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第11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備考2025年高考語文作文熱點素材速遞速用(全國通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第11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備考2025年高考語文作文熱點素材速遞速用(全國通用)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5屆高考作文備考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第11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新聞呈現:
2024年12月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舉行2024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這是第11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李書磊出席并講話。
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舉行。現場莊嚴肅穆,國旗下半旗。約8000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默然肅立。10時整,公祭儀式開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歌唱畢,全場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默哀,南京市拉響防空警報,汽車停駛鳴笛,行人就地默哀。默哀畢,在解放軍軍樂團演奏的《國家公祭獻曲》旋律中,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16名禮兵抬起8個花圈,敬獻于公祭臺上。
國家舉行隆重集會,深切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緬懷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緬懷同中國人民并肩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各國烈士,表達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崇高愿望。
我們舉行國家公祭,就是要宣示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立場,展現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繼承先烈遺志,書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篇章的堅強決心。我們要凝聚團結奮斗、攻堅克難的力量,發揚自信自立、改革創新的精神,堅定守護和平、維護正義的追求。銘記歷史是為了更好前行。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萬眾一心,奮發有為,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努力奮斗,為人類和平和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素材積累
典型事例
走進每一個受難者的世界
2015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南京大屠殺檔案》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入選的11組檔案,均為最典型的南京大屠殺第一手史料。從南京市民羅瑾冒死保存下來的16張侵華日軍自拍照片,到美國牧師約翰·馬吉的16毫米攝影機及其膠片母片;從南京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谷壽夫判決書的正本,到美國人貝德士以及幸存者陸李秀英的證詞,還包括親歷大屠殺人士的若干日記。這些具有毋庸置疑權威性、真實性和唯一性的材料,對于在全世界形成一種感性記憶,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走進每一個受難者的世界,是一件艱難的事,但對于人類命運共同體來說,其意義巨大。納粹集中營幸存者保羅·策蘭在《死亡賦格》中寫道:每日每夜,我們飲下黑色牛奶,為自己挖掘一座不再擁擠的空中墳墓。所謂的“黑色牛奶”,指的就是無法痊愈的人道傷痛。屬于南京的“黑色牛奶”,需要被今天熱愛和平與發展的人們,特別是在心理上一直遠離東方戰場的人們所飲下。南京大屠殺應成為沉埋在人們心中的活生生的歷史記憶,因為如果人類沒有直面真正的黑暗,就無法解釋光明從何而來。
國家祭典傳遞和平祈愿
