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題 12 荷葉圓圓 課時 2內容 分析 《荷葉圓圓》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詩,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想象。課文用比擬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臺,是小魚兒的涼傘。小動物們在荷葉的庇佑下或安靜休憩,或愉快玩耍。課文的插圖色彩鮮艷,畫面生動、形象,有趣味,貼近孩子的視角和生活。圓圓的、綠綠的荷葉,婀娜的荷花,圓鼓鼓的青蛙,輕盈的蜻蜓,晶瑩剔透的小水珠,游出水面的小魚……素養 目標 文化自信:感受自然環境的美好,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激發對祖國語言的熱愛。 語言運用:讀好有疊詞的句子,讀好對話。 思維能力: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做動作等方式理解詞語的意思。 審美創造:感受夏天的美好。思政 元素 通過對荷葉美景的描繪,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重點 難點 1.仿照“荷葉圓圓的,綠綠的”的句式說話。 2.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做動作等方式理解詞語的意思。課前 準備 1. 預習提綱:(1)預習課文,圈出生字詞,借助拼音嘗試認讀。(2)觀察生活中的荷葉,了解荷葉的形狀、顏色等特點。 2. 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過程設計第一課時課時 目標 1.認識“珠、搖”等12個生字,會寫“機、臺”等6個字和橫折彎1個筆畫。 2.正確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環節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教師活動】 1. 復習引導:“同學們,我們剛學過古詩《小池》,大家還記得小池里的荷葉是什么樣的嗎?”(課件出示兩幅插圖)“看,這兩幅圖中的荷葉是什么樣的呢?除了圓圓的荷葉,圖中還有些什么呀?” 引導學生回顧并觀察圖片。 2. 課題揭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荷葉有關的課文。” 板書課題 “荷葉圓圓”,“大家想一想,‘圓圓’是什么形狀的呢?在生活中,像這樣圓圓的物體還有哪些呢?” 引導學生思考并發言。 3. 想象啟發:“現在,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課題,其他同學閉上眼睛,結合生活經驗想象一下,圓圓的荷葉像什么呢?” 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學生活動】 1. 觀察圖片,積極發言描述荷葉的特點和圖中的其他事物。 2. 思考 “圓圓” 的形狀,列舉生活中圓圓的物體,如皮球、盤子等。 3. 一名同學朗讀課題,其他同學閉眼想象荷葉的樣子,然后分享自己的想象,如 “荷葉像一把綠色的大傘”。【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圖片和想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引出課題,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環節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教師活動】 1. 自讀指導:(出示自讀要求)“請大家按照要求自讀課文。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同時用序號標出自然段;圈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想想怎么記住字形,然后在小組里交流識字方法。” 巡視指導學生自讀。 2. 學習反饋:(出示詞語)“哪位同學來試著認讀這些詞語?大家認真聽,一起幫忙糾正字音。” 指名認讀詞語,糾正錯誤讀音;“我們來看看這些生字怎么記。‘珠、搖、停、坪、透、翅、膀’都是形聲字,比如‘珠’,左邊的王字旁表示和玉石有關,右邊的‘朱’提示讀音,大家可以用這種形旁加聲旁的方法來記。‘搖、停’都表示動作,我們聯系生活做做動作就能記住,比如像這樣搖動手掌,感受‘搖’和手有關。” 通過動作演示幫助學生理解;“我們還可以用一個字帶出很多詞語來識記,像‘展’,可以組成‘展開 —— 展開翅膀 —— 展開透明的翅膀’,大家邊做動作邊讀。還有猜字謎的方法,月亮在旁邊,打一個字,大家猜猜是什么?對啦,是‘膀’。” 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識字。 3. 鞏固練習:出示生字卡片,“我們來鞏固一下,大家一起認讀這些生字卡片。” 引導學生認讀。 4. 朗讀檢查:“現在請幾位同學接龍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注意聽他們的字音讀準了沒有。” 組織學生接龍讀課文。【學生活動】 1. 按照自讀要求自主學習,借助拼音讀課文,圈畫生字詞,在小組里交流識字方法。 2. 積極認讀詞語,認真傾聽他人發言,學習不同的識字方法;跟著老師做動作理解 “搖、停” 等字;參與猜字謎,加深對生字的記憶;認讀生字卡片,鞏固識字成果。 3. 