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單元 堅持憲法至上第二課 保障憲法實施2.1 堅持依憲治國大單元議題式教學設計一、單元教學設計(一)設計意圖法治意識是法治國家建設的社會心理基礎,而憲法意識是法治意識最核心的內容。《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是初中學段的法治教育專冊,本冊教材圍繞公民與國家的關系,以憲法精神為主線,以憲法教育為主要內容,對學生進行公民意識與國家意識教育,因而又被稱為憲法專冊。第一單元“堅持憲法至上”,通過闡述憲法的地位、作用、原則,以及憲法實施與監督等基礎知識,引導學生領會憲法原則和精神,認同憲法價值,從而增強憲法意識,樹立憲法信仰,并能以實際行動維護憲法權威。本單元教學設計依據“大單元主題式整體設計”的方法和策略來進行整體的籌劃,將單元內容與“國家權力”進行結合,單元大概念是“國家權力”。通過不同的議題活動探究國家權力從何而來?國家權力如何行使?如何堅持依憲治國?如何監督權力行使?整個單元教學設計在考慮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教學目標和學情分析的基礎上,針對一個單元的整體教學內容、課時教學內容、教學方案、時間安排,以及評價體系進行的分解、重組、整合與結構化處理。結合教學實際,本單元共安排六課時。(二)教材內容本課是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的第一框。本單元通過學習憲法的內容、權威、憲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等憲法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憲法精神,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增強憲法意識,認同憲法價值,樹立憲法信仰,堅持憲法至上。本節課《堅持依憲治國》由“根本的活動準則”“最高的法律效力”兩目組成。第一目“根本的活動準則”引導學生學習憲法的內容,理解憲法的權威;第二目“最高的法律效力”引導學生知道憲法與其他法律法規的關系。(三)總體結構(四)學情分析跟小學階段相比,初中學生的思維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盡管思維中具體形象的成分還是起著重要作用,但已經轉變為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在認知事物、分析問題時,需要借助一定的感官經驗,對事物表面現象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從而達到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基于此,本課通過介紹我國現行憲法的目錄、憲法草案全民大討論、與其他法律的比較等具體內容,引導學生體悟我國憲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權威;懂得憲法具有最高權威,要堅持依憲治國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凌駕于憲法之上,一切法律、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五)單元核心素養目標1.【政治認同】結合史實和視頻、閱讀憲法原文,學生能初步了解堅持黨的領導的重要性,了解“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原則,樹立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理念,認同我國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2.【政治認同、責任意識】結合社會現象觀察、理解我國國家機構的運行程序與原則,理解憲法規范權力運行的具體規定,嚴格規范職權的行使;理解民主集中制原則的主要表現,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3.【法治觀念、責任意識】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能夠培養法治思維,樹立憲法信仰,養成自覺恪守憲法原則、弘揚憲法精神、履行憲法使命的習慣,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抵制各種妨礙憲法實施、損害憲法尊嚴的行為。(六)設計思路學科大概念:根本準則、憲法權威、憲法實施單元核心問題:根本法、最高法教學單元議題:保障憲法實施二、具體課時設計:2.1堅持依憲治國(一)核心素養目標1.【政治認同】感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國家認同感和愛國主義情感。2.【法治觀念】通過分析材料,理解憲法在國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樹立憲法至上的理念。3.【責任意識】通過比較憲法和其他法律的關系,能自覺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積極參與社會生活。(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 憲法是根本的活動準則。2.教學難點: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與其他法律的區別(三)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合作探究法、議題式教學法(四)設計理念本課以國家知識競賽引入堅持依憲治國這一話題,整個設計思路分為三個環節,即“憲法知多少”—“憲法宣誓制度”—“憲法大家庭”,分別對應的知識線為:憲法的內容、本質、構成—維護憲法權威(為什么和怎么做),憲法和其他法律的關系。通過課堂活動、對憲法法條、習語的解讀等使學生知道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活動準則,對一切法律和法規來說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本課遵循在議中學,議中悟,議中行,引導學生深度學習和構建知識。其次,要根植社會熱點,以鏈接“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用教材觀點透析社會現象,鍛煉學生邏輯推理、分析、判斷、甄別、選擇等能力,真正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五)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國家知識競賽:你知道兩會的全稱嗎?我國的根本制度?我國治國的基本方略?提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社會主義制度;依法治國。教師提問:那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什么,同學們知道嗎?提示:依憲治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2.1堅持依憲治國》2.新課講授目標導學一:根本的活動準則知識關聯:憲法的構成、本質、內容;為什么和如何維護憲法權威一、憲法知多少—觀察憲法目錄材料:多媒體展示憲法目錄—1分鐘觀察憲法目錄,將下一頁空白處補充完整。知識總結:我國憲法的構成?①構成:我國現行憲法除序言外,設有第一章總綱,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第三章國家機構,第四章國旗、國歌、國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條一、憲法知多少—憲法產生過程材料:還記得之前所學嗎?我國現行憲法是新中國第幾部憲法?它的產生過程是怎樣的?—播放視頻提問:我國為什么要對憲法草案進行全民討論?(學生回答)知識總結:我國憲法的本質?②本質:我國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國家的根本法。一、憲法知多少—憲法內容有哪些材料:展示憲法法條(第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五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憲法》序言第七段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五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十八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提問:請你根據法律概括一下憲法規定的內容都有哪些方面?知識總結:我國憲法的內容?③內容:憲法規定了我國的國家性質、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設置及職權等國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二、憲法宣誓制度材料:奉法者強則國強。十年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推動,將法治信仰熔鑄為治國安邦的定則——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將每年12月4日定為國家憲法日;國歌法、國旗法、國徽法構成落實憲法規定的國家象征與標志重要制度;依據憲法法律,制定并實施香港國安法,推動“一國兩制”事業沿著正確方向前進……“我宣誓: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如今,新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左手撫按憲法,右手舉拳向憲法鄭重宣誓,已經成為當今中國政治生活中的常見一幕。