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年級/冊次 四年級下冊 單元 四單元教學設計內容簡介 一、教材內容編排 編排了4篇課文。這些現代詩歌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便于引導學生在情景中學習和領會詩歌所蘊含的情感。《短詩三首》選自歌頌愛的詩集《繁星》,通過對家園、大海、母愛等事物的描寫,表達了對愛與美的贊美?!毒G》運用優(yōu)美的語言、豐富的想象描繪了一幅由各種綠色繪制而成的畫卷,展現了對春天的由衷贊美。《白樺》從不同角度描寫了白樺外在形象和內在氣質的美,表達了對家鄉(xiāng)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在天晴了的時候》通過擬人化的手法,描繪了雨過天晴的鄉(xiāng)村風景,表達了對鄉(xiāng)村自然風光的摯愛 課程標準要求 內容教學要點字詞識寫獨立識字學詞。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關鍵詞語的意思,體會表達效果。語言積累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背誦優(yōu)秀詩文。閱讀理解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在誦讀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詩歌的節(jié)奏和韻律書面表達能仿照示例嘗試寫小短詩歌。嘗試創(chuàng)作現代詩實踐活動通過合作實踐(編詩集)提升語言運用能力,落實“綜合性學習”要求。 小組合作整理原創(chuàng)詩歌,設計封面和目錄,培養(yǎng)合作能力。 能和同學們分工,舉辦班級詩歌朗誦會,用合適的語氣朗讀,表情、體態(tài)自然大方。語文要素進階 課文關注語文要素的橫向聯系《短詩三首》通過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及理解關鍵詞的含義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毒G》想象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白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借助優(yōu)美的詞匯想象畫面,感受白樺的形象。《在天晴了的時候》自主閱讀詩歌,結合閱讀感受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教材解讀表格 《短詩三首》課文內容簡介:既寫了作者對往事的難忘,又抒發(fā)了作者對慈母的眷戀之情,唱出了作者對母親的贊歌,同時,還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崇拜和贊頌。 主要寫作手法:運用了排比和反問的修辭手法。 《綠》課文內容簡介:創(chuàng)作于1979年,詩人艾青用生動的文字描繪了春天來臨,萬物復蘇,大地被綠色覆蓋的美麗景象。雖然沒有具體的意象,但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綠色的山林、原野、草地,以及被綠色染成的天空和陽光。 課文內容主旨: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贊美,對生命力的頌揚。 主要寫作手法:全詩以虛寫實,將詩人的感受與景物的描繪完美融合。運用有規(guī)律的排比。 《白樺》課文主旨內容簡介:課文的主旨是通過對白樺樹的描寫,抒發(fā)了詩人對白樺樹的喜愛,同時也表達了對大自然和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主要寫作手法: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使得文字更加生動形象。 《在天晴了的時候》課文內容簡介:此詩依次描寫了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鳳蝶等景物,寫了雨后走小徑的獨特感受。 課文內容主旨:歌唱光明和解放,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之情,以及對恬淡、超脫生活的向往。 主要寫作手法:全詩用擬人手法和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雨過天晴的景色,勾畫出了一幅富有詩意的自然風光圖。通過象征手法表達了詩人對光明和解放的歌頌,以及對抗戰(zhàn)必勝的堅定信念 人文主題 現代詩歌語文要素 初步了解現代詩的一些特點,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 根據需要收集資料,初步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 : 合作編寫小詩集,舉辦詩歌朗誦會 :學習目標 一、核心素養(yǎng)目標 文化自信 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從課文中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增強文化自信。通過學習和理解詩歌,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和欣賞中華文化,從而更加熱愛和傳承自己的民族文化。 語言運用 學生需要掌握一定數量的生字和詞語,包括正確書寫、理解詞義等。同時,通過反復朗讀課文,學生能夠體會詩歌的韻味,提高朗讀和背誦的能力。此外,學生還應學會運用所學語言進行簡單的詩歌創(chuàng)作或改寫。 思維能力 在學習詩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分析和理解詩歌的意境、情感等,培養(yǎng)自己的思維能力。通過自學和小組合作等方式,學生能夠提出不懂的問題,并嘗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審美創(chuàng)造 學生需要初步了解現代詩的一些特點,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通過學習不同風格和主題的詩歌,學生能夠培養(yǎng)自己的審美情趣和創(chuàng)造力,學會用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二、基礎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現代詩,能結合自己的觀察和體驗,通過想象和聯想,感悟詩歌中的優(yōu)美語言和形象,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2. 能通過多種途徑閱讀、收集、積累更多的詩歌,能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通過聯想和想象感受詩歌的表現力,能用口頭或書面方式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3. 能學習運用詩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4. 能通過合作編詩集、舉辦詩歌朗誦會等形式,享受詩意生活重難點 (1)初步了解現代詩的一些特點,體會詩歌的情感。4篇詩歌中語句表達非常精妙,學會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比如,《短詩三首》中的提到的“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里”寫出了對母親的依戀;《綠》中的“所有的綠集中起來,擠在一起”寫出了對綠的感受和熱愛;《白樺》中通過對白樺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具有白樺精神的守林人的贊美?!对谔烨缌说臅r候》描寫了作者看到的雨過天晴的景象,表達作者對雨后景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這些詞句表達的感情,學會積累,學會體會。 (2)根據需要收集資料,初步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本單元課后題安排了收集詩歌資料,制作摘抄本的作業(yè)。如《短詩三首》課后“收集喜歡的現代詩,準備一個摘抄本,抄寫下來,寫明作者及出處?!栋讟濉芬晃闹?,收集詩歌,交流自己的摘抄本。 (3)合作編小詩集,舉辦詩歌朗誦會。本單元有一個“綜合性學習”要求合作編小詩集,舉辦詩歌朗誦會。學情分析 要把握現代詩歌教學的度。教材的要求僅僅是“初步了解”,所以不要對詩歌中 的意象過度解讀,不要過多探究詩歌的表現手法,關于詩歌的知識不要過度拓展,獨特的 語言表達不要過多分析理解,不應出現過于學術化、成人化的講解評析,教學要貼近兒童的鑒賞水平。教學思路 學習主題: 輕叩詩歌大門——發(fā)現語言的韻律之美 計劃(8——10)課時大任務:詩心萌動·我的創(chuàng)作初體驗 ——詩歌創(chuàng)作大賽任務一 尋找春天的節(jié)拍 (4-5)課時活動1 聽一聽春天奏響的節(jié)拍活動2 晴天小徑風光活動3 仿寫挑戰(zhàn)——我為春天寫首詩任務二 品讀繁星的韻味——采擷短詩之美 ( 2 )課時活動1 解碼詩中的情感密鑰——暢談繁星活動2 親近自然,品味同題詩之美——摘抄星星的詩歌活動3 舉行詩歌朗誦會任務三 自然采風——捕捉靈感的瞬間 (2 —3)課時活動1 詩意的聲音——朗讀窗外的白樺活動2 詩韻流芳·我們的詩集發(fā)布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