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末檢測試卷(第6章)(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3·泰安市高二期末)關于光電效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電效應是原子核吸收光子向外釋放電子的現象B.飽和電流的大小與入射光的強度有關,且隨入射光強度的增強而增大C.金屬的逸出功與入射光的頻率成正比D.用不可見光照射某金屬,比用可見光照射同種金屬產生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大2.(2024·北師大附中開學考)2017年年初,我國研制的“大連光源”——極紫外自由電子激光裝置,發出了波長在100 nm(1 nm=10-9 m)附近連續可調的世界上最強的極紫外激光脈沖。“大連光源”因其光子的能量大、密度高,可在能源利用、光刻技術、霧霾治理等領域的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一個處于極紫外波段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可以電離一個分子,但又不會把分子打碎。據此判斷,能夠電離一個分子的能量約為(取普朗克常量h=6.6×10-34 J·s,真空光速c=3×108 m/s) ( )A.10-21 J B.10-18 JC.10-15 J D.10-12 J3.1985年華裔物理學家朱棣文成功利用激光冷凍原子,現代激光制冷技術可實現10-9 K的低溫。一個頻率為ν的光子被一個相向運動的原子吸收,使得原子速率減為零,已知真空中光速為c,普朗克常量為h,根據上述條件可確定原子吸收光子前的 ( )A.速度 B.動能C.物質波的波長 D.物質波的頻率4.(2023·駐馬店市高二月考)圖甲是“探究光電效應”的實驗電路圖,光電管遏止電壓Uc隨入射光頻率ν的變化規律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入射光的頻率ν不同時,遏止電壓Uc不同B.入射光的頻率ν不同時,Uc-ν圖像的斜率不同C.圖甲所示電路中,當電壓增大到一定數值時,電流表的示數將達到飽和電流D.只要入射光的光照強度相同,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就一定相同5.(2023·河南省周口恒大中學高二月考)氫原子的能級圖如圖甲所示,一群處于第4能級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過程中能發出6種不同頻率的光,其中只有頻率為νa、νb兩種光可讓圖乙所示的光電管陰極K發生光電效應。分別用頻率為νa、νb的兩個光源照射光電管陰極K,測得電流隨電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處于第4能級的氫原子可以吸收一個能量為0.75 eV的光子并電離B.圖丙中的圖線a所表示的光是氫原子由第4能級向基態躍遷發出的C.圖丙中的圖線b所表示的光的光子能量為12.75 eVD.用圖丙中的圖線a所表示的光照射陰極K時,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比用圖線b所表示的光照射時更大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每小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4分,有選錯的得0分。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電效應現象表明光具有波動性B.光電效應現象表明光具有粒子性C.光的干涉和衍射現象表明光具有波動性D.光在傳播時波動性顯著,而與物質相互作用時粒子性顯著7.(2023·重慶市渝中區高二月考)在光電效應實驗中,分別用頻率為νa、νb的單色光a、b照射到同種金屬上,測得相應的遏止電壓分別為Ua和Ub、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分別為Eka和Ekb。h為普朗克常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νa>νb,則一定有UaB.若νa>νb,則一定有Eka>EkbC.若UaD.若νa>νb,則一定有hνa-Eka>hνb-Ekb8.(2023·德陽市五中高二月考)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光電效應現象,當用光子能量為3.6 eV的光照射到光電管上時,電流表G有讀數。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c,當電壓表的示數大于或等于0.9 V時,電流表讀數為0,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光電子的初動能可能為0.8 eVB.光電管陰極的逸出功為0.9 eVC.開關S斷開后,電流表G示數不為0D.改用能量為2 eV的光子照射,電流表G有讀數9.