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年級 五 學科 科學 課型 實驗課 授課教師學習內容 用水測量時間學習目標 在一定的裝置里,水能保持以穩定的速度往下流,人類根據這一特點制作水鐘用來計時。學習重點 滴漏實驗學習難點 滴漏實驗學習準備 有關水鐘的資料、每個小組一個鐵架臺、一個漏杯、一個量筒、裝300毫升水的燒杯、電子表,實驗記錄單,毛巾一塊。集體備課 二度備課導學過程 溫故互查:1日晷是測量(時間)的工具2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單位是(天)設問導讀:在古代,人們還曾經利用流水來計時,他們是怎樣設計這種計時工具的呢?合作探究:古代的水鐘:1、播放用水計時的錄象資料。 2、學生獨立閱讀課本P54有關古代水鐘的內容。3、討論:古人是怎樣想到用流水來制作計時工具的?滴漏實驗:1、實驗一:記錄100毫升水緩慢流完需要多少時間。2、匯報交流實驗結果。討論:結果為什么會存在差異。3、根據自己小組的記錄結果,推測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別需要多少時間?導學過程 4、實驗二:測量記錄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別需要多少時間?5、反饋:我們的推測與實驗結果接近嗎?想一想:為什么?匯報點評:1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嗎?2、能讓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嗎?3、古人是怎樣保持水鐘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鞏固練習:1、古代的水鐘分別為:(受水型水鐘)、(泄水型水鐘)2、受水型水鐘、泄水型水鐘的制造原理是什么?拓展延伸:21世紀教育網在同樣的瓶子里裝水,如果水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漏,漏完100毫升水,所需要的時間將怎樣變化?板書設計 用水測量時間古代的水鐘:受水型、泄水型滴漏實驗:流100毫升水需要( ),推測:流10毫升水需要( ),流50毫升水需要( ),流300毫升水需要( )。導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