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題 識字7 操場上 課時 2內容 分析 《操場上》以體育活動為主題,由六個詞語和一首兒歌組成。六個詞語是體育活動的名稱,是帶提手旁和足字旁的表示動作的漢字,分別與手部、足部的動作有關;兒歌則描繪了下課后同學們在操場上活動的情景,告訴小朋友們參加體育活動,可以使我們的身體更健壯。素養 目標 文化自信:了解漢字特點,熱愛中國漢字。 語言運用: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兒歌。 思維能力:了解形聲字的形旁往往表示這個字的意思這一規律。 審美創造:培養熱愛運動、鍛煉身體的好習慣。思政 元素 在識字寫字教學中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態度;借助對體育活動的了解,引導學生樹立熱愛運動、積極鍛煉的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重點 難點 1. 重點:掌握 “打、皮、跑、足” 等字的正確書寫,注意筆畫順序和間架結構;正確、連貫地讀好 “拔河、拍皮球、跑步、踢足球” 等與體育活動相關的詞語,初步感受詞語的節奏感。 2. 難點:初步認識金字旁,對帶有金字旁的生字有初步印象;通過課堂引導,在學生心中種下熱愛運動的種子,為培養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習慣奠定基礎。課前 準備 1. 預習提綱:(1)預習課文,觀察插圖,嘗試說出圖中小朋友在做什么。(2)回顧自己在操場參與過的體育活動。 2. 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過程設計第一課時課時 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課文插圖和生活經驗,認識“操、拔、拍、跑、踢”5個生字;會寫“打、皮、跑、足”4個字。 2.正確、連貫地讀好詞語。 3.對應插圖,聯系生活,了解6種常見的體育活動。環節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教師活動】 1. 情境描述:“同學們,聽!下課鈴聲響啦,校園里一下子熱鬧起來。大家像歡快的小鳥一樣奔向操場。快想想,操場上都有哪些好玩的活動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2. 經驗分享:引導學生分享課間在操場參與的體育活動,“誰先來分享,你課間最喜歡玩什么體育活動?玩的時候心情如何?” 認真傾聽,適時鼓勵。 3. 揭示課題:“大家的活動真豐富!今天就學習和操場活動有關的課文。” 板書 “操場上”,教讀 “操” 字,說明其讀音、部首及組詞。【學生活動】 1. 聽描述,想象操場熱鬧場景。 2. 積極分享課間體育活動,如 “我喜歡跳繩,感覺很快樂” 。 3. 跟讀 “操” 字,觀察字形結構,了解相關信息。【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發共鳴,激發學習興趣;分享經驗,自然引出課題,為學習做鋪墊。環節二:圖文結合,識字學詞【教師活動】 1. 觀察插圖:“仔細觀察這幅圖,看看小朋友們都在做什么?” 引導學生描述圖中場景。 2. 認讀詞語: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帶拼音詞卡,“先讀拼音,再讀詞語,注意讀準字音。” 3. 朗讀指導:范讀、領讀,“跟著老師讀,邊讀邊想象自己參與這些活動的樣子。” 之后讓學生自由朗讀。 4. 游戲鞏固:組織 “一人出示詞語卡片,一人做相應動作” 游戲,“做對動作的同學當小老師領讀兩遍。” 5. 全班交流:引導學生分享打過的球;邀請學生上臺表演體育活動動作,讓其他同學猜;引導發現漢字規律,“在同學們表演時,看看能發現什么?” 拓展交流用手和用腳的體育活動。 6. 生字學習:出示 “拔、拍、跑、踢” 生字卡片,組織開火車認讀并組詞;指導識記 “拔、拍”“跑、踢”,開展組詞比賽。【學生活動】 1. 觀察插圖,積極描述小朋友的活動,如 “有的在拔河,有的在拍皮球”。 2. 借助拼音拼讀詞語,努力讀準字音。 3. 跟隨老師朗讀,自由朗讀時想象活動場景。 4. 積極參與游戲,認真觀察判斷,爭取當小老師。 