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找春天》教案教學目標1.會認 “脫、襖” 等 14 個生字,會寫其中部分重點生字,能夠準確辨析生字的讀音、字形和字義,并能在田字格中規范、美觀地書寫。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通過朗讀感受春天的美好韻律和語言節奏。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春天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特點,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學重難點(一)、重點1.扎實掌握生字的讀音、寫法和意義,理解重點詞語,如 “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等,并能在語境中運用。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準確感受春天的特點,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二)、難點1.深刻體會作者對春天的熱愛之情,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能夠將觀察到的春天景象用自己的語言生動描述出來。2.理解課文中一些較難理解的詞句,如 “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體會其表達效果和蘊含的情感 。三、教學方法講授法、直觀演示法、討論法、朗讀法、情境教學法四、教學過程(一)課前導入1.教師說謎語:太陽暖暖照,種子發芽啦,布谷鳥在叫,河水解凍了,青蛙睡醒了,到處蹦蹦跳。(打一季節) 讓學生開動腦筋思考。在學生思考、討論后,適時揭示謎底為 “春天” 。接著提問:“同學們真聰明!那你們能說一說從哪些地方能知道春天來了嗎?” 鼓勵學生積極分享自己的想法,比如天氣變暖、樹葉變綠、花兒開放等。教師總結:“大家說得都很棒!春天是一個充滿希望和生機的季節,它總是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今天,就讓我們跟著課文里的小朋友一起去《找春天》,看看他們都發現了春天的哪些秘密 。” 從而自然地引出課題。(二)生字認識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圈出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同時感受課文的節奏和韻律。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生字 “脫、襖、尋、羞、姑、遮、掩、探、嫩、符、解、觸、杜、鵑”,帶領學生認讀生字,糾正讀音。重點強調 “脫” 是三拼音節,“尋” 是前鼻音 ,“嫩” 的聲母是 “n” 等。并通過組詞 “脫掉、棉襖、尋找、害羞、姑娘、遮掩、探頭、嫩綠、符號、解凍、觸摸、杜鵑” 等幫助學生鞏固記憶。3.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認讀生字,如開火車讀、同桌互讀、男女賽讀等,確保學生讀準字音。還可以進行 “識字小游戲”,如教師讀生字,學生快速找出對應的生字卡片,增加學習的趣味性。4.引導學生運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方法記憶生字。例如,“脫” 可以用 “月 + 兌” 來記憶 ;“姑” 可以通過換偏旁,把 “估” 的 “亻” 換成 “女” 來記憶;“解” 可以拆分成 “角 + 刀 + 牛” 。同時,鼓勵學生自己思考其他記憶方法,如 “羞” 字,上面是 “羊”,下面是 “丑”,可以想象小羊做了丑事感到害羞。5.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通過圖片、動作演示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如出示棉襖的圖片理解 “棉襖”;教師做探頭張望的動作理解 “探” 的意思;(三)書寫指導1.出示要寫的部分生字(根據教學實際選擇重點生字,如 “脫、尋、姑、探” 等),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結構和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如左右結構的 “脫” 要注意左窄右寬,“姑” 也是左窄右寬 ;上下結構的字要注意上下部分的大小和重心。2.教師范寫生字,邊寫邊講解筆畫順序和書寫要點。例如,“脫” 字,先寫月字旁,豎要寫直,再寫 “兌”,點、撇要舒展;“探” 字是左右結構,左邊提手旁的橫要短,右邊 “罙” 的撇捺要張開。學生書空練習,跟隨教師的示范,在空中用手指書寫生字,熟悉筆畫順序,同時教師巡視指導,糾正學生書空的動作和筆順錯誤。學生在練習本上書寫,每個生字寫 3 - 4 遍。教師巡視指導,糾正學生的書寫姿勢和握筆方法,強調書寫規范和美觀,如筆畫要橫平豎直,間距均勻等。展示學生的書寫作品,進行評價和表揚,從筆畫、結構、書寫規范等方面進行點評,鼓勵學生把字寫得更好??梢宰寣W生互相評價,學習他人的優點,發現自己的不足。(四)初讀課文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同時思考課文圍繞找春天寫了哪些內容。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傾聽,聽后進行評價,糾正讀錯的字音和讀不通順的句子,如 “我們幾個孩子,脫掉棉襖,沖出家門,奔向田野,去尋找春天” 中 “脫掉”“奔向” 等詞要讀得有力量,體現孩子們急切的心情。3.思考并回答問題: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文中的孩子們在哪里找春天?他們找到了春天嗎?引導學生找出相關段落和句子,明確孩子們在田野等地方找春天,并且找到了春天。4.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進行總結歸納,幫助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梳理出課文的脈絡:先寫孩子們去尋找春天,接著寫找到春天的過程,最后寫找到春天后的喜悅。