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第一章 動量守恒定律第1節(jié) 動量從實驗的現(xiàn)象似乎可以得出:碰撞后,A 球的速度大小不變地“傳給”了 B 球。這意味著,碰撞前后,兩球速度之和是不變的。那么所有的碰撞都有這樣的規(guī)律嗎?一、尋求碰撞中的不變量一、尋求碰撞中的不變量將上面實驗中的A球換成大小相同的C球,使C球質(zhì)量大于B球質(zhì)量,用手拉起C球至某一高度后放開,撞擊靜止的B球。實驗結(jié)論:B擺起的最大高度大于C球被拉起時的高度,碰撞后B球獲得較大的速度猜想:碰撞前后,兩球速度之和并不是不變的,兩球碰撞前后的速度變化跟它們的質(zhì)量有關(guān)系。碰撞:物體之間在極短時間內(nèi)的相互作用。思考:1. 碰撞前后會不會有什么物理量保持不變?2. 如果有,這個物理量會是什么?猜想1:兩個物體碰撞前后動能之和不變,所以質(zhì)量小的球速度大;猜想2:兩個物體碰撞前后速度與質(zhì)量的乘積之和可能是不變的……也許還有……一、尋求碰撞中的不變量實驗方案:兩輛小車都放在滑軌上,用一輛運動的小車碰撞一輛靜止的小車,碰撞后兩輛小車粘在一起運動。小車的速度用滑軌上的光電計時器測量。下表中的數(shù)據(jù)是某次實驗時采集的。其中,m1 是運動小車的質(zhì)量,m2是靜止小車的質(zhì)量 ;v 是運動小車碰撞前的速度,v′是碰撞后兩輛小車的共同速度兩個物體碰撞前沿同一直線運動,碰撞后仍沿同一直線運動。這種碰撞叫做一維碰撞。項目 碰撞前 碰撞后 質(zhì)量 m1 = m2 = m1 = m2 = 速度 v1 = v2 = v1 = v2 = mv m1v1 + m2v2 = m1v1 + m2v2 = mv2 m1v12 + m2v22 = m1v1 2 + m2v2 2 = 數(shù)據(jù)處理:項目 碰撞前 碰撞后 質(zhì)量 m1 = m2 = m1 = m2 = 速度 v = v = mv m1v = m1v + m2v = mv2 m1v2 m1v 2 + m2v 2 = 數(shù)據(jù)處理:= += 數(shù)據(jù)處理:m1/kg m2/kg v/(ms-1) v'/(ms-1) 碰前質(zhì)量和速度乘積m1*v 碰前質(zhì)量和速度乘積(m1+m2)*v1 0.519 0.519 0.628 0.3072 0.519 0.718 0.656 0.2653 0.718 0.519 0.572 0.3210.330.320.340.330.410.40實驗結(jié)論:此實驗中兩輛小車碰撞前后,動能之和并不相等,但是質(zhì)量與速度的乘積之和卻基本不變在物理學中,把物體的質(zhì)量 m 和速度 的乘積叫做物體的動量 p,用公式表示為在國際單位制中,動量的單位是千克 米每秒,符號是 kg m/s是狀態(tài)量,與某一時刻相對應。速度取瞬時速度1. 定義:p = m 2. 單位:3. 對動量的理解(2) 瞬時性:(1) 矢量性:方向由速度方向決定,與該時刻的速度方向相同(3) 相對性:與參考系的選擇有關(guān),一般以地球為參考系。速度v為物體的對地速度規(guī)定正方向!!!二.動量PP′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動量變化的運算,遵循平行四邊形定ΔP4.動量的變化 p(1)在某個過程中,物體的末動量與初動量的矢量差叫做物體動量的變化。(2)表達式:規(guī)定正方向PP′ΔP例1:一個質(zhì)量是0.1kg的鋼球,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右運動,碰到一塊堅硬的障礙物后被彈回,沿著同一直線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運動,碰撞前后鋼球的動量有沒有變化?變化了多少?方向如何?解:取水平向右的方向為正方向,碰撞前鋼球的速度v1=6m/s, 碰撞前鋼球的動量為p1 = mv1 =0.1×6kg·m/s =0.6kg·m/s.p2= mv2 = 0.1×6kg·m/s= 0.6kg·m/s p = p2 p = 0.6kg·m/s 0.6kg·m/s= 1.2kg·m/s, 且動量變化的方向向左.碰撞后鋼球的速度為v2= 6m/s,碰撞后鋼球的動量為:若速度變化,ΔEk可能為零kg·m2/s2(J)標量Ek= mv2/2動能若速度變化,則Δp一定不為零kg·m/s(N·S)矢量p=mv動量動量與動能有什么區(qū)別?動量與動能間量值關(guān)系:思考與討論“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