(2023·寧德市高二期中)如圖甲所示為光電效應實驗的電路圖,某次實驗中保持光的顏色和光照強度不變,通過實驗操作,得到電流表的示數I隨電壓表的示數U變化規律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電流表的讀數可能增大B.金屬K的逸出功等于eUcC.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等于eUcD.若保持光的顏色不變,只增加光照強度,圖乙I-U圖像的Uc會增大10.(2023·菏澤市鄄城縣一中高二月考)金屬甲和金屬乙發生光電效應時,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Ek與入射光的波長倒數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為h,真空中的光速為c。則 ( )A.金屬甲、乙的Ek- 圖線的斜率均等于hB.金屬乙的逸出功為hcbC.要使金屬甲發生光電效應,入射光的波長需要大于D.能使金屬乙發生光電效應的入射光,一定能使金屬甲發生光電效應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0分。11.(4分)(2023·福建廈門市高二期末)某金屬在光照下發生光電效應,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Ekm與入射光頻率ν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為h,可知該金屬的逸出功為 ;用某一單色光照射該金屬時,實驗測得遏止電壓為Uc,已知電子電荷量的絕對值為e,則該單色光的頻率為 。 12.(6分)(2024·陜西省名校協作體月考)如圖甲所示,一驗電器與鋅板相連,在A處用一紫外線燈照射鋅板,關燈后,驗電器指針保持一定偏角。(1)(2分)現用一帶少量負電的金屬小球與鋅板接觸,則驗電器指針偏角將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2分)使驗電器指針回到零,再用相同強度的鈉燈發出的黃光照射鋅板,驗電器指針無偏轉。那么,若改用強度更大的紅外線燈照射鋅板,可觀察到驗電器指針 (選填“有”或“無”)偏轉。 (3)(2分)為了進一步研究光電效應的規律,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電路,圖中標有A和K的為光電管,其中K為陰極,A為陽極。現接通電源,用光子能量為10.5 eV的光照射陰極K,電流計中有示數,若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緩慢向右滑動,電流計的讀數逐漸減小,當滑至某一位置時電流計的讀數恰好為零,讀出此時電壓表的示數為6.0 V,則光電管陰極材料的逸出功為 eV。 13.(12分)(2023·南京市高二月考)端窗式光電倍增管(PMT)主要結構為光陰極和倍增極組成;當波長為λ的入射光照射到光陰極上時,從光陰極上有電子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速度為vm,光陰極和第一倍增極間的加倍電壓為U,已知電子電荷量為e,質量為m,普朗克常量為h,真空中的光速為c。求:(1)(5分)光陰極材料的逸出功W;(2)(7分)光電子到達第一倍增極的最大動能。14.(12分)波長λ=0.071 nm的倫琴射線使金箔發射光電子,發生光電效應。光電子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區域內做最大半徑為r的勻速圓周運動,已知r·B=1.88×10-4 T·m。電子的質量m=9.1×10-31 kg,e=1.6×10-19 C,c=3.0×108 m/s,h=6.63×10-34 J·s。試求:(1)(4分)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2)(4分)該金屬的逸出功;(3)(4分)該電子的物質波的波長。15.(16分)(2023·威海市高二月考)已知氫原子處于基態時能量為E1,處于量子數為n的激發態能級時能量為,現有一群氫原子處于n=3的激發態能級,在向低能級躍遷過程中,能放出若干種頻率的光子,用它們照射某金屬表面,發現從n=2能級向n=1能級躍遷時輻射出的光恰能使該金屬發生光電效應,普朗克常量為h,求:(所有答案用題目中所給字母表示)(1)(4分)該金屬的極限頻率;(2)(5分)能從該金屬表面逸出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3)(7分)若用光照的辦法使處于n=3能級的氫原子電離,則照射光頻率至少多大。答案精析1.B [光電效應是原子吸收光子向外釋放電子的現象,A錯誤;飽和電流的大小隨入射光強度的增強而增大,B正確;逸出功與金屬本身的特點有關,與外界因素無關,C錯誤;由于不可見光的頻率有的比可見光大,有的比可見光小,由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知產生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無法比較,D錯誤。]2.B [一個處于極紫外波段的光子的能量約為E=hν== J≈2×10-18 J由題意可知,光子的能量應比電離一個分子的能量稍大,因此數量級應相同。