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第2課時)【學習目標】1、能區分化合反應、分解反應和置換反應;2、通過實驗探究,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某些化合物(鹽)的溶液的置換反應,并能書寫相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進一步理解置換反應的特點,能根據置換反應判斷金屬的活動性順序;3、能記住金屬活動性順序,并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有關的置換反應進行簡單的判斷;4、能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教學重點】﹙1﹚知道金屬能與某些化合物(鹽)的溶液反應;理解置換反應的特點;﹙2﹚記住金屬活動性順序,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置換反應能否發生;【教學難點】設計實驗探究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儀器及藥品】試管、燒杯、鑷子、砂紙、鋁絲、鋅粒、銅絲、硫酸銅溶液、硫酸鋁溶液、硝酸銀溶液。【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實驗法 【教學資源】黑板、多媒體【課前預習】課本【導學過程】教師導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學案)課前練習 1、寫出下列反應方程式(1)鋁在空氣中氧化 (2)高錳酸鉀加熱 (3)鋅跟稀鹽酸反應 (4)鐵跟稀硫酸反應 (5)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 2、下列化學反應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A. Mg + 2HCl = MgCl2 + H2↑ B. 4Al + 3O2 == 2Al2O3C. Zn + H2SO4 = ZnSO4 + H2↑ D. 2H2O2 == 2H2O + O2↑化合反應的特點 分解反應的特點【導學過程1】利用練習中的化學方程式學習:置換反應 【學生活動1】分析:練習1中的(3)(4)(5)化學方程式,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分析,這些反應的共同特點。歸納:置換反應是由 和 反應,生成 和 的反應。鞏固練習:下列化學反應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A. 2Mg + O2 == 2MgO B. CH4 + 2O2 == 2H2 O+ CO2C. Fe+ CuSO4 = Cu + Fe SO4 D. 2H2O == 2H2 ↑ + O2↑【導學過程2】回憶鐵釘和硫酸銅溶液反應 【學生活動2】回憶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現象,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現象:銀白色的鐵釘表面覆蓋一層 ,溶液由 色逐漸變成 色。反應方程式: 【導學過程3】探究金屬和某些鹽溶液的反應 【學生活動3】按下表實驗進行實驗探究:實驗現象化學方程式鋁和硫酸銅溶液 色的固體表面覆蓋一層 色的 體,溶液由 色逐漸變 色。金屬活動性的強弱:Al Cu銅和硝酸銀溶液 色的固體表面覆蓋一層 色的 體,溶液由 色逐漸變 色。金屬活動性的強弱:Cu Ag銅和硫酸鋁溶液結論:鋁、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到弱是 。小結:3、某些金屬 + (溶液) = + 反應規律: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 的金屬能把位于 的金屬從它們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換出來。【導學過程4】閱讀課本,了解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 【學生活動4】閱讀課本,完成:(1)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是: (H) (2)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可獲取的信息:①金屬的位置越靠 ,金屬的活動性就越 ;②位于 的金屬能跟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生成 ;③位于 的金屬能把位于 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前換后)。【導學過程5】討論思考:如何證明幾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學生活動5】設計一個實驗探究鐵、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填寫下面的實驗報告。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及結論課堂練習 1、判斷下列物質能否發生反應?若能,寫出相關化學方程式。(1)銀與稀鹽酸 (2)鋅與硫酸銅溶液 (3)銅與硫酸鋅溶液 (4)鋁與硝酸銀溶液(5)銀與氯化銅溶液 (6)鎂與硫酸亞鐵溶液 2、X、Y、Z三種金屬,根據下列有關化學方程式可知,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 )①Z+YSO4==ZSO4+Y ②X+ YSO4==XSO4+Y ③X+ H2SO4== XSO4+ H2 ↑ ④Z+ H2SO4不反應 A、Z>X>Y B、Z>Y>X C、X>Y>Z D、X>Z>Y作業: 完成《學習評價》MnO2點燃通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