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三單元 我們的公共生活第10課《愛心的傳遞者》第1課時 愛心的傳遞者01教學目標02新知導入03新知講解04課堂練習05課堂小結06板書設計01教學目標政治認同:無直接關聯,但隱含在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中。道德素養:培養學生具有同情心、樂于助人的道德品質,懂得關心他人、幫助他人。法治觀念:無直接關聯,但愛心傳遞與法治社會的和諧氛圍相輔相成。健全人格:通過愛心傳遞活動,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和責任感,促進健全人格的形成。責任意識:強調作為社會成員,每個人都有責任傳遞愛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思考并討論小明為什么能夠成為愛心的傳遞者,引出愛心的含義和重要性。02新知導入讓我們一起思考,為什么小明能成為愛心的傳遞者呢?因為愛心就是關心他人、樂于助人。它像陽光一樣溫暖人心,讓世界更美好。小明懂得了這份力量,所以用行動傳遞愛,讓周圍的人都感受到了溫暖與快樂。03新知講解第一模塊:愛心的傳遞者生活中處處有愛心。我們都得到過別人的關心、幫助,我們也應該關心、幫助別人我們一起走吧。我來幫您開門。用我的吧。糟了,我忘帶彩筆了。老爺爺,您請坐!說一說,你得到過別人什么關心或幫助?你當時有何感受呢?有一次我摔傷了膝蓋,疼得直哭。這時,一個高年級的大哥哥跑過來,輕輕幫我擦藥,還安慰我別怕。我當時心里暖暖的,覺得特別感動。他的關心讓我知道,身邊總有善良的人在默默幫助我們。回想一下,你曾經給過別人什么關心或幫助?回想起那次,我看到同桌小明因為生病而難過,我主動幫他收拾書包,還把自己帶的熱果汁給他喝,告訴他要多喝水,好好休息??粗屑さ难凵?,我心里暖洋洋的,原來幫助別人是這么開心的事!因為家離學校比較近,楊帆每天早上都能很早到教室。他進教室后會把門窗都打開,讓教室里的空氣充分流通,并把地上的紙屑掃干凈。到了冬天,楊帆會早早打開樓道里的飲水機,等同學們來后就可以喝上熱水。放學后,楊帆經常主動留下來幫助值日生打掃衛生,再和大家一起開心地回家。時間長了,同學們都稱楊帆是“班級小雷鋒”,也很愿意和他交朋友。早上,張路會灌上滿滿一大瓶純凈水帶到學校去。媽媽問他:“你帶這么多水,那么沉,能喝完嗎?”張路說:“最近,我們班正為足球賽做準備,到了下午,男生們踢過足球后特別渴,總是買礦泉水有點浪費,我看見好幾個同學就著水龍頭喝水,很不衛生。我想從家多帶點水,大家一起喝?!?br/>在你的身邊有這樣樂于關心或幫助別人的同學嗎?在你身邊有這樣樂于關心或幫助別人的同學嗎?當然有啦!小明就是我們班的熱心腸,每當有人遇到困難,他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無論是借筆還是幫忙打掃衛生,他都樂此不疲。有這樣的同學在身邊,真是一件溫暖又幸福的事情呢!怎么突然下這么大的雨啊!大嫂,趕快給孩子披上吧!別讓孩子受涼了。你還知道雷鋒叔叔哪些樂于助人的故事?你還知道雷鋒叔叔哪些樂于助人的故事嗎?比如,他曾冒雨送孩子回家,不顧自己淋濕;還常常利用休息時間,幫老人挑水、劈柴。雷鋒叔叔總是默默付出,用行動傳遞著愛與溫暖,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活動園:結合本地的情況,開展一次獻愛心活動??梢蚤_辦“跳蚤市場”活動,把自己閑置的物品拿到學校里義賣,將得到的錢捐給當地的孤兒院或需要救助的人。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舉辦一場“愛心跳蚤市場”!帶上你的閑置寶貝來學校,用它們傳遞溫暖。每一份義賣所得,都將化作愛心,捐助給本地的孤兒院和需要幫助的人。小小善舉,大大愛心,讓我們共同點亮希望之光!05課堂練習單項選擇題1.以下哪種行為是傳遞愛心的表現?A. 看到同學摔倒,趕緊上前扶起。B. 在公園里亂扔垃圾。C. 嘲笑別人的不同。正確答案:A2.當你看到一位老奶奶提著重物過馬路時,你應該怎么做來傳遞愛心?A. 快速跑過,不理會。B. 主動上前幫忙提東西。C. 站在一旁看別人幫忙。正確答案:B3.在學校里,傳遞愛心的方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項?A. 分享自己的午餐給忘記帶飯的同學。B. 嘲笑成績不好的同學。C. 安慰哭泣的朋友。正確答案:B判斷題1.幫助別人后,我們應該感到開心和滿足。正確答案:對2.即使是小事,也不。正確答案:錯3.傳遞愛心就是要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給予支持和關心。正確答案:對05課堂練習05課堂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深刻學習了傳遞愛心的重要性。愛心讓世界更美好,它像陽光溫暖人心。希望大家將這份愛融入到日常,成為樂于助人的好孩子,讓周圍因你而更加溫馨。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用行動傳遞愛!06板書設計10 愛心的傳遞者——第1課時 愛心的傳遞者一、我們都有愛心二、班級小雷鋒:傳遞愛心的榜樣三、開展獻愛心活動:將愛心轉化為行動傳遞愛心,從我做起!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道德與法治統編版●x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是小學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10課《愛心的傳遞者》的第1課時,主題為“愛心的傳遞者”。本課旨在通過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愛心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的同情心和樂于助人的品質,使他們成為能夠傳遞愛心的人。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正處于情感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開始更加關注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同時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和關心。