5. 分享打過的球;觀看表演,猜測活動名稱;觀察思考,發現漢字規律;思考并回答相關體育活動。 6. 參與開火車認讀生字、組詞;交流 “拔、拍” 區別;參與識字和組詞比賽。【設計意圖】圖文對照、游戲等方式,讓學生輕松識字學詞,發現漢字規律,培養自主識字能力,提高學習興趣。環節三:指導書寫,規范練習【教師活動】 1. 生字認讀:(出示會寫字:打、皮、跑、足)“這些字要會寫,開火車讀并組詞,看誰反應快、組得多。” 組織開火車認讀。 2. 書寫指導:范寫并講解要點,“提手旁的‘打’,提起筆比橫更靠左,‘丁’的橫穿插在提手旁橫下,豎鉤鉤尖靠近豎中線。” 講解 “皮、跑、足” 要點,強調足字旁和 “足” 的區別,讓學生書空。 3. 學生練習:學生描紅、臨摹,巡視指導,提醒書寫姿勢,糾正錯誤。 4. 作品評議:小組選優秀作品展示,“從關鍵筆畫和整體結構評議,看看好在哪,有哪些可改進。” 引導學生評議。 5. 拓展練習:“用會寫字和熟字組詞,讀讀寫寫,幫助記憶。” 鼓勵學生組詞讀寫。【學生活動】 1. 開火車認讀生字并組詞,學習不同組詞。 2. 看老師范寫,書空練習,記住書寫要點。 3. 描紅、臨摹,注意書寫姿勢,認真書寫。 4. 觀察作品,積極評議,學習優點,反思自己書寫。 5. 思考組詞,認真讀寫詞語,如 “打球、皮球” 等。【設計意圖】通過示范、練習和評議,指導學生正確書寫漢字,培養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能力,增強對漢字書寫的審美意識。環節四:練習表達,布置作業【教師活動】 1. 口語表達:“操場上小朋友真多,玩得很開心!用這個句式描述操場情景。”(出示句式:下課了,操場上真熱鬧呀!小朋友們有的在 ,有的在 ,有的在 ,還有的在 。)“對照插圖自由練說,和同桌交流。” 巡視指導;指名說,評價指導。 2. 詞語朗讀:課件出示詞串,“這些詞串要多讀多練,先齊讀,再自由練讀,最后同桌對讀。” 組織朗讀。 3. 作業布置:“完成對應訓練。課后和爸爸媽媽說說課堂上學的體育活動。”【學生活動】 1. 對照插圖,按句式練說,與同桌交流,如 “下課了,操場上真熱鬧呀!小朋友們有的在拔河,有的在拍皮球,有的在跑步,還有的在踢足球”;傾聽同學發言,學習表達,參與評價。 2. 認真參與詞語朗讀,鞏固詞語認讀。 3. 課后完成對應訓練,和家長分享課堂所學。【設計意圖】口語表達鍛煉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多種形式朗讀鞏固詞語;作業布置鞏固知識,加強親子溝通。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在本課時教學中,多種教學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不足。成功之處在于,情境導入和游戲激發了學生興趣,識字學詞環節學生參與度高,書寫指導讓學生書寫規范度有所提升。 引導學生發現漢字規律時,部分學生理解不深,可能是引導不夠直觀,未充分結合生活經驗。小組討論時個別學生參與度低,或許是小組活動組織引導不足,任務不明確。時間把控不夠精準,口語表達練習時間緊張,部分學生未充分表達。 今后教學中,我會注重引導方式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如播放體育活動視頻幫助學生感受漢字與體育活動的聯系。組織小組活動前明確分工和規則,加強引導監督,確保學生積極參與。教學設計時合理安排時間,為各教學環節留足時間,讓學生充分表達交流,提高教學效果過程設計第二課時課時 目標 1.認識“鈴、真、鬧、丟、沙、身、體”7個生字和金字旁1個偏旁;會寫“沙、包”2個字。 2.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兒歌,體會參加體育鍛煉的好處,激發堅持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環節一:復習導入,銜接新課【教師活動】 1. 生字詞復習:(出示生字卡片)“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些生字朋友,現在來開火車讀一讀,看看誰記得最牢!” 組織學生開火車認讀生字;(出示詞語卡片)“這些詞語也難不倒大家吧,邊做動作邊讀出來。” 引導學生邊做動作邊讀詞語。 2. 