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8 化學工藝流程(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8 化學工藝流程(含解析)

資源簡介

專題8 化學工藝流程
綱 舉 目 張
考向1 化學工藝流程(選擇題)
1. (2024·湖南卷)中和法生產(chǎn)Na2HPO4·12H2O的工藝流程如下:
已知:①H3PO4的電離常數(shù):K1=6.9×10-3,K2=6.2×10-8,K3=4.8×10-13;
②Na2HPO4·12H2O易風化。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中和”工序若在鐵質容器中進行,應先加入Na2CO3溶液
B. “調pH”工序中X為NaOH或H3PO4
C. “結晶”工序中溶液顯酸性
D. “干燥”工序需在低溫下進行
2. (2023·福建卷)從煉鋼粉塵(主要含F(xiàn)e3O4、Fe2O3和ZnO)中提取鋅的流程如下:
“鹽浸”過程ZnO轉化為2+,并有少量Fe2+和Fe3+浸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鹽浸”過程若浸液pH下降,需補充NH3
B. “濾渣”的主要成分為Fe(OH)3
C. “沉鋅”過程發(fā)生反應:2++4H2O+S2-===ZnS↓+4NH3·H2O
D. 應合理控制(NH4)2S用量,以便濾液循環(huán)使用
3. (2023·遼寧卷)某工廠采用如下工藝制備Cr(OH)3,已知焙燒后Cr元素以+6價形式存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焙燒”中產(chǎn)生CO2
B.濾渣的主要成分為Fe(OH)2
C.濾液①中Cr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為CrO
D.淀粉水解液中的葡萄糖起還原作用
考向2 工藝流程綜合題型
4. (2024·安徽卷)精煉銅產(chǎn)生的銅陽極泥富含Cu、Ag、Au等多種元素。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從銅陽極泥中分離提收金和銀的流程,如圖所示。
(1) Cu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 “浸出液1”中含有的金屬離子主要是________。
(3) “浸取2”步驟中,單質金轉化為HAuCl4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浸取3”步驟中,“浸渣2”中的____________(填化學式)轉化為[Ag(S2O3)2]3-。
(5) “電沉積”步驟中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沉積”步驟完成后,陰極區(qū)溶液中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為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6) “還原”步驟中,被氧化的N2H4與產(chǎn)物Au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
(7) Na2S2O3可被I2氧化為Na2S4O6。從物質結構的角度分析S4O的結構為(a)而不是(b)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024·湖北卷)鈹用于宇航器件的構筑。一種從其鋁硅酸鹽中提取鈹?shù)牧鞒倘缦拢?br/>已知:Be2++4HABeA2(HA)2+2H+
(1) 基態(tài)Be2+的軌道表示式為______。
(2) 為了從“熱熔、冷卻”步驟得到玻璃態(tài),冷卻過程的特點是____________。
(3) “萃取分液”的目的是分離Be2+和Al3+,向過量燒堿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水相1”的溶液,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寫出反萃取生成Na2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濾液2”可以進入__________步驟再利用。
(5) 電解熔融氯化鈹制備金屬鈹時,加入氯化鈉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Be(OH)2與醋酸反應得到某含4個Be的配合物,4個Be位于以1個O原子為中心的四面體的4個頂點,且每個Be的配位環(huán)境相同,Be與Be間通過CH3COO—相連,其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024·湖南卷)銅陽極泥(含有Au、Ag2Se、Cu2Se、PbSO4等)是一種含貴金屬的可再生資源,回收貴金屬的化工流程如下:
已知:①當某離子的濃度低于1.0×10-5mol/L時,可忽略該離子的存在;
②AgCl(s)+Cl-(aq) -(aq) K=2.0×10-5;
③Na2SO3易從溶液中結晶析出;
④不同溫度下Na2SO3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溫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4.4 26.1 37.4 33.2 29.0
(1) Cu屬于________區(qū)元素,其基態(tài)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_。
(2) “濾液1”中含有Cu2+和H2SeO3,“氧化酸浸”時Cu2Se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氧化酸浸”和“除金”工序均需加入一定量的NaCl:
①在“氧化酸浸”工序中,加入適量NaC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除金”工序溶液中,Cl-濃度不能超過__________mol/L。
(4) 在“銀轉化”體系中,3-和5-濃度之和為0.075 mol/L,兩種離子分布分數(shù)δ隨SO濃度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若SO濃度為1.0 mol/L,則5-的濃度為____________mol/L。
(5) “濾液4”中溶質主要成分為____________(填化學式);在連續(xù)生產(chǎn)的模式下,“銀轉化”和“銀還原”工序需在40 ℃左右進行,若反應溫度過高,將難以實現(xiàn)連續(xù)生產(chǎn),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2024·山東卷)以鉛精礦(含PbS,Ag2S等)為主要原料提取金屬Pb和Ag的工藝流程如下:
(1) “熱浸”時,難溶的PbS和Ag2S轉化為2-和-及單質硫。溶解等物質的量的PbS和Ag2S時,消耗Fe3+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溶液中鹽酸濃度不宜過大,除防止“熱浸”時HCl揮發(fā)外,另一目的是防止產(chǎn)生________(填化學式)。
(2) 將“過濾Ⅱ”得到的PbCl2沉淀反復用飽和食鹽水熱溶,電解所得溶液可制備金屬Pb“電解I”陽極產(chǎn)物用尾液吸收后在工藝中循環(huán)使用,利用該吸收液的操作單元為________。
(3) “還原”中加入鉛精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置換”中可選用的試劑X為______(填字母)。
A. Al        B. Zn       
C. Pb        D. Ag
“置換”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電解Ⅱ”中將富銀鉛泥制成電極板,用作________(填“陰極”或“陽極”)。
8. (2024·新課標卷)鈷及其化合物在制造合金、磁性材料、催化劑及陶瓷釉等方面有著廣泛應用。一種從濕法煉鋅產(chǎn)生的廢渣(主要含Co、Zn、Pb、Fe的單質或氧化物)中富集回收得到含錳高鈷成品的工藝如下:
已知溶液中相關離子開始沉淀和沉淀完全(c≤1.0×10-5mol/L)時的pH:
相關離子 Fe3+ Fe2+ Co3+ Co2+ Zn2+
開始沉淀的pH 1.5 6.9 — 7.4 6.2
沉淀完全的pH 2.8 8.4 1.1 9.4 8.2
(1) “酸浸”前廢渣需粉碎處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濾渣1”中金屬元素主要為________。