故選B。]3.C [光子碰撞前動量p1=h,光子被吸收過程,動量守恒,由題意知原子碰前的動量大小與光子動量大小相等,即p2=p1,又滿足p2=,聯立可得原子吸收光子前的物質波的波長λ=,C正確;由Ek=及Ek=hν'可知,要求得原子吸收光子前的動能Ek、物質波的頻率ν',還需知道原子的質量m,B、D錯誤;由Ek=mv2可知無法求出原子吸收光子前的速度,A錯誤。]4.A [根據Ekm=hν-W,可知入射光的頻率不同時,電子的最大初動能不同,又eUc=Ekm,得Uc=ν-,可知入射光的頻率ν不同時,遏止電壓Uc不同,A項正確;由Uc=ν-,知Uc-ν圖像的斜率k=,與入射光的頻率ν無關,B項錯誤;題圖甲所示電路中,當電壓增大到一定數值時,電流表的示數為零,此時的電壓為遏止電壓,不會達到飽和電流,C項錯誤;根據Ekm=hν-W可知,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入射光的光照強度無關,D項錯誤。]5.C [處于第4能級的氫原子至少要吸收能量為0.85 eV的光子才能電離,故A錯誤;讓題圖乙所示的光電管陰極K發生光電效應,所以發生光電效應的能量值對應的躍遷為氫原子由第4能級向基態躍遷或氫原子由第3能級向基態躍遷,由題圖丙可知,b光的遏止電壓大,a光的遏止電壓小,根據Ek=hν-W,及eUc=Ek知b光為氫原子由第4能級向基態躍遷發出的,a光為氫原子由第3能級向基態躍遷發出的,故B錯誤;題圖丙中的圖線b所表示的光的光子能量為Eb=E4-E1=-0.85 eV-(-13.6 eV)=12.75 eV,故C正確;由題圖丙可知,b光的遏止電壓大,a光的遏止電壓小,根據Ek=hν-W,用題圖丙中的圖線a所表示的光照射陰極K時產生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比用圖線b所表示的光照射時更小,故D錯誤。]6.BCD [光電效應現象說明光具有粒子性;干涉和衍射都是波特有的現象,故光的干涉現象和衍射現象表明光具有波動性,故A錯誤,B、C正確。光具有粒子性的同時又具有波動性;光在傳播時波動性顯著,而與物質相互作用時粒子性顯著,D正確。]7.BC [由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Ek=hν-W,又由動能定理有Ek=eU,當νa>νb時,Eka>Ekb,Ua>Ub,A錯誤,B正確;若Ua8.AC [由題意可知,當電壓表的示數大于或等于0.9 V時,電流表讀數為0,即遏止電壓為0.9 V,對光電子由動能定理可得-eUc=0-Ekmax,即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為0.9 eV,所以光電子的初動能可能為0.8 eV,故A正確;由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有Ekmax=hν-W,可得W=hν-Ekmax=(3.6-0.9) eV=2.7 eV,故B錯誤;由題意可知,當用光子能量為3.6 eV的光照射到光電管上時,電流表G有讀數,即有光電子逸出,開關S斷開后,光電子仍然能達到陽極,即能形成光電流,故C正確;由于2 eV小于陰極的逸出功,故改用能量為2 eV的光子照射,不能發生光電效應,即電流表G沒有讀數,故D錯誤。]9.AC [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光電管兩極的電壓增大,若電壓為正向電壓,則在光電流達到最大前,電流表示數增大,在光電流達到最大后,電流表示數不變,若電壓為反向電壓,則在光電流為零前,電流表示數減小,在光電流為零后,電流表示數不變,因此,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電流表的讀數可能增大,A正確;根據光電效應方程和遏止電壓與最大初動能的關系可知Ekm=hν-W=eUc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等于eUc,由題設條件無法求得金屬K的逸出功,B錯誤,C正確;若保持光的顏色不變,即光的頻率保持不變,只增加光照強度時,I-U圖像的Uc保持不變,D錯誤。]10.BD [根據光電效應方程有Ek=hc-W,知兩圖線的斜率均為hc,故A錯誤;乙圖線與橫軸交點對應Ek乙=0,即0=hc-W乙,且由乙圖線可知=b,聯立解得W乙=hbc,故B正確;由甲圖線可知,Ek甲=0時,則=a,解得極限波長為λ甲=,故要使金屬甲發生光電效應,入射光的波長需要小于,故C錯誤;由題圖可知,乙的極限波長小,因此乙的極限頻率大于甲的極限頻率,根據光電效應發生的條件,可知能使金屬乙發生光電效應的入射光,一定能使金屬甲發生光電效應,故D正確。]11.hνc νc+解析 由圖像可知,該金屬的極限頻率為νc,則逸出功為W=hνc用某一單色光照射該金屬時,實驗測得遏止電壓為Uc,則Uce=hν-hνc該單色光的頻率為ν=νc+。12.(1)減小 (2)無 (3)4.5解析 (1)在A處用紫外線燈照射鋅板,鋅板發生光電效應,光電子射出后,鋅板帶正電,用一帶少量負電的金屬小球與鋅板接觸,會使鋅板上帶的正電荷減少,則驗電器指針偏角將減小。(2)產生光電效應需要入射光的頻率達到極限頻率以上,與光照強度無關。用相同強度的鈉燈發出的黃光照射鋅板,驗電器指針無偏轉,說明黃光不能使鋅板發生光電效應,即黃光的頻率低于極限頻率。