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5章 原子核與核能 章末檢測試卷(課件 練習,共2份)魯科版(2019) 選擇性必修 第三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5章 原子核與核能 章末檢測試卷(課件 練習,共2份)魯科版(2019) 選擇性必修 第三冊

資源簡介

章末檢測試卷(第5章)
(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2023·全國甲卷·15)在下列兩個核反應方程中X+→Y+、YLi→2X,X和Y代表兩種不同的原子核,以Z和A分別表示X的電荷數(shù)和質量數(shù),則 (  )
A.Z=1,A=1 B.Z=1,A=2
C.Z=2,A=3 D.Z=2,A=4
2.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單方面做出將福島核廢水排入大海的決定,引起日本國內民眾及周邊國家的強烈反對。核廢水中的放射性物質氚()很難被分離清除,會通過食物鏈在人體內累積。氚()衰變后轉變成穩(wěn)定的氦,半衰期大約12.5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氚的衰變方程為He+
B.發(fā)生衰變放出的射線來源于核外電子
C.在食物鏈傳遞過程中,其半衰期會逐漸縮短
D.20個氚核經過25年,還有5個氚核未發(fā)生衰變
3.中國核工業(yè)集團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huán)流器二號M裝置”,取得了聚變溫度1.5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電流2.5兆安培的重要進展,在這個全球競爭的聚變科學項目中,一直保持著領先。關于核聚變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核聚變反應原理簡單,比裂變反應容易實現(xiàn)
B.兩個輕核結合成質量較大的核,原子核的比結合能增加
C.太陽目前正在進行的核反應既有核聚變反應,也有核裂變反應
D.核聚變反應的核反應方程可能是HHe+n
4.(2023·南平市高二期末)下列四幅圖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甲圖中,鏈式反應屬于輕核的聚變
B.乙圖中,原子核D和E聚變成原子核F要放出能量
C.丙圖中,盧瑟福通過分析α粒子散射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了質子和中子
D.丁圖中,原來有1 kg氡222,經過一個7.6天,有 kg的氡原子核發(fā)生了衰變
5.(2023·福建省百校聯(lián)盟測評)核某種裂變方式的核反應方程為nKr+n,已知、n、、Kr的質量分別為m1、m2、m3、m4,真空中的光速為c。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核反應方程式中x=2
B.中含有56個中子
C.該反應釋放的核能為(m1-2m2-m3-m4)c2
D.比的比結合能小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每小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4分,有選錯的得0分。
6.(2023·泉州市高二月考)下列有關近代物理內容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氫原子要從激發(fā)態(tài)向基態(tài)躍遷,只能輻射特定頻率的光子
B.結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穩(wěn)定
C.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的α、β和γ三種射線中,電離能力最強的是γ射線
D.目前核電站是利用重核裂變釋放核能來發(fā)電的
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做示蹤原子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貫穿能力很強的性質
B.做示蹤原子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射線可被儀器探測的特點
C.γ射線探傷利用了γ射線貫穿能力很強的性質
D.γ射線探傷利用了γ射線電離能力很強的性質
8.氡222是一種天然放射性氣體,被吸入后,會對人的呼吸系統(tǒng)造成輻射損傷,它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主要環(huán)境致癌物質之一。已知的半衰期約為3.8天。則 (  )
A.若使放射性物質的溫度升高或壓強增大,其半衰期將減小
