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強化1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氣體實驗定律的綜合應用1~7題每題7分,共49分考點一 理想氣體1.(多選)關于理想氣體的性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理想氣體是一種假想的物理模型,實際并不存在B.理想氣體是人為規定的,它是一種嚴格遵守氣體實驗定律的氣體C.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平均動能增大,其溫度一定升高D.氦氣是液化溫度最低的氣體,任何情況下均可當作理想氣體2.如圖所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由狀態A沿平行于縱軸的直線變化到狀態B,則它的狀態變化過程是 ( )A.氣體的溫度不變B.氣體的內能增加C.氣體分子的平均速率減小D.氣體分子在單位時間內與單位面積器壁碰撞的次數不變考點二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及應用3.(多選)(2023·昆明市第十中學高二期中)對于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下列過程可能發生的是 ( )A.氣體的溫度變化,但壓強、體積保持不變B.氣體的溫度、壓強保持不變,而體積發生變化C.氣體的溫度保持不變,而壓強、體積發生變化D.氣體的溫度、壓強、體積都發生變化4.如圖所示為伽利略設計的一種測溫裝置示意圖,玻璃管的上端與導熱良好的玻璃泡連通,下端插入水中,玻璃泡中封閉有一定質量的空氣(可看作理想氣體)。若玻璃管中水柱上升,則玻璃泡內氣體的變化可能是 ( )A.溫度降低,壓強減小 B.溫度升高,壓強不變C.溫度升高,壓強減小 D.溫度不變,壓強減小5.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經歷了如圖所示的狀態變化過程,則1、2、3三個狀態的溫度之比是 ( )A.1∶3∶5 B.3∶6∶5C.3∶2∶1 D.5∶6∶36.(2023·鄭州市高二月考)湖底溫度為7 ℃,有一球形氣泡(氣泡內氣體視為理想氣體)從湖底升到水面(氣體質量恒定)時,其直徑擴大為原來的2倍。已知水面溫度為27 ℃,大氣壓強p0=1×105 Pa,水的密度ρ水=1×103 kg/m3,重力加速度g=10 m/s2,則湖水深度約為 ( )A.65 m B.55 mC.45 m D.25 m考點三 三個氣體實驗定律的綜合應用7.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初狀態(p0、V0、T0)先經等壓變化使溫度上升到T0,再經等容變化使壓強減小到p0,則氣體最后狀態為 ( )A.p0、V0、T0 B.p0、V0、T0C.p0、V0、T0 D.p0、V0、T08題10分,9題12分,10題14分,共36分8.(10分)(2023·安徽省示范高中培優聯盟高二聯賽)如圖所示,U形管右管橫截面積為左管橫截面積的2倍,在左管內用水銀封閉一段長為26 cm、溫度為273 ℃的空氣柱,可視為理想氣體。左、右兩管水銀面高度差為36 cm,外界大氣壓為76 cmHg。若給左管的封閉氣體加熱,使管內氣柱長度變為30 cm,則此時左管內氣體的溫度為多少K (T=t+273.15 K,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9.(12分)(2023·濟寧市泗水縣高二期中)內壁光滑的導熱氣缸豎直浸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水槽中,用不計質量的活塞封閉壓強為1.0×105 Pa、體積為2.0×10-3 m3的理想氣體。現在活塞上方緩慢倒上沙子,使封閉氣體的體積變為原來的一半,然后將氣缸移出水槽,緩慢加熱,使氣體溫度變為127 ℃。(大氣壓強為1.0×105 Pa,T=t+273 K)(1)(4分)倒完沙后,加熱前氣體的壓強;(2)(4分)求氣缸內氣體的最終體積(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3)(4分)在圖中畫出整個過程中氣缸內氣體的狀態變化。10.(14分)如圖所示為上端開口的“凸”形玻璃管,管內有一部分水銀柱密封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細管足夠長,粗、細管的橫截面積分別為S1=4 cm2、S2=2 cm2,密封的氣體柱長度為L=20 cm,水銀柱長度h1=h2=5 cm,封閉氣體初始溫度為67 ℃,大氣壓強p0=75 cmHg。