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單元 課題3 常見的鹽(第1課時)【學習目標】1、知道生活中常見鹽(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鈣)的俗稱及其主要用途2、知道含有相同的金屬離子或酸根離子的鹽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3、通過鹽和酸、鹽和堿的反應建立復分解反應的概念;4、通過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氫根的鹽能跟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實驗,學會檢驗碳酸根離子或碳酸氫根離子的方法。【重點、難點】常見鹽的化學性質,復分解反應的概念,碳酸鹽的檢驗【課前預習】課本【導學過程】教師導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溫故知新】 1、列舉你所認識的屬于酸、堿、鹽的物質有那些?構成如何? 酸堿鹽物質(化學式)組成特征小結:鹽是一類組成里含有 和 的化合物。 2、實驗室中有A、B兩種溶液,經測定A溶液pH=4.5,B溶液pH=10.2。則A溶液呈 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 色;B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 色。 3、實驗室裝熱水的熱水瓶用久了瓶膽內壁常附著一層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可用 洗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將一銅絲放在空氣中加熱,觀察到: ;然后把它放入稀硫酸中微熱,觀察到: ;將該銅絲取出用水沖洗干凈,浸入硝酸銀溶液中,觀察到: ; 請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 。【導學過程1】閱讀課本,了解一些常見的鹽的性質及主要用途 【學生自主學習】1、閱讀課本 ,完成下列表格 名稱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鈣俗稱化學式顏色、狀態水溶性主要用途2、海水曬鹽的原理:利用 使海水慢慢變成食鹽的 溶液,繼續蒸發,得到粗鹽,粗鹽中含有多種可溶性雜質( 、 等)和不溶性雜質(泥沙等)。 3、粗鹽經過 、 、 、 、 等 處理,可以得到初步提純。【導學過程2】引導學生閱讀課本 ,了解粗鹽提純的步驟 (播放視頻) 【學生觀看視頻,完成下表】 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步驟: 、 、 需要用到的儀器有: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分析及結論1.用燒杯取10ml水,用 將粗鹽 并 ,直到粗鹽不能溶解為止。2.過濾:用濾紙和漏斗制一個過濾器。將燒杯中的液體沿玻璃棒倒入過濾器,進行過濾 若濾液仍渾濁,應 濾液是 色的 體,濾紙上的殘留物是 色濾液的主要成分是 。 粗鹽中的不溶于水的固體,留在濾紙上被分離。 過濾可除去粗鹽水中的 3.蒸發:將蒸發皿放到鐵架臺的鐵圈上,把濾液倒入 中,用酒精燈加熱,并 待 停止加熱 隨著加熱,蒸發皿中液體的量 ;當蒸發到一定程度時,蒸發皿底部有 析出。蒸發得到的固體為 色。若加熱過程中有液體或固體的飛濺,原因是 。 得到固體的主要成分是 。【思考】三個實驗步驟都用到了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分別為: 溶解時 ; 過濾時 ; 蒸發時 ; 【結果討論】1.過濾后濾液仍渾濁的原因: ; 2. 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誤差(產率低的原因) ; ;【反饋練習】 1.氯化鈉由 和 構成。氯化鈉溶液中含有的粒子有 2.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 ,所以一般采用 方法得到晶體,粗鹽經 、 、 可制得精鹽。粗鹽因含有 、 等雜質易發生潮解。潮解一般屬于 變化。 3.蒸發濾液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濾液的目的是 ;等到蒸發皿中出現 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移去蒸發皿時應使用的儀器是 。 4.久置于空氣中苛性鈉發生變質化學方程式:【作業】 學習評價64--6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