202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長鳴的警笛、飛翔的白鴿、全民的祭悼,寫照一個民族記取歷史、祈愿和平的姿態。
舉行國家公祭儀式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整體設計是深埋土中折斷的軍刀,表達正義戰勝邪惡的理念。這把“軍刀”,曾肆意奪去無數同胞的生命,制造了“人類歷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頁”。與之相應的,是紀念館外墻上的一道斷層:這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心頭之痛,也是烙印在人類文明中的深深傷痕。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以國家之名祭奠死難同胞,蘊藏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彰顯尊重生命、愛好和平的國家價值,更是對忘記歷史、背叛歷史甚至歪曲歷史者最有力的反擊。“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刻在紀念館墻上的那一個個死難同胞的名字,正是讓侵略者反人類罪行無所遁形的證據。
走進紀念館,前行的臺階設計得偏高,隱喻中國一步步走來的艱辛。其實,整個世界的和平發展又何嘗不是如此?唯有不忘過往、以史為師、真誠團結,才能有人類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明天。
不忘心中的“哭墻”
在耶路撒冷有一段哭墻,對猶太人來說,那是“距離上帝最近的地方”。對中華民族來說,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也是一段“哭墻”,因為那是距離歷史恥辱最近的地方。
透過遇難者“300000”的數字,那場侵略戰爭像一條鞭子,狠狠地抽在所有中華兒女的心上。然而,傷痛愈是巨大,自尊自強的動力就愈加緊迫;教訓愈是深刻,前進的步伐就愈加篤定。從“一窮二白”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跨越“開除球籍”之危到一步步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心,迎來民族復興光明前景的中國更應銘記歷史,不忘心中的那堵“哭墻”,挺起民族的脊梁和胸膛,托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名句摘抄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
2.所謂“和平”,不過是兩次戰爭之間的時日。——魯迅
3.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毛澤東
4.擦清歷史的鏡子,抹去灰塵,以史為鑒,走好未來的路。——習近平
5.以國之名祭奠死難者的目的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紀念館館長張建軍
6.歷史應是人類的教師。——赫爾巴特
7.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書。——廖沫沙
8.在奧斯維辛之前,我們是只能在想象中體驗罪惡的兒童,而在奧斯維辛之后,我們已經不再是兒童。——杰佛里哈特曼
9.經歷了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中華民族,更加熱愛和平,更懂得珍惜和平。——人民網
10.中國的國家公祭日,也是向世界發出的信號,歷史絕不可重演,苦難絕不可再來,人類應當也必須捍衛和平、共享繁榮。——新京報
11.悲痛會隨時間久遠而湮沒,但歷史的啟示不會。一年一度的國家公祭,恰如振聾發聵的警鐘,提醒人們,歷史記憶需要時常擦拭,人類道義需要不斷砥礪,民族精神需要時常檢閱。——人民日報評論
12.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人民日報引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鼎銘文》
13.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14.我們要紀念、哀悼他們,更應該記住他們
15.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毛澤東
16.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陳毅
17.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劉禹錫
18.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
19.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
20.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以史為鑒,居安思危,更好地面向未來。