(1)(6分)求封閉氣體初始狀態的壓強;(2)(8分)若緩慢升高氣體溫度,升高至多少K恰好可將所有水銀全部壓入細管內 11.(15分)(2024·江蘇省泗陽中學高二月考)如圖(a)所示,一導熱性能良好、內壁光滑的氣缸水平放置,橫截面積為S=2×10-3 m2、質量為m=4 kg、厚度不計的活塞與氣缸底部之間封閉了一部分氣體,此時活塞與氣缸底部之間的距離為24 cm,在活塞的右側12 cm處有一對與氣缸固定連接的卡環,氣體的溫度為300 K,大氣壓強p0=1.0×105 Pa。現將氣缸豎直放置,如圖(b)所示,取g=10 m/s2。求:(1)(7分)活塞與氣缸固定連接卡環之間的距離;(2)(8分)封閉氣體被加熱到630 K時的壓強。答案精析1.ABC2.B [由p-V圖像可知,氣體由狀態A到狀態B為等容升壓變化,根據查理定律,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當體積不變時,壓強跟熱力學溫度成正比,由A到B時壓強增大,溫度升高,故A錯誤;理想氣體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加,故B正確;氣體的溫度升高,分子平均速率增大,故C錯誤;氣體體積不變,分子密集程度不變,溫度升高,分子平均速率增大,則氣體分子在單位時間內與單位面積器壁的碰撞次數增加,故D錯誤。]3.CD [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C,可知氣體的溫度變化,壓強和體積至少有一個量變化,故A錯誤;氣體的溫度、壓強保持不變,則體積也保持不變,故B錯誤;氣體的溫度保持不變,而壓強、體積發生變化是可能的,故C正確;氣體的溫度、壓強、體積可以同時都發生變化,故D正確。]4.A5.B [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得:=C(C為常量),可見pV=TC,即pV的乘積與溫度T成正比,故B項正確。]6.A [以球內的氣體為研究對象,初狀態p1=p0+ρ水gh,V1=π=VT1=(273+7) K=280 K末狀態p2=p0,V2=π=8VT2=(273+27) K=300 K,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得=,代入數據解得h≈65 m,故A正確,B、C、D錯誤。]7.B [在等壓過程中,由蓋-呂薩克定律有=,可得V2=V0,再經過一個等容過程,由查理定律有=,可得T3=T0,所以B正確。]8.724.7 K解析 以封閉氣體為研究對象,設左管橫截面積為S,當左管封閉的氣柱長度變為30 cm時,左管水銀柱下降4 cm,右管水銀柱上升2 cm,即兩端水銀柱高度差為30 cm由題意得:V1=L1S=26 cm·S,p1=p0-h1=76 cmHg-36 cmHg=40 cmHg,T1=273 ℃=546.15 K;p2=p0-h2=76 cmHg-30 cmHg=46 cmHg,V2=L2S=30 cm·S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代入數據可得:T2≈724.7 K。9.(1)2.0×105 Pa (2)1.47×10-3 m3 (3)見解析圖解析 (1)該過程為等溫變化,已知p1=1.0×105 Pa,V1=2.0×10-3 m3,T1=273 K,V2=,由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解得p2=2.0×105 Pa(2)緩慢加熱到127 ℃的過程中壓強保持不變p3=p2,T3=400 KT2=T1=273 K,V2==1.0×10-3 m3由蓋-呂薩克定律有=解得V3≈1.47×10-3 m3(3) 10.(1)85 cmHg (2)450 K解析 (1)封閉氣體初始狀態的壓強p=p0+h1+h2=85 cmHg(2)封閉氣體初始狀態的體積為V=LS1=80 cm3溫度T=(67+273) K=340 K水銀剛全部壓入細管時水銀柱高度為15 cm,此時封閉氣體壓強p1=p0+15 cmHg=90 cmHg體積為V1=(L+h1)S1=100 cm3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得=解得T1=450 K。11.(1)16 cm (2)1.4×105 Pa解析 (1)氣缸水平放置時p1=p0=1×105 Pa,T1=300 K,V1=24 cm×S=4.8×10-4 m3,當氣缸豎直放置時p2=p0+=1.2×105 Pa,T2=T1=300 K,V2=HS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有=,解得H=20 cm所以活塞與氣缸固定連接卡環之間的距離為16 cm(2)假設氣體被加熱到T3時,活塞恰好到達卡環處p3=p2=p0+=1.2×105 Pa,V3=36 cm×S=7.2×10-4 m3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有=解得T3=540 K,所以加熱到630 K時,活塞已經到達卡環處V4=V3=36 cm×S=7.2×10-4 m3,T4=630 K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有=解得p4=1.4×105 Pa。