參與接龍讀課文,認真傾聽并糾正讀音錯誤,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和多種識字方法,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掌握生字的讀音和字形,培養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環節三:指導書寫,鞏固提高【教師活動】 1. 認讀觀察:(出示會寫字)“大家先自主認讀這些字,然后口頭組詞。同時仔細觀察它們的字形,看看這些生字是什么結構,筆順和筆畫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認讀和觀察。 2. 示范講解:“老師來給大家示范寫這些字,大家跟著老師一起做書空練習。‘機’字,‘木’作為偏旁捺要變成點,‘幾’的豎撇從豎中線上起筆,橫折彎鉤的彎段要寫得圓潤;‘臺’字,撇折從豎中線上起筆,折段落在橫中線上且略向上斜,‘口’上寬下窄……” 邊示范邊講解書寫要點。 3. 練習評價:“請大家開始描紅、臨摹,注意書寫姿勢,老師會巡視指導。” 巡視糾正學生的書寫姿勢和筆畫錯誤;投影展示優秀書寫作品,“大家看看這些作品,重點看看關鍵筆畫寫得怎么樣,說說好在哪里,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 組織學生評價,“根據大家的評價,再練寫一下,這次肯定能寫得更漂亮!” 鼓勵學生再次練習。 4. 拓展練習:“大家用會寫字和熟字組成常用詞,讀讀寫寫,這樣能更好地記住這些字。” 引導學生組詞讀寫。【學生活動】 1. 認讀生字并組詞,認真觀察字形結構、筆順和筆畫特點。 2. 仔細看老師示范書寫,跟著書空;認真進行描紅、臨摹,注意書寫姿勢;觀察展示的作品,積極參與評價,學習他人優點;根據評價再次練寫,提高書寫水平。 3. 用會寫字和熟字組成常用詞并讀寫,鞏固所學。【設計意圖】通過觀察、示范、練習和評價,指導學生正確書寫漢字,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能力,讓學生在評價中互相學習,增強對漢字書寫的審美意識。環節四:整體感知,作業設計【教師活動】 1. 范讀引導:“老師來范讀課文,大家邊聽邊觀察插圖,感受一下課文的朗讀節奏。” 范讀課文。 2. 朗讀練習:“接下來請大家練習朗讀課文,先自己自由讀,把課文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然后同桌合作讀,一人讀一個自然段,互相檢查朗讀情況;最后我們分小組接力朗讀課文,小組之間互相評價。” 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練習;“現在我們配樂朗讀課文,大家邊讀邊想象小伙伴們說話時的樣子、動作。” 引導學生配樂朗讀。 3. 內容梳理:(課件出示填空題)“大家根據剛才讀課文的內容,來填一填這些空,說說課文講了什么。” 引導學生梳理課文內容。 4. 情感體會:“請大家再自由讀一遍課文,感受一下夏天的美好,體會作者對荷葉的情感。” 引導學生體會情感。 5. 作業布置:“根據課文內容畫一幅‘荷葉是我的……’圖畫,也可以圖文結合,之后在班級展示;完成本課對應訓練。”【學生活動】 1. 認真聽老師范讀,觀察插圖,感受朗讀節奏。 2. 積極參與自由讀、同桌合作讀、小組接力讀和配樂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象畫面;根據填空題提示,梳理課文內容;自由讀課文,體會夏天的美好和作者的情感。 3. 課后完成畫圖作業和對應訓練。【設計意圖】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填空練習,幫助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會情感,培養朗讀能力和想象力。教學反思在本課時的教學中,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成功之處在于,通過趣味導入和多樣化的識字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識字環節參與度較高,對生字的掌握較好。在書寫指導方面,通過示范和練習,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書寫方法,書寫規范度有所提高。 在識字教學時,部分學生對一些生字的記憶不夠牢固,尤其對于通過猜字謎等方法學習的生字,可能是因為練習不夠,學生遺忘較快。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和想象畫面時,部分學生理解困難,可能是引導方式不夠生動,沒有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時間把控上不夠精準,導致最后的作業布置環節有些倉促,對作業要求的講解不夠細致,學生可能對作業的完成方式和要求理解不夠清晰。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注重識字的鞏固練習,增加一些有趣的識字游戲,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和想象畫面時,采用更生動、更貼近生活的方式,如結合動畫、生活實例等,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學設計時,更加合理地安排時間,為每個教學環節留出充足的時間,對作業要求進行詳細的講解和示范,讓學生明確任務,提高教學效果。過程設計第二課時課時 目標 1.能借助插圖、聯系生活實際了解詞語的意思;通過做動作等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2.