21.我豎起一座紀念碑,比銅還堅固,比巍巍的宮殿還高,無論是暴雨,無論是午夜的狂風,還是綿綿的歲月都不能摧毀它。——賀拉斯
22.“祖國呀祖國!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來!強起來罷!“你還有許多兒女在那里受苦呢!”——郁達夫《沉淪》結尾
23.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書。——廖沫沙
24.鮮血不是甘露,用它灌溉的土地不會有好收成。——雨果
25.如果我們不結束戰爭,戰爭會結束我們。——威爾斯
26.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我的祖國》
27.溫暖的生活仍然存在,任何東西都不能把它摧毀。——《羅曼·羅蘭傳》
28.生者有功掛玉印,死者誰復招孤魂。——薩都剌
29.所謂“和平”,不過是兩次戰爭之間的時日。——魯迅
人物素材
01.岑洪桂:眼睜睜看著弟弟被活活燒死
1937年12月,日軍火燒漢中門外城墻根的稻草房,父母帶著我和二妹、二弟逃出火海。當時未滿2歲的三弟在屋內睡覺,日軍阻止父母返回屋內,三弟被活活燒死。
我當年13歲,日軍將我推入火海,腿部被燒傷,至今留有傷疤。
02.常志強:媽媽臨死前,還在給小弟弟喂奶
日軍在攻城時瘋狂轟炸,很多人被炸死燒死。我們姐弟六人隨父母逃生時,最小的弟弟小來,還在吃奶。在逃難中,我母親抱著小來,被日本兵一刀刺中胸部,母親還不肯放下弟弟,接著又被刺了一刀,母親倒在血泊中。
這時,四處逃散的另外3個弟弟全部聚攏到媽媽身邊,抓住日本兵又撕又咬,被一刀一個捅死。滿身是血的小來拼命哭喊,我把他抱到了媽媽面前。媽媽這時已不能講話,只是使勁地把衣服拽開,小弟弟便趴到媽媽身上吃奶。媽媽的血還在流,我用盡力氣替她捂著傷口,捂著捂著,媽媽頭歪了過去。
03.佘子清:日本兵不分男女老幼,逮著就殺
1937年12月13日,日本兵從中華門打進南京后,不分男女老幼,逮著就殺,許多人逃到長江邊,日本兵很快就追過來,慘無人道地用機槍掃射逃跑群眾,江水很快變成了紅色。
當時,我父親僥幸逃到了江北,留在家中的母親卻被日本兵殘忍地殺害了。路上到處是層層疊疊的尸體,男女老幼都有,慘不忍睹。有一次,我被一群日本兵抓住,他們用手槍朝我的頭上猛砸,血流滿面。
04.夏淑琴:那一天,我失去了7位親人
1937年12月13日,約有30個日本士兵瘋狂砸門,房主剛打開房門就被日本人開槍打死了,房主太太上前質問也被打死了。
父親就跪在士兵們面前,懇求他們放過我們,但父親隨即被槍殺。
媽媽抱著1歲的妹妹被日本兵從桌子下拖了出來,小妹被日本兵用刺刀扎死,母親和兩個16歲、14歲的姐姐被日本兵奸殺。外公和外婆試圖保護我們,也被日本兵開槍打死了。
當時,我和4歲的妹妹藏在床上的毯子下面。日本兵用刺刀朝毯子亂扎,我被扎中了三刀,昏了過去。
那一天,我們姐妹失去了7個親人,成了孤兒。我帶著妹妹在這間屋子呆了14天,白天躲在角落的桌子下,到了晚上,才敢出來找吃的。當被老人堂(敬老院)的老人發現時,我后背上的刀口已經化膿。
適應主題
1.勿忘國恥,興我中華。
當今世界并不太平,我們今天能有和平安寧的生活,是先烈們用血肉之軀拼來的,是今天無數的軍人、無數的公安警察等守護的。我們必須銘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訓,奮發努力,用我們的血肉之軀筑起我們新的長城,讓我們的祖國無比強大,讓野心不死的日本右翼勢力對我們望而生畏,讓一切企圖通過霸凌手段把他們的意志強加給中國、改變中國的前進方向、阻撓中國人民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勢力心存畏懼,讓我們成為捍衛世界和平的堅強力量。
2.愛國情懷,腳步鏗鏹。
遠離戰爭的烽火,今日之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具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沐浴于改革開放春風,成長在社會主義中國的寬廣懷抱,今日之人民已經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轉變。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任何時候,唯有銘記歷史才能開創未來。國家公祭日設立以來,以一段悲壯歷史的復原與定格表達當代人的深切緬懷,以國家名義的公祭儀式傳遞中國人不忘屈辱、守護和平的堅定信念。愛國情感的力量在匯聚、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矢志不渝,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腳步鏗鏘有力。
3.國行公祭,世界和平。
國行公祭,祀我國殤!逝者已矣,生者奮進!每年的12月13日上午10時,南京市都會進行防空警報鳴響,這是對逝者的告慰,更是對國人的警示。最好的銘記是奮斗,最好的告慰是行動。犧牲的終極價值和意義,在于讓生者更好地生活,在于讓未來更加美好。讓我們勿忘國恥,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世界各國人民永享和平安寧。這不僅是對歷史最好的尊重,也是對死難同胞最好的告慰!