(2) “過濾1”后的溶液中加入Mn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加入化學試劑____________檢驗________,若出現(xiàn)藍色沉淀,需補加MnO2。
(3) “氧化沉鈷”中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除鈷液”中主要的鹽有____________________(寫化學式),殘留的Co3+濃度為________mol/L。
9. (2024·廣東卷)鎵(Ga)在半導體、記憶合金等高精尖材料領域有重要應用。一種從電解鋁的副產(chǎn)品炭渣(含C、Na、Al、F和少量的Ga、Fe、K、Ca等元素)中提取鎵及循環(huán)利用鋁的工藝如下。
工藝中,LAEM是一種新型陰離子交換膜,允許帶負電荷的配離子從高濃度區(qū)擴散至低濃度區(qū)。用LAEM提取金屬離子Mn+的原理如圖。已知:
①pKa(HF)=3.2。②Na3(冰晶石)的Ksp為4.0×10-10。
③浸取液中,Ga(Ⅲ)和Fe(Ⅲ)以(m-3)-(m=0~4)微粒形式存在,F(xiàn)e2+最多可與2個Cl-配位,其他金屬離子與Cl-的配位可忽略。
(1) “電解”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浸取”中,由Ga3+形成-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還原”的目的:避免______元素以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微粒的形式通過LAEM,從而有利于Ga的分離。
(4)“LAEM提取”中,原料液的Cl-濃度越______(填“高”或“低”),越有利于Ga的提取;研究表明,原料液酸度過高,會降低Ga的提取率。因此,在不提高原料液酸度的前提下,可向Ⅰ室中加入____________(填化學式),以進一步提高Ga的提取率。
(5)“調pH”中,pH至少應大于__________,使溶液中c(F-)>c(HF),有利于3-配離子及Na3晶體的生成。若“結晶”后溶液中c(Na+)=0.10 mol/L,則3-濃度為________________mol/L。
10. (2023·福建卷)白合金是銅鈷礦冶煉過程的中間產(chǎn)物,一種從白合金(主要含F(xiàn)e3O4、CoO、CuS、Cu2S及少量SiO2)中分離回收金屬的流程如下:
(1) “酸浸 1”中,可以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任寫其中一種),CoO 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焙燒1”中,晶體[Fe2(SO4)3·xH2O和CoSO4·yH2O]總質量隨溫度升高的變化情況如下:
溫度區(qū)間/℃ <227 227~566 566~600 600~630
晶體總質量 變小 不變 變小 不變
①升溫至227 ℃過程中,晶體總質量變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66~600 ℃發(fā)生分解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②為有效分離鐵、鈷元素,“焙燒1”的溫度應控制為__________℃。
(3) 25℃時,Ksp(CuS)=6.3×10-36,H2S的Ka1=1.1×10-7,Ka2=1.3×10-13。反應CuS(s)+2H+(aq)===Cu2+(aq)+H2S(aq)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列出計算式即可)。經(jīng)計算可判斷CuS難溶于稀硫酸。
Ⅱ. 銅的硫化物結構多樣。天然硫化銅俗稱銅藍,其晶胞結構如圖。
(4) 基態(tài)Cu2+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
(5) 晶胞中含有______個S,N(Cu+)∶N(Cu2+)=__________。晶體中微粒間作用力有________(填字母)。
a.氫鍵       b.離子鍵      
c.共價鍵       d..金屬鍵
(6) “焙燒2”中Cu2S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濾渣2”是__________(填化學式)。
1. (2024·福州三模)以天青石 (主要成分:SrSO4)和炭粉焙燒后的水浸液為原料制備 SrCO3的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ⅰ.水浸液中含有Sr2+、Ba2+、OH-,其中,c(Sr2+)約為0.6 mol/L。
ⅱ.Ksp(SrSO4)=3.4×10-7,Ksp(BaSO4)=1.0×10-10。ⅲ. Sr、Ba分別位于第5、6周期ⅡA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焙燒”煙氣中可能含有CO和 SO2
B. “沉鋇”后的濾液呈酸性
C. “沉鋇”過程若 c(Ba2+)降到 1.0×10-4mol/L, 濾渣中混有SrSO4
D. 硫酸鍶的熔點高于硫酸鋇
2. (2024·福州質檢2月)廢舊鉛蓄電池的鉛膏主要含有PbSO4、PbO2和Pb。從鉛膏中回收PbO流程如下[已知:Pb(OH)2性質類似Al(OH)3]: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脫硫”是把PbSO4轉化為Na2SO4將硫除去
B. “酸浸”發(fā)生的反應有PbCO3+2HAc===Pb(Ac)2+CO2↑+H2O
C. “酸浸”中H2O2會分解,應適當過量
D. “沉鉛”時為保證鉛的完全沉淀,應該加入過量氫氧化鈉
3. (2024·合肥二模)焦銻酸鈉[NaSb(OH)6]可用于制作電視機顯像管玻殼、紡織品阻燃劑和搪瓷乳白劑。以某含銻凈渣(主要成分是SbOCl,還含有少量Cu、As等元素)為原料制備焦銻酸鈉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①NaSb(OH)6難溶于水:②Ksp[Cu(OH)2]=2.2×10-20,Ksp[CuS]=6.3×10-36。
(1) 含銻凈渣需進行粉碎研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浸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Cu(OH)2”或“CuS”]。
(2) “堿溶”時SbOCl轉化為Na3SbS3,轉化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氧化”時,溶液中的AsS轉化為易溶于水的Na3AsO4與銻分離,同時生成S,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濾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5) 產(chǎn)品純度測定:稱取1.30 g NaSb(OH)6樣品,酸溶后加入適量硫酸肼固體配成250 mL溶液,取25.00 mL溶液于錐形瓶中,用0.050 0 mol/L Ce(SO4)2標準液滴定(Sb3++2Ce4+===Sb5++2Ce3+),平均消耗標準液20.00 mL。
①硫酸肼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產(chǎn)品的純度為__________[NaSb(OH)6的摩爾質量為247 g/mol]。
4. (2024·濟南一模)工業(yè)上常用軟錳礦(主要成分為MnO2,含少量Fe2O3、Al2O3、SiO2)和Li2CO3合成電極材料LiMn2O4并回收凈水劑明礬,其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①Mn2+在酸性條件下比較穩(wěn)定,pH高于5.5時易被O2氧化;
②當溶液中某離子濃度c(Mn+)≤1.0×10-5mol/L時,可認為該離子沉淀完全;常溫下,幾種沉淀的Ksp如下表所示;③lg5=0.7。
氫氧化物 Fe(OH)3 Al(OH)3 Mn(OH)2 Fe(OH)2
Ksp 1.0×10-39 1.0×10-33 5.0×10-12 5.0×10-17
(1) “酸浸”時,通入稍過量S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溫度下,軟錳礦與不同濃度的硫酸反應60 min時結果如下表所示:
c(H2SO4)/(mol/L) 1.0 5.0 10.0 16.0 18.0
Mn浸出率/% 25 78 95 85 55
Al浸出率/% 35 90 83 5 0
則“酸浸”時,選擇c(H2SO4)為____________mol/L。