專題強化1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氣體實驗定律的綜合應用[學習目標] 1.了解理想氣體的模型,并知道實際氣體看成理想氣體的條件。2.掌握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內容和表達式,并能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重點)。3.會在實際問題中根據情況選擇恰當的實驗定律列方程求解。一、理想氣體狀態方程1.理想氣體(1)嚴格遵循三個氣體實驗定律的氣體稱為理想氣體,實際氣體在壓強 、溫度 的情況下可以看成理想氣體。 (2)從微觀角度看理想氣體的特點①理想氣體的分子大小與分子間的距離相比可忽略不計;除了碰撞外,分子間的 可忽略不計。 ②理想氣體的 可忽略不計,其內能只是所有分子 。 ③一定質量理想氣體的內能只與氣體的 有關,而與氣體的體積 。 2.理想氣體狀態方程(1)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 發生變化時,壓強、體積和溫度變化所遵循的規律,稱為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2)表達式: ,式中C是常量,與氣體的 和 有關。 (3)適用條件: 的理想氣體。 例1 (多選)(2023·楚雄市高二月考)關于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狀態變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當氣體壓強不變而溫度由100 ℃上升到200 ℃時,其體積增大為原來的2倍B.氣體由狀態1變到狀態2時,一定滿足方程=C.氣體體積增大到原來的4倍,可能是壓強減半,熱力學溫度加倍D.氣體壓強增大到原來的4倍,可能是體積加倍,熱力學溫度減半例2 (2023·周口市高二月考)內徑均勻的L形直角細玻璃管,一端封閉,一端開口豎直向上,用水銀柱將一定質量的空氣封存在封閉端內,空氣柱長4 cm,水銀柱高58 cm,進入封閉端長2 cm,如圖所示,溫度是87 ℃,大氣壓強為75 cmHg,(取0 ℃=273 K)求:(1)在如圖所示位置空氣柱的壓強p1;(2)在如圖所示位置,要使空氣柱的長度變為3 cm,溫度必須降低到多少攝氏度? 例3 (2023·重慶市普通高中聯考)如圖所示,一氣缸倒置懸掛,氣缸的橫截面積S=10 cm2,高度為H=16 cm,氣缸壁的厚度忽略不計,活塞質量為m=2 kg,厚度忽略不計,其中密封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氣缸與活塞之間用一輕彈簧連接,彈簧的勁度系數k=5 N/cm。已知氣缸和活塞由絕熱材料制成,密封性良好,氣缸內壁光滑,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外界大氣壓強p0=1.0×105 Pa,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開始時氣體的溫度為27 ℃,彈簧處于原長,活塞處于氣缸的中間位置。(取0 ℃=273 K)求:(1)開始時氣缸內密封氣體的壓強;(2)對氣缸內氣體緩慢加熱,使活塞與氣缸口平齊,此時氣缸內密封氣體的溫度。 應用理想氣體狀態方程解題的一般步驟1.明確研究對象,即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2.確定氣體在初、末狀態的參量p1、V1、T1及p2、V2、T2;3.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列式求解;4.必要時討論結果的合理性。二、三個氣體實驗定律的綜合應用理想氣體狀態方程與氣體實驗定律= 例4 如圖所示,上端開口的光滑圓柱形氣缸豎直放置,橫截面積為40 cm2的活塞將一定質量的氣體和一形狀不規則的固體A封閉在氣缸內。在氣缸內距缸底60 cm處設有a、b兩限制裝置,使活塞只能向上滑動。開始時活塞放在a、b上,缸內氣體的壓強為p0(p0=1.0×105 Pa為大氣壓強),溫度為300 K。現緩慢加熱氣缸內氣體,當溫度為330 K時,活塞恰好離開a、b;當溫度為360 K時,活塞上升了4 cm。g取10 m/s2,求:(1)活塞的質量;(2)固體A的體積。 