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第三章物態變化第一部分教材梳理課程標準 1.1.1能描述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物態的基本特征,并列舉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不同物態的物質及其應用.1.1.2了解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會用常見溫度計測量溫度.能說出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嘗試對環境溫度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1.1.3經歷物態變化的實驗探究過程,知道物質的熔點、凝固點和沸點,了解物態變化過程中的吸熱和放熱現象.能運用物態變化知識說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1.1.4能運用物態變化知識,說明自然界中的水循環現象.了解我國和當地的水資源狀況,有節約用水和保護環境的意識.課標解讀與命題規律 1.《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認識物質的三態特征,能將物質的形態與自然現象和生活緊密相連;知道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了解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并學會測量溫度;通過實驗探究物態變化,了解其規律并用物態變化的相關知識解釋有關的自然和生活現象.2.預計2025年考查題型以填空題、選擇題、綜合能力題為主,占3~11分.考查重點是溫度計的讀數,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物態變化的判斷、晶體的熔化實驗、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物理現象與物質的熔點或沸點的聯系.C)1.(2022 棗莊)下列對體溫計的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體溫計的量程是 35~45 ℃B.體溫計的分度值是 1 ℃C.某同學的體溫是 36.6 ℃,該同學體溫正常D.利用體溫計也可以測量液體的溫度2.(2023 成都)學校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豐富,體驗感強,深受同學們喜愛.下列實踐活動中,主要是為了加快水分蒸發的是()DA.給果樹剪掉多余的枝葉B.為移栽的瓜苗蓋上地膜C.給山坡上的小樹苗澆水D.將潮濕的稻谷攤開晾曬3.如圖所示是某物質在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從圖象獲得的信息中不正確的是()AA.這種物質是晶體,其熔點為 25 ℃B.在 BC 段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C.在 BC 段物質吸收熱量,溫度不變D.第 12 min 后物質處于液態4.(2024 廣州)廣州春季“回南天”到來時,課室的黑板、墻壁和玻璃都容易“出水”,如圖是在“出水”玻璃上寫的字.這些“水”是由于水蒸氣()CA.遇熱汽化吸熱形成的C.遇冷液化放熱形成的B.遇熱汽化放熱形成的D.遇冷液化吸熱形成的5.(2024 赤峰)下列關于自然界水循環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敘述正確的是()CA.雨的形成是汽化C.霧的形成是液化B.雪的形成是凝固D.霜的形成是升華考點 1 溫度和溫度計的使用冷熱程度℃1.溫度是描述物體____________的物理量.溫度的常用單位是攝氏度 ,符號為 _______. 攝氏溫標中 , 在標準大氣壓下 , 把____________的溫度規定為 0 ℃;把_______的溫度規定為 100 ℃.2.溫度計是測量________的儀器,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是根據________________ 的性質制成的. 溫度計一般可分為實驗用溫度計、寒暑表以及________.冰水混合物沸水溫度液體熱脹冷縮體溫計3.溫度計使用方法.(1)估:估計被測物體的大概溫度.分度值量程(2)選:根據需要選擇_________和_______合適的溫度計.(3)看:使用前先看清溫度計的________和________.(4)放:測量時,溫度計的________要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不要碰到容器的________和側壁.分度值量程(5) 讀:待示數________ 后再讀數,視線要與溫度計內液面________,溫度計的________不能離開被測物體.液泡底部穩定相平液泡4.體溫計的量程為_____________,分度值為________℃,使用時________離開人體讀數.每次使用前,都應先將管內的水銀甩回到玻璃泡內.35~42 ℃0.1可以考點 2 物態變化1.物質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之間的相互轉化就叫做物態變化.固態液態氣態2.熔化和凝固.固態液態晶體保持不變(1)熔化:物質從________變成________的過程.固體可分為_______和非晶體兩大類.晶體熔化過程中要吸熱,溫度__________.常見的非晶體有蠟、_______、_______和瀝青.它們熔化通常是受熱先變軟,然后再慢慢變成液體,在這個過程中,溫度__________.(2)凝固:物質從________變成________的過程.晶體凝固過程中要________熱,溫度________,非晶體凝固過程中也要________熱,溫度________.