感知課文內容,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3.學習并仿照“荷葉圓圓的,綠綠的”的句式說話。環節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教師活動】 1. 游戲組織:“同學們,我們來玩一個‘觀賞荷葉’的游戲。老師把本課要求會認的 12 個生字分別寫在 12 張荷葉形字卡上,現在老師打亂順序抽取卡片,抽到誰,誰就大聲讀出生字的讀音,組一個詞,再用這個詞語說一句話。” 抽取卡片,引導學生參與游戲。 2. 聽寫安排:“接下來,請同桌之間合作,一人用 6 個會寫字組詞,另一個人聽寫,然后交換角色。” 巡視學生聽寫情況。 3. 新課導入:“大家的表現都很棒!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圓圓的、綠綠的荷葉。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課文,看看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在荷葉邊都發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學生活動】 1. 積極參與 “觀賞荷葉” 游戲,認真讀生字、組詞、造句,鞏固生字的讀音、字形和字義。 2. 與同桌合作完成聽寫任務,互相檢查,糾正錯誤。 3. 認真傾聽老師的導入語,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充滿期待。【設計意圖】通過游戲和聽寫,復習鞏固生字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習新課做好知識鋪墊。環節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教師活動】 1. 第 1 自然段學習:(課件出示荷葉圖)“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張荷葉圖,誰能說說荷葉的形狀和顏色?” 引導學生觀察并回答;“大家一起齊讀‘荷葉圓圓的,綠綠的’,這句話突出了荷葉怎樣的特點呢?” 引導學生體會荷葉的特點;“我們結合圖片,感受荷葉的圓和綠,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好疊詞和停頓。注意‘圓圓的’‘綠綠的’要讀出輕快的感覺,中間要有適當停頓。” 進行朗讀指導;“大家試著仿照‘荷葉圓圓的,綠綠的’這句話,說說其他的事物。比如蘋果……” 引導學生進行說話練習。 2. 第 2 - 5 自然段學習:“現在請四名同學,一人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看到圓圓的、綠綠的荷葉,都做了些什么,說了些什么?” 組織學生朗讀; 第 2 自然段學習:“誰能說說‘搖籃’是什么樣子的?”(出示搖籃圖片)“把荷葉說成是小水珠的搖籃,說明了什么呢?” 引導學生理解荷葉對小水珠的作用;(出示小寶寶躺在搖籃里、荷葉上有水珠圖)“大家對比觀察這兩幅圖,說一說‘躺’的意思。” 引導學生理解 “躺” 的姿態;“小水珠的眼睛是怎樣的?還有什么東西是亮晶晶的呢?大家做做眨眼睛的動作,想象小水珠是怎樣眨眼睛的。” 引導學生想象;“小水珠‘躺’在荷葉上‘眨眼睛’,給你怎樣的感覺呢?” 引導學生體會小水珠的狀態;“小水珠躺在荷葉上,就像躺在搖籃里,搖啊搖,多舒服、多開心啊!大家試著把小水珠舒服、快樂的心情朗讀出來,可以指名讀、分組讀、齊讀,也可以看著圖片讀。” 進行朗讀指導;“現在把自己當成小水珠,跟荷葉說說話,并做一做相應的動作。” 組織情境演示。 第 3 自然段學習:“請同學們自由讀,再指名讀第 3 自然段,思考小蜻蜓在荷葉上做什么?” 引導學生思考;“大家看小蜻蜓‘立’在荷葉上的畫面,一個‘立’字讓你想起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聯想;“‘展開’是什么意思?誰來做做動作?小蜻蜓的翅膀透明,飛得很快,它把荷葉當成停機坪,那‘停機坪’是什么意思呢?” 引導學生理解詞語;“小蜻蜓停在荷葉上時,為什么一動不動?大家發揮想象說一說。” 引導學生想象;“請大家自由讀第 3 自然段,讀出小蜻蜓的快樂,然后在小組內比賽讀。” 組織朗讀比賽。 第 4 自然段學習:“請大家自由讀第 4 自然段,思考你從中體會到了小青蛙怎樣的快樂?是從哪里體會到的?” 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然后指名匯報。” 組織同桌交流和匯報;“小青蛙呱呱地放聲歌唱,是在表達它對荷葉的喜愛和快樂的心情。讓我們也來做一只快樂的小青蛙,一起讀一讀這一自然段。” 進行朗讀指導。 第 5 自然段學習:“指名讀第 5 自然段,說一說你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小魚兒的快樂的?” 引導學生找關鍵詞;“小魚兒在荷葉下游來游去,它還會干什么呢?大家想象一下。” 引導學生想象;“大家做一做‘捧’的動作,想一想小魚兒真的能捧起水花嗎?” 引導學生思考;“炎炎夏日,小魚兒有了荷葉這綠綠的涼傘,高興得在水中游來游去,多么快活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 5 自然段,邊讀邊做小魚兒的動作。” 進行朗讀指導。 3. 段落結構分析:“大家仔細觀察第 2 - 5 自然段,說一說這幾個自然段有什么共同點?” 引導學生分析段落結構和特點;“這幾個自然段結構相似,句式相同,都是先通過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的話語‘荷葉是我的……’這樣的比喻句,讓我們了解荷葉的樣子和作用,然后再寫它們在荷葉上(下)的活動。