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十一課 遠離違法犯罪第一框 法不可違就讀于鄭州市某中專的呂莉和胡艷、李曉(均系化名),把同學袁婧(化名)叫到女廁所,在向她要錢遭拒后,3人對其進行毆打,胡艷趁機拿走了袁婧的300元錢。“我不是搶劫,只是要點錢花。”17歲的呂莉在法庭上堅稱自己不是搶劫。經法院判決,3人因犯搶劫罪分別被判處兩年到三年的有期徒刑。300元=失去幾年自由,這個交換值得嗎 情境導入知道違法行為的含義能結合具體案例,辨識違法行為的類型及應承擔的責任樹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法治意識議題一:法律的作用小勤是個要強的孩子,家里生活比較困難,學校要求買校服,可小勤的家長一時拿不出錢。看到撿廢品也能賺錢,小勤決定試試自己掙錢。他來到建筑工地,撿了一些固定腳手架用的鐵卡子,準備拿到廢品收購站去賣,卻被工地保安員發現了,把他送到派出所。本來自尊心挺強的一個學生,結果在這件事上丟了大面子。案例展示一個好學生為什么會丟了大面子?這樣的事可以避免嗎?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明確告知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違法的,為人們是否實施某種行為提供了方向指引。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思 考 交 流議題二:違法行為的分類蘭州市市民錢某、曾某兩人因在新世紀購物中心內違規吸煙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被城關公安分局給予行政拘留處罰。市民張某見錢眼開,花光了別人錯匯到他卡上的5萬元,面對匯錯款的人的催要,竟稱要給2年期限。法院依法判決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要求張某10天內歸還。因上網、抽煙等開支大,家長給的零花錢不夠花,年滿18周歲的廣西田東縣某高中二年級學生陸某竟然綁架某小學學生廖某,勒索錢財。后被縣法院以綁架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 000元。以案說法(1)結合案例分析什么是違法行為。(2)分析上述三則案例,比較不同行為的危害與性質。師生共同完成下表: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應受懲罰的行為。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規范民事責任嚴重思考交流議題三:承擔法律責任情境分析(1)上述情境中的違法行為會造成什么危害?(2)查閱相關法律,說說上述違法行為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只要是違法行為,都會對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造成損害,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我們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尊嚴和社會公平正義。探 究 分 享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違法行為的種類、違反法律必須承擔法律責任,明白了法不可違的道理。同學們要在生活中分清是非善惡,增強守法觀念,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尊嚴和社會公平正義。法不可違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違法行為的種類民事違法行為違反法律必須承擔法律責任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本 課 體 系1.閱讀漫畫,你認為人們行為的底線應該是( )A.不說謊 B.不違法C.不抱怨 D.不推諉B2.下列案例與違法行為的類型對應正確的是( )①王某因散布謠言,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5日,罰款200元——行政違法行為②李某在公路上超速行駛,被交警處罰——民事違法行為③劉某利用手機實施電信詐騙,數額較大,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刑事違法行為④買賣雙方簽訂合同之后,賣方收款后卻只發放一半貨物——行政違法行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3.下列表格在違法種類和共同后果中,填寫正確的選項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違法行為 違法種類 共同后果無證駕駛機動車 ①民事違法行為 ④承擔法律責任拾得遺失物品不歸還 ②行政違法行為 毆打他人致重傷或死亡 ③刑事違法行為 4.違法行為與犯罪既有區別也有聯系,以下關于兩者關系的示意圖,正確的是( )A BC DB5.2024年9月15日,某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被告李某涉嫌高空拋物罪一案,當庭判處李某有期徒刑6個月,并處罰金2000元。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李某的行為應承擔刑事責任②李某的行為是行政違法行為③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④違反規則的行為都會受到法律制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6.【警惕違法行為 助力健康成長】人們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各種行為規范,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某校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興趣小組開展了“學習法律知識,增強守法觀念”為主題的探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反思生活現象生活一角 行為性質 應受處罰某生拉開同學座椅致其后仰摔成重傷法院判其父母賠償10萬余元 (1)請將表格內容填寫完整。(4分)刑事違法行為(或犯罪行為)承擔民事責任★分析社會熱點小強家飼養的寵物狗經常在夜里狂吠,鄰居對此很有意見,多次和小強交涉,小強卻理直氣壯地說:“我有權養狗,狗叫是正常現象。”于是鄰居報警。最終,小強被公安機關予以警告處罰,但小強很不服氣。(2)公安機關為什么會警告小強?(4分)小強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學習法律知識法律是全體社會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新時代,尊法守法是我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為了增強同學們的法治意識,該校準備開展“學習法律知識 增強守法觀念”為主題的演講比賽活動。興趣小組的組長小寧評論道:“對于中學生來說,參加該演講比賽有利于……”(3)請你將小寧同學的評論補充完整。(6分)①有利于增強中學生的守法觀念。②有利于依法規范中學生的行為。③有利于中學生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④有利于中學生做一名守法的公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框 法不可違.pptx 違法行為.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