例5 趣味運動“充氣碰碰球”如圖所示。用完全封閉的PVC薄膜充氣膨脹成型,人鉆入洞中,進行碰撞游戲。充氣之后碰碰球內氣體體積為0.8 m3,壓強為1.5×105 Pa。碰撞時氣體最大壓縮量是0.08 m3,不考慮壓縮時氣體的溫度變化。(1)求壓縮量最大時,球內氣體的壓強(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2)為保障游戲安全,球內氣體壓強不能超過1.75×105 Pa,那么,在早晨17 ℃環境下充完氣的碰碰球,球內氣體壓強為1.5×105 Pa,若升溫引起的球內容積變化可忽略,請通過計算判斷是否可以安全地在中午37 ℃ 的環境下進行碰撞游戲(取0 ℃=273 K)。 答案精析一、1.(1)不太大 不太低 (2)①相互作用②分子勢能 熱運動動能的總和③溫度 無關2.(1)狀態 (2)=C 種類 質量 (3)一定質量例1 BC [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壓強不變,體積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不與攝氏溫度成正比,溫度由100 ℃上升到200 ℃,根據=,可知體積約增大為原來的1.27倍,故A錯誤;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由狀態1變到狀態2時,一定滿足方程=,故B正確;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C,可知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體積增大到原來的4倍,可能是壓強減半,熱力學溫度加倍,故C正確;同C選項的分析可知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壓強增大到原來的4倍,可能是體積減半,熱力學溫度加倍,故D錯誤。]例2 (1)133 cmHg (2)-5 ℃解析 (1)根據題意,由題圖可知,封閉氣體的壓強為p1=p0+ph=(75+58) cmHg=133 cmHg(2)根據題意,設玻璃管的橫截面積為S,溫度降低到t,對空氣柱,初態有p1=133 cmHg,V1=4S (cm3),T1=(273+87) K=360 K,末態有p2=p0+ph'=(75+57) cmHg=132 cmHg,V2=3S (cm3),T2=(273+t) K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有=代入數據解得t≈-5 ℃。例3 (1)8.0×104 Pa (2)900 K解析 (1)開始時,對活塞分析,根據平衡條件p1S+mg=p0S,解得p1=8.0×104 Pa(2)活塞與氣缸口平齊時,對活塞分析根據平衡條件p2S+mg=p0S+k,解得p2=1.2×105 Pa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根據題意T1=300 K,V2=2V1,解得T2=900 K。例4 (1)4 kg (2)640 cm3解析 設固體A的體積為ΔVT1=300 K,p1=1.0×105 PaV1=(60×40-ΔV) cm3T2=330 K,p2= Pa,V2=V1T3=360 K,p3=p2,V3=(64×40-ΔV) cm3(1)由狀態1到狀態2為等容過程,由查理定律有=代入數據得m=4 kg(2)由狀態2到狀態3為等壓過程,由蓋-呂薩克定律有=代入數據得ΔV=640 cm3。例5 (1)1.67×105 Pa (2)不能安全地在中午37 ℃的環境下進行碰撞游戲解析 (1)碰撞游戲時,氣體從初始到壓縮量最大的過程中,經歷等溫變化,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其中p1=1.5×105 Pa,V1=0.8 m3V2=(0.8-0.08) m3=0.72 m3,代入數據解得p2≈1.67×105 Pa。(2)從早晨充好氣,到中午碰撞游戲前,氣體經歷等容變化,由查理定律知=,其中T2=(17+273) K=290 K,T3=(37+273) K=310 K,中午碰撞游戲時,氣體從初始狀態到壓縮量最大的過程中,氣體經歷等溫變化,由玻意耳定律知p3V1=p4V2,聯立并代入數據解得p4≈1.78×105 Pa>1.75×105 Pa,所以不能安全地在中午37 ℃的環境下進行碰撞游戲。(共52張PPT)DIYIZHANG第1章專題強化1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氣體實驗定律的綜 合應用1.了解理想氣體的模型,并知道實際氣體看成理想氣體的條件。2.掌握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內容和表達式,并能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重點)。