同時,這幾個自然段都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使句子生動、形象、趣味性強。” 總結段落特點。 4. 朗讀表演:“現在請大家朗讀第 2 - 5 自然段,我們來進行分角色朗讀表演。老師為大家準備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的頭飾,大家可以戴上頭飾,一邊朗讀,一邊表演。” 組織分角色朗讀表演。【學生活動】 1. 第 1 自然段學習時,觀察荷葉圖,回答問題,齊讀句子,體會荷葉特點;在老師指導下朗讀,感受疊詞和停頓;仿照句式說話,如 “蘋果紅紅的,圓圓的”。 2. 第 2 - 5 自然段學習時,認真聽同學朗讀,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在學習第 2 自然段時,觀察圖片理解 “搖籃”“躺” 的意思,想象小水珠的狀態,有感情地朗讀,參與情境演示;學習第 3 自然段時,思考小蜻蜓的活動,理解相關詞語,發揮想象,進行朗讀比賽;學習第 4 自然段時,自主思考小青蛙的快樂,同桌交流并匯報,有感情地朗讀;學習第 5 自然段時,找出體現小魚兒快樂的詞語,想象小魚兒的活動,做 “捧” 的動作,有感情地朗讀。 3. 分析第 2 - 5 自然段的共同點,理解段落結構和修辭手法的作用。 4. 積極參與分角色朗讀表演,戴上頭飾,投入地朗讀和表演,感受課文的趣味性。【設計意圖】通過逐段研讀、多種形式朗讀、分析段落結構和表演等活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動物們的快樂,感受夏天的美好,同時提高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環節三:復述背誦,拓展延伸【教師活動】 1. 復述引導:(出示插圖及句式)“請大家結合插圖,試著復述課文。可以按照這樣的句式:荷葉 小水珠說:‘ 。’小水珠 小蜻蜓說:‘ 。’小蜻蜓 小青蛙說:‘ 。’小青蛙 小魚兒說:‘ 。’小魚兒” 引導學生復述;“指名說,其余學生認真聽,想想他說的是否正確,不對的地方及時糾正。” 組織復述和評價。 2. 背誦指導:“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練習背誦。可以先一段一段地背,再連起來背誦。” 引導學生背誦。 3. 拓展表達:“除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還有誰喜歡這圓圓的、綠綠的荷葉?它們又會對荷葉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大家開動腦筋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說一說。” 組織拓展表達。4. 作業布置:完成本課對應訓練。【學生活動】 1. 結合插圖和句式,嘗試復述課文,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的復述,進行評價和糾正。 2. 自由朗讀課文,練習背誦,先逐段背誦,再連貫背誦。 3. 發揮想象,思考還有哪些小動物喜歡荷葉,與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如 “小蝴蝶說:‘荷葉是我的舞臺,我在上面翩翩起舞。’” 。 4. 課后認真完成對應訓練。【設計意圖】通過復述背誦,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積累語言;拓展表達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運用能力;作業布置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在本課時的教學中,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成功之處在于,通過多樣化的朗讀和表演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夠較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動物們的快樂,在朗讀和背誦方面也有了一定的進步。在仿照句式說話和拓展表達環節,部分學生能夠發揮想象,積極表達。 在引導學生理解 “搖籃”“停機坪” 等詞語時,部分學生理解不夠深入,可能是因為圖片展示和講解方式不夠直觀,沒有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在小組合作和分角色朗讀表演時,個別學生參與度不高,可能是小組活動的組織和引導不夠細致,沒有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在時間把控上不夠精準,導致拓展表達環節有些倉促,部分學生沒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注重教學方式的直觀性和情境性,對于較難理解的詞語,可以通過動畫演示、實物展示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在組織小組活動前,明確小組分工和活動規則,加強對小組活動的引導和監督,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在教學設計時,更加合理地安排時間,為每個教學環節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能夠充分思考和表達,提高教學效果。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