B.經過15.2天,16 g的衰變后還剩1 g
C.發(fā)生一次α衰變時,生成核與原來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數(shù)減少了2
D.一個原子核衰變?yōu)橐粋€原子核的過程中,發(fā)生β衰變的次數(shù)為2次
9.如圖所示,圖甲為原子核的比結合能與質量數(shù)關系曲線,圖乙為原子核的平均核子質量與原子序數(shù)的關系曲線,根據(jù)兩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根據(jù)圖甲可知,核的結合能約為7 MeV
B.根據(jù)圖甲可知,核比核更穩(wěn)定
C.根據(jù)圖乙可知,核D裂變成核E和F的過程中,比結合能增大
D.根據(jù)圖乙可知,若A、B能結合成C,結合過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10.(2024·滁州市定遠中學調研)在勻強磁場中,一個原來靜止的原子核,由于衰變放射出某種粒子,衰變過程動量守恒,結果得到一張兩個相切圓1和2的徑跡照片如圖所示,已知兩個相切圓半徑分別為r1、r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該原子核發(fā)生的是α衰變
B.該原子核衰變后發(fā)射的粒子可能帶正電,也可能帶負電
C.若衰變方程是He,則r1∶r2=1∶45
D.若衰變方程是He,則r1∶r2=2∶117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0分。
11.(4分)(2023·泰州中學高二期中)約里奧·居里夫婦因發(fā)現(xiàn)人工放射性元素而獲得了193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他們發(fā)現(xiàn)的放射性元素衰變成Si的同時放出另一種粒子,這種粒子是    。是的同位素,被廣泛應用于生物示蹤技術,的半衰期為14天,請估算4 mg的經    天的衰變后還剩0.25 mg。
12.(6分)(2023·廈門市高二期末)鈾核()經過    次α衰變和    次β衰變變成鉛核(),關于該過程,鈾核()的比結合能比鉛核()的比結合能    (填“大”或“小”)
13.(12分)(2023·南陽市高二月考)放射性同位素被考古學家稱為“碳鐘”,它可以用來判定古代生物體的年代。求:
(1)(5分)宇宙射線中高能量的中子碰到空氣中的氮原子后,會形成,很不穩(wěn)定,易發(fā)生β衰變,其半衰期為5 730年,放出β射線,寫出有關的2個核反應方程;若β衰變過程中釋放的核能為E,則該反應過程中質量虧損為多少(真空中光速為c)
(2)(7分)若測得一古生物體遺骸中含量只有活體中的12.5%,則此遺骸的年代約有多少年
14.(12分)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動力來自核反應堆,其中主要的核反應方程式是nSr+(  n
(1)(4分)在括號內填寫n前的系數(shù);
(2)(4分)用m1、m2、m3分別表示、、核的質量,m表示中子的質量,則上述核反應過程中一個鈾235核發(fā)生裂變產生的核能ΔE是多少(真空中的光速為c)
(3)(4分)假設核反應堆的功率P=6.0×105 kW,若一個鈾235核裂變產生的能量為2.8×10-11 J,則該航空母艦在海上航行一個月需要消耗多少千克鈾235 已知鈾235的摩爾質量μ=0.235 kg/mol,一個月約為t=2.6×106 s,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NA=6.0×1023 mol-1(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5.(16分)(2023·贛州市上猶中學高二期末)2021年12月30日,我國科學家利用東方超環(huán)實現(xiàn)了7 000萬攝氏度下長脈沖高參數(shù)等離子體持續(xù)運行1 056秒,這是人類首次實現(xiàn)人造太陽持續(xù)脈沖過千秒,對世界的可控核聚變發(fā)展來說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已知兩個氘核聚變生成一個氦3和一個中子,氘核質量為2.013 6 u,中子質量為1.008 7 u,核的質量為3.015 0 u(質量虧損為1 u時,釋放的能量為931.5 MeV)。除了計算質量虧損外,的質量可以認為是中子的3倍(計算結果單位為MeV,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5分)寫出該反應的核反應方程。
(2)(11分)若兩個速率相等的氘核對心彈性碰撞聚變成并放出一個中子,釋放的核能也全部轉化為核與中子的動能。反應前每個氘核的動能均為0.37 MeV,求反應后氦3和中子的動能分別為多少。
答案精析