3.會在實際問題中根據情況選擇恰當的實驗定律列方程求解。學習目標一、理想氣體狀態方程二、三個氣體實驗定律的綜合應用專題強化練內容索引理想氣體狀態方程一1.理想氣體(1)嚴格遵循三個氣體實驗定律的氣體稱為理想氣體,實際氣體在壓強 、溫度 的情況下可以看成理想氣體。(2)從微觀角度看理想氣體的特點①理想氣體的分子大小與分子間的距離相比可忽略不計;除了碰撞外,分子間的 可忽略不計。②理想氣體的 可忽略不計,其內能只是所有分子__________ 。③一定質量理想氣體的內能只與氣體的 有關,而與氣體的體積 。不太大不太低相互作用分子勢能熱運動動能的總和溫度無關2.理想氣體狀態方程(1)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 發生變化時,壓強、體積和溫度變化所遵循的規律,稱為理想氣體狀態方程。(2)表達式: ,式中C是常量,與氣體的 和 有關。(3)適用條件: 的理想氣體。狀態=C種類質量一定質量 (多選)(2023·楚雄市高二月考)關于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狀態變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當氣體壓強不變而溫度由100 ℃上升到200 ℃時,其體積增大為原來的 2倍B.氣體由狀態1變到狀態2時,一定滿足方程=C.氣體體積增大到原來的4倍,可能是壓強減半,熱力學溫度加倍D.氣體壓強增大到原來的4倍,可能是體積加倍,熱力學溫度減半例1√√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壓強不變,體積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不與攝氏溫度成正比,溫度由100 ℃上升到200 ℃,根據=,可知體積約增大為原來的1.27倍,故A錯誤;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由狀態1變到狀態2時,一定滿足方程=,故B正確;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C,可知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體積增大到原來的4倍,可能是壓強減半,熱力學溫度加倍,故C正確;同C選項的分析可知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壓強增大到原來的4倍,可能是體積減半,熱力學溫度加倍,故D錯誤。 (2023·周口市高二月考)內徑均勻的L形直角細玻璃管,一端封閉,一端開口豎直向上,用水銀柱將一定質量的空氣封存在封閉端內,空氣柱長4 cm,水銀柱高58 cm,進入封閉端長2 cm,如圖所示,溫度是87 ℃,大氣壓強為75 cmHg,(取0 ℃=273 K)求:(1)在如圖所示位置空氣柱的壓強p1;例2答案 133 cmHg根據題意,由題圖可知,封閉氣體的壓強為p1=p0+ph=(75+58) cmHg=133 cmHg(2)在如圖所示位置,要使空氣柱的長度變為3 cm,溫度必須降低到多少攝氏度 答案 -5 ℃根據題意,設玻璃管的橫截面積為S,溫度降低到t,對空氣柱,初態有p1=133 cmHg,V1=4S (cm3),T1=(273+87) K=360 K,末態有p2=p0+ph'=(75+57) cmHg=132 cmHg,V2=3S (cm3),T2=(273+t) K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有=代入數據解得t≈-5 ℃。 (2023·重慶市普通高中聯考)如圖所示,一氣缸倒置懸掛,氣缸的橫截面積S=10 cm2,高度為H=16 cm,氣缸壁的厚度忽略不計,活塞質量為m=2 kg,厚度忽略不計,其中密封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氣缸與活塞之間用一輕彈簧連接,彈簧的勁度系數k=5 N/cm。已知氣缸和活塞由絕熱材料制成,密封性良好,氣缸內壁光滑,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外界大氣壓強p0=1.0×105 Pa,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開始時氣體的溫度為27 ℃,彈簧處于原長,活塞處于氣缸的中間位置。(取0 ℃=273 K)求:(1)開始時氣缸內密封氣體的壓強;例3答案 8.0×104 Pa開始時,對活塞分析,根據平衡條件p1S+mg=p0S,解得p1=8.0×104 Pa(2)對氣缸內氣體緩慢加熱,使活塞與氣缸口平齊,此時氣缸內密封氣體的溫度。