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10.2 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第十章 從粒子到宇宙知識點認識分子動理論知1-講11. 探究組成物體的分子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實驗操作 將香水瓶的蓋子打開 在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紅墨水 將磨得很光滑的鉛片和金片緊壓在一起實驗現象 很快就能聞到香味 過一會兒,整杯水就變成了紅色 在室溫下放置5年,它們相互滲透了約1 mm 深結論 氣體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 液體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 固體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知1-講總結歸納:(1)擴散:不同的物質互相接觸時,都會發生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物理學上把這種現象叫做擴散。(2)擴散現象說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也說明分子間存在空隙)。知1-講知識拓展利用二氧化氮和空氣研究氣體的擴散現象時,注意把裝有二氧化氮氣體的瓶子放在下面,由于二氧化氮氣體密度大,這樣可以排除重力的干擾。知1-講關聯思考(1)擴散現象是兩種物質分子的“互訪”過程,還是某種物質分子的“單訪”?關聯結果擴散現象是兩種物質的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而不是單一的某種物質的分子進入另一種物質中。知1-講(2)擴散現象發生在哪些物質之間?關聯結果擴散現象不僅存在于相同狀態的不同物質之間,還存在于不同狀態的不同物質之間,固體、液體和氣體之間都可發生擴散現象。知1-講2. 溫度對分子運動的影響探究 過程 在一個燒杯中裝熱水, 另一個相同的燒杯中裝等量的冷水。向兩燒杯中分別滴入一滴紅墨水, 觀察紅墨水在水中的擴散情況(即水變紅的情況)知1-講續表實 驗 現 象 紅墨水在熱水中比冷水中擴散得快, 在很短時間內裝有熱水的燒杯內的水都變成紅色結 論 分子運動的快慢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運動得越劇烈采用對比法將紅墨水在熱水中擴散和在冷水中擴散進行對比,得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得越快。知1-講總結歸納:(1)物質中分子的運動情況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2)物理學中,將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叫做分子的熱運動。任何溫度下,構成物質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僅是運動速度不同而已。知1-講拓展提升 分子間作用力的特點分子間距離 分子間作用力 示意圖 彈簧模型分子間的作用力就像用彈簧連在一起的小球 當分子間的距離r=10-10 m F引=F斥自然伸長的彈簧當r<10-10 m時 F引被壓縮的彈簧當r>10-10 m時 F引>F斥,引力起主要作用被拉長的彈簧當r>10-9 m時 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會變得十分微弱,可以認為沒有相互作用知1-講3. 分子間存在間隙探究 過程 1. 在一根長玻璃管中注入一半水,再緩緩地注滿酒精,用塞子塞住開口端2. 上下顛倒幾次再豎立起來3. 觀察玻璃管內的液面變化實驗 現象 玻璃管內的液面比原來的低,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變小結論 分子間存在著間隙知1-講4. 分子間的作用力實驗操作 圖a 是一個鐵絲圈,中間松松地系一根棉線;圖b 是浸過肥皂水并附著一層肥皂膜的鐵絲圈;圖c 表示用手指輕輕地碰一下棉線的任意一側;圖d 表示被碰一側的肥皂膜破了,棉線被拉到了另一側 如圖所示,將兩個鉛柱的底面磨平、削干凈,然后緊緊地壓在一起,兩個鉛柱就會結合起來,甚至下面吊一個重物都不能把它們拉開知1-講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分子間存在著引力知1-講實驗操作先讓注射器吸入適量的水,再用橡皮套將針管口封住,試著用力推活塞實驗現象 發現很難把活塞壓進去,注射器管內水的體積幾乎未改變實驗結論 分子間存在著斥力知1-講總結歸納:分子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且引力和斥力同時存在。知1-講思想方法類比法把不同的兩個( 兩類) 對象進行比較,根據兩個( 兩類)對象在一系列屬性上的相似,而且已知其中一個( 一類)對象還具有其他的屬性,由此推出另一個( 另一類) 對象也具有相似的其他屬性的結論。將分子間的作用力和彈簧與小球之間的作用力進行類比,從而理解分子間的作用力和分子間距離的關系。知1-講關聯思考 分子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那表現出來到底是引力還是斥力?