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山坡羊·潼關懷古》說課稿一、說教材《山坡羊潼關懷古》是九年級語文下冊《詩詞曲五首》中的一首元曲。學習本單元旨在結合自己體驗評價古人寫景、敘事、抒情、議論的藝術,體會語言運用的妙處。《山坡羊·潼關懷古》是張養浩任陜西行臺中丞時,路過 “潼關”,頗有感觸,從而創作了這首流傳千古的散曲,他用擬人化的手法,書寫了祖國河山的壯麗景象,字里行間,充滿了憂國憂民的情調。在本課的學習中我們要深刻體會到古人撫今追昔,慷慨悲憤,感時傷懷,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人道主義情懷。體會曲的藝術感染力。二、說學情由于學生詩詞知識積累少,涉獵面窄;學生誦讀能力不是很好,在分析理解、語言表達上較為有限,大多停留在只能解釋詩詞內容的淺顯層面,不能較深入地理解詩詞之美,詩人之情,以及詩詞所承載的中華精神文化的內涵。因此,作為學習活動的促進者教師更要注重學法的指導。針對學生這種實際情況,配合語文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主要是通過指導學生多次誦讀,引導學生領會詩人精辟的用詞;幫助學生走進詩人所處的特定時空,觸摸詩人的心靈,感受詩人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人道主義情懷,豐富他們的生活體驗,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說教學目標文化自信:學習領悟詩人對勞苦大眾的深切同情和對歷史統治者的譴責。語言運用:推敲品味詩歌的語言,初步掌握鑒賞詩歌的方法。思維能力:反復吟詠誦讀,體會作者的情感;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和人道主義情懷。審美創造:感受中國元曲之美,提高審美品味,感受詞曲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重難點:1、通過多讀多背,培養和增強學生對古詩詞的語感和悟性。2、了解文章創作背景,通過抓住詩歌關鍵字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四、說教法學法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縱觀世變,吊古傷今,恨時局之險惡,哀民生之多艱,氣勢雄渾,感情強烈深沉。學習此曲,重在誦讀。于是我采取聽讀、朗讀、品讀等多種閱讀方式,學生自我發現法和教師啟發誘導相結合的方法,真正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啟發學生品味詩歌語言,感悟詩歌內涵。同時在課堂上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多讓學生參與討論、探究、誦讀實踐,激發學生的思維,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實現教學目標。五、說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在慷慨悲憤的音樂聲中,給同學們營造一種歷史滄桑之感,引出嘆世、懷古這一散曲流行的題材,進而導出新課————《山坡羊潼關懷古》。電腦課件出示“古潼關地形圖”,要求學生介紹潼關的地理位置以及在歷史上發揮的作用。明確:潼關內有華山,外有黃河,西有長安,東有洛陽,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設計意圖:縮短學生與潼關的空間距離)課前熱身:1.自由讀課文(使學生排除朗讀疑難,為理解文意作鋪墊。)2.正音:巒(luán) 躊(chóu ) 躕(chú ) 闕(què) 興(xīng)3.齊讀。(要求讀準字音)4.聽錄音范讀課文。再通過教師示范朗讀創設情境,使學生明確朗讀時的節奏、重音、語氣、語調等。)(二)整體感知、聯合施教1.初步感知課文,理解文意,讓學生自主品讀和翻譯課文,并隨機抽查提問。(獨立思考后個別提問: 按寫景、抒情、議論給這首曲劃分成三個層次。本小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首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明確:結合后兩句來理解。2.在總體解構課文,排出疑難問題后,學生登臺分析講解課文,老師退居臺下聽課。事后再由師生協同總結,補充其不足之處。明確:學生在分析講解過程中首先,抓住關鍵字:聚、怒、望、行、興、亡;其次,分析意境,引領大家領悟課文情感;最后,深化主旨發表自己觀點,總結文意。(設計意圖:體現了課堂教學的開放性和新課改的精神,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學習中成長。)3.總結并拓展深化積累反映百姓的苦難,關注、同情百姓是我國歷代知識分子的自覺行為,是我國詩歌、散文的思想精華,是我國文化的優良傳統。我們學過的詩歌、散文中還有哪些名句反映了這個主題?(學生先搜集,再出示課件)附:①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張俞②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李紳③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④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杜甫⑤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與學生一起品讀、感悟、領會詩文之美,詩人之情,同時聯系課文,總結全文。明確:作者借憑吊潼關古跡,運用借古諷今的手法,表現了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無論怎樣改朝換代,人民依舊過著痛苦的生活.也表現了作者對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對不顧人民死活的統治者的憤慨。(三)隨堂檢測、查缺補漏1.學生討論詩歌的朗讀基調,三個部分的語調、語速變化。明確:全詩表達了詩人沉痛、憤慨之情,感情強烈、率直。寫景部分大處著筆,意境開闊,要讀出雄渾氣魄;抒情部分要表達“躊躕”“傷心”情緒,語調沉郁,語速稍緩;議論部分是詩人懷古傷今,情感噴發,應讀出悲憤難當的語氣。2.再次播放朗讀錄音,指導學生誦讀時準確的把握文章感情基調。3.播放《山坡羊潼關懷古》的新唱歌曲,讓學生想象和領悟詩人那種沉痛、憤慨之情。4.當堂背誦《山坡羊·潼關懷古》。六、說板書設計板書是為了讓學生更直觀、更有效的解構文意,易于理解和背誦的輔助形式,同時也是教學過程的直觀體現。寫景 —— 潼關(山、河) 興議論(主旨)———— 百姓苦抒情 —— 懷古(望、行) 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