1.D [設Y的電荷數(shù)和質量數(shù)分別為m和n,根據(jù)核反應方程中質量數(shù)和電荷數(shù)守恒可知,第一個核反應方程的電荷數(shù)和質量數(shù)滿足A+14=n+17,Z+7=m+8,第二個核反應方程的電荷數(shù)和質量數(shù)滿足n+7=2A,m+3=2Z,聯(lián)立解得Z=2,A=4,故選D。]
2.A [根據(jù)電荷數(shù)守恒和質量數(shù)守恒,可知氚()的衰變方程為He+,故A正確;由A可知發(fā)生的衰變是β衰變,而在β衰變中放出的電子是一個中子轉化為一個質子同時放出一個電子,故B錯誤;半衰期由原子核內部因素決定,與原子核所處的物理環(huán)境和化學狀態(tài)無關,故C錯誤;半衰期具有統(tǒng)計規(guī)律,對大量的原子核適用,對少數(shù)原子核不適用,故D錯誤。]
3.B [核聚變反應原理簡單,但需要極高的溫度,所以比裂變反應更難實現(xiàn),故A錯誤;兩個輕核結合成質量較大的核的過程中要釋放能量,原子核的結合能增加,核反應過程中核子數(shù)不變,所以原子核的比結合能增加,故B正確;太陽目前正在進行的核反應是核聚變反應,故C錯誤;核反應方程遵循質量數(shù)守恒和電荷數(shù)守恒,故D錯誤。]
4.B [甲圖中,鏈式反應屬于重核裂變,A錯誤;乙圖中,原子核D和E聚變成原子核F的過程屬于聚變反應,該反應的過程中要放出能量,B正確;丙圖中,盧瑟福通過分析α粒子散射實驗結果,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理論,C錯誤;從丁圖中看出,氡原子的半衰期是3.8天,7.6天是兩個半衰期,故沒有發(fā)生衰變的氡原子是 kg,已經衰變的是 kg,D錯誤。]
5.C [由核反應中的質量數(shù)守恒以及電荷數(shù)守恒可知x=3,選項A錯誤;原子核中電荷數(shù)為92,質量數(shù)為235,則中子數(shù)為235-92=143,選項B錯誤;根據(jù)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知,該反應釋放的能量ΔE=Δmc2=(m1-2m2-m3-m4)c2,選項C正確;核反應方程式生成物比反應物穩(wěn)定,則原子核的比結合能小于原子核的比結合能,選項D錯誤。]
6.AD [根據(jù)玻爾氫原子模型的相關理論,電子軌道和能量都是量子化的,而在“躍遷”過程中要遵循h(huán)ν=Em-En,故只能輻射特定頻率的光子,故A正確;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穩(wěn)定,結合能越大,原子核不一定穩(wěn)定,故B錯誤;α射線是高速運動的氦核粒子流,β射線是高速運動的電子流,γ射線是能量很高的電磁波(不帶電),在三種射線中,α射線的電離能力最強,穿透能力最弱,故C錯誤;目前核電站是利用重核裂變釋放核能發(fā)電的,D正確。]
7.BC [做示蹤原子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線可以被儀器探測的特點;γ射線探傷是利用了γ射線貫穿能力很強的性質,故B、C正確.]
8.BCD [半衰期由原子核的種類決定,與溫度、壓強等外界因素無關,故A錯誤;
經過15.2天,即4個半衰期,16 g的衰變后還剩的原子核沒有衰變,即還剩1 g的沒有衰變,故B正確;
原子核經過一次α衰變,電荷數(shù)減少2,質量數(shù)減少4,中子數(shù)減少2,故C正確;
一個原子核衰變?yōu)橐粋€原子核的過程中,質量數(shù)減少16,發(fā)生了4次α衰變,電荷數(shù)減少6,則發(fā)生β衰變的次數(shù)為2次,故D正確。]
9.BC [分析圖像可知,核的比結合能為7 MeV,根據(jù)結合能=比結合能×核子數(shù)(即質量數(shù)),故核的結合能約為28 MeV,A錯誤;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穩(wěn)定,核比核的比結合能大,故核比核更穩(wěn)定,B正確;核D分裂成核E、F,平均核子質量減小,會有質量虧損,釋放出核能,核子的比結合能將增大,C正確;若A、B能結合成C,平均核子質量減少,會有質量虧損,釋放出核能,D錯誤。]
10.AC [原子核衰變過程動量守恒,由動量守恒定律可知,由于衰變放射出兩粒子的動量方向相反,粒子的速度方向相反,粒子在磁場中的軌跡為外切圓,所以為電性相同的粒子,發(fā)生α衰變,A正確,B錯誤;原子核原來靜止,初動量是零,由動量守恒定律可知,由于衰變放射出兩粒子的動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由qvB=m,解得r==,由于p、B相同,則粒子的電荷量q越大,其軌道半徑r越小,新核的電荷量比衰變粒子的電荷量大,所以新核的軌道半徑小于衰變粒子的軌道半徑,則有新核的軌道半徑是r1,衰變粒子的軌道半徑是r2,若原子核的衰變方程是He,則有r1∶r2=2∶90,得r1∶r2=1∶45,C正確,D錯誤。]
11.正電子 56
解析 核反應方程式為Si+X,
由質量數(shù)守恒知X的質量數(shù)為0,由電荷數(shù)守恒知X的電荷數(shù)為1,所以X為正電子。
由題知半衰期為14天,由公式0.25=4×