改用強度更大的紅外線燈照射鋅板,紅外線的頻率小于黃光的頻率,則紅外線也不能使鋅板發生光電效應,則驗電器指針無偏轉。(3)當滑至某一位置時電流計的讀數恰好為零,讀出此時電壓表的示數為6.0 V,說明遏止電壓為6.0 V。則最大初動能為Ek=eU=6.0 eV,由光電效應方程有Ek=hν-W,可得光電管陰極材料的逸出功為W=hν-Ek=10.5 eV-6 eV=4.5 eV。13.(1)h-m (2)eU+m解析 (1)根據光電效應方程有Ekm=h-W=m解得W=h-m(2)由動能定理有eU=Ek-Ekm解得Ek=eU+m。14.(1) 4.97×10-16 J (2) 2.3×10-15 J(3) 2.2×10-11 m解析 (1)電子在磁場中半徑最大時對應的初動能最大。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則有evB=m,Ekm=mv2解得Ekm=代入數據解得Ekm≈4.97×10-16 J(2)由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方程可得Ekm=hν-W,ν=,故W=-Ekm,代入數據解得W≈2.3×10-15 J(3)由物質波波長公式可得λ'=電子的動量p=mv=解得λ'≈2.2×10-11 m。15.(1)- (2)-E1 (3)-解析 (1)由W=hνc又有W=-E1=-E1解得νc==-(2)氫原子從n=3能級向n=1能級躍遷輻射出的光子能量最大,此時從金屬表面逸出的光電子初動能最大,設為Ekm,則有hν=-E1=-E1,由Ekm=hν-W得Ekm=-E1-(-E1)=-E1(3)因為放出的光子能量滿足hν=En-Em,可知從n=3能級躍遷到無窮遠需要的最小能量為ΔE=0-()=-那么對應的頻率為ν'=-。(共45張PPT)章末檢測試卷(第6章)一、單項選擇題1.(2023·泰安市高二期末)關于光電效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光電效應是原子核吸收光子向外釋放電子的現象B.飽和電流的大小與入射光的強度有關,且隨入射光強度的增強而增大C.金屬的逸出功與入射光的頻率成正比D.用不可見光照射某金屬,比用可見光照射同種金屬產生的光電子的最 大初動能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光電效應是原子吸收光子向外釋放電子的現象,A錯誤;飽和電流的大小隨入射光強度的增強而增大,B正確;逸出功與金屬本身的特點有關,與外界因素無關,C錯誤;由于不可見光的頻率有的比可見光大,有的比可見光小,由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知產生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無法比較,D錯誤。1314152.(2024·北師大附中開學考)2017年年初,我國研制的“大連光源”——極紫外自由電子激光裝置,發出了波長在100 nm(1 nm=10-9 m)附近連續可調的世界上最強的極紫外激光脈沖。“大連光源”因其光子的能量大、密度高,可在能源利用、光刻技術、霧霾治理等領域的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一個處于極紫外波段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可以電離一個分子,但又不會把分子打碎。據此判斷,能夠電離一個分子的能量約為(取普朗克常量h=6.6×10-34 J·s,真空光速c=3×108 m/s)A.10-21 J B.10-18 JC.10-15 J D.10-12 J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一個處于極紫外波段的光子的能量約為E=hν== J≈2×10-18 J由題意可知,光子的能量應比電離一個分子的能量稍大,因此數量級應相同。故選B。1314153.1985年華裔物理學家朱棣文成功利用激光冷凍原子,現代激光制冷技術可實現10-9 K的低溫。一個頻率為ν的光子被一個相向運動的原子吸收,使得原子速率減為零,已知真空中光速為c,普朗克常量為h,根據上述條件可確定原子吸收光子前的A.速度 B.動能C.物質波的波長 D.物質波的頻率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光子碰撞前動量p1=h,光子被吸收過程,動量守恒,由題意知原子碰前的動量大小與光子動量大小相等,即p2=p1,又滿足p2=,聯立可得原子吸收光子前的物質波的波長λ=,C正確;由Ek=及Ek=hν'可知,要求得原子吸收光子前的動能Ek、物質波的頻率ν',還需知道原子的質量m,B、D錯誤;由Ek=mv2可知無法求出原子吸收光子前的速度,A錯誤。154.(2023·駐馬店市高二月考)圖甲是“探究光電效應”的實驗電路圖,光電管遏止電壓Uc隨入射光頻率ν的變化規律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入射光的頻率ν不同時,遏止電壓Uc不同B.入射光的頻率ν不同時,Uc-ν圖像的斜率不同C.圖甲所示電路中,當電壓增大到一定數值 時,電流表的示數將達到飽和電流D.