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6年廣東省初中歷史考試大綱第一部分 中國古代史(一)中華文明的起源1、元謀人、北京人。 北京人等早期人類原始人類文化遺存.2、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等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征。3、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二)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1、知道禪讓制到王位世襲制的演變。2、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3、商鞅變法,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三)統一國家的建立1、秦兼并六國和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史實,統一國家建立的意義。2、評價漢武帝。漢武帝大一統的主要史實。3、了解張騫通西域的史實。4、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四)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1、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五)繁榮與開放的社會1、“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和“開元盛世”的基本史實。2、隋唐科舉制度的主要內容。3、唐與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實。4、遣唐使、玄奘西行、鑒真東渡等史實,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六)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1、列舉宋代南方生產發展和商業繁榮的史實,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2、宋代的社會 改成都市生活。(七)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1、明清兩朝加強專制統治的主要措施。2、鄭和下西洋的史實。3、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雅克薩之戰。4、清朝設置駐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等史實,清朝加強對邊疆地區管轄和維護國家統一的主要措施。5、閉關鎖國的主要表現及其歷史影響。(八)科學技術1、司母戊鼎,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成就。2、華佗、張仲景和《傷寒雜病論》、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等名醫名著。3、《水經注》、《齊民要術》、《天工開物》等 重要著作。4、以都江堰、長城、大運河、趙州橋、北京故宮 等為例,體會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5、四大發明,中國古代科技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九)思想文化1、孔子,“百家爭鳴”的主要史實。2、唐詩、宋詞和明清小說,中國古代的文學成就。3、《史記》、《資治通鑒》的作者和體例。4、以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閻立本、吳道子、張擇端等為例,了解古代書法、繪畫的主要成就。第二部分 中國近代史(一)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1、林則徐虎門銷煙。2、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3、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俄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的侵略史實。4、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基本史實。5、鄧世昌和《馬關條約》。《馬關條約》及影響.6、八國聯軍侵華的史實;《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辛丑條約》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二)近代化的起步1、洋務派為“自強”、“求富”而創辦的主要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評價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知道“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戊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3、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4、陳獨秀、胡適等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1、五四愛國運動的基本史實,五四精神。2、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3、黃埔軍校的創建和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4、南昌起義,中國共產黨創建工農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意義。5、紅軍長征的基本史實,中國革命的艱難曲折改成長征勝利的意義 。(四)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1、九一八事變。知道九一八事變后中國開始了局部抗戰。2、西安事變的概況,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作用。3、七七事變的史實,中國全民族抗戰從此開始。4、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等罪行為例,認識日本軍國主義兇惡殘暴的侵略本質。5、中國軍隊血戰臺兒莊和百團大戰等史實,中國軍民在抗日戰爭中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6、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主要內容。7、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五)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1、重慶談判的有關史實。理解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認識國民黨獨裁、挑起內戰的本質。2、中共中央轉戰陜北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史實,人民解放戰爭開始轉入戰略進攻。3、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說明人民解戰爭迅速勝利的主要原因。(六)經濟和社會生活1、了解近代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狀況。張謇“實業救國”的基本史實。2、民國以來剪發辮、易服飾、改稱呼等社會習俗方面的變化。(七)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1、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學技術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2、魏源、嚴復等人的主要思想。3、科舉制度的廢除和京師大學堂的開辦,近代新式教育發端的主要史實。第三部分 中國現代史(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1、開國大典的史實,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2、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實。3、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廢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義。改成土地改革運動的主要內容 。(二)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1、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2、1954年頒布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3、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的標志。4、“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的嚴重失誤。5、“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國民經濟遭受嚴重破壞的主要史實,“文化大革命”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嚴重災難。(三)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史上的偉大轉折。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內容。