解得t=56天,即4 mg的經56天的衰變后還剩0.25 mg。
12.7 4 小
解析 設經過m次α衰變和n次β衰變,根據(jù)反應前后質量數(shù)守恒和核電荷數(shù)守恒可知235=207+4m
92=82+2m-n
解得m=7,n=4
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結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穩(wěn)定,所以鈾核的比結合能比鉛核的比結合能小。
13.(1)nH,  (2)17 190年
解析 (1)根據(jù)反應過程質量數(shù)守恒和電荷數(shù)守恒可得nH,
由愛因斯坦質能方程ΔE=Δmc2
可得Δm==
(2)由題知古生物體遺骸中含量只有活體中的12.5%,
故有m余=m0()n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n=3
則有t=3T=5 730×3年=17 190年。
14.(1)10 (2)(m1-m2-m3-9m)c2 (3)22 kg
解析 (1)由質量數(shù)與電荷數(shù)守恒可知,
235+1=136+90+x
得x=10
(2)由題意知,質量虧損為
Δm=m1-m2-m3-9m
由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可知,釋放的核能為:
ΔE=Δm·c2=(m1-m2-m3-9m)c2
(3)一個月內核反應產生的總能量為E=Pt
同時:E=NAΔE
可得:M== kg≈22 kg。
15.(1)HHen
(2)1.0 MeV 3.0 MeV
解析 (1)兩個氘核聚變生成一個氦3和一個中子,
則該反應的核反應方程HHen
(2)碰撞和反應過程動量守恒,
則碰后氦3和中子總動量為零,
即3mv1=mv2,
設氦3的動能為E1,中子的動能為E2,
則E1∶E2=∶=1∶3
核反應釋放的能量
ΔE=Δmc2=(2×2.013 6-3.015 0-1.008 7)×
931.5 MeV≈3.26 MeV
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有E1+E2=ΔE+2E0=4 MeV
解得氦3的動能E1=1.0 MeV
中子的動能E2=3.0 MeV。(共35張PPT)
章末檢測試卷(第5章)
一、單項選擇題
1.(2023·全國甲卷·15)在下列兩個核反應方程中X+→Y+、YLi→2X,X和Y代表兩種不同的原子核,以Z和A分別表示X的電荷數(shù)和質量數(shù),則
A.Z=1,A=1 B.Z=1,A=2
C.Z=2,A=3 D.Z=2,A=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設Y的電荷數(shù)和質量數(shù)分別為m和n,根據(jù)核反應方程中質量數(shù)和電荷數(shù)守恒可知,第一個核反應方程的電荷數(shù)和質量數(shù)滿足A+14=n+
17,Z+7=m+8,第二個核反應方程的電荷數(shù)和質量數(shù)滿足n+7=2A,m+3=2Z,聯(lián)立解得Z=2,A=4,故選D。
13
14
15
2.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單方面做出將福島核廢水排入大海的決定,引起日本國內民眾及周邊國家的強烈反對。核廢水中的放射性物質氚()很難被分離清除,會通過食物鏈在人體內累積。氚()衰變后轉變成穩(wěn)定的氦,半衰期大約12.5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氚的衰變方程為He+
B.發(fā)生衰變放出的射線來源于核外電子
C.在食物鏈傳遞過程中,其半衰期會逐漸縮短
D.20個氚核經過25年,還有5個氚核未發(fā)生衰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根據(jù)電荷數(shù)守恒和質量數(shù)守恒,可知氚()的衰變方程為He+
,故A正確;
由A可知發(fā)生的衰變是β衰變,而在β衰變中放出的電子是一個中子轉化為一個質子同時放出一個電子,故B錯誤;
半衰期由原子核內部因素決定,與原子核所處的物理環(huán)境和化學狀態(tài)無關,故C錯誤;
半衰期具有統(tǒng)計規(guī)律,對大量的原子核適用,對少數(shù)原子核不適用,故D錯誤。
13
14
15
3.中國核工業(yè)集團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huán)流器二號M裝置”,取得了聚變溫度1.5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電流2.5兆安培的重要進展,在這個全球競爭的聚變科學項目中,一直保持著領先。關于核聚變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核聚變反應原理簡單,比裂變反應容易實現(xiàn)
B.兩個輕核結合成質量較大的核,原子核的比結合能增加