宣誓,是一種承諾,更是一種昭示。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身體力行、率先垂范,莊嚴的誓詞和儀式,成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時代縮影。提問:為什么要建立憲法宣誓制度?(提示: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指出,憲法宣誓制度有利于彰顯憲法權威,增強公職人員憲法觀念,激勵公職人員忠于和維護憲法,也有利于在全社會增強憲法意識、樹立憲法權威。)提問:①為什么要通過憲法宣誓制度等來樹立憲法權威?②一切組織和個人應該如何維護憲法權威?(提示:憲法第五條“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知識總結:為什么維護憲法權威?①憲法的權威關系國家的命運、社會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如果憲法沒有權威,法治的權威就樹立不起來;如果憲法受到漠視,人民的權利和自由就無法保證。如何維護憲法權威?①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②任何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都必須以憲法和法律為行動準則。③一切組織和個人都必須維護憲法權威,捍衛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依照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利或權力,履行義務或職責,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目標導學二:最高的法律效力知識關聯:憲法的地位、憲法和其他法律的關系一、法律大家庭—他們分別是什么法律?——幾部法律的對話提問:根據對話說一說他們分別是什么法律?哪一部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學生提問)知識總結:憲法的地位:①我國憲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P2藍字②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P22③憲法是根本的活動準則。P22相關鏈接④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P24⑤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P25二、法律大家庭—他們之間是什么關系?材料:公民的基本權利在不同法律中的規定(例如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在憲法和選舉法中都有規定)提問:據此說一說憲法和其他法律有什么區別?(學生回答)知識總結:憲法和其他法律的關系?①憲法所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而其他法律所規定的內容通常只是國家生活中的一般性問題。二、法律大家庭—觀察他們的第一條,有什么共同點?材料:展示不同法律的第一條都是“根據憲法,制定本法”提問:據此說一說憲法和其他法律有什么區別?知識總結:憲法和其他法律的關系?②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二、法律大家庭—他們的制定修改程序是否一樣?材料:展示憲法和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提問:據此說一說憲法和其他法律有什么區別?知識總結:憲法和其他法律的關系?③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過渡:憲法和其他法律有什么聯系呢?知識總結:憲法和其他法律的關系?聯系: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六)板書設計(七)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憲法是根本的活動準則,也有著最高的法律效力,懂得中國共產黨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的道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尊重憲法,學習憲法,崇尚憲法。(八)教學反思與改進本節課采用“講、練、評、測”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本節課所學的知識為本單元的重點內容。學好本課要用好比較法,對憲法和普通法律進行比較,從而明確憲法是根本的活動準則,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同時要借用典型案例加深理解,做到用所學的知識理解、分析具體案例,從而提高對憲法的認識,增強憲法觀念,自覺去維護憲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1張PPT)搶答:國情我知道我們國家每年要召開兩會,其全稱是什么?我國的根本制度是什么?我國治國的基本方略是什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社會主義制度依法治國核心:依憲治國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 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堅持依憲治國第二課保障憲法實施|第一框1根本的活動準則第一目憲法知多少—觀察憲法目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 法1分鐘觀察憲法目錄,將下一頁空白處補充完整。1. 我國憲法的構成、本質、內容?①構成:我國現行憲法除序言外,設有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條。p20知識總結中華人民共和國憲 法總綱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國旗、國歌、國徽、首都1954年憲法1975年憲法1978年憲法1982年憲法時間:1954年9月20日,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時間:1975年1月17日,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時間:1978年3月5日,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2004年憲法修正案1999年憲法修正案1993年憲法修正案1988年憲法修正案時間:1988年4月12日,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時間:1993年3月29日,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時間:1999年3月15日,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時間:2004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現行憲法2018年憲法修正案草案時間: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我國憲法一直處在探索實踐和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我國憲法是隨著時代進步、黨和人民事業發展而不斷發展的。憲法知多少—憲法產生過程iita思考:我國為什么要對憲法草案進行全民討論?憲法知多少— 憲法產生過程在歷時4個月的全民討論中,廣大群眾表現了高度的政治熱情和積極性,提出了大量意見。全國80%左右的成年公民參加了討論,臺灣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也參加了討論。②本質:我國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國家的根本法。p2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 法知識總結1. 我國憲法的構成、本質、內容?憲法知多少—憲法內容有哪些第五十二條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第三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基本義務公民基本權利憲法知多少—憲法內容有哪些《憲法》序言第七段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國家性質、根本制度第五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十八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國家機構的設置及職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 法知識總結1. 我國憲法的構成、本質、內容?③內容:憲法規定了我國的國家性質、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設置及職權等國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p21探究與分享奉法者強則國強。