(2) 加入MnCO3“調pH”時,若c(Mn2+)=1.0 mol/L,其他金屬陽離子濃度為0.001 mol/L,則調pH的范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濾渣Ⅲ”主要成分為FeOOH,則“氧化”操作中主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焙燒”操作中,為了提高Li2CO3,利用率,加入稍過量的MnO2,加熱至600~750 ℃便制得LiMn2O4,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個流程中,可以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有____________。
(4) 獲取明礬KAl(SO4)2·12H2O的“一系列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1 化學工藝流程題的命題特點與規(guī)律
1. 流程圖的結構特點
(1) 跟蹤物質,判斷濾渣、濾液中物質,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或電子式)。
(2) 分析每個步驟中可能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書寫化學或離子方程式。
2. 原料處理
(1) 粉碎的目的:增大反應的面積,加快反應速率。
(2) 焙燒的目的
①高溫下,硫化物與空氣中的O2反應(如FeS2與O2反應生成Fe2O3和SO2)。
②除去硫、碳單質。
③除去有機物等。
(3) 酸浸與堿浸
①酸浸的主要目的是將礦石(或原料)中金屬、金屬氧化物等轉化為可溶性的金屬離子。
②堿浸的主要目的一般是除去原料中的油脂、溶解兩性氧化物(如氧化鋁)等;氨水還能與金屬離子形成配離子進入溶液。
(4) 提高浸取率的主要方法:將礦石粉碎;適當加熱;充分攪拌;適當提高浸取液的濃度;適當延長浸取時間等。
[注意]
①在分析“浸出率”圖表,解釋“浸出率”高低變化的原因時(“浸出率”升高,一般是反應溫度________,反應速率________;但當“浸出率”達到最大值后,溫度升高,“浸出率”反而下降,一般是因為反應試劑的______________),試題常考查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控制浸取的最佳條件,即選擇達到最高“浸出率”的時間、溫度等。
②雖然提高浸取液的濃度(如提高稀硫酸的濃度),往往有利于提高浸取率,但是酸又不能加入太多,因為后續(xù)除雜流程中還要加入堿性物質來提高溶液的pH。
3. 除雜方法
(1) 形成氫氧化物沉淀
①在酸性條件下,常將Fe2+氧化為Fe3+,便于在后續(xù)步驟中轉化為Fe(OH)3沉淀而除去。
當氧化劑為H2O2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溫度不能太高,防止____________);當用二氧化錳作氧化劑,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過計算使Al3+、Fe3+等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計算完全沉淀時的c(OH-),控制溶液pH在一定范圍(在酸性條件下),將金屬雜質離子Al3+、Fe3+除去。
例:從工廠采集廢液(含F(xiàn)eSO4和少量ZnSO4、MgSO4),進行四氧化三鐵的制備實驗。制備流程如圖所示。
①操作a、b的名稱為________。
②除去Mn2+溶液中含有的Fe2+。已知Fe(OH)3、Fe(OH)2、Mn(OH)2開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時的pH如下表所示:
物質 開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Fe(OH)3 2.7 3.7
Fe(OH)2 7.6 9.6
Mn(OH)2 8.3 9.8
若Fe2+沉淀完全,則大部分Mn2+與Fe2+共同沉淀,無法有效分離;若先將Fe2+氧化為Fe3+,可使Fe3+沉淀完全而Mn2+不沉淀。故先把Fe2+氧化為Fe3+,再調溶液pH范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Fe3+沉淀完全而Mn2+不沉淀。
(2) 調節(jié)溶液pH常用試劑
①酸性物質:稀鹽酸、稀硫酸、稀硝酸(注意氧化性)、酸性氣體(二氧化硫)等;
堿性物質:氫氧化鈉、氨水、碳酸鈉、碳酸氫銨、金屬氧化物等。
②緩沖溶液:醋酸與醋酸鈉(酸性)、氨水與氯化銨(堿性)。
(3) 形成氟化物、硫化物、碳酸鹽沉淀。
①加入NaF 或NH4F可以讓Ca2+ 、Mg2+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除去(注意:溶液的酸性不能太強,否則會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Na2S可以使Cu2+、Zn2+、Fe2+、Hg2+,分別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也可以用一些Ksp較大的硫化物(如FeS、MnS等)通過沉淀轉化使某些金屬離子轉化為更難溶的硫化物。
③加入Na2CO3或NH4HCO3可以讓Mg2+和Fe2+,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除去。
常見的轉化為碳酸鹽沉淀的類型如下:
類型 離子方程式
用Na2CO3沉淀Zn2+ Zn2++ CO===ZnCO3↓
用NH4HCO3沉淀Co2+ Co2++2HCO===CoCO3↓+H2O+CO2↑
用NH4HCO3-氨水沉淀Mn2+ Mn2++HCO+ NH3·H2O===MnCO3↓+ NH+H2O
用NH3(先)+CO2(后)沉淀Ca2+ Ca2++CO2+2NH3+H2O===CaCO3↓+2NH
[注意]①M2++2HCO===MCO3↓+H2O+CO2↑(M2+=Fe2+、Mn2+、Co2+、Ni2+);②Cu2+、Zn2+等與HCO生成堿式碳酸鹽沉淀,如6HCO+3Zn2+===ZnCO3·2Zn(OH)2·H2O↓+5CO2↑
(4) 用單質進行置換,如可用Zn置換Cu2+。
(5) 萃取與反萃取
①如果萃取劑與雜質離子反應,那么萃取后有機相就應棄去。因為萃取劑是有機酸,所以萃取時加______有利于萃取平衡正向移動。
②如果萃取劑與目標產(chǎn)物的離子反應,那么萃取后有機相就要加______進行反萃取。
③萃取劑的選擇
例1:已知萃取劑A、B中pH對Co2+、Mn2+萃取率的影響如圖所示。
為了除去Mn2+,應選擇萃取劑______ (填“A”或“B”)。
例2:萃取劑對Al3+、Co2+萃取率與pH的關系如圖所示。
萃取分離鈷、鋁的實驗操作: 向萃取分液后的有機相中加稀硫酸調pH=3~4,分液可得Co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 Al2(SO4)3溶液。
④提高萃取效率的方法:可以采取“萃取劑總量一定,多次少量”的方法加入萃取劑。
[及時鞏固]
(1) 萃取分離溶液中鈷、鋰的萃取率與平衡時溶液pH的關系如圖所示。
pH一般選擇5左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實驗室從含碘廢液(除H2O外,含有CCl4、I2、I-等)中回收碘,其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向含碘廢液中加入稍過量的 Na2SO3 溶液,將廢液中的I2還原為I-,該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目標產(chǎn)物的生成與提純
(1) 核心反應:提純后,加入有關試劑,控制反應條件,生成目標產(chǎn)物。
(2) 物質分離:過濾、蒸發(fā)、萃取、分液、蒸餾、升華等方法。
[注意]有關溶解度曲線與結晶、過濾
①從溶液中得到晶體的過程: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
②需要加熱得到的晶體(或物質):蒸發(fā)結晶、趁熱過濾。
需要冷卻得到的晶體(或物質):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
例1:制備MnSO4·H2O晶體。已知溶解度曲線如圖1所示,MnSO4·H2O晶體在曲線拐點右側。
操作方法:滴加稀硫酸酸化,溫度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40 ℃,________結晶、________過濾,酒精洗滌,低溫干燥。
圖1  圖2
例2:制備FeSO4·7H2O晶體:已知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F(xiàn)eSO4·7H2O晶體在曲線拐點左側。
