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導學案4.3 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核心素養】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認真細心的學習習慣。【學習目標】1.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能正確計算。2.經歷探究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過程,理解算理,體會數形結合思想。3.養成書寫規范、工整的良好習慣,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重點】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的筆算方法,并正確計算。【學習難點】理解算理,體會數形結合思想。【課前預習】自學教材P42的內容,用多色筆勾畫出疑惑點;使用導學單獨立思考完成課前預習、課堂導學部分的學習,完成課后檢測部分習題鞏固學習成果。【課堂導學】探究點一、用點子圖自主探索算法說一說,這幅圖所展示的情境是什么。王老師去書店買書,買了12套,每套書有14本,她在想一共買了多少本。列式:這是一道什么樣的乘法算式。(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算式)我們前面復習了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和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你們能不能運用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來探究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用充足的時間進行討論,把討論的結果記錄在練習本上,然后各組選代表說出本組的想法,展示各組不同的計算過程和結果。思考:小剛和小紅想的都有道理嗎?你認為誰的方法更好?你們有更好的方法嗎?探究點二、探究總結筆算方法問題:想一想,怎樣用豎式計算?在點子圖上圈一圈,把下面豎式補充完整。14乘12我們可以先不看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1”,想成14乘2,按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就可以得到28,這是第一層的計算,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14,乘的方法與個位上的2乘14的方法一樣,但乘得的結果的末位數要對齊第一個因數的十位上的數,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結果相加。14×12=16814×10=14014×2=2828+140=168(1)兩位數乘兩位數一種是口算方法,一種是筆算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好 (2)筆算中乘了幾層,為什么 乘得的結果怎么樣 (乘了兩層,因為第二個因數是兩位數,2和14乘完后,1和14還要乘,把兩層乘得的結果相加)(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為什么和十位對齊 (因為十位上的1和4相乘乘得的結果是4個十,所以要和十位對齊,個位的0可以省略不寫)我們今天主要學習的是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而且是不進位的。問題:觀察比較今天學習的筆算乘法和以前學習的筆算乘法有什么聯系呢?【課后測試】一、選擇題1.每套書有14本,李老師買了22套。一共買了多少本?如圖是正確的列豎式計算過程,“→”所指的含義是( )。A.買2套是28本 B.買20套是28本 C.買20套是280本2.13×14的結果比12×14的結果多( )。A.1個13 B.1個12 C.1個14 D.不能確定3.媽媽給壯壯買了12盒蠟筆,每盒14支。媽媽一共買了多少支蠟筆?壯壯在計算時的思路是:。下面能正確表達他的想法的圖是( )。A. B. C.4.□2是一個兩位數,要使□2×42的積是三位數,□里可以填的數字有( )個。A.4 B.3 C.2 D.15.一個音樂廳每排有23個座位,一共有12排,陽光小學三年級有270名同學,這個音樂廳能同時坐的下陽光小學三年級的同學嗎?( )A.能 B.不能 C.不確定【部分答案】1.C2.C3.C4.C5.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