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年 級 四 學科 科學 課型 新授 授課教師設計時間 總課時 授課時間學習內容 5、聲音的傳播學習目標 1、聲音是通過物體以波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的。2、借助實驗和想象,對聲音傳播的方式進行描述。設計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實驗,對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情況進行比較。3、意識到從實驗中獲取事實是認識世界的基本方法。學習重點 理解聲音是怎樣傳播的學習難點 設計聲音在不同物體中傳播的實驗學習準備 音叉、“土電話”裝置、不同的材料(木制米尺、棉線、尼龍繩)集體備課 二度備課導學過程 溫故互查: 1、在撥動鋼尺時,改變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尺子振動時發出的音高 ( ),因為尺子( )。 2、尺子伸出桌面越短,( );尺子伸出桌面越長,( )。一件什么事 設問導讀: 振動的物體產生的聲音是怎樣到達我們耳朵的呢?在聲音的傳播過程中,聲音會改變嗎?合作探究: 一、振動與聲波1、學生回憶在第2課中,音叉是怎樣引起水面的波動的。 2、交流觀察到的現象及自己的想法: 3、學生玩“土電話” 4、小組討論:紙杯里聽到的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5、小結聲音的傳播方式。導學過程 二、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1)出示鋁箔米尺、木制米尺、棉線、尼龍繩。(2)提問:你們認為聲音通過哪一種物體傳播的效果最好,為什么?說說你們假設的理由。(3)學生把預測記錄在“聲音在不同物體中傳播的記錄表”上。(4)講解實驗方法:(5)交流各組的實驗發現:(6)出示“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實驗裝置,讓小鬧鐘發出聲音并放置在玻璃罩內。(7)學生說一說小鬧鐘的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耳朵里的,簡要地畫出傳播路線圖:鬧鈴→空氣→玻璃→空氣→耳朵。(8)學生將聽到的情況作匯報后。(9)引導學生思考:聲音變化的原因是什么?你們認為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是事實嗎?鞏固練習:1、聲音以( )的形式傳播,當聲波遇到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體時,會使 ( ),聲音就是這樣通過各種物質,從 一個地方傳播到另外一個地方 的。2、空氣是傳播聲音的重要物質,在真空的環境中 ( ) 聲音。拓展延伸:月球上能聽到聲音嗎?為什么?同學們查閱資料。板書設計 聲音的傳播 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當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物體產生振動,就這樣,聲音通過各種物質,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外一個地方。導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