操作方法:加熱________,得到________ ℃的飽和溶液,冷卻至______ ℃結晶,過濾,少量冰水洗滌,低溫干燥。
例3:由圖3和圖4,確定以下物質的制備方法。
圖3 圖4
①制備K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濾、洗滌、干燥)。
②制備K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滌、干燥)。
③制備無水Na2SO3:在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34 ℃條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滌、干燥)。
(3) 產(chǎn)品純度或產(chǎn)率計算。
能力2 物質的跟蹤與答題
1. 物質的跟蹤
原料到產(chǎn)品的轉化:比對原料與產(chǎn)品,確定要除去什么元素,引進什么元素。
(1) 沉淀成分的判斷
物質的跟蹤 舉例 濾渣成分
原料中不參與反應的物質 蛇紋石是一種富鎂硅酸鹽礦物的總稱,工業(yè)上由蛇紋石(主要成分為MgO、FeO和Fe2O3、Al2O3、SiO2)制取堿式碳酸鎂產(chǎn)品的流程如下: 濾渣a為__________
原料中不參與反應的物質及過量的反應物 以電石渣[主要成分為Ca(OH)2和CaCO3]為原料制備KClO3的流程如圖: 濾渣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料中不參與反應的物質及后續(xù)反應的生成物 某粉煤灰經(jīng)預處理后含Cu2O、SiO2、Al2O3、FeO化合物,一種綜合利用工藝設計的流程如下:已知:Cu2O+2H+===Cu+Cu2++H2O 濾渣Ⅰ為________________
雜質轉化的物質 工業(yè)上利用廢鐵屑(含少量氧化鋁、氧化鐵等)生產(chǎn)堿式硫酸鐵[Fe(OH)SO4,堿式硫酸鐵易溶于水]的工藝流程如圖: 濾渣為________________
(2) 對所加試劑的要求
試劑 目的 追問
硫酸 酸溶 酸不能加過多,否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鹽酸 酸溶 鹽酸不能加過多,否則后續(xù)會與KMnO4等氧化劑反應,生成有毒氣體Cl2
堿液 堿溶(溶解Al、Al2O3等物質) 堿液不能加過多,否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 還原劑(還原MnO2、Fe3+等) 溫度不宜過高,溫度越高,SO2______________
Na2SO3 還原劑(還原MnO2、Fe3+等) 實際用量高于理論量的原因: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n 置換溶液中的Cu2+ 鋅粉過量目的是將溶液中的Cu2+除凈
NH4F、NaF 除去Ca2+、Mg2+ pH太小Ca2+、Mg2+去除率降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S、FeS 除重金屬離子(如Cu2+) pH太小Cu2+去除率降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條件控制的目的
①控制溶液的pH
a. 使某種或幾種金屬離子轉化為氫氧化物沉淀,而目標離子不生成沉淀,以達到分離的目的(常利用題給金屬離子開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信息,選擇pH范圍,使雜質離子以氫氧化物沉淀出來)。
b. “酸作用”還可除去氧化物(膜)、抑制某些金屬離子的水解等。
c. “堿作用”還可除去油污、除去鋁片表面的氧化膜、溶解鋁等。
d. 金屬離子的萃取率與溶液的pH 密切相關。
例:以軟錳礦(主要成分為MnO2,含少量鐵的氧化物)制備高純MnCO3。流程如圖:
①“酸溶還原”時,MnO2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常溫下,已知:Ksp[Mn(OH)2]=2×10-13、Ksp[Fe(OH)3]=1×10-39。工業(yè)上,當某離子濃度小于1×10-6 mol/L時,認為該離子已除凈。氧化后所得溶液中c(Mn2+)=0.2 mol/L,為使溶液中Fe3+除凈,調節(jié)pH的范圍應為________________。
②控制溫度(常用水浴、冰浴或油浴)
a. 控制反應速率(升溫加快反應速率)、適宜的溫度使催化劑的活性最大、防止副反應的發(fā)生。
b. 控制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使化學平衡移動。
c. 升溫:使溶液中的氣體逸出,使易揮發(fā)物質揮發(fā),使易分解的物質分解。
煮沸:使氣體逸出;促進水解,聚沉后利于過濾分離。
d. 控制溫度結晶與過濾。
2. 循環(huán)物質的確定
考查角度 舉例 可循環(huán)物質
可逆反應的反應物 __________
前面步驟的反應物,后面步驟的生成物 以菱錳礦(主要成分為MnCO3,還含有FeCO3、CaCO3、SiO2、Al2O3、Fe2O3、MgCO3等雜質)為原料制備MnO2的工藝流程如圖:已知:草酸鈣、草酸鎂不溶于水 ________
箭頭回頭 聯(lián)堿法(侯氏制堿法)和氨堿法的生產(chǎn)流程簡要表示如圖: ______________
能力3 有關圖像的曲線分析與答題
1.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
·OH是一種重要的活性基團,·OH容易發(fā)生淬滅。·OH可用于脫除苯酚生成CO2。其他條件不變時,不同溫度下苯酚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
0~20 min內,50 ℃的化學反應速率與40 ℃ 的基本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歸納總結] 出現(xiàn)矛盾結論可能的原因
改變條件 正常情況 反常情況 可能的原因
升高溫度 速率增大 速率減小 催化劑失活
速率不變 反應物中有易分解的物質
減小濃度 速率減小 速率增大 反應為放熱反應
加入反應物 速率增大 速率不變 化學反應速率很慢
2. 影響浸取率
(1) 溫度、水解程度影響浸取率
用稀硫酸浸取氧化鐵,鐵浸取率隨溫度變化曲線如圖1所示,當溫度超過100 ℃時,鐵浸取率反而減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1 圖2
(2) 溫度、物質的穩(wěn)定性影響浸取率
用(NH4)2S溶液浸取濾渣時的反應為(n-1)S+S2-===S,單質硫浸取率隨溫度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溫度高于30 ℃,單質硫浸取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溫度、氣體的溶解度影響浸取率
其他條件相同時,用SO2還原浸出Cu(AsO2)2 1 h,不同溫度下砷的浸出率如圖3。隨著溫度升高,砷的浸出率先增大后減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3
(4) 錳浸出率與浸出過程中時間和液固比的關系分別如圖甲、圖乙所示。
甲  乙
適宜的浸出時間和液固比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影響產(chǎn)率
已知:克勞斯法處理H2S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H2S(g)+O2(g)??S2(g)+2H2O(g) ΔH=-314 kJ/mol。
(1) 用克勞斯法處理H2S時,研究人員對反應條件對S2產(chǎn)率的影響進行了如下研究。其他條件相同時,相同時間內,S2產(chǎn)率隨溫度的變化如圖1所示。隨著溫度升高,S2產(chǎn)率先增大后減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1  圖2
(2) 其他條件相同時,相同時間內,S2產(chǎn)率隨值的變化如圖2所示。值過高不利于提高S2產(chǎn)率,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類型1 化學工藝流程(選擇題)
例1 (2022·湖南卷)鋁電解廠煙氣凈化的一種簡單流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不宜用陶瓷作吸收塔內襯材料
B. 采用溶液噴淋法可提高吸收塔內煙氣吸收效率
C. 合成槽中產(chǎn)物主要有Na3AlF6和CO2
D. 濾液可回收進入吸收塔循環(huán)利用
例2 (2024·廈門一中)鋰輝礦(主要成分為LiAlSi2O6)可用低溫重構-直接浸出技術制備碳酸鋰,同時得到氧化鋁,工藝流程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水熱反應”為2LiAlSi2O6+8NaOHLi2SiO3+3Na2SiO3+2Na
