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語文園地【核心素養目標】文化自信:了解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顏體”,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書法獨有的魅力。語言運用:感受課文中巧妙的對話和風趣的語言,仿寫句子。思維能力:能在生活中運用巧妙的語言藝術。審美創造:欣賞“顏體”筆畫豐滿 ,渾厚有力的特點,感受其藝術風格。【課前解析】本單元“語文園地”安排了四個板塊的內容。“交流平臺”引導學生從內容、表達這兩方面梳理、總結本單元課文的特點。“詞句段運用”安排了兩項內容。第一題要求學生在體會句子的表達特點后,選擇一個情景仿說,引導學生學習用把事物比作人,把人比作事物的方法描述一種情景。第二題要求學生體會作者的寫法后進行仿寫,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先概括后舉例這一常見的表達方法,把自己的想法寫清楚、寫具體。“書寫提示”簡要介紹了著名書法家顏真卿及顏體楷書的特點,讓學生初步了解顏體書法藝術,感受其藝術風格。“日積月累”編排了關于“為人”的五條名言,讓學生在積累的同時,試著在生活中踐行。【教學目標】1.通過“交流平臺”的學習,引導學生繼續感受課文中巧妙的對話和風趣的語言。2.通過“詞句段運用”的學習,嘗試感受選段中語言的風趣,并試著照樣子寫一寫。3.通過“書寫提示”的學習,引導學生了解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顏體”,嘗試著欣賞書法。4.通過“日積月累”的學習,理解和積累文言文名句,受到啟發。【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繼續感受課文中巧妙的對話和風趣的語言,并試著仿寫風趣的語言片段;通過“日積月累”的學習,理解和積累文言文名句,受到啟發。【教學難點】試著仿寫風趣的語言片段;了解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顏體”,嘗試著欣賞書法;通過“日積月累”的學習,理解和積累文言文名句,受到啟發。【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通過“交流平臺”的學習,引導學生繼續感受課文中巧妙的對話和風趣的語言。2.通過“詞句段運用”的學習,嘗試感受選段中語言的風趣,并試著照樣子寫一寫。【教學過程】自主交流,總結方法教師引導:圍繞“風趣和幽默”這一主題,我們學習了《楊氏之子》,豐子愷的《手指》和《童年的發現》這幾篇課文。1.出示問題:同學們說一說本單元課文中你覺得風趣、幽默的地方有哪些呢?2.小組交流。3.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引導。4.課件出示教材內容,教師評議并小結:本單元課文的語言很有特點,有的是通過巧妙的對話來講述故事,有的敘述的語言很風趣。在以后的習作中,我們也可以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來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設計意圖:從單元篇章頁回顧導入,談話導入,回顧本單元的學習重點,簡單交流喜歡的原因,為后續的學習奠定感情基調。)二、語言訓練,學會表達1. 教師引導:讀一讀第一題的兩個例句體會句子的表達特點,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吧!2.指明學生讀,再全班齊讀。3.教師指導:說一說句子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4.小組討論(1)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相機小結:把無名指和食指比作關平、周倉,指比作關公,寫出了三者關系密切,片刻不離既形象又生動,把手指的樣子寫活了。(2)教師繼續引導:我們再來看看第二個句子的表達特點。(3)預設:寫了體操運動員的動作靈巧,就像猴子一樣,特別生動。5.教師總結:這兩個例句都是先點出要描述的事物或人的樣子和特點,再用另一種相似的人或事物進行形象化的描述。這種把事物比做人、把事物比作其他事物來描述某種情景的方式,可以使句子的表達形式更豐富,而且往往風趣、形象,讓人印象深刻。6.選擇情景說一說(1)教師指導:從三個情景中選擇一個,想一想怎樣寫更生動 和同桌交流一下吧!(2)教師相機指導:怎樣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來描寫這三種情景呢?我們先要在大腦中想象出這三種情景,再聯想到這三種情景跟什么情景相似,找出它們的相似點,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來表達。(3)學生選擇一個情景自由練說。(4)小組合作,互相評議。(5)教師出示范例,師生共同點評。(6)學生自主仿寫。7.示范引路(1)課件出示范例。(2)學生齊讀范例。(3)師生共同點評范例,教師出示點評要點。8.展示學生仿寫句子,師生共同點評、修改。(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匯報,教師進行方法指導,示范引路,指導學生學會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述一種情景。)