只要入射光的光照強度相同,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就一定相同123456789101112131415√根據Ekm=hν-W,可知入射光的頻率不同時,電子的最大初動能不同,又eUc=Ekm,得Uc=ν-,可知入射光的頻率ν不同時,遏止電壓Uc不同,A項正確;由Uc=ν-,知Uc-ν圖像的斜率k=,與入射光的頻率ν無關,B項錯誤;題圖甲所示電路中,當電壓增大到一定數值時,電流表的示數為零,此時的電壓為遏止電壓,不會達到飽和電流,C項錯誤;根據Ekm=hν-W可知,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入射光的光照強度無關,D項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5.(2023·河南省周口恒大中學高二月考)氫原子的能級圖如圖甲所示,一群處于第4能級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過程中能發出6種不同頻率的光,其中只有頻率為νa、νb兩種光可讓圖乙所示的光電管陰極K發生光電效應。分別用頻率為νa、νb的兩個光源照射光電管陰極K,測得電流隨電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處于第4能級的氫原子可以吸 收一個能量為0.75 eV的光子 并電離B.圖丙中的圖線a所表示的光是氫原子由第4能級向基態躍遷發出的C.圖丙中的圖線b所表示的光的光子能量為12.75 eVD.用圖丙中的圖線a所表示的光照射陰極K時,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比用 圖線b所表示的光照射時更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處于第4能級的氫原子至少要吸收能量為0.85 eV的光子才能電離,故A錯誤;讓題圖乙所示的光電管陰極K發生光電效應,所以發生光電效應的能量值對應的躍遷為氫原子由第4能級向基態躍遷或氫原子由第3能級向基態躍遷,由題圖丙可知,b光的遏止電壓大,a光的遏止電壓小,根據Ek=hν-W,及eUc=Ek知b光為氫原子由第4能級向基態躍遷發出的,a光為氫原子由第3能級向基態躍遷發出的,故B錯誤;141512345678910111213題圖丙中的圖線b所表示的光的光子能量為Eb=E4-E1=-0.85 eV-(-13.6 eV)=12.75 eV,故C正確;由題圖丙可知,b光的遏止電壓大,a光的遏止電壓小,根據Ek=hν-W,用題圖丙中的圖線a所表示的光照射陰極K時產生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比用圖線b所表示的光照射時更小,故D錯誤。1415二、多項選擇題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光電效應現象表明光具有波動性B.光電效應現象表明光具有粒子性C.光的干涉和衍射現象表明光具有波動性D.光在傳播時波動性顯著,而與物質相互作用時粒子性顯著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光電效應現象說明光具有粒子性;干涉和衍射都是波特有的現象,故光的干涉現象和衍射現象表明光具有波動性,故A錯誤,B、C正確。光具有粒子性的同時又具有波動性;光在傳播時波動性顯著,而與物質相互作用時粒子性顯著,D正確。1314157.(2023·重慶市渝中區高二月考)在光電效應實驗中,分別用頻率為νa、νb的單色光a、b照射到同種金屬上,測得相應的遏止電壓分別為Ua和Ub、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分別為Eka和Ekb。h為普朗克常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νa>νb,則一定有UaB.若νa>νb,則一定有Eka>EkbC.若UaD.若νa>νb,則一定有hνa-Eka>hνb-Ekb√√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由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Ek=hν-W,又由動能定理有Ek=eU,當νa>νb時,Eka>Ekb,Ua>Ub,A錯誤,B正確;若Ua同種金屬的逸出功不變,則W=hν-Ek不變,D錯誤。8.(2023·德陽市五中高二月考)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光電效應現象,當用光子能量為3.6 eV的光照射到光電管上時,電流表G有讀數。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c,當電壓表的示數大于或等于0.9 V時,電流表讀數為0,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光電子的初動能可能為0.8 eVB.光電管陰極的逸出功為0.9 eVC.開關S斷開后,電流表G示數不為0D.