答案 900 K活塞與氣缸口平齊時,對活塞分析根據平衡條件p2S+mg=p0S+k,解得p2=1.2×105 Pa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根據題意T1=300 K,V2=2V1,解得T2=900 K。應用理想氣體狀態方程解題的一般步驟1.明確研究對象,即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2.確定氣體在初、末狀態的參量p1、V1、T1及p2、V2、T2;3.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列式求解;4.必要時討論結果的合理性。總結提升返回二三個氣體實驗定律的綜合應用理想氣體狀態方程與氣體實驗定律= 如圖所示,上端開口的光滑圓柱形氣缸豎直放置,橫截面積為40 cm2的活塞將一定質量的氣體和一形狀不規則的固體A封閉在氣缸內。在氣缸內距缸底60 cm處設有a、b兩限制裝置,使活塞只能向上滑動。開始時活塞放在a、b上,缸內氣體的壓強為p0(p0=1.0×105 Pa為大氣壓強),溫度為300 K。現緩慢加熱氣缸內氣體,當溫度為330 K時,活塞恰好離開a、b;當溫度為360 K時,活塞上升了4 cm。g取10 m/s2,求:(1)活塞的質量;例4答案 4 kg設固體A的體積為ΔVT1=300 K,p1=1.0×105 PaV1=(60×40-ΔV) cm3T2=330 K,p2= Pa,V2=V1T3=360 K,p3=p2,V3=(64×40-ΔV) cm3由狀態1到狀態2為等容過程,由查理定律有=代入數據得m=4 kg(2)固體A的體積。答案 640 cm3由狀態2到狀態3為等壓過程,由蓋-呂薩克定律有=代入數據得ΔV=640 cm3。 趣味運動“充氣碰碰球”如圖所示。用完全封閉的PVC薄膜充氣膨脹成型,人鉆入洞中,進行碰撞游戲。充氣之后碰碰球內氣體體積為0.8 m3,壓強為1.5×105 Pa。碰撞時氣體最大壓縮量是0.08 m3,不考慮壓縮時氣體的溫度變化。(1)求壓縮量最大時,球內氣體的壓強(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例5答案 1.67×105 Pa碰撞游戲時,氣體從初始到壓縮量最大的過程中,經歷等溫變化,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其中p1=1.5×105 Pa,V1=0.8 m3V2=(0.8-0.08) m3=0.72 m3,代入數據解得p2≈1.67×105 Pa。(2)為保障游戲安全,球內氣體壓強不能超過1.75×105 Pa,那么,在早晨17 ℃環境下充完氣的碰碰球,球內氣體壓強為1.5×105 Pa,若升溫引起的球內容積變化可忽略,請通過計算判斷是否可以安全地在中午37 ℃ 的環境下進行碰撞游戲(取0 ℃=273 K)。答案 不能安全地在中午37 ℃的環境下進行碰撞游戲從早晨充好氣,到中午碰撞游戲前,氣體經歷等容變化,由查理定律知=,其中T2=(17+273) K=290 K,T3=(37+273) K=310 K,中午碰撞游戲時,氣體從初始狀態到壓縮量最大的過程中,氣體經歷等溫變化,由玻意耳定律知p3V1=p4V2,聯立并代入數據解得p4≈1.78×105 Pa>1.75×105 Pa,所以不能安全地在中午37 ℃的環境下進行碰撞游戲。返回專題強化練三考點一 理想氣體1.(多選)關于理想氣體的性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理想氣體是一種假想的物理模型,實際并不存在B.理想氣體是人為規定的,它是一種嚴格遵守氣體實驗定律的氣體C.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平均動能增大,其溫度一定升高D.氦氣是液化溫度最低的氣體,任何情況下均可當作理想氣體1234567891011基礎對點練√√√2.如圖所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由狀態A沿平行于縱軸的直線變化到狀態B,則它的狀態變化過程是A.氣體的溫度不變B.氣體的內能增加C.氣體分子的平均速率減小D.氣體分子在單位時間內與單位面積器壁碰撞的次數不變√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由p-V圖像可知,氣體由狀態A到狀態B為等容升壓變化,根據查理定律,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當體積不變時,壓強跟熱力學溫度成正比,由A到B時壓強增大,溫度升高,故A錯誤;理想氣體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加,故B正確;氣體的溫度升高,分子平均速率增大,故C錯誤;氣體體積不變,分子密集程度不變,溫度升高,分子平均速率增大,則氣體分子在單位時間內與單位面積器壁的碰撞次數增加,故D錯誤。