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課 題 3(6) 磚瓦和陶器、瓷器 課 型 新授具體內容 第 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磚和陶瓷各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3.人工材料在制作過程中會經歷變化,改變材料的性能。教學重點 運用學到的知識與技能自主探究磚和陶瓷的物理特性。教學難點 人工材料在制作過程中的變化及磚和陶瓷的區別。教學方法教具準備 1.磚與陶瓷各一小塊,一枚鐵釘、一杯水、一個滴管。 2.制作磚和陶瓷的兩種黏土各一小份。學習過程 教師行為 教學素材 學生行為談話導入 ,板書課題。磚和陶瓷 1.出示建筑工人砌墻的圖片、各種陶瓷制品的圖片。研究磚和陶瓷的性質 ;引導學生從硬度、韌性、吸水、沉浮、著彎度來研究陶器、瓷器的性質。根據學生交流適當板書。認識粘土的變化:陶器和瓷器都是用什么做成的?為什么那樣堅固?為什么會有區別?講述陶器和瓷器的黏土選擇。課堂小結: 1.磚與陶瓷各一小塊,一枚鐵釘、一杯水、一個滴管。 這些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磚和陶瓷?想一想,說一說準備從那些方面來研究。 學生分組探究,從探究中得到發現并向全班交流。填寫教材60頁的實驗表。自讀教材。思考回答板書設計 磚瓦的性質:黏土燒制,表面粗糙、有顆粒、顏色不均勻、比較堅硬、韌性不好、吸水性較好、沉于水底。陶器:表面不如瓷器光滑,比較堅硬、韌性不好、無釉的陶器吸水較好、沉于水底。瓷器:不吸水、沉于水底。教學隨筆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