活動回顧:(出示體育活動圖)“大家看看這幅圖,說說同學們正在進行哪些體育活動,還可以進行哪些體育活動呢?” 引導學生回顧并交流。 3. 談話導入:“同學們說得都很棒!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操場上的一些活動,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操場,看看還會有什么新發現。”【學生活動】 1. 積極參與開火車認讀生字,準確讀出字音;認真邊做動作邊讀詞語,回憶相關體育活動。 2. 觀察圖片,積極發言,描述圖中的體育活動,并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體育活動。 3. 認真傾聽老師講話,對本節課的學習充滿期待。【設計意圖】通過復習生字詞和回顧體育活動,鞏固上節課的學習成果,為新課學習做好鋪墊,自然銜接新舊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環節二:朗讀兒歌,識字學詞【教師活動】 1. 自主朗讀:“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自己讀一讀兒歌,注意讀準字音,遇到不會讀的字可以請教老師和同學。” 巡視指導學生朗讀。 2. 識字交流:“請大家圈出兒歌中的生字,在小組里交流一下識字方法,老師來看看大家都有什么好辦法。” 參與小組討論,重點指導。 正音指導:“大家注意,‘鈴’是后鼻音,‘真’和‘身’既是前鼻音又是翹舌音,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示范發音,讓學生跟讀。 認識偏旁:“我們來認識一個新偏旁‘金’,像‘鈴’就是金字旁,金字旁的字大多與金屬有關,比如‘鋼、鐵、鉛、銅’等等。” 識字方法交流:引導學生分享 “鈴、真、鬧、丟、沙、身、體” 的識記方法,對加一加(钅 + 令 = 鈴 、門 + 市 = 鬧 、氵 + 少 = 沙 、亻 + 本 = 體 )、創設語境(早晨,公園里真熱鬧,許多人在鍛煉身體 )、熟字比較(真 -- 直,丟 -- 去 )等方法進行總結和補充。 組詞鞏固:“同桌之間互相給生字組詞,看看誰組的詞又多又合適,然后我們一起交流匯報。” 3. 游戲鞏固:組織 “找字卡” 游戲,“老師讀生字,大家迅速從自己的生字卡片里找出這個字并大聲讀出來,看誰找得又快又準。” 4. 詞語認讀:(出示詞語卡)“這些詞語大家會讀嗎?我們來開火車讀,然后打亂順序再讀,挑戰一下自己。” 組織學生認讀詞語。【學生活動】 1. 借助拼音認真自讀兒歌,讀準字音,遇到困難主動請教。 2. 圈出生字,在小組內積極交流識字方法,認真傾聽老師講解,學習新的識字技巧;跟讀老師示范的發音,注意區分前后鼻音和翹舌音;認識新偏旁,了解其含義;參與組詞活動,積極匯報。 3. 積極參與 “找字卡” 游戲,快速找出相應的生字卡片并朗讀。 4. 參與開火車讀詞語和打亂順序讀詞語,準確認讀詞語。【設計意圖】通過自主朗讀、小組交流、游戲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識字興趣,培養自主識字和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認識生字,理解字義,積累詞匯。環節三:指導書寫,規范練習【教師活動】 1. 認讀組詞:(出示會寫字 “沙、包” 的字卡)“這兩個字大家認識嗎?誰來讀一讀,再給它們組組詞。” 指名學生認讀和組詞。 2. 觀察指導:(出示會寫字:沙、包)“大家仔細觀察這兩個字的字形結構和筆畫,看看有什么發現。老師來給大家解析一下書寫要點。” 引導學生觀察,講解 “沙” 字 “少” 的撇要長,伸到 “氵” 下方;“包” 字筆順規則是 “先外后內”,第二筆橫折鉤的起筆在撇的中點偏下部位,折稍微靠里,豎彎鉤的起筆對準撇的尾部,寫得舒展。 3. 示范書寫:教師示范書寫 “沙、包”,邊寫邊強調筆畫順序和書寫要點,“大家跟著老師一起書空。” 4. 學生練習:學生書空、描紅、臨摹,巡視指導,“大家在寫的時候要注意姿勢,頭正身直腳放平,一筆一劃認真寫。” 及時糾正學生的書寫錯誤。 5. 作品評議:投影展示學生寫得較好的字,“我們來看看這些同學寫的字,大家一起評議一下,從筆畫、結構等方面說說寫得好在哪里,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 引導學生評價。