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年級 六 學科 科學 課型 考察課設計時間 總課時 8 授課 時間 學習內容 第一單元復習學習目標 總結人類在觀察工具開發及探索范圍擴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圖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學習重點 知道人類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 學習難點 收集整理資料,并進行展示交流。 學習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進行相關專題的資料收集,安排多媒體教室讓學生進行匯報交流。運用多媒體的學生需在課前將匯報材料放到教室電腦的桌面上,并進行試演示,以節省準備時間。 集體備課 二度備課導學過程 設問導讀這一單元,我們經歷了人類對微小世界的認識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學會使用了兩種工具——放大鏡和顯微鏡。在放大鏡發明前,我們用“肉眼”觀察我們周圍的世界,那時我們所能觀察到的便是螞蟻等較小的動物。使用放大鏡最多能放大25倍,能使我們看到更細小的東西,看到更多的細節,如印刷品及屏幕上的合成色彩的色斑。而顯微鏡的使用則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細胞和微生物,光學顯微鏡最大的放大倍數為1500倍左右,分辨率達到0.02微米。電子顯微鏡的最大放大倍數為1000000倍,分辨本領達到30埃。掃描遂道顯微鏡放大倍數為3億倍,分辨率可達0.1埃。在人類的不懈努力在觀察工具越來越先進,我們在微小世界領域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卓著的,下面就請各組同學為大家介紹人類在微小世界領域的成果。(nm是納米,um是微米 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納米;1納米=10埃 ) 導學過程 合作探究1、課前布置學生分醫學、農業、電子、冶金、生物學……等不同領域尋找相關資料。2、資料內容可以是人類對微生物、細胞、晶體、電子等微小物質的最新發現、研究成果及對它們的利用。3、將收集到的資料根據自己所學的專題進行整理歸類,然后以書面或電子作品的方式進行展現。可以是文字、圖片或圖文結合。匯報點評:在展示匯報的過程中,匯報的小組可與下面的同學進行互動,可以提問或回答在座同學問題的方式進行。聽了看了各組的展示內容,大家有什么想法?(讓學生自由地發表感想,感嘆微小世界的神奇,感嘆人類的不懈努力與聰明智慧)鞏固練習:1、由于___的改進,使人類觀察的范圍擴大,發現了僅靠肉眼無法發現的___的許多秘密。 2、人類探索___的成果,促進了___、___和___的改善。拓展延伸; 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生活的改善。但目前人類所看到的還只是物質世界的一部分,我們周圍還有許多沒有被發現的物質及自然界的秘密,對此我們人類探索的腳步是不會停歇的…… 板書設計 微小世界和我們肉眼 能看清螞蟻等較小的動物放大鏡 能看清小于1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東西 光學顯微鏡 能看清細胞和微生物 電子顯微鏡 能看清更小的組成物質的原子、分子導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