玻璃松香逐漸升高液態固態放不變放降低(3)熔點和凝固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熔點;晶體凝固時的溫度叫凝固點.同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是________的.晶體處于熔點或凝固點時,可能是______態,也可能是______態,還可能是固液共存狀態.相同固液固態氣態3.升華和凝華.(1)升華:物質從________直接變成________的過程,升華過程要________熱.吸氣態固態放(2)凝華:物質從________直接變成________的過程,凝華過程要________熱.考點 3 水循環和節約用水1.水的三態及水循環:汽化液化凝華(1)太陽照射到江、河、湖、海,水經過________過程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氣溫較低的高空,經過________過程變成小水珠或經過________過程變成小冰晶,形成云.(2)白云若再遇到冷空氣,小水珠互相凝聚成大水珠,落到地面,這就是雨;云中的小冰晶也會凝聚變大,下落時________變成大水珠落到地面變為雨.熔化(3)夏天的冰雹,是在高空中的小水珠遇冷________變成小冰晶,小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形成的;在冬天,水蒸氣急劇降溫,直接________變成小冰晶,下落時凝聚變大形成雪.凝固(4)早晨,溫度較低,水蒸氣以塵埃為核心________成小水珠形成霧;在氣溫更低的冬天早晨,水蒸氣直接________變為小冰晶形成霜.凝華液化凝華用洗米水澆花2.在家庭生活中節約用水的方法有很多,如隨手關好自來水水龍頭、 _________________、 用洗碗或洗菜水沖廁所等.精講 1 溫度和溫度計【例 1】如圖所示,溫度計的示數為__________℃.解析:本考點是廣東中考的必考點.本考點應掌握的知識點:1.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先要弄清楚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讀數時視線與液柱最高處所對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區分溫度是零上還是零下.2.普通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液體的熱脹冷縮,使用時玻璃泡要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若測量液體溫度時要注意玻璃泡不能碰到杯底或者杯壁,普通溫度計不能脫離被測物體讀數,讀數時視線要正視刻度線.由圖知:溫度計上 10 ℃之間有 10 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溫度是 1 ℃,即此溫度計的分度值為 1 ℃;此時的溫度為 39 ℃.答案:39變式拓展1.(2022 牡丹江,改編)圖中的兩個溫度計,________圖是寒暑表,乙圖的示數為________℃.甲乙答案:乙-5精講 2 熔化與凝固【例 2】在下列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中,能反映晶體凝固特點的是()ABCD解析:本考點是廣東中考的高頻考點.在物理中常采用數學圖象方法,把物理現象或物理量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本章中應用圖象分析的物態變化有:(1)熔化圖象.它又包括晶體熔化圖象和非晶體熔化圖象.兩者的區別在于晶體熔化過程是先升溫達到熔點,后開始熔化,溫度保持不變,熔化完后再升溫;非晶體是邊升溫邊熔化,沒有溫度保持不變的過程.(2)液體沸騰圖象.液體沸騰過程中,先升溫達到沸點后開始沸騰,溫度保持不變.(3)凝固圖象,是熔化圖象的相反過程.晶體凝固時先降溫達到凝固點,凝固放熱,溫度不變,凝固完后再降溫;非晶體邊凝固邊降溫.各圖象如下圖所示,平行于時間坐標的線段對應的是熔化(凝固)或沸騰過程,線段對應的溫度是熔點(凝固點)或沸點;同一晶體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晶體物質在熔點溫度時可能是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狀態.本題根據圖象可知,C、D 選項沒有溫度保持不變的線段,所以 C、D 不是晶體的圖象,因此排除;A 選項中不斷吸收熱量,在某段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是晶體熔化圖象.B 選項中不斷放出熱量,在某段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是晶體的凝固圖象.答案:B變式拓展2.(2024 呼和浩特)關于 3D 打印,其過程是:將固態材料在高溫下變成液態材料,噴頭按照 3D 圖紙設計軌跡運動,將液態材料噴出,材料迅速冷卻后形成立體實物.以上描述的打印過程中,涉及的物態變化和吸放熱,下列表述正確的是()CA.先熔化放熱,后凝固吸熱C.先熔化吸熱,后凝固放熱B.先升華放熱,后液化吸熱D.先液化吸熱,后凝華放熱3.如圖所示,是某種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在整個加熱過程中,下列分析正確的是()CA.0~5 min 物質溫度不斷升高,說明該物質正在吸熱熔化B.5~15 min 雖然物質溫度不變,但該物質分子熱運動變快C.該物質是晶體,它的凝固點是 0 ℃D.該物質在第 5 min 和第 15 min 溫度相等,故內能相等K精講 3 汽化與液化【例 3】(2024 菏澤)物理學習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請完成下列問題:(1)安裝實驗裝置時先固定鐵圈_____(選填“A”或“B”).