精彩標題
《公祭日,國情與民情的共鳴》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守護溫暖的生活》
《構筑民族記憶共同體》
《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尊崇英雄烈士,守護精神家園》
《一起放飛和平鴿》
《公祭之日,反思之時》
《莫讓眼淚遮擋視線》
《國家公祭,凝聚共識》
《激勵愛國熱忱,捍衛人類尊嚴》
《公祭日,讓家國情懷盡情流淌》
《公祭是一堂歷史必修課》
《國行公祭,祀我國殤》
《國際公祭日,民族奮進時》
《該銘記的,該喚醒的》
《以國之名,不忘國恥》
《和平是給下一代最好的禮物》
《可以寬恕,但不可以忘卻》
《國家公祭日,向和平宣誓》
《一分鐘的銘記,一代人的銘記》
《將歷史刻在人心》
《銘記至暗時刻,開啟燦爛未來》
《心懷感恩,即使是在最傷痛的時刻》
片斷速寫
1.努力跨越,民族復興。(2022全國乙)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時代創新永無止境。我國取得的一系列的成就,無不昭示著我們跨越式的發展和進步。跨越再跨越,前進再前進,發展再發展,奮斗再奮斗。猶記得,85年前,南京這座歷史名城發生了慘絕人寰的一幕,30多萬同胞不幸遇難。這是中華民族的悲痛記憶,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也不能忘記。今天,我們銘記歷史,國行公祭,以昂揚自信的步伐走向復興,努力實現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國家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更好的未來,我們要不斷跨越。唯有跨越,才能更好的發展。
2.回望過去,奔向未來。(2021天津)
紀念日是我們曾經飽受屈辱今已富強的偉大祖國的華誕,是我們篳路藍縷踐行初心和使命的中國共產黨的生辰,是我們紀念英雄、銘記歷史的國家公祭日。曾經的祖國,飽受屈辱又頑強不屈,跌入泥潭又重新爬起;今天的祖國,不忘初心,努力發展,實現了國泰民安。
紀念日有如時間繩上的結,是歲月長河中一顆顆無法忽視的明珠,它們或光輝耀眼,或沉重悲愴,但都以回望來路的方式,幫我們照亮前路。
3.由弱向強,民族自信。(2021新高考I)
中國的發展,正體現了強弱的變化關系。每個封建王朝都是由勤于政事、選賢舉能、改革創新而興,由荒淫無度、封閉自守而衰。近代以來,由于閉關鎖國而落后于世界的我們,飽受侵略與侮辱。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南京制造了駭人聽聞的大屠殺,這個日子在國家和民族歷史上永遠不會被遺忘。經過戰爭與改革,我國的國勢呈現蒸蒸日上之態,建成社會主義強國指日可待。今天,我們從歷史向未來,以國之名公祭死難者,緬懷那些無辜的同胞們,讓破浪前行的中國號巨輪前景更加廣闊!
時評精選
人民網評:銘記歷史,讓和平的陽光照亮世界
國行公祭,祀我殤胞。2024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這個沉痛的時刻,我們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緬懷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紀念是為了更好地前行,緬懷是為了更好地奮進。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入侵南京,30萬同胞慘遭殺戮,震驚了世界,觸動了一切有良知的人們。古都南京滿目瘡痍,無數民眾流離失所,戰爭的傷疤烙印在古城墻上,更銘刻在了人們心里。罪行就是罪行,災難就是災難,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年復一年的國家公祭就是向世人宣示,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反對篡改歷史的立場堅定不移。
以國之名祭奠同胞、先烈和英雄,就是把個人記憶、家庭記憶、城市記憶上升為國家記憶、民族記憶甚至世界記憶。如今,在國家公祭活動帶動下,社會各界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記敘著南京大屠殺的真相。影片、圖片、圖書、口述歷史……這些具有共識性的社會行動,向全世界發出了鮮明信號,國家儀式的力量、民族歷史的力量可以穿山越海、穿透人心,廣泛播撒和平的種子。
歷史的苦難不能忘記,記住是為了不再重演。我們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而不是要延續仇恨。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沒有和平,發展就無從談起。
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人民。歷史早已啟示人們,和平是需要爭取的,是需要維護的。這需要大家同向而行、同心努力,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唯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維護和平,銘記戰爭的慘痛教訓,樹立休戚相關、安危與共的共同體意識,才能讓和平的陽光照亮世界。
前進的腳步永不停息,向前是為了逐夢圓夢。今天,我們可以告慰遇難同胞和先烈的是,經過一代又一代人奮斗拼搏,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踏上了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人民過上了全面小康生活,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緬懷同胞和先烈中,尤須凝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眾志成城加油干,不斷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今天的中國,是世界和平的堅決倡導者和有力捍衛者。歷史大勢浩蕩前行,民族復興前景光明。新時代新征程,以史為鑒、踔厲奮發,是對死難同胞和革命先烈的最好告慰。