C.太陽目前正在進行的核反應既有核聚變反應,也有核裂變反應
D.核聚變反應的核反應方程可能是HHe+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核聚變反應原理簡單,但需要極高的溫度,所以比裂變反應更難實現(xiàn),故A錯誤;
兩個輕核結合成質量較大的核的過程中要釋放能量,原子核的結合能增加,核反應過程中核子數(shù)不變,所以原子核的比結合能增加,故B正確;
太陽目前正在進行的核反應是核聚變反應,故C錯誤;
核反應方程遵循質量數(shù)守恒和電荷數(shù)守恒,故D錯誤。
15
4.(2023·南平市高二期末)下列四幅圖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鏈式反應屬于輕核的聚變
B.乙圖中,原子核D和E聚變成原子核F
 要放出能量
C.丙圖中,盧瑟福通過分析α粒子散射實
 驗結果,發(fā)現(xiàn)了質子和中子
D.丁圖中,原來有1 kg氡222,經過一個
 7.6天,有 kg的氡原子核發(fā)生了衰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圖中,鏈式反應屬于重核裂變,A錯誤;
乙圖中,原子核D和E聚變成原子核F的過
程屬于聚變反應,該反應的過程中要放出
能量,B正確;
丙圖中,盧瑟福通過分析α粒子散射實驗結
果,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理論,C錯誤;
從丁圖中看出,氡原子的半衰期是3.8天,
7.6天是兩個半衰期,故沒有發(fā)生衰變的氡原子是 kg,已經衰變的是 kg,
D錯誤。
13
14
15
5.(2023·福建省百校聯(lián)盟測評)核某種裂變方式的核反應方程為
nKr+n,已知、n、、Kr的質量分別為m1、m2、m3、m4,真空中的光速為c。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核反應方程式中x=2
B.中含有56個中子
C.該反應釋放的核能為(m1-2m2-m3-m4)c2
D.比的比結合能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由核反應中的質量數(shù)守恒以及電荷數(shù)守恒可知x=3,選項A錯誤;
原子核中電荷數(shù)為92,質量數(shù)為235,則中子數(shù)為235-92=143,選項B錯誤;
根據(jù)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知,該反應釋放的能量ΔE=Δmc2=(m1-2m2-m3-m4)c2,選項C正確;
核反應方程式生成物比反應物穩(wěn)定,則原子核的比結合能,選項D錯誤。
14
15
二、多項選擇題
6.(2023·泉州市高二月考)下列有關近代物理內容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氫原子要從激發(fā)態(tài)向基態(tài)躍遷,只能輻射特定頻率的光子
B.結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穩(wěn)定
C.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的α、β和γ三種射線中,電離能力最強的是γ射線
D.目前核電站是利用重核裂變釋放核能來發(fā)電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根據(jù)玻爾氫原子模型的相關理論,電子軌道和能量都是量子化的,而在“躍遷”過程中要遵循h(huán)ν=Em-En,故只能輻射特定頻率的光子,故A正確;
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穩(wěn)定,結合能越大,原子核不一定穩(wěn)定,故B錯誤;
α射線是高速運動的氦核粒子流,β射線是高速運動的電子流,γ射線是能量很高的電磁波(不帶電),在三種射線中,α射線的電離能力最強,穿透能力最弱,故C錯誤;
目前核電站是利用重核裂變釋放核能發(fā)電的,D正確。
13
14
15
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做示蹤原子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貫穿能力很強的性質
B.做示蹤原子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射線可被儀器探測的特點
C.γ射線探傷利用了γ射線貫穿能力很強的性質
D.γ射線探傷利用了γ射線電離能力很強的性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做示蹤原子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線可以被儀器探測的特點;γ射線探傷是利用了γ射線貫穿能力很強的性質,故B、C正確.