(五)精讀課文1.引導學生學習第 1 - 2 自然段指名朗讀第 1 - 2 自然段,思考:孩子們為什么要去尋找春天?從 “脫掉、沖出、奔向” 等詞語中能體會到孩子們怎樣的心情?學生回答后,教師引導學生理解 “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這句話,通過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春天比作害羞的小姑娘,形象地寫出了春天剛剛到來時,萬物還沒有完全顯露出來的特點,讓學生想象春天這個 “害羞的小姑娘” 的樣子,加深理解。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個自然段,讀出孩子們渴望找到春天的急切心情,“沖出”“奔向” 等詞要重讀,語速稍快。學習第 3 - 7 自然段小組合作學習第 3 - 7 自然段,思考:孩子們是用什么方法找到春天的?他們都找到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每個景物分別把春天比作什么?小組討論后,進行匯報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找出相關的句子,如 “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等,通過這些句子,讓學生知道孩子們是通過看、聽、聞、觸等方法找到春天的,并且找到了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等春天的景物,同時明確比喻的本體和喻體。引導學生體會文中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妙處。例如,“探” 字把小草當作人來寫,生動地寫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樣子,表現出小草的生機勃勃;把小草比作春天的眉毛,把野花比作春天的眼睛,讓我們更形象地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仿佛春天有了人的神態和特征。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這幾個自然段,讀出不同的語氣。比如,讀 “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 時,要讀出驚喜的語氣;讀 “解凍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聲吧?” 時,要讀出歡快的語氣;讀 “她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哇搖” 時,要讀出活潑的語氣??梢宰寣W生進行朗讀比賽,評選出 “最佳朗讀者”。3.學習第 8 自然段齊讀第 8 自然段,思考:孩子們找到春天后心情怎么樣?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從 “春天來了!我們看到了她,我們聽到了她,我們聞到了她,我們觸到了她” 這句話中,讓學生體會到孩子們找到春天后的喜悅和激動之情,“看到”“聽到”“聞到”“觸到” 等詞強調了孩子們與春天的親密接觸和真切感受。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讀出喜悅的心情,“春天來了” 要讀得響亮、歡快,后面的排比句要讀得有節奏感,語調逐漸上揚。(六)情感分析1.引導學生回顧全文,思考:作者通過描寫孩子們找春天的過程,表達了怎樣的情感?除了對春天的喜愛,還可能有什么情感?學生討論后回答,教師總結:作者通過描寫孩子們找春天的過程,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同時也流露出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春天的感受,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情感。比如讓學生說說自己在春天里做過的有趣的事情,或者春天的某個景象給自己帶來的特別感受。拓展延伸,引導學生思考:除了文中描寫的這些,春天還有哪些變化?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然后用一句話描述出來,與同學分享。(六)課堂小結1.和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包括生字的讀音、寫法,課文的主要內容,以及作者表達的情感等。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回顧,如 “今天我們學了哪些生字?誰能說說‘脫’字怎么寫?”“課文中孩子們是怎么找到春天的?” 等。2.強調觀察大自然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觀察春天,發現春天更多的美好,可以用繪畫、日記等形式記錄下來。(七)布置作業:1.抄寫生字,一個兩行2.在周末去公園、郊外或者小區的花園里尋找春天。可以用畫畫、拍照或者簡單文字記錄的方式,把自己找到的春天的景象記錄下來。比如畫一畫剛發芽的柳樹,拍一張盛開的桃花照片,或者寫一寫看到的小草是什么樣子的。下周一在課堂上和同學們分享自己的發現。五、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課堂反應,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對于生字教學,要注重趣味性和多樣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生字。在朗讀指導方面,要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和情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達出來。對于課文中修辭手法的教學,要讓學生多體會、多模仿,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活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