因此,本課需要通過生動的案例和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愛心和同情心,培養他們的樂于助人的品質。核心素養分析政治認同:無直接關聯,但隱含在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中。 道德素養:培養學生具有同情心、樂于助人的道德品質,懂得關心他人、幫助他人。 法治觀念:無直接關聯,但愛心傳遞與法治社會的和諧氛圍相輔相成。 健全人格:通過愛心傳遞活動,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和責任感,促進健全人格的形成。 責任意識:強調作為社會成員,每個人都有責任傳遞愛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教學重點理解愛心的含義,認識到傳遞愛心的重要性,并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樂于助人。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同情心和樂于助人的品質,將理論轉化為實際行動。教具準備雷鋒故事圖片、愛心傳遞活動案例圖片、課堂練習題目卡片等。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講述一個簡短的故事或情境,如“小明在公園里看到一位老奶奶摔倒了,他立刻跑過去扶起老奶奶,并幫助她回家”,引出本課主題:“我們都是愛心的傳遞者”。 學生活動:傾聽故事,思考并討論小明為什么能夠成為愛心的傳遞者,引出愛心的含義和重要性。 設計意圖:通過故事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課學習做好鋪墊。二、講授新課 第一模塊:愛心的傳遞者 1. 我們都有愛心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得到過別人的關心和幫助的經歷,以及自己給予別人的關心和幫助的經歷,并分享感受。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并分享自己的經歷,理解愛心的含義和傳遞愛心的重要性。 設計意圖:通過分享經歷,讓學生認識到愛心是人與人之間相互關心和幫助的基礎,激發他們的同情心和樂于助人的品質。 2. 閱讀角:班級小雷鋒 教師活動:展示楊帆和張路等同學樂于助人的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這些同學為什么能夠成為愛心的傳遞者。 學生活動:閱讀案例,思考并討論這些同學的行為背后的動機和意義,理解傳遞愛心對于個人成長和社會和諧的重要性。 設計意圖:通過案例閱讀,讓學生認識到傳遞愛心不僅僅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品質和態度,能夠促進個人成長和社會和諧。 3. 開展獻愛心活動 教師活動:提出開展“跳蚤市場”義賣活動的建議,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自己的愛心轉化為實際行動。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并制定義賣活動計劃,包括收集閑置物品、定價、宣傳等步驟,準備將義賣所得捐給當地的孤兒院或需要救助的人。 設計意圖: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將所學內容轉化為實際行動,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傳遞愛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三、課堂練習 設計三道與傳遞愛心相關的單項選擇題和三道判斷題,如“以下哪種行為是傳遞愛心的表現?”“幫助別人后,我們應該感到什么?”等。學生獨立完成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并及時糾正錯誤。四、課堂小結 教師活動:總結本課所學內容,強調傳遞愛心的重要性,并鼓勵學生將所學內容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做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孩子。 學生活動:回顧所學內容,思考自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傳遞愛心。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活動,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并轉化為實際行動的指南。板書設計10 愛心的傳遞者 ——第1課時 愛心的傳遞者 一、我們都有愛心 二、班級小雷鋒:傳遞愛心的榜樣 三、開展獻愛心活動:將愛心轉化為行動 傳遞愛心,從我做起!教學反思本課通過分享經歷、閱讀案例和開展實踐活動等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了愛心的含義和傳遞愛心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同情心和樂于助人的品質,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討論和活動。然而,我也發現部分學生在將所學內容轉化為實際行動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困難,需要進一步加強引導和練習。通過反思和改進,我相信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愛心傳遞意識和行動的形成。同時,我也將關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激發他們的內在動力去傳遞愛心。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10.愛心的傳遞者 第1課時 教案含反思.docx 【核心素養】第10課《愛心的傳遞者》第1課時 愛心的傳遞者課件.pptx 視頻素材:扶老人起來.mp4 視頻素材:愛心傳遞.mp4 視頻素材:愛心傳遞2.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