【學生活動】 1. 認讀 “沙、包” 并組詞,如 “沙子、沙包”。 2. 認真觀察 “沙、包” 的字形結構和筆畫,聽老師講解書寫要點,記住關鍵信息。 3. 跟著老師書空練習,認真觀察老師示范書寫。 4. 進行描紅、臨摹,注意書寫姿勢,按照老師的要求書寫。 5. 觀察展示的作品,積極參與評議,學習他人優點,反思自己的書寫。【設計意圖】通過觀察、示范、練習和評價,指導學生正確書寫漢字,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能力,讓學生在評價中互相學習,增強對漢字書寫的審美意識。環節四:深入理解,拓展延伸【教師活動】 1. 范讀指導:教師范讀兒歌,“同學們,老師來讀一遍兒歌,大家認真聽,注意老師讀的節奏。讀兒歌時,讀好‘下課了 (le)’和‘熱鬧 (nɑo)’兩處輕聲,整首兒歌就顯得輕快了。第 3 句話要注意停頓:跳繩 / 踢毽 / 丟沙包,天天鍛煉 / 身體好 。” 2. 思考交流:“大家自由讀兒歌,想一想,兒歌描寫的是什么場景?一共寫了哪幾種體育活動?你從兒歌中讀懂了什么?” 引導學生思考并交流。 3. 聯系生活:“大家聯系生活經驗,說一說課余時間學校操場上的情景,看看能不能用‘熱鬧’這個詞來描述。” 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理解 “熱鬧” 的含義。 4. 朗讀評價:指名分句朗讀兒歌,“我們來聽聽這位同學讀得怎么樣,大家一起評價一下。想象課間活動的歡樂情景,帶著快樂的心情自由練讀兒歌。” 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評價和指導。 5. 作業布置:“完成本課對應訓練。課后大家可以和爸爸媽媽分享自己在學校操場參加體育活動的經歷。”【學生活動】 1. 認真聽老師范讀,注意輕聲和停頓,感受兒歌的節奏。 2. 自由朗讀兒歌,思考問題,積極參與交流,如 “兒歌描寫的是操場上的場景,寫了跳繩、踢毽、丟沙包等體育活動,我知道了要天天鍛煉”。 3. 聯系生活,描述學校操場的熱鬧場景,理解 “熱鬧” 的意思。 4. 認真傾聽同學朗讀,參與評價,學習優點;帶著快樂的心情自由練讀兒歌。 5. 課后完成對應訓練,和家長分享校園體育活動經歷。【設計意圖】通過范讀、思考交流、聯系生活和朗讀評價,讓學生深入理解兒歌內容,體會參加體育鍛煉的好處,激發學生堅持鍛煉的興趣,同時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作業布置鞏固知識,加強親子溝通。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在本課時的教學中,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成功之處在于,通過多種形式的識字活動,學生對生字的掌握較好,識字興趣濃厚;在朗讀指導方面,學生能夠較好地把握兒歌的節奏和韻律,讀出了快樂和興趣;在引導學生理解兒歌內容時,學生能夠聯系生活實際,對 “熱鬧” 等詞語有了較深刻的理解。 在識字教學時,部分學生對金字旁的理解不夠深入,可能是因為在講解金字旁與金屬的關系時,缺乏直觀的展示,學生難以建立聯系。在小組討論識字方法時,個別學生參與度不高,可能是小組活動的組織和引導不夠細致,沒有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在時間把控上不夠精準,導致最后的作業布置環節有些倉促,對作業要求的講解不夠細致,學生可能對作業的完成方式和要求理解不夠清晰。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注重教學方法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對于金字旁的講解,可以通過展示金屬物品的圖片或實物,幫助學生理解;在組織小組活動前,明確小組分工和活動規則,加強對小組討論的引導和監督,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在教學設計時,更加合理地安排時間,為每個教學環節留出充足的時間,對作業要求進行詳細的講解和示范,讓學生明確任務,提高教學效果。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