“永矢弗諼,祈愿和平。中華圓夢,民族復興。”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鼎上的銘文,振聾發聵。我們從歷史走來,行進在復興的大道上,又向未來奔去,有信心有意志捍衛歷史正義與人類和平,有決心有能力開辟國家民族的嶄新天地,為此當不懈奮斗、永遠奮斗。
【讀后一悟】
以中國國家的名義進行正式紀念與公祭,其意義在于,促使人類歷史記憶長久保持喚醒狀態,而避免出現哪怕是片刻的忘卻與麻木,以史為鑒、開創未來。
考題鏈接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1937年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侵入南京實施長達40多天滅絕人性的大屠殺,30萬生靈慘遭殺戮,人類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頁。
2014年2月27日,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將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紀念上升為國家層面。國家公祭日的設立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在2022年12月13日第九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各地開展線上線下紀念活動,緬懷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緬懷慘遭侵華日軍屠戮的死難同胞和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表達對他們最深切的懷念和崇高的敬意。
銘記歷史史實,增強愛國情感,珍愛和平生活。
上述材料給你怎樣的啟示?請聯系現實,寫一篇演講稿,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這是一道反映時代精神的材料作文題。材料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概括南京大屠殺這一事件,表現其殘忍性。第二部分介紹了設立國家公祭日這一事件,突出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第三部分則對2022年第九個公祭日各地的活動及意義,突出對英烈的緬懷。提示語部分“銘記歷史史實,增強愛國情感,珍愛和平生活”則點明了寫作的方向。整個材料緊緊圍繞國家公祭日展開,寫作時要圍繞這一點立意構思,突出其時代意義即可。
范文展示
銘記歷史,勿忘國殤
同學們:大家好!
在第11個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我們站在國旗下,應牢記:銘記歷史,勿忘國殤。
12月13日,是鐫刻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的日子,今天,我們將這個日子設立為“國家公祭日”,是對那段苦痛歷史的緬懷,也是對世界和平的期待。
“侵華日寇,毀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蒼生。”我們在歷史深處挖掘深痛過往:眼前,帝國主義的鐵蹄在我們的國土上肆意踐踏;耳邊,侵略者的刀在錚錚作響;頭頂,斷壁殘垣的凄慘在訴說著那苦痛的過往……我們唯有撫摸傷痛,令其結痂,才能化為鎧甲,重鑄民族輝煌。
“捐軀灑血,浩氣干云。盡掃狼煙,重振乾坤。”不忘教訓,離不開不屈的精神。侵華日軍在南京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尸橫遍野,血流成河。“江邊流水盡為之赤,城內外所有河渠,溝壑無不填滿尸體。”現在的南京有多么繁華,過去的南京就有多么令人慘不忍睹。這些曾經留下的痕跡,永遠不會消散。我們不能忘記這些沉痛的歷史,不能忘記弱肉強食的教訓與警示。在這些不堪的背后,是無數革命先烈英勇奮戰,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梁,用自己的生命為我們筑起了鐵血長城,留下了民族的靈魂。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諼,祈愿和平。”傷至甚,痛至切,唯言語能夠時時喚起,卻又非言語所能長久銘記。如今,歷史不會再次重演,悲劇不會再次重現,神州崛起飛天夢,中國“墨子”“玉兔”爭相上九天攬月。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2022年,共有7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離世,登記在冊的親歷者僅余54人。然而,民族的記憶永遠不斷淡去,我們一定將百年前的恥辱銘記,不忘記歷史,不磨滅國家人民經歷的磨難。
時間的風拂過,日復一日帶走舊墳新碑的泥土。但總有人年復一年描摹刻痕,亦為時間染上顏色。今年公祭日前夕,《難民回憶錄》首度公開,為南京大屠殺研究再添新史料;新華社記者歷經多年尋訪100多位幸存者,輯圖成冊,為史留證;更有外國友人親手將二戰相冊無償捐獻。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共有6318件重要文物史料入藏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這份沉甸甸的記憶,源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也當警示后人不忘歷史、珍愛和平。
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初衷并不是讓我們孕育仇恨的種子,而是為了讓我們明白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不易。“中華圓夢,民族復興。泱泱華夏,赫赫文明。”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愛好和平的優良傳統,中華兒女經歷了戰爭的殘酷,更認識到和平的珍貴。銘記歷史,擦干眼淚;勿忘國殤,砥礪前行。
點評
作者以“銘記歷史,勿忘國殤”為寫作中心,寫出設立國家公祭日的深刻思想意義。作者先從材料引出話題,明確寫作對象,然后安排三個主體段進行分析,全面理解設立國家公祭日的深刻的思想意義。接著聯系現實,升華認識,以具體的數字突出對話題的理解突出中心。結尾點題,深化主旨。整篇文章以清晰的思路展開,表現出嚴密的邏輯性。
銘記歷史,奮發自強
同學們:大家好!