15
8.氡222是一種天然放射性氣體,被吸入后,會對人的呼吸系統(tǒng)造成輻射損傷,它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主要環(huán)境致癌物質之一。已知的半衰期約為3.8天。則
A.若使放射性物質的溫度升高或壓強增大,其半衰期將減小
B.經過15.2天,16 g的衰變后還剩1 g
C.發(fā)生一次α衰變時,生成核與原來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數(shù)減少了2
D.一個原子核衰變?yōu)橐粋€原子核的過程中,發(fā)生β衰變的次數(shù)
 為2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半衰期由原子核的種類決定,與溫度、壓強等外界因素無關,故A錯誤;
經過15.2天,即4個半衰期,16 g的的原子核沒有衰變,即還剩1 g的沒有衰變,故B正確;
原子核經過一次α衰變,電荷數(shù)減少2,質量數(shù)減少4,中子數(shù)減少2,故C正確;
一個原子核的過程中,質量數(shù)減少16,發(fā)生了4次α衰變,電荷數(shù)減少6,則發(fā)生β衰變的次數(shù)為2次,故D正確。
13
14
15
9.如圖所示,圖甲為原子核的比結合能與質量數(shù)關系曲線,圖乙為原子核的平均核子質量與原子序數(shù)的關系曲線,根據(jù)兩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根據(jù)圖甲可知,核的結合能約
 為7 MeV
B.根據(jù)圖甲可知,核比核更
 穩(wěn)定
C.根據(jù)圖乙可知,核D裂變成核E和F的過程中,比結合能增大
D.根據(jù)圖乙可知,若A、B能結合成C,結合過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分析圖像可知,核的比結合能為
7 MeV,根據(jù)結合能=比結合能×核
子數(shù)(即質量數(shù)),故核的結合能
約為28 MeV,A錯誤;
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穩(wěn)定,
核比核的比結合能大,故核比核更穩(wěn)定,B正確;
核D分裂成核E、F,平均核子質量減小,會有質量虧損,釋放出核能,核子的比結合能將增大,C正確;
若A、B能結合成C,平均核子質量減少,會有質量虧損,釋放出核能,D錯誤。
13
14
15
10.(2024·滁州市定遠中學調研)在勻強磁場中,一個原來靜止的原子核,由于衰變放射出某種粒子,衰變過程動量守恒,結果得到一張兩個相切圓1和2的徑跡照片如圖所示,已知兩個相切圓半徑分別為r1、r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原子核發(fā)生的是α衰變
B.該原子核衰變后發(fā)射的粒子可能帶正電,也可能帶負電
C.若衰變方程是He,則r1∶r2=1∶45
D.若衰變方程是He,則r1∶r2=2∶1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原子核衰變過程動量守恒,由動量守恒定律可知,由
于衰變放射出兩粒子的動量方向相反,粒子的速度方
向相反,粒子在磁場中的軌跡為外切圓,所以為電性
相同的粒子,發(fā)生α衰變,A正確,B錯誤;
原子核原來靜止,初動量是零,由動量守恒定律可知,由于衰變放射出兩粒子的動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由qvB=m,解得r==,由于p、B相同,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則粒子的電荷量q越大,其軌道半徑r越小,新核的電
荷量比衰變粒子的電荷量大,所以新核的軌道半徑小
于衰變粒子的軌道半徑,則有新核的軌道半徑是r1,
衰變粒子的軌道半徑是r2,若原子核的衰變方程是,
則有r1∶r2=2∶90,得r1∶r2=1∶45,C正確,D錯誤。
15
三、非選擇題
11.(2023·泰州中學高二期中)約里奧·居里夫婦因發(fā)現(xiàn)人工放射性元素而獲得了193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他們發(fā)現(xiàn)的放射性元素衰變成Si的同時放出另一種粒子,這種粒子是     。是的同位素,被廣泛應用于生物示蹤技術,的半衰期為14天,請估算4 mg的經  天的衰變后還剩0.25 m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正電子
56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核反應方程式為Si+X,
由質量數(shù)守恒知X的質量數(shù)為0,由電荷數(shù)守恒知X的電荷數(shù)為1,所以X為正電子。
由題知半衰期為14天,由公式0.25=4×
解得t=56天,即4 mg的經56天的衰變后還剩0.25 mg。
15
12.(2023·廈門市高二期末)鈾核()經過   次α衰變和   次β衰變變成鉛核(),關于該過程,鈾核()的比結合能比鉛核()的比結合能    (填“大”或“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設經過m次α衰變和n次β衰變,根據(jù)反應前后質量數(shù)守恒和核電荷數(shù)守恒可知
235=207+4m
92=82+2m-n
解得m=7,n=4
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結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穩(wěn)定,所以鈾核的比結合能比鉛核的比結合能小。
13
