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單元課題:單元導讀課——明確任務單元內容分析: 編排了4篇課文。這些現代詩歌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便于引導學生在情景中學習和領會詩歌所蘊含的情感。《短詩三首》選自歌頌愛的詩集《繁星》,通過對家園、大海、母愛等事物的描寫,表達了對愛與美的贊美。《綠》運用優美的語言、豐富的想象描繪了一幅由各種綠色繪制而成的畫卷,展現了對春天的由衷贊美。《白樺》從不同角度描寫了白樺外在形象和內在氣質的美,表達了對家鄉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在天晴了的時候》通過擬人化的手法,描繪了雨過天晴的鄉村風景,表達了對鄉村自然風光的摯愛。單元目標: 1.了解人文主題,語文要素。 2.初步了解現代詩的一些特點,體會詩歌的情感合作編小詩集,舉辦詩歌朗誦會。 3.啟動大任務,進行任務分析,小組分工。單元主題:現代詩歌 課程標準要求:內容教學要點《短詩三首》 《綠》 《白樺》 《在天晴了的時候》獨立識字學詞。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關鍵詞語的意思,體會表達效果。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背誦優秀詩文。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體會詩歌的節奏和韻律綜合性學習多種途徑收集現代詩歌,與同學交流自己收集的詩歌。 通過合作實踐(編詩集)提升語言運用能力,落實“綜合性學習”要求。小組合作整理原創詩歌,設計封面和目錄,培養合作能力。 能和同學們分工,舉辦班級詩歌朗誦會,用合適的語氣朗讀,表情、體態自然大方。語文園地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梳理總結現代詩歌的特點。 正確認識古人的名字。 積累描寫顏色的句子。 積累詩歌的名言,并在積累過程中加深對詩歌的認識。教學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環節一:感受人文主題。一、觀看插圖頁。 請同學們打開新課本,翻到第1單元導語頁,你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你的發現,把你的發現分享給你的同桌。 任務驅動。 圍繞你發現什么,說說通過從單元導語頁中發現什么內容。 老師提問:你在篇章頁上都看到了哪些內容? 單元名稱 單元主題 語文要素 三、老師重點點明本單元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 翻開書讓我們來看一看這個單元的主題和語文要素是什么?請同學們大聲地朗讀一遍。人文主題:現代詩歌。 說一說這個單元的學習要求是什么? 初步了解現代詩的一些特點,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根據需要收集資料,初步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 合作編小詩集,舉辦詩歌朗誦會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 課文關注語文要素的橫向聯系《短詩三首》通過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及理解關鍵詞的含義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綠》想象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白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借助優美的詞匯想象畫面,感受白樺的形象。《在天晴了的時候》自主閱讀詩歌,結合閱讀感受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1.認真觀察圖片內容。 2.暢談自己的發現,同桌之間互相交流。 齊讀單元主題和要素活動意圖: 單元導語頁清楚地向我們展示了本單元學習的基本內容,明確了本單元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通過單元導語頁的學習,讓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單元文章的主題內容,從而為學生學習單元內容做好鋪墊。