B. “濾渣1”和“濾渣2”主要成分不同
C. 流程中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
D. 冶煉金屬鋰可用電解其熔融氯化物的方法,而冶煉金屬鋁則不可以
類型2 流程圖中的條件控制與除雜及物質的跟蹤
例3 (2024·安慶二模)粗氫氧化鈷Co(OH)3是以銅鈷礦為原料濕法提取而得到的粗制鈷鹽中間品,含有MnOOH以及Al2O3、Fe3O4、Mg等雜質,粗氫氧化鈷濕法制取精制硫酸鈷流程如下:
(1) “浸出”時添加還原劑SO2對原料中的錳和__________(填元素名稱)進行有效浸出。保持溫度,SO2流速等條件不變,Co浸出率與時間關系如圖1所示,則H2SO4濃度最適宜為__________mol/L。
圖1   圖2
(2) “除雜”時混合氣在金屬離子的催化作用下產(chǎn)生具有強氧化性的過一硫酸(H2SO5)。Mn2+被H2SO5氧化為MnO2,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H2SO5的第一步電離是完全電離,第二步電離是部分電離)。生石灰調節(jié)pH=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數(shù))時,檢驗反應后的濾液中恰好不存在Fe3+[已知:Fe(OH)3的Ksp=10-37.4,離子濃度≤10-6mol/L時沉淀完全]。
(3) 在萃取劑一定量的情況下,提高萃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答出一點即可),“萃取”后水相溶液中存在的金屬離子有________________。
(4) 硫酸鈷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從溶液中獲得CoSO4·7H2O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 (2024·蕪湖5月模擬)工業(yè)上以鉻鐵礦(FeCr2O4,含Mg、Al、Si的氧化物等雜質)為主要原料制備紅礬鈉(Na2Cr2O7·2H2O)及副產(chǎn)品工藝流程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已知:最高價鉻元素在酸性介質中以Cr2O存在,在堿性介質中以CrO存在。
(1) “焙燒”工序中的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濾渣1的主要成分為__________________。
(3) 礦物中相關元素可溶性組分物質的量濃度的對數(shù)lg 與pH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SiO完全轉化為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酸化”過程選硫酸而不選CO2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蒸發(fā)結晶”工序副產(chǎn)品為____________,分離副產(chǎn)品的操作為____________。
(5) 流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有__________________。
(6) 在溶液中,鋁元素可以多種形式存在,如Al3+、-等,使鋁元素以Al(OH)3的形式完全沉淀的pH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_(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已知:通常認為溶液中離子濃度≤1.0×10-5mol/L為沉淀完全;Al(OH)3+OH- [Al(OH)4]-的K=10-0.6;Kw=10-14;Ksp=10-33}。
類型3 工藝流程中的曲線及晶體結構計算
例5 (2024·馬鞍山三模)活性ZnO在橡膠、光學、化工及電子等行業(yè)中有重要應用。某工廠以鉛鋅煙氣(主要成分為ZnO、PbO,兼有少量FeO、CuO)制備活性ZnO的工藝流程如下:
(1) 基態(tài)Zn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為提高“酸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
(3) “酸浸”時當浸出液pH為3.93時,溫度與Zn、Pb元素浸出率的影響如圖所示。則“酸浸”時采用30℃而不用更高溫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氧化”時,在pH約為5的浸出液中分批加入適量KMnO4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渣Ⅰ中有MnO2,該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還原”時,濾渣Ⅱ的主要成分為Pb、Cu,最適宜使用的試劑X是________(填化學式)。
(6) 在“沉鋅”中生成Zn(OH)2·ZnCO3沉淀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用鋅與銅制得的高純銅鋅合金濾料被廣泛應用于各種水處理設備。一種銅鋅合金的立方晶胞結構如圖,晶胞參數(shù)為a pm。
①與Cu原子等距離且最近的Cu原子有______個。
②該銅鋅合金晶體密度為__________g/cm3(列出計算式,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為NA)。
例6 (2024·廈門二模)利用煉鋅鈷渣[主要含Co(OH)2、FeSO4、NiSO4和Zn、Cu單質]協(xié)同制備Co(OH)3和高純Zn的流程如下。
(1) “酸浸”過程Co(OH)2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沉鐵”過程CaCO3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沉鎳”過程pH對溶液中Co(Ⅱ)、Ni(Ⅱ)含量的影響如圖。
①由圖判斷,應調節(jié)pH=________。
②該過程Co2+可能發(fā)生的反應如下:
Co2++6NH3·H2O===[Co(NH3)6]2++6H2O K1=105
Co2++2NH3·H2O===Co(OH)2↓+2NH  K2
則K2=________,[Co(NH3)6]2+為__________(填“熱力學”或“動力學”)產(chǎn)物。
{已知:25 ℃時,Kb(NH3·H2O)=10-4.8,Ksp[Co(OH)2]=10-15}
(4) “沉鈷”過程生成Co(OH)3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電解”過程陰極生成Zn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屬Zn的晶胞如圖,密度為ρ g/cm3,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A=______mol-1(列代數(shù)式即可,下同),晶胞空間占有率為______。
1. (2024·德州一模)一種利用含鈷廢料(主要成分為Co3O4,還含有少量SiO2、Fe2O3、Al2O3等雜質)制備LiCoO2的工藝流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已知:常溫下,部分金屬離子沉淀的pH如表[c(金屬離子)≤1×10-5mol/L時認為該離子沉淀完全]。
金屬離子 Fe2+ Fe3+ Al3+ Co2+
開始沉淀的pH 8.5 2.2 3.4 7.8
完全沉淀的pH 10.0 3.0 4.5 9.4
A. “酸浸”時可用SO2代替H2O2
B. “調pH”的范圍為4.5~7.8,濾液中殘留的c(Al3+)∶c(Fe3+)=104.5
C. 氣體X可在“調pH”操作單元回收利用
D. “高溫焙燒”時的化學方程式:4CoCO3+2Li2CO3+O24LiCoO2+6CO2
2. (2024·長沙一中)堿式硫酸鐵[Fe(OH)SO4,黃褐色固體]是一種新型高效絮凝劑和污泥處理劑。工業(yè)上利用廢鐵屑(含少量氧化鋁、氧化鐵等)生產(chǎn)堿式硫酸鐵的工藝流程如圖:
已知:部分金屬陽離子以氫氧化物形式沉淀時溶液的pH如表。
金屬陽離子 Fe3+ Fe2+ Al3+
開始沉淀 2.3 7.5 3.4
完全沉淀 3.2 9.7 4.4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攪拌”時加入少量NaHCO3將溶液的pH調節(jié)在4.4≤pH<7.5