十年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推動,將法治信仰熔鑄為治國安邦的定則——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將每年12月4日定為國家憲法日;國歌法、國旗法、國徽法構成落實憲法規定的國家象征與標志重要制度;依據憲法法律,制定并實施香港國安法,推動“一國兩制”事業沿著正確方向前進……“我宣誓: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如今,新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左手撫按憲法,右手舉拳向憲法鄭重宣誓,已經成為當今中國政治生活中的常見一幕。宣誓,是一種承諾,更是一種昭示。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身體力行、率先垂范,莊嚴的誓詞和儀式,成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時代縮影。議一議:為什么要建立憲法宣誓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指出,憲法宣誓制度有利于彰顯憲法權威,增強公職人員憲法觀念,激勵公職人員忠于和維護憲法,也有利于在全社會增強憲法意識、樹立憲法權威。思考:①為什么要通過憲法宣誓制度等來樹立憲法權威?②一切組織和個人應該如何維護憲法權威?知識總結2. 為什么要維護憲法權威?P22①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憲法的權威關系國家的命運、社會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如果憲法沒有權威,法治的權威就樹立不起來;如果憲法受到漠視,人民的權利和自由就無法保證。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憲法第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憲 法提示:一切組織和個人應該如何維護憲法權威?知識總結3.如何維護憲法權威?P22(怎樣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①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②任何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都必須以憲法和法律為行為準則。③一切組織和個人都必須維護憲法權威,捍衛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依照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利或權力,履行義務或職責,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憲 法2最高的法律效力第二目法律知識搶答:這是哪部法律?在法律家族中我最嚴厲,主要是管犯罪的,對于犯罪分子,我會用刑罰來處罰他。A我主要管公民之間發生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如損壞東西要賠償等等。B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C我主要關注和保護環境,對破壞環境的行為將予以嚴厲懲罰。D我主要管各級政府怎樣行使職權。E我規定了我國的國家性質、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F刑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環境保護法行政法憲法哪部法律處于最高的法律地位?它與其他法律的規定有何不同?知識總結4. 憲法的地位①我國憲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②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③憲法是根本的活動準則。④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⑤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法律大家庭—他們之間是什么關系?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 其他法律的相關規定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刑事訴訟法規定了拘留、逮捕的條件。刑法規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權罪。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民法典規定了物權、債權。刑法規定了侵犯財產罪。受教育權利選舉法規定了選舉人和被選舉人條件。義務教育法保證適齡兒童、少年受教育的權利。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某一方面問題的規定(具體)最高的法律效力5. 為什么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和其他法律的區別和聯系)①憲法所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而其他法律所規定的內容通常只是國家生活中的一般性問題,是對某一方面的規定。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制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法律大家庭—觀察他們的第一條,有什么共同點?思考:為什么其他法律都要根據憲法來制定?②從法律效力上看,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P25如:勞動教養制度的廢除“憲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知識總結5.憲法和其他法律的關系?P24-25(區別+聯系)憲 法 制定修改其他法律 制定 修改“更嚴格”法律大家庭—他們的制定修改程序是否一樣?憲法的制定遵循特定的制憲程序憲法的修改: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憲法的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或者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全體組成人數的過半數通過。③從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 嚴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憲法的內容具有更廣泛的民意基礎,另一方面可保障憲法的長期穩定性,使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健康發展。P25知識總結憲法嚴格制定和修改的意義5.憲法和其他法律的關系?P24-25(區別+聯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憲 法那么....憲法和其他法律有什么聯系呢?中華人民共和國憲 法聯系: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①全面依法治國,保障憲法實施,必須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②憲法的規定具有原則性的特點,各種法律制度是對憲法規定的具體落實。③憲法是對公民基本權利和根本確認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對公民基本權利的實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知識總結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基礎的原因“不能說憲法是其他法律之和。”5.憲法和其他法律的關系?P24-25(區別+聯系)練一練:請你判斷憲法是一切法律的總和。( )憲法是法律的法律。( )憲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是對憲法的具體化。( )憲法=義務教育法+環境法+民法+刑法+未成年人保護法( )√√ 本課小結堅持依憲治國1. 憲法的地位2. 為什么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①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②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③任何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都必須以憲法和法律為行為準則④根本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①規定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②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③制定和修改程序更嚴格④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1.docx 2.1堅持依憲治國.pptx 視頻1.mp4 視頻2.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