考點二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及應用3.(多選)(2023·昆明市第十中學高二期中)對于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下列過程可能發生的是A.氣體的溫度變化,但壓強、體積保持不變B.氣體的溫度、壓強保持不變,而體積發生變化C.氣體的溫度保持不變,而壓強、體積發生變化D.氣體的溫度、壓強、體積都發生變化√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C,可知氣體的溫度變化,壓強和體積至少有一個量變化,故A錯誤;氣體的溫度、壓強保持不變,則體積也保持不變,故B錯誤;氣體的溫度保持不變,而壓強、體積發生變化是可能的,故C正確;氣體的溫度、壓強、體積可以同時都發生變化,故D正確。4.如圖所示為伽利略設計的一種測溫裝置示意圖,玻璃管的上端與導熱良好的玻璃泡連通,下端插入水中,玻璃泡中封閉有一定質量的空氣(可看作理想氣體)。若玻璃管中水柱上升,則玻璃泡內氣體的變化可能是A.溫度降低,壓強減小B.溫度升高,壓強不變C.溫度升高,壓強減小D.溫度不變,壓強減小1234567891011√5.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經歷了如圖所示的狀態變化過程,則1、2、3三個狀態的溫度之比是A.1∶3∶5 B.3∶6∶5C.3∶2∶1 D.5∶6∶31234567891011√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得:=C(C為常量),可見pV=TC,即pV的乘積與溫度T成正比,故B項正確。6.(2023·鄭州市高二月考)湖底溫度為7 ℃,有一球形氣泡(氣泡內氣體視為理想氣體)從湖底升到水面(氣體質量恒定)時,其直徑擴大為原來的2倍。已知水面溫度為27 ℃,大氣壓強p0=1×105 Pa,水的密度ρ水=1×103 kg/m3,重力加速度g=10 m/s2,則湖水深度約為A.65 m B.55 mC.45 m D.25 m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以球內的氣體為研究對象,初狀態p1=p0+ρ水gh,V1=π=VT1=(273+7) K=280 K末狀態p2=p0,V2=π=8VT2=(273+27) K=300 K,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得=,代入數據解得h≈65 m,故A正確,B、C、D錯誤。考點三 三個氣體實驗定律的綜合應用7.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初狀態(p0、V0、T0)先經等壓變化使溫度上升到T0,再經等容變化使壓強減小到p0,則氣體最后狀態為A.p0、V0、T0 B.p0、V0、T0C.p0、V0、T0 D.p0、V0、T0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在等壓過程中,由蓋-呂薩克定律有=,可得V2=V0,再經過一個等容過程,由查理定律有=,可得T3=T0,所以B正確。8.(2023·安徽省示范高中培優聯盟高二聯賽)如圖所示,U形管右管橫截面積為左管橫截面積的2倍,在左管內用水銀封閉一段長為26 cm、溫度為273 ℃的空氣柱,可視為理想氣體。左、右兩管水銀面高度差為36 cm,外界大氣壓為76 cmHg。若給左管的封閉氣體加熱,使管內氣柱長度變為30 cm,則此時左管內氣體的溫度為多少K (T=t+273.15 K,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1234567891011能力綜合練答案 724.7 K1234567891011以封閉氣體為研究對象,設左管橫截面積為S,當左管封閉的氣柱長度變為30 cm時,左管水銀柱下降4 cm,右管水銀柱上升2 cm,即兩端水銀柱高度差為30 cm由題意得:V1=L1S=26 cm·S,p1=p0-h1=76 cmHg-36 cmHg=40 cmHg,T1=273 ℃=546.15 K;p2=p0-h2=76 cmHg-30 cmHg=46 cmHg,V2=L2S=30 cm·S1234567891011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代入數據可得:T2≈724.7 K。9.(2023·濟寧市泗水縣高二期中)內壁光滑的導熱氣缸豎直浸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水槽中,用不計質量的活塞封閉壓強為1.0×105 Pa、體積為2.0×10-3 m3的理想氣體。