環節二:明確單元學習主題與活動,宣布大單元任務確定任務群: 在了解單元主題與語文要素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從課程內容及呈現方式上來劃分這個單元所屬的學習任務群,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可以歸屬于“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 所謂“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整體感知、聯想想象,感受文學語言和形象的獨特魅力,獲得個性化的審美體驗;了解文學作品的基本特點,欣賞和評價語言文字作品,提高審美品位;觀察、感受自然與社會,表達自己獨特的體驗與思考,嘗試創作文學作品。 二、公布任務要求: 根據此學習任務群的定位和要求,本單元學習大任務就可以確定為,“詩心萌動·我的創作初體驗 ——詩歌創作大賽”整合三個任務八個活動進行學習。將識字寫字、詩歌閱讀、語文綜合性學習、語文園地等整合在“尋找春天的節拍;品讀繁星的韻味——采擷短詩之美;自然采風——捕捉靈感的瞬間”三大學習任務之中,教師需創設研學打卡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在任務驅動中主動學習,完成任務。學生在一首首詩的世界,了解現代詩的特點,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在一本本詩集的閱讀中,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編創小詩集,在詩歌朗誦會上展示。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積累語文學習經驗,建構適應未來學習和生活所需的基本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育人功能。 教學活動簡介: 趣味導入: 同學們,準備好開啟一場奇妙的“文字冒險”了嗎?今天,我們的教室要變身成一座“詩歌魔法學院”啦!你們知道嗎?藏在課本里的文字會跳舞——有的像《綠》里的小精靈,把風、雨、陽光統統染成春天的顏色;有的像《白樺》枝頭的雪花,悄悄寫下“堅強”的密碼;還有的像雨后的小徑(《在天晴了的時候》),一蹦一跳地牽著我們的手去踩水花! 不過……想拿到“詩歌創作大賽”的黃金入場券,可要完成三個神秘任務哦。 2.教學活動開展過程: 挑戰開始,同學們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啦! 子任務之一:尋找春天的節拍 叮咚!是誰在敲打樹葉鼓?滴答!滴答!雨點打著小詩一樣的節拍跳踢踏舞! 同學們快來,—— 把耳朵貼在詩行上。 誦讀探秘:了解現代詩,怎樣讀現代詩 活動一:聽一聽有關春天的“節奏密碼” 意象采集卡:摘抄《綠》中描繪顏色的詩句,制作“自然色卡”。讓學生跟著詩人用美麗的眼睛看春天的綠色,在尋找到大自然的景象,捕捉到詩味。 活動二:是“抓拍晴天小徑風光”,指導學生朗讀《在天晴了的時候》,跟著詩人用美麗的眼睛看春雨之后的晴天那詩意的世界。 活動三:是“我為春天寫首詩”,通過兩首詩的閱讀、思考,用自己那美麗的眼睛尋找世界的詩歌,模仿《綠》的結構,創作一首“顏色詩”。 校園尋詩:五感觀察法 1. 自然拼貼詩:用采集的落葉、花瓣創作視覺詩歌 2.生活小詩行:運用詩歌形式表達生活體驗 教師可以帶學生到校園角落(如操場、花壇、長廊),用“五感記錄卡”捕捉靈感為春天寫詩。 子任務二:品讀繁星的韻味——采擷短詩之美 活動一:解碼詩中的情感密鑰——暢談繁星。通過朗讀背誦、思考冰心的《短詩三首》,學習詩人對母愛的深情贊頌以及對大海的摯愛之情,體會詩歌的韻味。 活動二:是“閱讀摘抄星星的詩”,介紹古今中外的一些詩人及作品,摘抄有關星星的詩,從不同作家的星星類詩歌中,發現他們如何用美麗的眼睛看世界。 活動三:“舉行星空詩歌朗誦會”,根據摘抄及“我創作的詩”,舉辦一場以“星空詩歌”為主題的朗讀活動,在展示中實現我用美麗的眼睛看世界。 子任務三:自然采風——捕捉靈感的瞬間 活動一:朗讀葉賽寧窗外的白樺,欣賞俄羅斯的國樹,看葉賽寧是如何用美麗的眼睛看窗前白樺這個世界,暢談擴展思路。 活動二:詩韻流芳·我們的詩集發布會 詩集工坊:小組合作編輯主題詩集(配插圖、目錄)觀察教師下發的詩集,說一說詩集包含的內容。想一想編寫詩集的步驟。小組合作,按照組內分工和計劃,合力創編詩集。 小組展示小詩集,介紹小詩集創編的整體構思。師生共評,評選最有創意的小詩集。 3. 朗誦擂臺:舉辦班級詩歌朗誦會(配樂、動作設計) 3. 星級評價:制定"最佳意象獎""最美韻律獎"等特色獎項 明確本單元學習任務群歸屬。 明確本單元學習任務,積極完成各項實踐任務。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