B. 生成濾渣的離子方程式為Al3++3H2OAl(OH)3+3H+
C. 該工藝流程不符合綠色化學的理念
D. “反應Ⅱ”中若用O2代替NaNO2,當11.2 L(標準狀況)O2參與反應,則相當于節(jié)約了2 mol NaNO2
3. (2024·合肥三模) CuCl廣泛應用于化工、電鍍等行業(yè)。工業(yè)上,常用海綿銅(Cu)為原料,用稀硝酸鹽氧化分解技術生產(chǎn)CuCl,過程如下:
已知:CuCl難溶于醇和水,可溶于氯離子濃度較大的體系,在潮濕的空氣中易水解氧化。
(1) 步驟①反應后溶液中NO無剩余,則該反應中得到的氧化產(chǎn)物是____________(填化學式),實際生產(chǎn)中,為提高①的效率,可使用的一種方法是________。
(2) 寫出步驟③中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步驟⑤中用pH=2的酸進行“酸洗”。“酸洗”時使用的酸為________(填“硝酸”“硫酸”或“鹽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驟⑥可以提高產(chǎn)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生產(chǎn)過程中,步驟①會產(chǎn)生一種污染性氣體,其化學式為________,因此在生產(chǎn)過程中,要增加一步用O2和H2O吸收該氣體的操作,對得到的溶液(含有HNO2)進行電解可制硝酸,電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若用硝酸代替硝酸銨,為充分利用原料,理論上要使硝酸全部參與反應,則在加入原料過程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
4. (2024·福州三模)二氧化鈦化學穩(wěn)定性好,無污染,可應用于鋰電池負極材料。某含鈦高爐渣(主要成分為CaTi2O5,含少量Al2O3、SiO2、Fe2O3等雜質)制備二氧化鈦工藝如下:
(1) 基態(tài)Ti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_。
(2) “焙燒”過程生成偏鈦酸鈉(Na2TiO3)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濾液1”中Si、Al分別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離子符號)存在。
(4) “濾渣1”的主要成分為____________。
(5) “還原”工序需要在低溫下進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水解”步驟TiO2+轉化為偏鈦酸沉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將80 g二氧化鈦和40 g焦炭混合,在真空高溫條件下制備碳化鈦(TiC)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該過程固體失重率達到35%,則碳化鈦的產(chǎn)率為______________。
(8) 銳鈦礦型TiO2晶胞結構如圖,該晶胞中氧的配位數(shù)為______;已知該晶體密度為ρ g/cm3,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______mol-1(用含ρ、a、b的代數(shù)式表示,Ti—48)。
專題8 化學工藝流程
【高考溯源】
1. C 【解析】 H3PO4溶液為酸性,會腐蝕活潑金屬,Na2CO3溶液呈堿性,“中和”工序若在鐵制容器中進行,應先加入堿性的Na2CO3溶液,A正確;若“中和”后堿性過大,應加入H3PO4調節(jié)pH;若“中和”后呈酸性,則應加入NaOH調節(jié)pH,B正確;HPO能電離:HPO??H++PO Ka3=4.8×10-13,也能水解:HPO+H2O??H2PO+OH- Kh2==≈1.6×10-7,Ka3<Kh2,即HPO水解程度更大,溶液顯堿性,C錯誤;Na2HPO4·12H2O易風化,為防止其受熱失去結晶水,“干燥”工序應在低溫下進行,D正確。
2. B 【解析】 “鹽浸”過程中消耗氨氣,浸液pH下降,需補充NH3,A正確;由“鹽浸”過程有少量Fe2+和Fe3+浸出可知,“濾渣”的主要成分為Fe3O4和Fe2O3,只含少量的Fe(OH)3,B錯誤。
3. B 【解析】 焙燒時Cr2O3發(fā)生反應:2Cr2O3+4Na2CO3+3O24Na2CrO4+4CO2,有CO2產(chǎn)生,A正確;焙燒過程鐵元素被氧化,濾渣的主要成分為氧化鐵,B錯誤;水浸后濾液①中主要溶質為Na2CrO4,故Cr元素主要存在形式為CrO,C正確;“轉化”中Cr元素由+6價變?yōu)椋?價,則淀粉水解液中的葡萄糖起還原作用,D正確。
4. (1) 四 ⅠB (2) Cu2+
(3) Au+8HCl+3H2O2===2HAuCl4+6H2O
(4) AgCl
(5) [Ag(S2O3)2]3-+e-===Ag↓+2S2O Na2S2O3 (6) 3∶4
(7) (a)結構中電子云分布較均衡,結構較為穩(wěn)定,(b)結構中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極性較大,較不穩(wěn)定,且存在氧化性強于I2的過氧鍵,故Na2S4O6結構不能是(b)
【解析】 (4)“浸取2”步驟中Au發(fā)生溶解,同時Ag也會被H2O2氧化,后遇HCl發(fā)生反應生成AgCl,因此浸渣2為AgCl。(5)“電沉積”過程中[Ag(S2O3)2]3-轉化為Ag,因此陰極電極反應式為[Ag(S2O3)2]3-+e-===Ag↓+2S2O;由于“電沉積”過程生成了S2O,所以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為Na2S2O3。(6)“還原”步驟中N2H4作還原劑,HAuCl4為氧化劑,1 mol N2H4轉化為N2失去4 mol 電子,1 mol HAuCl4轉化為Au得到3 mol電子,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被氧化的N2H4與產(chǎn)物Au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4。
5. (1)  (2) 快速冷卻 (3)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快速溶解 (4) BeA2(HA)2+6NaOH===Na2[Be(OH)4]+4NaA+2H2O 反萃取 (5) 增強熔融氯化鈹?shù)膶щ娦?br/>(6) Be4O(CH3COO)6
【解析】 (5)BeCl2和AlCl3類似,均為共價化合物,熔融態(tài)導電性較差,因此加入NaCl可以增強導電性。(6)根據(jù)題目描述,4個Be和1個O構成正四面體,O在中心,Be在頂點,保證每個Be配位環(huán)境相同,Be與Be間通過CH3COO-相連,則其結構簡式為Be4O(CH3COO)6。
6. (1) ds 3d104s1
(2) Cu2Se+4H2O2+4H+===2Cu2++H2SeO3+5H2O
(3) ①使Ag2Se轉化為AgCl沉淀,同時確保AgCl不轉化為[AgCl2]-進入“濾液1” ②0.5 (4) 0.05 (5) Na2SO3 高于40 ℃后,Na2SO3的溶解度下降,易結晶析出
【解析】 (3)②“除金”工序中不能讓AgCl溶解,即[AgCl2]-濃度要低于1.0×10-5 mol/L,結合平衡常數(shù)K=2.0×10-5可算出Cl-濃度不能超過0.5 mol/L。(4)“銀轉化”體系中發(fā)生的反應是[Ag(SO3)2]3-+SO??[Ag(SO3)3]5-,根據(jù)圖中交點可算出平衡常數(shù)K==2。SO濃度為1 mol/L時,假設[Ag(SO3)3]5-濃度為x mol/L,則[Ag(SO3)2]3-濃度為(0.075-x) mol/L,K==2,x=0.05。(5)“銀還原”工序中,Na2S2O4會被氧化為Na2SO3循環(huán)利用。
7. (1) 1∶1 H2S (2) 熱浸 (3) 將過量的Fe3+還原為Fe2+ (4) C Pb+2[AgCl2]-===2Ag+[PbCl4]2- (5) 陽極
【解析】 (1)PbS和Ag2S溶解時,Pb、Ag化合價均不變,僅S元素從-2價升至0價,等物質的量的PbS和Ag2S失電子物質的量相等,故消耗Fe3+物質的量相等。溶液中若鹽酸濃度過大,會由于H+濃度大生成有毒的H2S氣體。(2)“電解Ⅰ”陽極產(chǎn)物為Cl2,用尾液吸收,Cl2會與尾液中Fe2+反應生成Fe3+,可在“熱浸”步驟中使用。(5)“置換”后得到的富銀鉛泥是置換出的Ag和過量的Pb的混合物,將其制成電極板用作陽極,由于二者放電順序不同,最終在陽極泥中得到Ag,在陰極得到Pb。
8. (1) 增大固液接觸面積,加快酸浸速率,提高浸取效率 Pb