改用能量為2 eV的光子照射,電流表G有讀數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由題意可知,當電壓表的示數大于或等于0.9 V時,電流表讀數為0,即遏止電壓為0.9 V,對光電子由動能定理可得-eUc=0-Ekmax,即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為0.9 eV,所以光電子的初動能可能為0.8 eV,故A正確;由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有Ekmax=hν-W,可得W=hν-Ekmax=(3.6-0.9) eV=2.7 eV,故B錯誤;131415123456789101112由題意可知,當用光子能量為3.6 eV的光照射到光電管上時,電流表G有讀數,即有光電子逸出,開關S斷開后,光電子仍然能達到陽極,即能形成光電流,故C正確;由于2 eV小于陰極的逸出功,故改用能量為2 eV的光子照射,不能發生光電效應,即電流表G沒有讀數,故D錯誤。1314159.(2023·寧德市高二期中)如圖甲所示為光電效應實驗的電路圖,某次實驗中保持光的顏色和光照強度不變,通過實驗操作,得到電流表的示數I隨電壓表的示數U變化規律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電流表的讀 數可能增大B.金屬K的逸出功等于eUcC.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等于eUcD.若保持光的顏色不變,只增加光照強度, 圖乙I-U圖像的Uc會增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光電管兩極的電壓增大,若電壓為正向電壓,則在光電流達到最大前,電流表示數增大,在光電流達到最大后,電流表示數不變,若電壓為反向電壓,則在光電流為零前,電流表示數減小,在光電流為零后,電流表示數不變,因此,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電流表的讀數可能增大,A正確;根據光電效應方程和遏止電壓與最大初動能的關系可知Ekm=hν-W=eUc131415123456789101112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等于eUc,由題設條件無法求得金屬K的逸出功,B錯誤,C正確;若保持光的顏色不變,即光的頻率保持不變,只增加光照強度時,I-U圖像的Uc保持不變,D錯誤。13141510.(2023·菏澤市鄄城縣一中高二月考)金屬甲和金屬乙發生光電效應時,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Ek與入射光的波長倒數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為h,真空中的光速為c。則A.金屬甲、乙的Ek- 圖線的斜率均等于hB.金屬乙的逸出功為hcbC.要使金屬甲發生光電效應,入射光的波長需要大于D.能使金屬乙發生光電效應的入射光,一定能使金屬甲發生光電效應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根據光電效應方程有Ek=hc-W,知兩圖線的斜率均為hc,故A錯誤;乙圖線與橫軸交點對應Ek乙=0,即0=hc-W乙,且由乙圖線可知=b,聯立解得W乙=hbc,故B正確;由甲圖線可知,Ek甲=0時,則=a,解得極限波長為λ甲=,故要使金屬甲發生光電效應,入射光的波長需要小于,故C錯誤;151234567891011121314由題圖可知,乙的極限波長小,因此乙的極限頻率大于甲的極限頻率,根據光電效應發生的條件,可知能使金屬乙發生光電效應的入射光,一定能使金屬甲發生光電效應,故D正確。15三、非選擇題11.(2023·福建廈門市高二期末)某金屬在光照下發生光電效應,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Ekm與入射光頻率ν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為h,可知該金屬的逸出功為 ;用某一單色光照射該金屬時,實驗測得遏止電壓為Uc,已知電子電荷量的絕對值為e,則該單色光的頻率為 。 123456789101112131415hνcνc+1234567891011121314由圖像可知,該金屬的極限頻率為νc,則逸出功為W=hνc用某一單色光照射該金屬時,實驗測得遏止電壓為Uc,則Uce=hν-hνc該單色光的頻率為ν=νc+。1512.(2024·陜西省名校協作體月考)如圖甲所示,一驗電器與鋅板相連,在A處用一紫外線燈照射鋅板,關燈后,驗電器指針保持一定偏角。123456789101112131415(1)現用一帶少量負電的金屬小球與鋅板接觸,則驗電器指針偏角將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減小123456789101112在A處用紫外線燈照射鋅板,鋅板發生光電效應,光電子射出后,鋅板帶正電,用一帶少量負電的金屬小球與鋅板接觸,會使鋅板上帶的正電荷減少,則驗電器指針偏角將減小。131415(2)使驗電器指針回到零,再用相同強度的鈉燈發出的黃光照射鋅板,驗電器指針無偏轉。那么,若改用強度更大的紅外線燈照射鋅板,可觀察到驗電器指針 (選填“有”或“無”)偏轉。 123456789101112131415無123456789101112產生光電效應需要入射光的頻率達到極限頻率以上,與光照強度無關。