14
15
13.(2023·南陽市高二月考)放射性同位素被考古學家稱為“碳鐘”,它可以用來判定古代生物體的年代。求:
(1)宇宙射線中高能量的中子碰到空氣中的氮原子后,會形成,很不穩(wěn)定,易發(fā)生β衰變,其半衰期為5 730年,放出β射線,寫出有關的2個核反應方程;若β衰變過程中釋放的核能為E,則該反應過程中質量虧損為多少(真空中光速為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nH,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根據(jù)反應過程質量數(shù)守恒和電荷數(shù)守恒可得nH,
由愛因斯坦質能方程ΔE=Δmc2
可得Δm==
15
(2)若測得一古生物體遺骸中含量只有活體中的12.5%,則此遺骸的年代約有多少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7 190年
由題知古生物體遺骸中含量只有活體中的12.5%,
故有m余=m0()n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n=3
則有t=3T=5 730×3年=17 190年。
15
14.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動力來自核反應堆,其中主要的核反應方程式是nSr+(  n
(1)在括號內填寫n前的系數(sh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由質量數(shù)與電荷數(shù)守恒可知,
235+1=136+90+x
得x=10
15
(2)用m1、m2、m3分別表示、、核的質量,m表示中子的質量,則上述核反應過程中一個鈾235核發(fā)生裂變產生的核能ΔE是多少(真空中的光速為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m1-m2-m3-9m)c2
由題意知,質量虧損為
Δm=m1-m2-m3-9m
由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可知,釋放的核能為:
ΔE=Δm·c2=(m1-m2-m3-9m)c2
15
(3)假設核反應堆的功率P=6.0×105 kW,若一個鈾235核裂變產生的能量為2.8×10-11 J,則該航空母艦在海上航行一個月需要消耗多少千克鈾235 已知鈾235的摩爾質量μ=0.235 kg/mol,一個月約為t=2.6×106 s,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NA=6.0×1023 mol-1(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22 kg
一個月內核反應產生的總能量為E=Pt
同時:E=NAΔE
可得:M== kg≈22 kg。
15
15.(2023·贛州市上猶中學高二期末)2021年12月30日,我國科學家利用東方超環(huán)實現(xiàn)了7 000萬攝氏度下長脈沖高參數(shù)等離子體持續(xù)運行1 056秒,這是人類首次實現(xiàn)人造太陽持續(xù)脈沖過千秒,對世界的可控核聚變發(fā)展來說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已知兩個氘核聚變生成一個氦3和一個中子,氘核質量為2.013 6 u,中子質量為1.008 7 u,核的質量為3.015 0 u(質量虧損為1 u時,釋放的能量為931.5 MeV)。除了計算質量虧損外,的質量可以認為是中子的3倍(計算結果單位為MeV,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寫出該反應的核反應方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HHen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兩個氘核聚變生成一個氦3和一個中子,
則該反應的核反應方程HHen
14
15
(2)若兩個速率相等的氘核對心彈性碰撞聚變成并放出一個中子,釋放的核能也全部轉化為核與中子的動能。反應前每個氘核的動能均為0.37 MeV,求反應后氦3和中子的動能分別為多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0 MeV 3.0 MeV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碰撞和反應過程動量守恒,
則碰后氦3和中子總動量為零,
即3mv1=mv2,
設氦3的動能為E1,中子的動能為E2,
則E1∶E2=∶=1∶3
核反應釋放的能量
ΔE=Δmc2=(2×2.013 6-3.015 0-1.008 7)×931.5 MeV≈3.26 MeV
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有E1+E2=ΔE+2E0=4 MeV
解得氦3的動能E1=1.0 MeV
中子的動能E2=3.0 MeV。
14
1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桥区| 青河县| 大关县| 修水县| 洱源县| 桃园市| 四子王旗| 井陉县| 湖南省| 黔西县| 民勤县| 天水市| 江源县| 桃园县| 当阳市| 普宁市| 清徐县| 桑植县| 柏乡县| 新化县| 五家渠市| 南丰县| 重庆市| 桃园市| 台中县| 新源县| 嘉义县| 同心县| 沙河市| 孝感市| 大足县| 湖南省| 绥化市| 英超| 大城县| 镇康县| 黄大仙区| 垦利县| 莎车县| 肇源县| 巴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