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單元 課題2 常見的酸和堿(第1課時)【學習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知道酸和堿能反應,生成鹽和水;并能從微觀的角度分析其反應的本質,體會宏觀現象與微觀本質之間的聯系,并懂得如何判斷酸和堿是否發生了反應; 2、了解酸堿中和反應在實際中應用的實例,能用化學方程式表達其中的一些反應原理; 3、在對“酸和堿之間會發生什么反應”的探究過程中,體會實驗現象(證據)與結論之間的關系,初步形成實證意識。【教學重點】酸和堿能反應中和反應【教學難點】從微觀粒子的角度認識中和反應的本質【實驗儀器藥品】氫氧化鈉溶液、酚酞溶液、稀鹽酸、稀硫酸、膠頭滴管、小燒杯、玻璃棒、試管【課前預習】課本60--61【導學過程】教師導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課前練習 1、常見的酸有: ,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 常見的堿有: ,堿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2、 酸和堿分別與指示劑反應酸溶液使______________變紅;堿溶液使____________變紅,使____________變藍。3、補充完成下列化學方程式:Mg+2HCl= +H2↑ Fe+ = +H2↑ Fe2O3+6HCl= + , CuO+ = CuSO4 + H2O Na2CO3+H2SO4= + + ↑, CaCO3 + = + + ↑, Ca(OH)2 + = + , 2NaOH + = + ,.【導學過程1】演示實驗從微觀角度分析溶液中離子的變化 【分析思考】酸和堿之間能發生化學反應,寫出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設計實驗證明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之間確實發生了化學反應?!狙菔緦嶒灐空n本實驗10-8,【記錄現象,分析】1、在燒杯中加入10ml NaOH溶液,溶液 色。 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溶液呈 色,溶液中存在的離子有 和 。其中使酚酞溶液變紅色的離子是 。 2、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鹽酸;并不斷振蕩,至溶液顏色由 色恰好變成 色為止。酚酞溶液的作用: 3、溶液最后變無色,說明溶液中沒有 (填粒子符號);4、閱讀課本圖10-14,從微觀角度分析溶液中離子的變化反應前的溶液反應后的溶液反應物或生成物NaOH溶液稀鹽酸溶液中含有的離子反應前的 經化學反應后變成了 。(填粒子符號)【導學過程2】根據化學方程式歸納中和反應的概念 其它的酸和堿也能發生類似的化學反應,試寫出下列三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OH)2 + HCl = NaOH + H2SO4 =KOH + HNO3 =【歸納】 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導學過程2】再次從微觀角度分析中和反應的本質 【根據老師的演示(如右圖),完成下列空格】: (1)無色溶液變 色,氫氧化鈉溶液中的 (填粒子符號)使酚酞變色。(2) 色溶液變 ,氫氧化鈉溶液中的 和稀硫酸中的 結合變成 (均填粒子符號);(3) 色溶液變 ,由于溶液中增加了 (寫離子符號,下同);(4) 色溶液變 ,由于溶液中的 和 結合變成了 ?!練w納】酸和堿發生反應的微觀本質是: 和 結合生成 。【導學過程3】閱讀課本61,了解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學生活動2】 二、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1、中和酸性的土壤及水源。硫酸廠污水可用 中和,其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是: 。2、中和過多的胃酸。胃酸中含有 ,可吃一些含有氫氧化鎂的胃藥,其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是: 。3、中和蟻酸,涂一些有 性的物質的溶液。鞏固練習 1、下列物質屬于鹽的是( )A 氧化鈉 B 硫酸 C氫氧化鈉 D碳酸鈉2、下列反應屬于中和反應的是( )A 2HCl +Zn = ZnCl2+H2↑ B H2SO4 + CuO =CuSO4 + H2O C H2SO4+Cu(OH)2=CuSO4+2H2O D 2HCl+CaCO3= H2O+CO2↑+CaCl23.云吞在制作的過程中加入了“堿水”(呈堿性的物質)而帶點苦澀的味道,吃云吞面時,我們要蘸點 (填“食鹽”或“食醋”)以減少苦澀味。4.下列物質間需要借助指示劑才能判斷反應發生的是( ) A 碳酸鈉和稀鹽酸 B 氫氧化鉀溶液和稀硫酸 C 鋅和稀鹽酸 D 氧化鐵和稀鹽酸5如右圖,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反應的實驗步驟如下:(1)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顯 色。燒杯溶液中存在的離子是 ;(2)再用膠頭滴管吸取少量稀鹽酸 ,并用玻璃棒__________;當溶液好由紅色變成_____色時,停止加入鹽酸,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在步驟2,燒杯中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過程中,燒杯的溶液中減少的離子是__________,該反應實質是氫氧化鈉中的 與稀鹽酸中的 相互作用生成了 。(4)實驗中滴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作業】 學習評價53--5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