用相同強度的鈉燈發出的黃光照射鋅板,驗電器指針無偏轉,說明黃光不能使鋅板發生光電效應,即黃光的頻率低于極限頻率。改用強度更大的紅外線燈照射鋅板,紅外線的頻率小于黃光的頻率,則紅外線也不能使鋅板發生光電效應,則驗電器指針無偏轉。131415(3)為了進一步研究光電效應的規律,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電路,圖中標有A和K的為光電管,其中K為陰極,A為陽極。現接通電源,用光子能量為10.5 eV的光照射陰極K,電流計中有示數,若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緩慢向右滑動,電流計的讀數逐漸減小,當滑至某一位置時電流計的讀數恰好為零,讀出此時電壓表的示數為6.0 V,則光電管陰極材料的逸出功為 eV。 1234567891011121314154.5123456789101112當滑至某一位置時電流計的讀數恰好為零,讀出此時電壓表的示數為6.0 V,說明遏止電壓為6.0 V。則最大初動能為Ek=eU=6.0 eV,由光電效應方程有Ek=hν-W,可得光電管陰極材料的逸出功為W=hν-Ek=10.5 eV-6 eV=4.5 eV。13141513.(2023·南京市高二月考)端窗式光電倍增管(PMT)主要結構為光陰極和倍增極組成;當波長為λ的入射光照射到光陰極上時,從光陰極上有電子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速度為vm,光陰極和第一倍增極間的加倍電壓為U,已知電子電荷量為e,質量為m,普朗克常量為h,真空中的光速為c。求:(1)光陰極材料的逸出功W;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h-m1234567891011121314根據光電效應方程有Ekm=h-W=m解得W=h-m15(2)光電子到達第一倍增極的最大動能。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eU+m由動能定理有eU=Ek-Ekm解得Ek=eU+m。14.波長λ=0.071 nm的倫琴射線使金箔發射光電子,發生光電效應。光電子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區域內做最大半徑為r的勻速圓周運動,已知r·B=1.88×10-4 T·m。電子的質量m=9.1×10-31 kg,e=1.6×10-19 C,c=3.0×108 m/s,h=6.63×10-34 J·s。試求:(1)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4.97×10-16 J1234567891011121314電子在磁場中半徑最大時對應的初動能最大。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則有evB=m,Ekm=mv2解得Ekm=代入數據解得Ekm≈4.97×10-16 J15(2)該金屬的逸出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2.3×10-15 J由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方程可得Ekm=hν-W,ν=故W=-Ekm,代入數據解得W≈2.3×10-15 J(3)該電子的物質波的波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2.2×10-11 m由物質波波長公式可得λ'=電子的動量p=mv=解得λ'≈2.2×10-11 m。15.(2023·威海市高二月考)已知氫原子處于基態時能量為E1,處于量子數為n的激發態能級時能量為,現有一群氫原子處于n=3的激發態能級,在向低能級躍遷過程中,能放出若干種頻率的光子,用它們照射某金屬表面,發現從n=2能級向n=1能級躍遷時輻射出的光恰能使該金屬發生光電效應,普朗克常量為h,求:(所有答案用題目中所給字母表示)(1)該金屬的極限頻率;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12345678910111213由W=hνc,又有W=-E1=-E1解得νc==-1415(2)能從該金屬表面逸出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E1氫原子從n=3能級向n=1能級躍遷輻射出的光子能量最大,此時從金屬表面逸出的光電子初動能最大,設為Ekm,則有hν=-E1=-E1,由Ekm=hν-W得Ekm=-E1-(-E1)=-E1(3)若用光照的辦法使處于n=3能級的氫原子電離,則照射光頻率至少多大。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因為放出的光子能量滿足hν=En-Em,可知從n=3能級躍遷到無窮遠需要的最小能量為ΔE=0-()=-那么對應的頻率為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章末檢測試卷(第6章).docx 章末檢測試卷(第6章).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