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年級語文上冊12《坐井觀天》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 認識“沿、際、信”等6個生字,會寫“井、觀、沿”等8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3,。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通過分角色朗讀、表演等方式,理解青蛙和小鳥的不同觀點。二、教學重難點1.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青蛙和小鳥的不同觀點。理解“坐井觀天”的含義。2. 教學難點: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青蛙和小鳥的頭飾四、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1. 出示謎語:“一位游泳家,說話呱呱呱,小時有尾沒有腳,大時有腳沒尾巴。”(打一動物)2. 學生猜謎語,引出“青蛙”。3. 出示圖片:青蛙坐在井底。4. 提問:青蛙坐在井底,它會看到什么呢?5. 引出課題《坐井觀天》,并板書。(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 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認讀,正音。交流識字方法。3.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1. 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思考:青蛙和小鳥分別在哪里?出示圖片,理解“井沿”。指導朗讀,讀出青蛙的自以為是。2. 學習第二至七自然段。分角色朗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思考:青蛙和小鳥分別認為天有多大?為什么?引導學生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小組合作,表演青蛙和小鳥的對話。3. 學習第八自然段。齊讀第八自然段。思考:青蛙為什么笑了?小鳥為什么也笑了?引導學生理解“坐井觀天”的含義。(四)拓展延伸,聯系實際1. 討論:你覺得青蛙和小鳥誰說得對?為什么?2. 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身邊有沒有像青蛙一樣“坐井觀天”的人?3. 我們應該怎樣避免成為“井底之蛙”?(五)指導寫字,鞏固練習1. 出示生字,觀察字形,指導書寫。2. 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3. 完成課后練習題。五、板書設計坐井觀天青蛙: 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 天無邊無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