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說課稿一、說教材《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是人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詩詞曲五首》中的第三首詞,這首詞描寫了詞人在登臨北固亭時觸景生情,由此心生感慨的事情,抒發了詞人對朝廷軟弱的憤懣和對建功立業、收復山河的殷切渴望。二、說學情本階段的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對于詩詞情感的領悟也有了一定的能力,但對借用典故諷喻和化用的手法理解還不到位,以及對詩詞深層次意蘊分析、理解詩詞主旨的能力還有所欠缺。三、說教學目標依據《語文課程標準》對古代詩歌的教學要求,結合授課學生實際情況,及本課內容為古代詩歌的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核心素養目標:文化自信:體會詞人感嘆歷史英雄的用意和詞人的愛國之情,以及領悟詞人對建功立業、收復河山的殷切期望的主旨,樹立愛國意識。語言運用:掌握詞作朗讀的韻律節奏,理解詩歌內容,熟讀成誦;理解《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一詞運用典故,借古諷今的寫作特點。思維能力:朗讀宋詞,把握詞句大意,體會本詞中辛棄疾抗敵救國的雄圖壯志和為國效勞的愛國熱情。審美創造: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教學重難點:品味詩歌借古諷今的寫作特點、把握詞人思想感情。四、說教法學法①通過反復誦讀,體會詞中設問、化用等手法的妙處,并體會詞人所表達的壯志豪情和感慨之情。②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法,體會化用孫權典故的用意和妙處,并由此領會詞人對當朝的諷刺之情,以及詞人渴望建功立業、收復山河的主旨。五、說教學過程(一)設置情景,導入新課辛棄疾其他詩歌:《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二)作者簡介(教師出示多媒體課件,學生了解)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著名詞人,豪放派代表人物。在文學史上,他與蘇軾并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是他的詞的基本思想內容。(三)寫作背景《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選自《稼軒詞編年箋注》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辛棄疾曾被派到鎮江去做知府。鎮江在歷史上曾是英雄建功立業之地,此時成了宋朝軍隊與金人對壘的地方。辛棄疾登臨鎮江北固亭時,觸景生情,不勝感慨。這首詞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寫成的。(四)初讀課文,了解大意1.播放朗讀錄音,學生聽清字音,了解節奏。2.學生自由朗讀。(五)粗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文章整體思路,具體指導朗讀。1.教師范讀或選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范讀,其余學生輕聲跟讀。2.全班齊讀課文。(六)再讀課文,深入探究1.賞析“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明確:通過一問一答,寫詞人登臨遠望,由眼前美景引發家國之思,表達對金兵占領的廣大中原地區的懷念。2.賞析“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明確:運用設問,自問自答。這句話縱觀千古成敗,意味深長,回味無窮。運用比喻,把歷史變遷比作滾滾長江水,抒發了詞人對古往今來國家興衰之變化無常的無限感慨。3.理解“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明確:“戰未休”含義深刻,借孫權諷刺南宋王朝。孫權雄踞東南,征戰不休,從未向誰低頭屈服,而南宋王朝呢?諷刺之意溢于言表,卻又含蓄深沉。4.賞析“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明確:這異乎尋常的第三次發問,不惜以夸張之筆極力渲染孫權不可一世的雄姿,委婉地暗示了對朝廷的不滿。5.如何理解“生子當如孫仲謀”一句?明確:“生子當如孫仲謀”只是引用曹操的話的前半句,后半句是“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作者在這里引用了前半句,沒有明言后半句,實際上是借曹操之口,諷刺當朝主議的大臣們都是劉景升兒子一類的豬狗,這種別開生面的表現手法,曲盡其妙,而又意在言外。同時,這句話也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有像孫權樣的領導者和奮發圖強的朝廷的呼聲。6.賞析這首詞的下片。明確:用典,借對青年孫權英雄有為,不懼強敵的盛贊,委婉地暗示了對于朝廷偏安江南的不滿 ,同時也表達自己的憂國憂民的情懷。(七)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本詞上、下片各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明確:上片即景抒情,詞人登高望遠,感受到千古興亡之事已經逝去,唯有滾滾長江,不舍晝夜,短暫和永恒形成對比,表達了詞人對中原故土的懷念。下片用典,表現了詞人懷古傷今的無限感慨。(八)展示提升,拓展延伸1.各組組長要組織本組組員組內合作交流,解決探究時的疑難,為展示做準備。小組可共同預設本組合作展示的內容和方式(講解、表演、板書等)。2.你對本節課的理解,可以進行升華拓展,以不同的形式展示。我們歡迎有創意的表達和精彩展示。3.小組要開展展示競賽,比一比哪個組與哪些同學表現最踴躍、最有創意。(九)本文主旨《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通過對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頌,諷刺南宋統治者在金兵面前不敢抵抗,昏庸無能,表達了詞人強烈的愛國之情。(十)文本特色1.層次分明,善于用典。全詞層次分明,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意境。2.活用典故,毫無斧鑿痕跡。(十一)課后作業如果你是辛棄疾,你還會想些什么呢?拿起你的筆試著寫一寫。六、說板書設計板書是為了讓學生更直觀、更有效的解構文意,易于理解和背誦的輔助形式,同時也是教學過程的直觀體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1、寫景和抒情、議論密切結合。2、言語形式:三問三答,自相呼應,創前所未有的意境。3、是活用典故,借古諷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