三、語言運用,指導表達1.課件出示內容,教師引導:讀一讀,關注段落中的標點符號,說說有什么發現。2.指名學生讀,再全班齊讀。3.點學生說一說發現。預設:使用了五個分號。教師追問:分號表明了什么關系?預設:表明是并列的關系。4.教師繼續引導:這段話主要寫了什么?哪一句是本段的關鍵句?圍繞關鍵句是怎么展開的?預設:第一句話是概括句,整段話圍繞關鍵句舉了五個方面的例子。預設:這段話用了先概括后舉例的表達方法,說明了大拇指最肯吃苦。再次朗讀,說發現教師過渡:同學們再來讀讀這段話,說說還發現了寫法上的什么特點。預設:具體描寫部分運用了排比的手法,句式工整。6.教師小結:這樣的寫法能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大拇指肯吃苦精神的充分肯定。7.范寫引路(1)教師引導:同學們,請你們以“媽媽真勤勞”為開頭,結合生活經驗,用先概括后舉例的方式寫一段話,把意思說清楚。也可以自主選擇一個情景,照樣子寫一段話。(2)學生自主仿寫。(3)課件出示范例。(4)教師指導評價,出示評價要點。8.展示學生仿寫段落,根據評價要點評價。9.學生根據老師同學給出的建議,修改自己寫的段落。10.教師小結:寫擬人排比句,既要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又要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把兩種修辭手法融合在一起表達就是擬人排比句。(設計意圖:通過范寫引路,學生練習,指導學生學會用擬人句和排比的修辭手法寫一段話。)【板書設計】詞句段運用:先概括后具體第二課時【教學目標】能了解顏真卿楷書的基本知識,初步感受《顏勤禮碑》等顏體書畫作品的魅力。朗讀背誦關于“為人”的五條名言。【教學過程】一、欣賞書法,體會寫法1. 談話導入:同學們,觀看《顏勤禮碑》影印拓本,說說顏真卿的字有什么特點。2.課件出示書法作品。3.全班交流分享。4.點生回答預設: 顏真卿的字很有力度。教師追問:你能說說尤其是哪些字給你這樣的感覺嗎?預設:比如“序”“君”兩個字就筆畫豐滿,渾厚有力。5.繼續引導觀察:同學們再來仔細觀察,同一個字在碑帖中,是一模一樣的嗎?比較兩個“太”和兩個“為”,說說自己的感受吧!點生交流感受預設:在同一個碑帖中這兩個字不一樣,點畫發生了變化。教師小結:是啊,顏體同樣的點畫有不同的變化,生動多姿,節奏感強,這也正是書法藝術的魅力。7.介紹顏真卿。8.教師出示課件,講解《顏勤禮碑》的書法特點。9.教師小結:書法是我們中國特有的藝術,我們要把這種傳統文化藝術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練習書法是每一個小學生必須要做的事情。二、讀讀背背,積累名言1.教師導入:古人的一些有關為人處世的話至今還能給我們很大的啟發。2.出示名言警句。3.教師范讀,相機指導讀好“為”和“惻隱”“行”“長”這幾個字的讀音。4.采用多種形式朗讀,讀準字音,讀好停頓。5.指導學生理解名言警句的大意,交流理解。教師引導:日積月累的五句話中,你能讀懂那一句呢?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6.全班交流匯報。7.課件依次出示譯文,教師講解。8.教師提問:這些名人名言有什么共同點呢?預設:教我們做人的道理。教師引導:這幾句話都是古人關于“為人”的認識,揭示了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再來齊讀這幾句話,邊讀邊嘗試背誦。(板書:君子之道 為人之理)創設情境,嘗試運用。(1)課件出示情境運用。(2)學生舉手回答。(3)全班齊讀,加深印象。11.教師總結:要處事,先為人,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嘗試踐行這些君子之道,為人之理。【板書設計】書寫提示:顏真卿《勤禮碑》日積月累:君子之道,為人之理【教學反思】本單元的語文園地安排了四個板塊的內容。“交流平臺”的學習中結合單元語文要素“語言的風趣幽默”,引導學生回顧課上所學,對幽默風趣的語言特點進行了歸納和梳理,也是對課上所學的一個補充和完善。“語句段運用”安排了兩項內容。第一題要求學生在體會句子特點的基礎上進行仿寫練習。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更注重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樣的專項練習,再加上教師細致的引導,有利于學生感悟到比喻句描寫的技巧,再嘗試運用中提升語文素養。第二個練習中借助《手指》一課的重點句子,讓學生感悟先概括在具體描寫的妙處,再加上相應的課上練習和具體的指導,讓學生感悟到采用總分的方法,能巧妙的把意思表達清楚,做到言之有物。“書寫提示”介紹顏真卿及其楷書的特點,意在讓學生通過欣賞碑帖,初步了解顏體書法藝術,感受藝術風格,進一步體會書法的魅力,增強對書法藝術的興趣。“日積月累”的五條名言是從“為人”方面進行積累,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講,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在為人處世方面提供依據。筆畫豐滿 渾厚有力橫細豎粗,豐腴雄渾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