Design課型 新授課 課題 做到自主可控本課知識要點 1.自主可控的概念,即使用信息科技時能依個人意愿和需求做出選擇決定,并管理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2.個人使用信息科技時缺乏自主可控意識導致的問題,如網盤服務停止無法訪問資源、智能設備因系統更新需重新購買等。 3.自主可控對國家的重要性,以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例,闡述其對保障國家信息安全、避免依賴國外技術的意義。 4.我國在自主可控技術研發方面的成就,以及相關技術研發故事。 5.青少年在自主可控方面的社會責任,包括增強責任感、學習科學知識、關注相關技術、樹立意識和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等。教學目標 1.信息意識:使學生理解自主可控的內涵,增強對信息科技使用中自主可控重要性的敏感度,能主動關注個人和國家信息安全;培養學生在面對各類信息科技產品和服務時,辨別其是否具備自主可控特性的意識,提升信息判斷能力。 2.計算思維:通過分析個人和國家層面的案例,引導學生從復雜現象中梳理出自主可控的關鍵要素,提升邏輯分析能力;幫助學生理解自主可控技術研發背后的邏輯關系,如技術突破對國家信息安全的保障作用,培養算法思維。 3.數字化學習與創新:鼓勵學生在使用信息科技時,探索自主可控的學習和創新方式,提高數字化學習技能;引導學生嘗試運用自主可控技術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4.信息社會責任:讓學生認識到自主可控技術對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要意義,增強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的責任感;培養學生積極傳播自主可控理念,關注國家科技發展,為未來投身相關領域做準備的社會責任感。重難點 1.重點:自主可控的概念及重要性;國家自主可控技術(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對國家安全和發展的意義;青少年在自主可控方面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2.難點:理解自主可控技術對國家信息安全保障的深層次原理,如為什么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引導學生將增強自主可控意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培養創新思維,為未來參與自主可控技術發展貢獻力量。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信息科技產品和服務,但對于自主可控這一概念較為陌生,對使用信息科技時潛在的風險和自主可控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學生已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基礎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但在理解國家層面的信息安全和技術研發相關問題時可能存在困難。此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但在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方面需要教師引導。學習準備 1.多媒體教室,確保網絡暢通,能正常展示課件中的圖片、案例等資料。 2.教師提前收集更多關于自主可控技術研發的故事、視頻等素材,豐富教學內容。 3.準備自主可控技術研發故事的信息收集表格,供學生填寫。教學過程環節設計 時間分配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二次備課導入新課 5 1.教師展示歡歡遇到的網盤服務停止、智能設備需重買的案例,引導學生思考歡歡遇到的問題、原因及啟示。 2.組織學生簡單討論,引出本節課主題——做到自主可控。 通過展示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學生思考,自然地導入新課。 可讓學生分享類似的經歷,增強學生的參與感。知識講解 10 1.講解自主可控的概念,結合案例讓學生理解個人層面的自主可控含義。 2.介紹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講解衛星導航系統對國家的重要性,以及我國研發北斗系統的原因和意義。 3.強調自主可控技術對國家網絡安全、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解釋“自主”與“可控”的關系。 讓學生對自主可控有系統的理論認識,為后續討論和實踐奠定基礎。 講解過程中多提問,引導學生思考,確保學生理解知識點。討論交流 10 1.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自主可控技術的突破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哪些精神?作為青少年應如何承擔社會責任? 2.每組推選代表發言,教師總結并強調青少年在自主可控方面的責任,如增強責任感、努力學習等。 通過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深入理解自主可控的意義和自身責任。 教師參與小組討論,給予適時引導,確保討論方向正確。動手實踐 10 1.教師布置任務:讓學生收集我國自主可控技術研發的故事,填寫在表格中,并與同學分享。 2.學生分組收集資料、填寫表格,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學生解決收集資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展示部分小組的分享內容,鼓勵學生積極交流。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信息收集與整理能力,讓學生了解我國在自主可控技術方面的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根據學生收集資料的進度,靈活調整時間,確保學生有足夠時間完成并展示成果。鞏固練習 5 教師要求學生課后與家人分享自主可控技術研發的故事,并一起探討在日常信息科技使用中做到自主可控的方法。 將課堂知識延伸到家庭,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學生與家人的溝通能力,擴大自主可控理念的傳播范圍。 提醒學生認真與家人交流,記錄討論結果,下次課可進行分享。板書設計做到自主可控 自主可控概念 個人案例及啟示 國家層面(北斗系統) 青少年責任教學反思目標設定 三課四學 任務達成 課堂氛圍本次教學目標圍繞自主可控的概念、意義和青少年責任設定,符合學生的認知需求和信息科技課程標準。從任務達成情況看,學生通過案例分析、討論交流和資料收集等活動,對自主可控有了較全面的認識,理解了其對個人和國家的重要性,大部分學生能明確青少年的社會責任,但在理解自主可控技術保障國家信息安全的深層次原理和將意識轉化為實際行動方面,部分學生還存在不足。課堂氛圍活躍,學生參與度較高,討論積極,但在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將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后續教學可增加更多實際案例和互動活動,強化對重點難點的講解,持續跟蹤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情況,以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和社會責任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