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認識“父、鸚、鵡、悄”等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啦”,會寫“搭、親”等12個字,會寫“母親、外祖父”等11個詞語。2.整體把握文章的意思,理解題意。3.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了解“我”對翠鳥的外貌、動作所作的觀察,感受作者觀察的細致,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4.通過觀察實踐,繼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為單元習作積累素材。【教學重點】1.整體把握文章的意思,理解題意。2.感受作者觀察的細致,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教學難點】通過觀察實踐,繼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為單元習作積累素材。【教學準備】 課件;觀察記錄單【教學過程】點明單元主題,揭示課題師: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五單元,法國羅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一起讀!生讀:“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師:請同學們翻到課本63頁單元導語頁,找一找本單元的學習要求是什么?生1: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師:在生活中,留心、細致的觀察會讓我們發現更多的美好。本單元的主題就是“留心觀察”。(板貼或者板書出示:留心觀察)。請你寫在課本上。師:這節課讓我們先走進第15課,齊讀課題。生:第15課,搭船的鳥。師:看到這樣一個題目,你都有哪些疑問?預設生:為什么搭船?搭船干什么?師: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一起學習這篇課文。師:課下同學們已經預習過課文了,老師先檢查一下同學們生字詞的認讀情況。開火車檢查。從你開始。(生讀拼音)師:本課還有一個多音字啦,誰來試著讀一讀這兩個句子。讀得非常準確,“啦”當做句子中的語氣詞時讀輕聲,當做擬聲詞時讀一聲。師:大家生詞掌握得很好,接下來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體會他是如何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指著板貼或板書留心觀察說)師: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圈畫出作者留心觀察了哪些事物?(生自由讀課文)預設生:作者留心觀察到的事物有(雨 )、( 船夫)、( 翠鳥 )(板書)師:在這三種事物中,作者著重留意到的事物是?生:翠鳥。師:寫了翠鳥哪兩個方面的特點?生:外形和捕魚時的動作。(板書:外形和動作)師:接下來讓我們看看作者是如何做到細致觀察事物的?深入研讀,體會作者細致觀察(一)學習第一段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用橫線畫出作者對雨和船夫細致觀察的句子。(生自由讀第一段)師:不動筆墨不讀書,一邊讀一邊拿著筆標注。(生讀完后)師:請你讀一讀你畫出的描寫雨的句子。預設生:沙啦沙啦地響。師:聽著沙啦沙啦的聲音,我們就知道天下的是什么雨?生:小雨。師:是啊,是小雨。跟著老師一起讀出小雨的輕柔。沙啦沙啦……生讀:沙啦沙啦。師:天下著雨,讀!生讀:天下著雨,雨點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響。師:作者留意到了雨的聲音,他是怎么觀察到的呢?預設生:作者是用耳朵聽的。聽到沙啦沙啦的聲音。師:你可真會總結。同學們看,作者就是用耳朵聽到了天下雨的聲音(板書:聽 聲音),聽聲音的大小知道天下的是小雨。生活中,除了聽聲音的大小,還可以聽聲音的?預設生:高低、清晰度、長短……師:是的,我們還可以聽聲音的音色、長短、高低等等,這樣我們就可以做到細致觀察。作者是怎樣觀察船夫的?請一位同學讀一讀你畫出的描寫船夫的句子。預設生:船夫披著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搖著櫓。師:作者描寫了船夫的哪些方面?生:描寫了船夫的衣著和動作。師:是怎樣觀察到的?生:是用眼睛看到的。(板書:看)(二)學習第二段師:沒錯,作者在進行觀察時,不僅用耳朵聽,還用眼睛看。作者又是怎樣細致觀察翠鳥的外形的呢?請一位同學讀讀學習要求。生: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用圓圈圈出描寫翠鳥外形部位的詞,用雙橫線畫出表示顏色的詞。師:同學們開始學習吧。(生根據學習要求學習)師:作者寫了翠鳥的哪些部位?這些部位是什么顏色的?生: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一些藍色,紅色的長嘴。師:說得非常準確。通過梳理,我們知道作者細致觀察了翠鳥不同的部位以及這些部位的顏色(板書:部位、顏色)這是一只怎樣的翠鳥?預設生:美麗的。師:現在請一位同學讀一讀第二自然段,讀出翠鳥的美麗。(指生讀、個性讀)(生齊讀第二自然段)師:多鮮艷的色彩,多美的小鳥啊!作者是怎么觀察到的呢?生:用眼睛看到的。師:真不錯,作者也是用眼睛看到的。觀察事物,我們不但可以用耳朵聽,聽事物的聲音、大小,還可以用眼睛看,看事物的外形,部位,以及這些部位的顏色。這樣啊,我們就能做到細致觀察。(指著細致觀察的板書)(三)學習第三段師:面對這只美麗的、色彩鮮艷的翠鳥,作者充滿了好奇和疑問,他又想了些什么呢?讓我們一起讀第三自然段,讀出作者的疑問和想法。(板書邊觀察邊想)(生齊讀第三段)學習第四段師:當我正想著時,翠鳥卻不見了,它干什么去了?生:捕魚師:你能找出它捕魚時的動作嗎?生:(沖 飛 銜 站 吞)師:這些動詞,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生:(動作敏捷 速度快)(板書:快)師: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一起看個視頻。別眨眼,我們看一看翠鳥捕魚時到底有多快。(生看視頻)是不是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啊?師:誰來給大家讀一讀這一段,讀出翠鳥動作的敏捷。(生指名讀 齊讀)師:老師把動詞去掉,你能準確填完整嗎?(指生填)師:動詞的準確運用,讓翠鳥捕魚的過程更形象了,如果把這些動詞換一換,你們看可不可以?請一位讀一讀替換后的句子。(生讀)生:不可以,因為換了詞之后,就不能體現翠鳥捕魚的迅猛,速度之快,力量之大。師:是啊,看得準才能寫得活。我們在對事物進行觀察描述時,也要像作者學習細致觀察,準確表達。(五)學習第五段師:同學們我們再次回到課文,你現在知道翠鳥搭了作者的船干什么去了嗎?生:捕魚吃。師:人類和動物和諧共存,多么有趣而生動的畫面,我們一起讀最后一段。(生齊讀)【課堂總結】師:在這次平常的旅行當中,因為作者留心細致觀察,認識了一位可愛的新朋友,給旅途增添了快樂。平時我們也要像作者一樣留心觀察,積累寫作的素材。可以用耳朵聽,聽事物的聲音;用眼睛看,看事物的外形、動作等,當然還有很多方面,比如用鼻子聞、用嘴巴嘗、用手觸摸……我們還可以邊觀察邊想,這樣就會對事物有更深的理解。【作業布置】同學們,只要我們留心觀察生活,就會發現大自然給予了我們許許多多美好的景象,增添了無限的快樂。就請同學們留心觀察身邊的一種動物,然后細致地寫出來。觀察記錄單觀察對象觀察時間觀察地點觀察所得【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