(2) 將溶液中的Fe2+氧化為Fe3+,以便在后續(xù)調pH時除去Fe元素 K3溶液 Fe2+
(3) 3Co2++MnO+7H2O===3Co(OH)3↓+MnO2↓+5H+ 3Mn2++2MnO+2H2O===5MnO2↓+4H+
(4) ZnSO4、K2SO4 10-16.7
【解析】 (4) 在去除鉛、鐵、鈷、錳等金屬元素后,除鈷液中主要的金屬離子是鋅離子和鉀離子,陰離子主要是硫酸根離子,因此主要的鹽是ZnSO4、K2SO4。根據(jù)Co3+完全沉淀時的pH=1.1,當c(Co3+)=1×10-5 mol/L 時,可計算出Ksp[Co(OH)3]=10-5×(10-12.9)3=10-43.7,“除鈷液”的pH=5,即c(OH-)=10-9 mol/L,結合Ksp[Co(OH)3] 可算出Co3+濃度為10-16.7 mol/L。
9. (1) 2Al2O3(熔融) 4Al+3O2↑
(2) Ga3++4Cl-===[GaCl4]-
(3) 鐵 [FeCl4]- (4) 高 NaCl (5) 3.2 4.0×10-7
【解析】(5) 由pKa(HF)=3.2,Ka(HF)==10-3.2,為了使溶液中c(F-)>c(HF),c(H+)=×10-3.2<10-3.2mol/L,故pH至少應大于3.2,有利于[AlF6]3-配離子及Na3[AlF6] 晶體的生成。若“結晶”后溶液中c(Na+)=0.10 mol/L,根據(jù)Na3[AlF6](冰晶石)的Ksp=4.0×10-10,c[AlF6]3-== mol/L=4.0×10-7 mol/L。
10. (1) 粉碎白合金、攪拌、適當升溫、適當增大H2SO4濃度等 CoO+2H+===Co2++H2O
(2) ①失去結晶水 Fe2(SO4)3 ②600
(3)  (4) 3d9 (5) 2 2∶1 bc
(6) Cu2S+2O22CuO+SO2 SiO2
【解析】 (2) ①升溫至227 ℃過程中,晶體總質量變小的原因是二者失去結晶水;227~566 ℃質量不變,而后566~600 ℃質量再次減小,說明此時硫酸鐵分解。②為有效分離鐵、鈷元素,“焙燒1”的溫度應控制為600 ℃,此時硫酸鐵已全部分解。(3) CuS(s)+2H+(aq)===Cu2+(aq)+H2S(aq)的平衡常數(shù)K===。(4) ①基態(tài)Cu2+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9。②由晶胞可知含S2-為晶胞內與Cu形成3個鍵的白球,有2個,S為棱上2個S直接相連的部分,個數(shù)為=2;因此晶胞中S 的總價態(tài)為2×(-2)+2×(-2)=-8,由晶胞可知晶胞中Cu的總個數(shù)為6個,設Cu+的個數(shù)為x,Cu2+的個數(shù)為y,則x+y=6,x+2y=+8,聯(lián)立二式解得x=4,y=2,故N(Cu+)∶N(Cu2+)=2∶1。
【模考前沿】
1. B 【解析】 碳和硫酸鍶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硫元素的化合價降低產(chǎn)生二氧化硫,碳可能會升高到+2價,變成一氧化碳,A正確;“沉鋇”后的濾液若呈酸性,則通入CO2不能生成SrCO3沉淀,故濾液不可能呈酸性,B錯誤;當c(Ba2+)降到1.0×10-4 mol/L,根據(jù)Ksp(BaSO4)=1.0×10-10,可計算得出此時SO的濃度為1.0×10-6 mol/L,則c(Sr2+)·c(SO)=6.0×10-7>Ksp(SrSO4),故可以形成SrSO4沉淀,C正確;鍶離子的半徑小于鋇離子的半徑,所帶的電荷數(shù)一樣,陰離子相同,陽離子半徑小的離子鍵強,晶體的熔點高,D正確。
2. D 【解析】 “脫硫”中發(fā)生反應:PbSO4(s)+CO(aq) PbCO3(s)+SO(aq),PbSO4中S元素轉化為可溶性Na2SO4而除去,A正確;酸浸時PbCO3與HAc反應生成Pb(Ac)2、CO2和H2O,B正確;H2O2易分解,為使Pb、PbO2酸浸完全,應加入過量的H2O2,C正確;Pb(OH)2會與NaOH反應生成可溶性物質,故加入的NaOH不能過量,D錯誤。
3. (1) 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加快浸銻速率,使反應更充分 CuS
(2) SbOCl+3Na2S+H2O===Na3SbS3+2NaOH+NaCl
(3) AsS+4H2O2===AsO+3S↓+4H2O
(4) NaCl  (5) ①還原劑  ②95% 
【解析】 (5) ①NaSb(OH)6樣品中Sb為+5價,加入適量硫酸肼使其轉化為+3,其化合價降低,故硫酸肼的作用是還原劑。②結合Sb元素守恒和得失電子守恒,NaSb(OH)6~Sb3+~2Ce4+,產(chǎn)品的純度為×100%=95%。
4. (1) 將MnO2全部轉化為Mn2+,且將Fe3+還原為Fe2+,防止濾渣Ⅱ中引入Fe(OH)3 10.0
(2) 4.67≤pH≤5.5 4Fe2++O2+6H2O===4FeOOH+8H+
(3) 8MnO2+2Li2CO34LiMn2O4+2CO2↑+O2↑ O2、硫酸 (4) 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
【解析】 (1) 由題表信息可知,F(xiàn)e(OH)3的Ksp小于Al(OH)3,為防止在濾渣Ⅱ中引入Fe(OH)3,“酸浸”時,通入稍過量SO2,將MnO2全部轉化為Mn2+,將Fe3+還原為Fe2+;根據(jù)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當c(H2SO4)為10.0 mol/L時,Mn、Al的浸出率均較高。(2)加入MnCO3“調pH”時,應使Al3+轉化為Al(OH)3沉淀,同時Mn2+、Fe2+不沉淀,Ksp[Al(OH)3]=c(Al3+)·c3(OH-)=1.0×10-33,當c(Al3+)=1×10-5 mol/L時,Al3+恰好沉淀完全,此時c(OH-)=1×10- mol/L,c(H+)=1×10-mol/L,則pH≥4.67;當Fe2+開始沉淀時,Ksp[Fe(OH)2]=c(Fe2+)·c2(OH-)=5.0×10-17,c(Fe2+)=1×10-3 mol/L,則c(OH-)=×10-7 mol/L,c(H+)=mol/L,則pH≤7.35;已知Mn2+在pH高于5.5時易被O2氧化,則調pH的范圍為4.67≤pH≤5.5。
【舉題固法】
例1 C 【解析】 煙氣含有HF,陶瓷中含有SiO2,SiO2會與HF反應,所以不宜用陶瓷作吸收塔內襯材料,A正確;溶液噴淋法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可提高吸收塔內煙氣吸收效率,B正確;合成槽中含有生成Na3AlF6、加入的Na[Al(OH)4]、過量Na2CO3,溶液為堿性,堿性溶液不會生成CO2, Na[Al(OH)4]、Na2CO3會與CO2反應,C錯誤;濾液中含有過量Na2CO3,可回收進入吸收塔循環(huán)利用,D正確。
例2 B 【解析】 “濾渣1”和“濾渣2”的主要成分均為硅酸,B錯誤;流程中各步轉化過程中均沒有元素發(fā)生化合價變化,均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C正確;氯化鋰是離子化合物,氯化鋁為共價化合物,所以冶煉金屬鋰可用電解熔融氯化物的方法,而冶煉金屬鋁用電解熔融氧化鋁的方法,D正確。
例3 (1) 鈷、鐵 3.0
(2) H2O+Mn2++HSO===MnO2↓+SO+3H+ 3.5
(3) 分多次加入萃取劑或充分振蕩(答案合理即可) Al3+、Mg2+
(4) 在70~75 ℃時減壓蒸發(fā)、冷卻結晶
【解析】 (1) 由圖乙可知,H2SO4濃度為3 mol/L時Co浸出率最先接近100%,則H2SO4濃度最適宜為3 mol/L。(2) H2SO5的電離第一步完全,第二步微弱,則H2SO5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為HSO,故Mn2+被H2SO5氧化為MnO2的離子方程式為電H2O+Mn2++HSO===MnO2↓+SO+3H+。Fe3+恰好完全沉淀時,c(OH-)=mol/L=mol/L≈10-10.5mol/L,c(H+)=10-3.5 mol/L,則pH=3.5。(3) 在萃取劑一定量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多次萃取、充分振蕩等措施提高萃取率。(4) 由圖丙可知CoSO4·7H2O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快速升高,且溫度高于75 ℃左右時會失水變成CoSO4,則從溶液中獲得CoSO4·7H2O的方法是在70~75 ℃時減壓蒸發(fā),冷卻結晶。
例4 (1) 4FeCr2O4+7O2+8Na2CO3===8Na2CrO4+2Fe2O3+8CO2 (2) Fe2O3、MgO
(3) ①SiO+2CO2+2H2O===H2SiO3↓+2HCO
②選擇CO2會導致CrO不能盡可能多地轉化為Cr2O
(4) Na2SO4 趁熱過濾