那年金陵腥風血雨,赤色濺落,在白墻青瓦的房屋上劃過一道道紅痕;那月建康朝不慮夕,哀聲四起,在烏云密布的天空中形成一圈圈漣漪;今日南京富強興盛,鮮花飄舞,在車水馬龍的城市里蕩起一陣陣歡呼。
國之強盛,家之富足,社會之清靜,未必要源于山之高,河之大,疆域之寬廣。天時地利總有滄海桑田的變遷,總有白云蒼狗的轉換,而唯有一顆堅強的心,維系著歷史的巨輪向著下一個歷史的碼頭前進。誰站在船頭,向著歷史的深處回望初心與始終,面對傷痕時的內心有多沉重,將來就有多光明,前程就有多遠大,歷史的豐碑就有多厚重。
所以,在國家公祭日之際,我們不必親身經受,卻應感同身受。凡有良知者,必要以松軟的內心,包裹著滄桑的歷史,對歷史喊話,對將來祈福。
我們在歷史深處挖掘沉痛過往,帝國主義的鐵蹄好像還在踢踩踐踏,侵略者的刀好像還在錚錚作響,我們唯有摩挲傷痛,讓它結痂,化作堅韌鎧甲;收撿斷壁殘垣,重鑄民族信仰,像銹跡斑斑沉睡于地下幾千年之久的青銅戈矛,越磨礪,越光輝。
居安思危,忘戰必危,公祭日回憶歷史、反思歷史,不是要挑起敵對心情,而是要我們都豎起警覺的耳朵,聽,今日的世界
在平衡中并不太平,人心之變化,地區之簡單,有時候遠超我們的想象。你肯定不會漠視我們的歷史長河中那些跌倒而未頹頓的片段;肯定不會遺忘我們的民族艱苦摸索中那些創痛而未無望的細節;更不會錯過我們的國家在新時代的開展中高歌猛進的時代大潮。每一個人都應當是弄潮兒,是水手,不必徘徊,不必彷徨,不必迷茫,黨和國家領導人就站在巍巍巨輪之上,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
不遺忘憶,離不開歷史的載體。設立國家層面的紀念日,是以國家名義對歷史的記憶;各種各樣的紀念碑、歷史遺跡,是站立在大地上的記憶,都是在告知世界、提示后人,渴望和平、走向復興的中國人民,不能、不會更不應忘卻那些曾經沉痛的記憶。不讓歷史的悲劇重演,就必需建立一個強大的祖國,每一個人都應牢記神圣職責,砥礪前行,這便是對南京遇難同胞的紀念。
美文欣賞
《和平宣言》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鐘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禍從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淪喪。
侵華日寇,擄掠燒殺,尸橫遍野,血染長江。
三十余萬,生靈涂炭,煉獄六周,哀哉國殤。
舉世震驚,九州同悼,雪松紀年,寒梅怒放。
亙古浩劫,文明罹難,百年悲嘆,警鐘鳴響。
積貧積弱,山河蒙羞,內憂外患,國破家亡。
民族覺醒,獨立解放,改革振興,國運日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殷憂啟圣,多難興邦。
八十二載,青史昭彰,生生不息,山高水長。
二零一九,國家公祭,中外人士,齊聚廣場。
白花致哀,莊嚴肅穆,丹忱抒寫,和平詩章。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大德日生,和氣致祥。
和平發展,時代主題,民族復興,世代夢想。
龍盤虎踞,彝訓鼎銘,繼往開來,永志不忘。
公祭銘文
泱泱華夏,赫赫文明。
仁風遠播,大化周行。
洎及近代,積弱積貧。
九原板蕩,百載陸沉。
