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年級 六 學科 科學 課型 新授課 設計時間 總課時 授課 時間 學習內容 放大鏡下的晶體學習目標 1、用放大鏡觀察常見固體物質的晶體。2、用圖記錄觀察結果。3、自制食鹽等晶體。學習重點 觀察放大鏡下的晶體。學習難點 制作晶體學習準備 分組觀察器材:放大鏡、食鹽、味精、燒杯、滴管、玻璃片、礦物晶體……教師演示器材:各種晶體及其用途的多媒體課件,制作好的大晶體及器材集體備課 二度備課導學過程 設問導讀畫一畫我們記憶中的白糖、鹽、味精的小顆粒上節課我們用放大鏡觀察了小小的昆蟲,今天我們要運用放大鏡來看一些物質。糖、鹽、味精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質,首先請你在科學記錄本上畫一畫這三種物質的小顆粒。放大鏡下的白糖、鹽、味精的小顆粒物質糖鹽味精記憶中放大鏡下借助放大鏡觀察糖、鹽、味精這三種物質的小顆粒分別是什么形狀的。將放大鏡下的顆粒形狀畫在科學記錄本上。合作探究交流借助放大鏡觀察到(食鹽和白糖都是立方體狀的顆粒,味精是柱狀的顆粒。)像食鹽、白糖、味精那樣,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固體物質叫做晶體。 導學過程 閱讀第8頁關于晶體的內容,欣賞第8頁各種晶體的圖片。老師也可搜索一些漂亮的晶體圖片讓學生欣賞,讓學生感受來自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同學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晶體是怎么形成的?像糖、鹽、味精這些日常用品,是不是工廠用機器將它們切碎成了這樣的形狀?不是的,自然界中有的晶體從溶液中誕生,如海水蒸發得到鹽的結晶。有的晶體是在一定的壓強和溫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噴發巖漿冷卻后形成礦物的晶體。我們可以嘗試著用蒸發水分的方法來制作鹽的晶體。匯報點評:制作我們的晶體(出示其他班級已經制作的晶體)瞧,這便是用蒸發的方法得到的鹽的晶體,讓我們也來試一試好嗎?鞏固練習:1.一些固體物質的內部有一定的結構,如果構成這些物質的微粒按一定的___,形成了___的幾何外形,這就是晶體。2.食鹽和白糖都是___狀的顆粒,味精是___的顆粒。拓展延伸:我們得到的晶體很小,你們看老師這里卻有一個很大的鹽晶體,你知道是怎么制成的嗎?參考第9頁的方法,課外嘗試制作一個更大的晶體。 板書設計 放大鏡下的晶體晶體:像食鹽、白糖、味精的顆粒那樣 規則幾何外形固體導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