(5) 二氧化碳、硫酸 (6) 4.7~9.6
【解析】 (4) “蒸發(fā)結晶”工序副產(chǎn)品為Na2SO4,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故分離副產(chǎn)品的操作為趁熱過濾。(6) 已知Al(OH)3+OH- [Al(OH)4]-的K=10-0.6=,溶液中離子濃度≤1.0×10-5mol/L為沉淀完全,則c(OH-)=mol/L=10-4.4mol/L,pH=14-pOH=14-4.4=9.6;以Al3+形式存在時,Ksp=c(Al3+)·c3(OH-)=10-33,溶液中離子濃度≤1.0×10-5mol/L 為沉淀完全,則c(OH-)=mol/L=10-9.3mol/L, pH=14-pOH=14-9.3=4.7,故使鋁元素以Al(OH)3 的形式完全沉淀的pH范圍是4.7~9.6。
例5 (1) 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3d104s2
(2) 適當增加鹽酸濃度(或適當提高反應溫度或攪拌,答案合理即可) (3) 防止鹽酸揮發(fā);隨溫度升高,Zn2+浸出率基本不變,Pb2+浸出率增大,雜質含量增大,增加后續(xù)凈化成本
(4) 3Fe2++MnO+7H2O===3Fe(OH)3↓+MnO2↓+5H+
(5) Zn (6) 2ZnCl2+3Na2CO3+2H2O===Zn(OH)2·ZnCO3↓+2NaHCO3+4NaCl或2ZnCl2+2Na2CO3+H2O===Zn(OH)2·ZnCO3↓+CO2↑+4NaCl
(7) ①8 ②或
【解析】 (5) 濾渣Ⅱ的主要成分為Pb、Cu,還原時,加入Zn可將溶液中Cu2+、Pb2+,置換Cu、Pb,且不引入雜質,所以試劑X應為Zn。(7) ①根據(jù)圖示可知:銅原子位于面心,與Cu原子等距離且最近的Cu原子有8個。②該晶胞中Cu原子個數(shù)=6×=3、Zn原子個數(shù)=8×=1,晶胞質量為m=g=g,晶胞體積V=(a×10-10cm)3,黃銅合金晶體密度ρ===g/cm3。
例6 (1) Co(OH)2+2H+===Co2++2H2O
(2) 調節(jié)pH將鐵離子轉化為氫氧化鐵沉淀,且碳酸鈣、硫酸鈣均為固體,減少引入其他雜質 (3) ①10 ②105.4 動力學
(4) 2[Co(NH3)6]2++SO+4OH-+H2O===2Co(OH)3↓+SOi+12NH3↑ (5) [Zn(OH)4]2-+2e-===Zn+4OH-
 。
【解析】 (3) ①“沉鎳”過程中盡量使得Ni2+全轉化為沉淀,而Co2+不沉淀,由圖判斷,應調節(jié)pH=10,此時鎳沉淀完全,而鈷損失較小。②K2=====105.4。K1=105<K2=105.4,因此熱力學上更趨于生成Co(OH)2,Co(OH)2為熱力學產(chǎn)物實際生產(chǎn)流程中“沉鎳”后沒有生成Co(OH)2沉淀,而是生成了[Co( NH3)6]2+,[Co(NH3)6]2+則為動力學產(chǎn)物。(5) “電解”過程,[Zn(OH)4]2-在陰極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Zn,電極反應式為[Zn(OH)4]2-+2e-===Zn+4OH-。根據(jù)“均攤法”知1個Zn晶胞中含Zn原子的數(shù)目等于×4+×4+1=2,則晶體密度== g/cm3=×1021 g/cm3=ρ g/cm3,則NA= mol-1;由圖可知,鋅原子半徑為nm,晶胞空間占有率為=
【能力評價】
1. C 【解析】 H2O2在酸浸過程中是還原劑,而SO2也具有還原性,還原性比H2O2弱,故用SO2代替H2O2還原Co3O4也可以,A正確;根據(jù)表中Fe3+和Al3+完全沉淀的pH,可知常溫下Ksp[Fe(OH)3]=1×10-5×(1×10-11)3=1×10-38,同理,可得Ksp[Al(OH)3]=1×10-33.5,當“調pH”的范圍為4.5~7.8,兩種離子都沉淀完全,則===104.5,B正確;氣體X是CO2,在“調pH”操作單元不可回收利用,C錯誤;高溫焙燒時,碳酸鈷、碳酸鋰和氧氣反應生成LiCoO2和CO2,D正確。
2. B 【解析】 廢鐵屑中含少量氧化鋁、氧化鐵等,將過量廢鐵屑加入稀硫酸中,發(fā)生反應:Fe+H2SO4===FeSO4+H2↑、Al2O3+3H2SO4===Al2(SO4)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SO4)3+Fe===3FeSO4,然后反應Ⅰ中加入NaHCO3并攪拌,調節(jié)溶液的pH,發(fā)生反應:Al3++3HCO===Al(OH)3↓+3CO2↑,所以濾渣中成分是Al(OH)3,過濾得到硫酸亞鐵,向硫酸亞鐵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和NaNO2,酸性條件下,NaNO2和FeSO4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鐵離子、NO,將溶液蒸發(fā)濃縮、過濾得到堿式硫酸鐵。加入少量NaHCO3調節(jié)pH,使Al3+完全沉淀,而Fe2+不沉淀,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可推斷,應控制在4.4≤pH<7.5范圍內,A正確;NaHCO3和Al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3++3HCO===Al(OH)3↓+3CO2↑,B錯誤;該過程中有NO生成,不符合綠色化學的理念,C正確;若有11.2 L(標準狀況)O2即0.5 mol O2參與反應,則轉移電子2 mol,若用NaNO2作氧化劑,還原產(chǎn)物為NO,每1 mol NaNO2轉移1 mol電子,所以標準狀況下11.2 L O2參與反應相當于節(jié)約2 mol NaNO2,D正確。
3. (1) CuSO4 攪拌
(2) 2Cu2++SO+2Cl-+H2O===2CuCl↓+SO+2H+
(3) 硫酸 硝酸會將CuCl氧化,而鹽酸會提高溶液中Cl-的濃度,使CuCl溶解 “醇洗”可以加快去除CuCl表面的水分,防止CuCl水解氧化 (4) NO HNO2+H2OHNO3+H2↑ (5) 2∶3
【解析】 (1) 溶解過程中,加入了硝酸銨和硫酸,就形成了具有氧化性的硝酸,可以溶解銅,反應生成硫酸銅,所以步驟①得到的氧化產(chǎn)物為CuSO4;為了提高步驟①的效率,一般可以采取的方法有:攪拌、升溫、適當增加酸的濃度等。(5) 在生產(chǎn)過程中,會盡可能地讓硝酸全部參與反應,由離子方程式知3Cu+8H++2NO===3Cu2++2NO↑+4H2O,其中H+的量為8份,則HNO3的量為2份,硫酸的量為3份,即硝酸和硫酸的比至少要為2∶3。
4. (1) 3d24s2 (2) CaTi2O5+2Na2CO3CaO+2Na2TiO3+2CO2↑ (3) [Al(OH)4]-、SiO (4) CaSO4
(5) 冷卻結晶析出綠礬以除去鐵元素或減緩Fe2+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 (6) TiO2++2H2O===TiO(OH)2↓+2H+
(7) TiO2+3CTiC+2CO ↑ 75.0% (8) 3 
【解析】 (7) 80 g二氧化鈦物質的量為1 mol ,40 g焦炭物質的量約為3.3 mol,TiO2和C在真空高溫條件下反應可生成1 mol TiC和2 mol CO,C剩余,化學方程式為TiO2 +3CTiC+2CO↑,若該過程固體失重率達到35%,則生成CO的質量為120×35% =42 g,物質的量為1.5 mol, 則生成TiC的物質的量為0.75 mol ,TiC的理論物質的量為1 mol,則碳化鈦的產(chǎn)率為75.0%。(8) 根據(jù)晶胞結構圖可知,灰球位于頂點、面上、體心,個數(shù)為8×+4×+1=4,黑球位于棱上、面上、內部,個數(shù)為8×+8×+2=8,再結合化學式TiO2,知灰球代表Ti原子,黑球代表O原子,與Ti距離相等且最近的O的個數(shù)為6,則Ti的配位數(shù)為6,Ti與O的個數(shù)比為1∶2,則該晶胞中氧的配位數(shù)為3。一個晶胞中有4個“TiO2”,ρ=g/cm3,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A=mol-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兴县| 福海县| 蕲春县| 台江县| 确山县| 同仁县| 抚州市| 丹江口市| 赤水市| 定州市| 曲沃县| 北安市| 韩城市| 韶山市| 萝北县| 新津县| 宁夏| 景东| 平江县| 瑞丽市| 霍林郭勒市| 惠水县| 贡觉县| 西乡县| 礼泉县| 威信县| 邛崃市| 兴义市| 中牟县| 安图县| 同德县| 闽侯县| 沿河| 滨州市| 正镶白旗| 息烽县| 德昌县| 绿春县| 特克斯县| 称多县| 日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