侵華日寇,毀吾南京。
劫掠黎庶,屠戮蒼生。
卅萬亡靈,飲恨江城。
日月慘淡,寰宇震驚。
獸行暴虐,曠世未聞。
同胞何辜,國難正殷。
哀兵奮起,金戈鼉鼓。
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捐軀灑血,浩氣干云。
盡掃狼煙,重振乾坤。
乙酉既捷,家國維新。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國行公祭,法立典章。
鑄茲寶鼎,祀我國殤。
永矢弗諼,祈愿和平。
中華圓夢,民族復興。
注釋
1.洎(jì)及近代:意指到了近代。洎:到。
2.金戈鼉(tuó)鼓:意指金色的戈鼉皮的鼓。鼉:揚子鱷。
3.永矢弗諼(xuān):語出《詩經·衛風·考槃》,意指永不忘記。矢:發誓。諼:忘記。
參考譯文
泱泱華夏,赫赫文明。仁風遠播,大化周行。
歷史悠久的偉大中華啊,燦爛文明瑰麗奪目!
仁義之風傳播天下,四方諸國皆受教化。
洎及近代,積弱積貧。九原板蕩,百載陸沉。
只可惜到了近代,中國開始積貧積弱。
九州華夏動蕩不安啊,國土淪喪竟逾百年!
侵華日寇,毀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蒼生。
日寇入侵我中華啊,侵占毀壞我首都南京!
尋常百姓慘遭劫掠,滿城蒼生慘遭屠戮!
卅萬亡靈,飲恨江城。日月慘淡,寰宇震驚。
三十萬亡靈啊,就在江城南京,含恨而終!
太陽月亮都為之慘淡無光啊,日寇野蠻暴行,世界人民為之震驚!
獸行暴虐,曠世未聞。同胞何辜,國難正殷。
日本鬼子的暴虐行徑,古往今來聞所未聞啊!
我的同胞無辜受難啊,我的祖國淪入無窮苦難之中!
哀兵奮起,金戈鼉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群情悲憤啊,兵士奮起抗爭,操起金戈,擂起戰鼓!
中華同胞兄弟萬眾一心啊,不分黨派信仰共御外侮!
捐軀灑血,浩氣干云。盡掃狼煙,重振乾坤。
拋頭顱灑熱血,馬革裹尸,浩然正氣沖云霄啊!
八年抗戰,滌盡九州狼煙,重振神州乾坤!
乙酉既捷,家國維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1945年抗戰偉大勝利啊,我國我家面目一新!
我們的歷史必須銘記啊,作為后人必須警惕戒懼!
國行公祭,法立典章。鑄茲寶鼎,祀我國殤。
國家為死難民眾舉行公祭,并用法律的莊嚴形式予以確立!
鑄下這個公祭寶鼎,祭祀因國難而逝去的中華兒女!
永矢弗諼,祈愿和平。中華圓夢,民族復興。
永遠牢記不要遺忘歷史啊,我們祈愿世界永遠和平!
中國夢一定實現啊,祝愿偉大中華民族繁榮復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关县| 闵行区| 连州市| 浮梁县| 光泽县| 兰溪市| 阳城县| 依兰县| 上杭县| 海门市| 湖南省| 婺源县| 永丰县| 武乡县| 旬阳县| 隆昌县| 闽侯县| 裕民县| 罗田县| 历史| 博白县| 和林格尔县| 筠连县| 五常市| 泸溪县| 榆林市| 体育| 林口县| 辉县市| 澄城县| 萨迦县| 城市| 宝坻区| 巩留县| 元谋县| 枣阳市| 屯门区| 岳西县| 犍为县| 行唐县|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