(2)用酒精燈對水加熱時,燒杯上方有“白氣”產生,這是________現象(填物態變化名稱).(3)根據水在沸騰前后記錄的數據,該組同學繪制出如圖乙所示的圖象,分析圖象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__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4)對實驗進行評估時,小明指出水加熱至沸騰用時過長.為了節省時間,請你提出一條合理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考點是廣東中考的高頻考點,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實驗中,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所以安裝實驗裝置時要從下至上開始安裝;白氣是液態的小水珠,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需要放熱;水沸騰時的特點是溫度保持不變,并且持續吸熱;實驗中能夠縮短加熱時間的方法很多,可從提高水溫和減少水的質量角度考慮.答案:(1)B (2)液化 (3)不變 (4)減少水的質量【例 4】(2024 北京)圖甲為我國古代的“節能燈”——“省油燈”,圖乙為其部分剖面示意圖.向燈盞夾層內注水,有助于減慢油的蒸發,達到省油的目的.關于“省油燈”減慢油蒸發的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降低油的溫度B.減小油的表面積C.減慢油表面上方的空氣流動D.減少油的體積解析:本題考查蒸發的影響因素,屬于基礎題.影響蒸發的因素有溫度、液體表面積、液體表面上方的空氣流動.油在燃燒的過程中,溫度升高,會不斷地蒸發,在燈盞上方容器中盛油,在夾層中注水以降低油的溫度,減少了油的蒸發,達到省油的效果.A選項符合題意.答案:A變式拓展D4.(2024 內蒙古)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戶外的人不斷呼出“白氣”,這里“白氣”的形成屬于(A.汽化C.熔化)B.升華D.液化5.(2024 濟寧)電冰箱通電后,制冷劑被壓縮機從蒸發器內吸出、壓縮后進入冷凝器,隨后進入蒸發器……,通過這樣的循環,實現制冷效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制冷劑需選用不容易汽化的物質B.制冷劑需選用汽化吸熱能力弱的物質C.制冷劑在冷凝器內液化放出熱量D.打開工作中的冰箱門,最終能使整個房間內降溫C精講 4 升華與凝華【例 5】如圖所示,自然界中的物態變化讓我們領略了許多美)妙景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輕柔的雪是升華現象C.晶瑩的露是熔化現象B.凝重的霜是凝華現象D.飄渺的霧是汽化現象解析:本考點是廣東中考的高頻考點.水的三態變化是中考的重點,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霧、霜等現象,都是水的物態變化形成的.冰是水凝固形成的.露是在天氣較熱的時候,空氣中的水蒸氣于清晨前遇到溫度較低的樹葉、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它們的表面上.這是一種液化現象.霧是水蒸氣在空氣中遇冷液化成為小水珠.這些小水珠懸浮在地面附近空氣中,因此霧是水蒸氣的液化現象.云是水蒸氣升到高空遇到冷氣流液化成為小水珠或凝華成小冰晶,懸浮在空氣中,因此云包括水蒸氣的液化和凝華現象.霜和雪都是水蒸氣的凝華現象.霜是地表面的水蒸氣在 0 ℃以下的溫度條件下直接變成固體,物態變化屬于凝華現象.雪是天氣較冷的時候,空氣中的溫度低于 0 ℃,水蒸氣在空中凝華成固態,為六角形的冰晶(或叫雪花),在飄降時相互結合形成雪片或雪團.雹是冰球,它的形成較復雜,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氣流帶到氣溫低于 0 ℃的高空,凝結為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時,其外層受熱熔化成水,并彼此相結合,使冰珠越來越大,如果上升氣流很強就會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凝結一層冰殼.經過多次上下翻騰,能結合成較大的冰珠,當上升氣流托不住它時,冰珠就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霧凇和霜都是由水蒸氣遇冷直接凝華成的小冰晶,類似的還有寒冷的冬天,在我國北方一些地方的窗玻璃上常常出現的冰花.本題 A 選項中雪是固態的,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是凝華現象,所以 A 是錯誤的;B 選項中霜是固態的,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是凝華現象,所以 B 是正確的;C 選項中露是液態的,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現象,所以 C是錯誤的;D 選項中霧是液態的,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現象,所以 D 是錯誤的.答案:B變式拓展6.(2024 常州)密封的錘形玻璃泡內有少量碘顆粒.如圖所示,將玻璃泡浸入熱水中,玻璃泡內碘顆粒逐漸消失、同時出現紫紅色 碘 蒸 氣 , 這 是 ________( 物 態 變 化 名 ) 過 程 , 需要________(選填“吸”或“放”)熱.將玻璃泡從水中取出后,碘蒸氣逐漸消失、同時出現碘顆粒,這是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過程.答案:升華吸 凝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