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十章浮力第一部分教材梳理課程標準 2.2.9 通過實驗,認識浮力.探究并了解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能運用物體的浮沉條件說明生產生活中的有關現象.課標解讀與命題規律 1.《課程標準》對浮力的要求包含通過實驗認識浮力,探究浮力的影響因素和運用物體的沉浮條件解釋生產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相互聯系三個方面的要求,注意不要將這些要求分割開來.2.預計2025年考查題型以填空題、實驗題、綜合能力題為主,占4~6分.考查重點是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實驗及簡單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C1.如圖所示的容器中裝有水,沒有受到浮力的是()A.物體 AB.物體 BC.C 部分D.D 部分2.(2024 巴中)一個體積為 100 cm3、質量為 90 g 的球放入足夠)A深的水中,靜止后的狀態及所受浮力大小為(A.漂浮,0.9 NB.漂浮,1 NC.沉底,0.9 ND.沉底,1 N3.(2024 黑龍江)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別放入裝有不同液體的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中,小球靜止時兩燒杯液面相平,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BA.甲燒杯中液體的密度小B.乙燒杯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小C.甲燒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D.甲、乙兩燒杯對桌面的壓力相等4.(2024 內江)“青島號”導彈驅逐艦從海洋駛入長江時,受到的浮力和吃水深度的變化是(ρ海水 >ρ水 ,忽略驅逐艦自重的變化)(B)A.浮力變大C.吃水深度變小B.浮力不變D.吃水深度不變5.(2024 海南)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個實心柱體,將它浸入水中靜止時,其上表面恰好與水面相平.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3 N,柱體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 2 N,則柱體受到的浮力為________N,答案:2 2.5×103其密度是________kg/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考點 1 浮力上豎直向上大1.浮力: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它向________托的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2.產生浮力的原因:液體對物體下表面的壓力比對上表面的壓力________.有關無關3. 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以及液體的密度______.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以及物體所處深度________.4.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到的浮力大小________它所排開的液體所受到的重力.公式:F浮=________=________.要計算氣體壓強,________(選填“可以”或“不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等于G排ρ液 gV 排可以考點 2 物體浮沉的條件1. 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的浮沉取決于它所受到的浮力和________.重力上浮漂浮下沉當 F 浮> G物 時,物體________,最終________;當 F浮< G物時,物體________,最終________;當 F浮=G物 時,物體_______或________.沉底懸浮漂浮2.浮力的應用:等于改變自身重力(1)輪船和密度計是利用漂浮時浮力________重力的性質工作的.改變自身體積相同小(2)潛水艇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來實現浮沉的;熱氣球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來實現升降的.(3)密度計在不同液體中都會處于漂浮狀態,所以其在不同液體中所受浮力________.密度計的刻度從下往上的示數是越來越________.精講 1 浮力及其計算【例 1】(2024 達州)同學們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提出了以下猜想:①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入液體中的深度有關;②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③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1)根據實驗數據,小聰計算出該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___N.實驗步驟和數據如圖所示(ρ水=1×103 kg/m3,g取10 N/kg)(2)為了驗證猜想①,分析 A 與 C、D 三次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浸入液體中的深度______(選填“有”或“無”)關.