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課 題 3(3) 比較韌性 課 型 新授具體內容 第 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柔韌性是指物體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斷的性質。3.增強材料循環使用,節約資源的環境保護意識教學重點 用簡單測量方法比較材料的柔韌性。教學難點 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金屬的特征。教學方法教具準備學習過程 教師行為 教學素材 學生行為談話導入,板書課題。下面來研究木條、卡紙、鐵片、塑料的韌性度。 演示學生的猜測。剛才的演示什么結果?誰的彎曲成度大?誰的程度小?說明了什么? 這種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我們的身邊哪些物品是用塑料做的?同學們觀察52頁中的各畫面,它們利用了塑料的那些性質?板書塑料的性質。塑料的循環使用。指導學生理解。課堂總結: 同樣條件的木條、卡紙、鐵片、塑料條。 閱讀51頁教材,猜一猜,觀察教師的演示。并在51頁表中作好記錄。4321交流,推選代表在班上發言。舉手發言。組內交流,填寫到52頁右上方表格里。閱讀思考,全班交流。將塑料性質填寫在52頁左下圈內。朗讀53頁內容。板書設計 第3課 比較韌性那種材料更韌:木條、卡紙、鐵片、塑料。(彎曲程度越大,韌性越好。)塑料特性:吸水性差、耐熱性差、絕緣性好、質輕強度較高、透光率高。塑料的型環使用:回收、重復使用、標志教學隨筆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