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導學案5.1 面積的意義【核心素養】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夠正確區分、應用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培養空間觀念。【學習目標】1.理解面積的含義,運用觀察、重疊、數面積單位及估測等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2.通過觀察、重疊、數面積單位及估測等,培養觀察、比較、分析、概括及動手操作的能力。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能力。【學習重點】從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個方面理解面積概念。【學習難點】理解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課前預習】自學教材P55的內容,用多色筆勾畫出疑惑點;使用導學單獨立思考完成課前預習、課堂導學部分的學習,完成課后檢測部分習題鞏固學習成果。【課堂導學】探究點一、感知物體表面的大小同學們的教材都有漂亮的彩色封面,我們的課桌都有平坦光滑的桌面。這些都是物體的一部分。用手摸一摸教材封面和課桌面,然后觀察數學書和課桌的表面,說說哪一個面比較大。數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數學書封面的面積,課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課桌面的面積,課桌的面積比較大。想一想,如果兩個同學用同樣的速度擦黑板、擦國旗,誰先完成?為什么?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積,國旗表面的大小就是國旗面的面積。擦國旗的同學先完成,因為黑板面的面積比國旗面的面積大。探究點二、面積的含義(1)問題:你能說說其他物體表面的面積嗎?手機表面的大小就是手機面的面積。鉛筆盒表面的大小就是鉛筆盒面的面積。……(2)物體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封閉圖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封閉圖形也有大小,它們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3)面積與周長的含義比較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它們的周長。(4)試一試:先用紅筆描出每個圖形的一周,再涂色表示出它們的面積。探究點三、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上節課我們初步知道了面積的含義,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關知識。問題1:下面兩個圖形,哪個面積大?方法一:觀察比較結論:看不出哪個面積大方法二:剪下來然后重疊比較結論:用重疊的方法也比較不出來,怎么辦呢?討論交流你的想法。探究點四、引入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問題2:“觀察”“重疊”的方法不能夠很準確地比較出它們的大小,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一問題呢?我們可以利用手中的學具來幫忙。(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等邊三角形和直徑1厘米的圓)提示:可以選用一種圖形作單位來測量。小組進行拼一拼、擺一擺,討論操作結果。交流你借助這些圖形能大致比較出兩個長方形面積的大小嗎?A:選用Ο作單位來衡量結論:能大致比較出兩個長方形面積的大小,右邊的長方形面積較大。B:選用△作單位來衡量結論:能大致比較出兩個長方形面積的大小,右邊的長方形面積較大。C:選用□作單位來衡量結論:能較準確比較出兩個長方形面積的大小,右邊的長方形面積較大。問題3:用哪種圖形作面積單位最合適?為什么?用正方形表示面積單位最合適,因為通過數正方形個數能準確區分出圖形面積大小。小結:面積的初步認識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一的面積單位,正方形表示面積單位最合適。【課后測試】一、填空題。1.數學課本封面與課桌面相比,( )的面積大。2.在○、□、△這三種圖形中,選擇( )作面積單位來測量最合適。3.利用統一面積單位的方格紙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時,占方格多的圖形面積就( ),占方格少的圖形面積就( )。二、先用筆描出每個圖形的一周,再涂色表示出它們的面積。三、下面圖形中,圖形( )的面積大,比圖形( )多( )個方格。① ②四、有兩個長方形,它們被一張方格紙擋住了一部分。下面是3名同學的不同想法,請你根據他們的想法,分別畫圖。小明認為:左邊的圖形大。他是怎樣想的?畫出來。小明認為:左邊的圖形大。他是怎樣想的?畫出來。小明認為:左邊的圖形大。他是怎樣想的?畫出來。【部分答案】一、1.課桌面;2.□;3.大;小二、三、①;②;1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