(3)為了驗證猜想②,分析 A 與______三次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4)小聰為了驗證猜想③,分析 A 與 B、E 三次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你認為這樣的操作是__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細心的小紅利用實驗數據還計算出步驟 E 中所用鹽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解析:本考點是廣東中考的高頻考點.本題綜合考查了浮力的測量、控制變量法的使用、浮力的影響因素、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的計算等知識點.(1)根據浮力測量原理,利用空氣中拉力(A 圖)和浸沒狀態拉力[C 圖(或 D 圖)]相減即可得到浮力,為 6 N-2 N=4 N.(2)物體在 C 和 D 均為完全浸沒,雖然深度不同但是所受浮力均為 6 N-2 N=4 N,因此可以說明浮力大小與浸入液體中的深度無關.(3)為了得到浮力與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需要比較的是在同種液體中,排開液體體積不同的對照,因此選擇 B 和 C(或 B 和 D).(4)B 和 E 在兩種密度不同的液體中排開液體體積不同,沒有控制變量,因此得到的結論不正確.(5)利用 A 和 E 兩圖的示數之差可以得到物體在鹽水中所受浮力為 6 N-1.6 N=4.4 N,而在水中所受浮力為 4 N,由阿基米德原理有 F浮=ρgV排,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物體所受浮力與103 kg/m3.答案:(1)4 (2)無(3)B、C(或 B、D) (4)錯誤 沒有控制排開液體體積相等 (5)1.1×103變式拓展1.(2022 廣州)兩個量筒均裝有 20 mL 的水,往量筒分別放入甲、乙兩個不吸水的物塊,物塊靜止后如圖所示,水的密度為1 g/cm3,g 取 10 N/kg,則()BA.甲的體積為 40 cm3B.甲受到的浮力為 0.4 NC.乙排開水的體積小于 20 mLD.乙受到的浮力小于甲受到的浮力2.(2024 棗莊)如圖甲所示,使圓柱體緩慢下降,直至其全部沒入水中,整個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示數 F 與圓柱體下降高度 h 變化關系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則圓柱體受到的最大浮力是________N,圓柱體剛好全部浸沒時,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是________Pa,圓柱體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g 取 10 N/kg,忽略圓柱體下降過程中液面高度的變化)答案:2 10002精講 2 物體沉浮條件及其應用【例 2】某實驗小組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時,實驗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彈簧測力計、量筒、燒杯、銅塊、蠟塊、細線、水及其他簡單輔助器材.(1)探究銅塊的下沉條件.實驗中,他們用兩種方法測量了銅塊受到的浮力.方法 1:測量過程及示數如圖甲所示,可得銅塊所受的浮力為__________N.方法 2:測量過程及示數如圖乙所示,可得銅塊排開水的體積為____________mL.通過以上實驗可得出銅塊浸沒在水中下沉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究蠟塊上浮的條件.要測量蠟塊浸沒時的浮力,應選用____________________(選填“方法 1”或“方法 2”).解析:(1)由圖讀出金屬塊在空氣中重力 G、金屬塊浸沒在水中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F示,利用稱重法求金屬塊所受的浮力;量筒兩次讀數之差就是金屬塊的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受到的浮力;物體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時,物體將下沉.(2)由于蠟塊的密度小,會漂浮在水中,在不施加外力的情況下,無法浸沒在水中,因此需考慮使用針壓法來進行實驗.(1)由圖甲可得:G=2.2 N,F示=2 N.金屬塊所受的浮力:F浮=G-F示=2.2 N-2 N=0.2 N.金屬塊的體積:V=40 mL-20 mL=20 mL=20 cm3.金屬塊受到的浮力:F浮=ρgV排=1.0×103 kg/m3×10 N/kg×20×10-6 m3=0.2 N.金屬塊浸沒在水中下沉的條件:F浮<G.(2)由于蠟塊不下沉,不能直接測量蠟塊受到浮力的大小,要測量蠟塊浸沒時的浮力應選方法 2,用針將蠟塊完全壓入水中.答案:(1)0.2 20 物體所受浮力小于重力 (2)方法 2變式拓展C3.(2023 重慶)小俊用彈簧測力計吊著質量為 1.35 kg 的圓柱體,從如圖位置緩慢浸入裝滿水、深度合適的溢水杯中,圓柱體底面積為 100 cm2、高為 5 cm.則圓柱體下降過程中()A.浸沒前彈簧測力計示數逐漸變大B.浸沒前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逐漸變小C.浸入一半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11 ND.剛浸沒時圓柱體底部受到水的壓力為 8.5 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