了解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的基本原則。3、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經濟特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和影響。4、我國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重要法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重大進展。5、鄧小平理論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四)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1、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實。2、香港、澳門回歸的史實,說明“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3、了解祖國大陸與臺灣經濟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實,認識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五)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主要內容,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的史實。2、我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實。3、我國參與“亞太經合組織”的活動等史實,說明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改成:以我國參與有關國際和地區組織的活動等史實為例,說明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六)科技、教育與文化1、“兩彈一星”的成功研制、“秈型雜交水稻”的培育推廣等標志性成果,以及“863”計劃的制訂。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科教興國戰略”。2、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為例,說明信息技術在促進我國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七)社會生活1、以人們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變化為例,說明改革開放對人們生活方式所產生的影響。2、知道就業制度的變化,認識社會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就業觀念。第四部分 世界古代史(一)上古人類文明1、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倫的《漢謨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了解人早期文明產生的自然地理環境。2、伯里克利時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狀況,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3、羅馬共和國的興衰。 (二)中古亞歐文明1、大化改新的基本內容。2、西歐城市興起。(三)文明的沖撞與融合1、馬可·波羅來華、阿拉伯數字的發明和傳播等史實,世界各民族各地區和平交往的歷史意義。(四)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1、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產生與傳播。第五部分 世界近代史(一)歐美主要國家的社會巨變1、《神曲》,達·芬奇、哥倫布的主要活動,文藝復興對人的思想解放的意義,和新航路開辟對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所起的作用。2、《權利法案》、《獨立宣言》和《人權宣言》的基本內容,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影響。3、華盛頓、拿破侖的主要歷史貢獻。評價資產階級政治家的歷史作用。(二)第一次工業革命1、瓦特改進蒸汽機的史實,蒸汽機在大工廠生產中的作用。2、發明“旅行者”號機車的基本史實,鐵路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第一次工業革命及意義。(三)殖民擴張與殖民地人民的抗爭1、“三角貿易”的基本內容,資本原始積累的野蠻性與殘酷性。 2、從英國殖民者對印瘋狂掠奪,認識殖民擴張和掠奪是英國最早成為資本主義工業強國的重要條件之一。 3、概述玻利瓦爾和章西女王領導反抗殖民統治斗爭的主要事跡,體會殖民地國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義性。(四)資產階級統治的鞏固與擴大1、南北戰爭在美國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林肯的主要歷史貢獻。2、俄國廢除農奴制法令的主要內容,認識農奴制改革的歷史作用。3、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明治維新在促進日本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中所起的作用。(五)國際工人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了解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 《共產黨宣言》的歷史意義。(六)第二次工業革命1、列舉電力廣泛使用的史實,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2、本茨和萊特兄弟的發明活動,汽車和飛機兩種交通工具的發明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七)第一次世界大戰1、“三國同盟”、“三國協約”的組成國及相關條約的主要史實。歐洲兩大軍事對抗集團形成的嚴重后果。2、凡爾登戰役,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災難。(八)科學與思想文化1、牛頓、達爾文和愛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認識科學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2、伏爾泰等人的基本主張。初步認識思想解放與社會進步的關系。第六部分 世界現代史(一)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1、列寧在社會主義建設文明所作的探索。2、20世紀二三十年代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成就和經濟政治體制上存在的嚴重弊端。(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西方世界1、了解《凡爾賽和約》《九國公約》的基本內容。2、九國公約的基本內容。3、以產業復興法為例,評價羅斯福新政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作用。羅斯福新政。4、通過國會縱火案和反猶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三)第二次世界大戰1、慕尼黑會議,綏靖政策的實質和惡劣影響。2、德國進攻波蘭和蘇聯、日本偷襲珍珠港等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和逐步擴大的主要事件。3、聯合國家宣言和雅爾塔會議等史實,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及其作用。4、斯大林格勒戰役、諾曼底登陸和攻克柏林戰役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作用。(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變化1、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2、歐洲聯盟。3、戰后日本成為資本主義經濟強國的主要史實。(五)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1、赫魯曉夫改革,戈爾巴喬夫改革,蘇聯解體。3、以匈牙利為例,了解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改革運動。(六)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1、以印度等國為例,簡述亞洲國家實現國家獨立和走上民族振興道路的概況。印度獨立的基本史實。2、戰后非洲獨立運動和拉丁美洲各國為捍衛國家主權、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所進行的斗爭。(七)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1、杜魯門主義,蘇美“冷戰”對峙局面的形成,霸權主義對人類進步和安全的威脅。2、世界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趨向,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相互競爭的復雜性。3、以科索沃戰爭等歷史事件為例,冷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八)科學技術和文化1、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等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