現在活塞上方緩慢倒上沙子,使封閉氣體的體積變為原來的一半,然后將氣缸移出水槽,緩慢加熱,使氣體溫度變為127 ℃。(大氣壓強為1.0×105 Pa,T=t+273 K)(1)倒完沙后,加熱前氣體的壓強;1234567891011答案 2.0×105 Pa1234567891011該過程為等溫變化,已知p1=1.0×105 Pa,V1=2.0×10-3 m3,T1=273 K,V2=由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解得p2=2.0×105 Pa(2)求氣缸內氣體的最終體積(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1234567891011答案 1.47×10-3 m31234567891011緩慢加熱到127 ℃的過程中壓強保持不變p3=p2,T3=400 KT2=T1=273 K,V2==1.0×10-3 m3由蓋-呂薩克定律有=解得V3≈1.47×10-3 m3(3)在圖中畫出整個過程中氣缸內氣體的狀態變化。1234567891011答案 見解析圖123456789101110.如圖所示為上端開口的“凸”形玻璃管,管內有一部分水銀柱密封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細管足夠長,粗、細管的橫截面積分別為S1=4 cm2、S2=2 cm2,密封的氣體柱長度為L=20 cm,水銀柱長度h1=h2=5 cm,封閉氣體初始溫度為67 ℃,大氣壓強p0=75 cmHg。(1)求封閉氣體初始狀態的壓強;1234567891011答案 85 cmHg封閉氣體初始狀態的壓強p=p0+h1+h2=85 cmHg(2)若緩慢升高氣體溫度,升高至多少K恰好可將所有水銀全部壓入細管內 1234567891011答案 450 K1234567891011封閉氣體初始狀態的體積為V=LS1=80 cm3溫度T=(67+273) K=340 K水銀剛全部壓入細管時水銀柱高度為15 cm,此時封閉氣體壓強p1=p0+15 cmHg=90 cmHg體積為V1=(L+h1)S1=100 cm3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得=解得T1=450 K。11.(2024·江蘇省泗陽中學高二月考)如圖(a)所示,一導熱性能良好、內壁光滑的氣缸水平放置,橫截面積為S=2×10-3 m2、質量為m=4 kg、厚度不計的活塞與氣缸底部之間封閉了一部分氣體,此時活塞與氣缸底部之間的距離為24 cm,在活塞的右側12 cm處有一對與氣缸固定連接的卡環,氣體的溫度為300 K,大氣壓強p0=1.0×105 Pa。現將氣缸豎直放置,如圖(b)所示,取g=10 m/s2。求:(1)活塞與氣缸固定連接卡環之間的距離;1234567891011尖子生選練答案 16 cm1234567891011氣缸水平放置時p1=p0=1×105 Pa,T1=300 K,V1=24 cm×S=4.8×10-4 m3,當氣缸豎直放置時p2=p0+=1.2×105 Pa,T2=T1=300 K,V2=HS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有=,解得H=20 cm所以活塞與氣缸固定連接卡環之間的距離為16 cm(2)封閉氣體被加熱到630 K時的壓強。1234567891011答案 1.4×105 Pa1234567891011假設氣體被加熱到T3時,活塞恰好到達卡環處p3=p2=p0+=1.2×105 Pa,V3=36 cm×S=7.2×10-4 m3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有=解得T3=540 K,所以加熱到630 K時,活塞已經到達卡環處V4=V3=36 cm×S=7.2×10-4 m3,T4=630 K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有=解得p4=1.4×105 Pa。返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章 專題強化1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氣體實驗定律的綜合應用 練習(含解析).docx 第1章 專題強化1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氣體實驗定律的綜合應用.docx 第1章 專題強化1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氣體實驗定律的綜合應用.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