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應對自然災害的防護技能【素養目標】1.以滑坡為例,掌握一定的地震與地質災害的安全防護技能。2.以洪澇災害為例,掌握一定的氣象與洪澇災害的安全防護技能。【重點】1.以滑坡為例,掌握一定的地震與地質災害的安全防護技能。2.以洪澇災害為例,掌握一定的氣象與洪澇災害的安全防護技能。【難點】培養防災減災意識和災害自救能力。【自主預習】【知識點一】地震與地質災害的避防1.災前準備:提前確定應急避難場所的 、安全撤離線路、臨災撤離信號等,做好物資儲備,針對高風險區制定地質災害避險搬遷規劃方案。 2.災害發生:應保持沉著冷靜并根據環境選擇正確的 與方式。 3.災后行為:應盡量遠離災害區域,避免 。 4.以滑坡災害的避防為例:(1)滑坡發生前可能出現以下征兆: 上有明顯的裂縫,裂縫近期加長、加寬; 上的房屋出現開裂、傾斜; 有泥土擠出、垮塌頻繁等。 (2)滑坡發生時,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自救:向滑坡方向的 逃離,并盡快在周圍尋找安全地帶;當無法繼續逃離時,應迅速抱住身邊的樹木等 物體,注意保護好頭部。 (3)滑坡停止后,在確認居住的房屋遠離滑坡區域且 時,才可進入屋內。 【知識點二】氣象與洪澇災害的避防(以洪澇災害的避防為例)1.災前準備:關注 預報;掌握相關技能,如學會劃船、游泳、人工呼吸等;熟悉逃生線路,儲備逃生物資等。 2.災害發生: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及時向 、屋頂等高處轉移;如果無法安全撤離,盡力抓緊能在水中漂浮的物體,避免身體下沉,保持冷靜,等待救援;注意水中的 ,以防觸電或被電線纏繞。 3.災后行為:需要注意水、食物和環境的衛生 。 【合作探究】1.【實驗——泥石流的形成與防范】實驗用品:長方形透明水槽、量筒、可調節角度的支架、松散堆積物(粗細砂與石子混合)、粗水管、細水管等。實驗步驟:①將松散堆積物均勻地鋪到長方形透明水槽中;②將長方形透明水槽放置在可調節角度的支架上,水管連接水龍頭,從透明水槽高的一端向水槽內勻速注水;③分兩組進行實驗,觀察在相同時間內水槽中松散堆積物的流失量,并記錄結果。(1)分別歸納兩組的實驗結論,并說明其主要影響因素。(2)為減少泥石流造成的危害,請舉例說明防范應對的辦法。2.素養展示——情景劇表演:教師把全班同學分成三組,結合實例說明,編排簡單的情景劇,分別模擬地震、泥石流、海嘯發生時,我們應怎樣做。【參考答案】自主預習知識點一1.位置2.逃生線路3.二次受災4.(1)斜坡 坡體 坡腳(2)兩側 固定(3)安全知識點二1.氣象2.山坡 電線3.安全合作探究1.(1)第一組:支架打開角度越大,松散堆積物的流失量越多(或支架打開角度越小,松散堆積物的流失量越少)。主要影響因素:地形(或坡度)。第二組:水管越粗,松散堆積物的流失量越多(或水管越細,松散堆積物的流失量越少)。主要影響因素:降水強度(或水量)。(2)植樹造林,保持水土;修建泥石流相關防治工程;建立災害應急預案;加強宣傳教育,增強民眾防災減災意識;雨季時密切關注天氣預報;暴雨時或久雨后避免在山谷活動;遇到泥石流時保持沉著冷靜,立即采取緊急避險措施;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方向的兩側高處逃生;等等。2.答案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