關聯結果分子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任何時候引力和斥力都是同時存在的,不過,實際表現出來的分子間作用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知1-講5. 分子動理論 物質是由大量分子構成的,分子間是有空隙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力。這就是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影響分子間作用力大小的因素:分子間作用力的大小除了和分子間距離有關以外,還和分子種類有關。知1-練例 1[中考·宜賓]下列描述中屬于擴散現象的是( )A. 桂花花香四溢B. 雪花漫天飄舞C. 灰塵空中飛揚D. 江面霧氣彌漫知1-練解題秘方:不同的物質在相互接觸時,物質的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就叫擴散現象。答案:A解析:桂花花香四溢是因為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A 正確;雪花漫天飄舞、灰塵空中飛揚和江面霧氣彌漫都屬于機械運動,故B、C、D 錯誤。知1-練1. [期中·徐州] 放在衣柜里的樟腦丸過一段時間就會變小甚至消失;陽光照射下,有時能看到許多的灰塵在空中飛舞,都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你認為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解:不正確。放在衣柜里的樟腦丸過一段時間就變小甚至消失,說明樟腦丸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陽光照射下,有時能看到許多的灰塵在空中飛舞,灰塵飛舞是固體小顆粒的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所以以上現象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知2-講知識點固、液、氣三態中的分子21. 固、液、氣三態中的分子狀 態 分子之間 的距離 分子之間 的作用力 分子的 運動情況 特征固 態 小 很大 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附近振動 既有一定的體積,又有一定的形狀知2-講續表狀 態 分子之間 的距離 分子之間 的作用力 分子的 運動情況 特征液 態 較小 較大 以分子群的形態存在,分子可在某個位置附近振動,分子群卻可以相互滑過 有一定的體積,但有流動性,其形狀隨容器形狀而改變知2-講續表狀 態 分子之間 的距離 分子之間 的作用力 分子的 運動情況 特征氣 態 很大 很小 每一個分子幾乎都可以自由運動 既沒有固定的體積,也沒有固定的形狀,可以充滿能夠到達的整個空間知2-講關聯思考 固體分子間是否也有空隙?氣體分子間作用力小到何種程度?在發生物態變化時,分子間內部是否有相應變化?所有物質的分子排布都一樣嗎?關聯結果固體內分子也有空隙。氣體分子間的作用力很小幾乎為零。發生物態變化時,分子間距離和分子作用力都會變化,但不會變成其他種類的分子。不同物質的分子排布不相同。思想方法模型法在研究或描述一些抽象問題時,常常會因為它是看不見的“現象”而令人苦惱。為此,人們想出了一個很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用模型法描述固、液、氣態物質分子的排列時,根據這些分子的分布特點和分子間的作用情況,畫出了分子排列圖。其實,真實的分子排列情況并不能用肉眼看到,我們畫出的也只是模型。知2-講知2-講2. 固、液、氣三態中的分子模型固態物質的分子 液態物質的分子 氣態物質的分子固態物質的分子排列規則,就像坐在座位上的學生 液態物質的分子可以移動,就像課間教室中的學生 氣態物質的分子幾乎不受力的約束,就像操場上亂跑的學生知2-練[科學思維模型建構中考·西藏]圖1 甲、乙、丙三幅圖中,能形象地描述氣態物質分子排列方式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乙和丙例 2知2-練解題秘方:要解答此題,需掌握固態、液態和氣態物質分子各自的特點和分子間作用力的大小。答案:C解析:圖甲中,學生之間的距離很小,約束力很大,每名學生的位置固定,和固態分子的特點相似;圖乙中,學生間的距離略大,約束力很小,每名學生的位置不固定,和液態分子的特點相似;圖丙中,學生間的距離很大,幾乎沒有約束力,每名學生的位置極度散亂,和氣態分子特點相似。知2-練2. 在水的三態變化中,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氣態分子能自由地運動B. 液態分子間無相互作用力C. 固態分子不運動D. 固態分子間無空隙A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分子動理論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間有空隙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間有相互作用力擴散現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