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二框 犯罪與刑罰你從漫畫“娛樂→賭博→搶劫”中明白了哪些道理 娛樂賭博搶劫情境導入游戲:詞語組句違紀違法犯罪各小組用以下三個詞語說一句話認識犯罪的基本概念,了解刑罰的主要類型能結合具體情境,掌握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方法,培育和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議題一:了解罪與非罪2024年9月24日,公安部掛牌督辦、備受社會關注的“3·18” 特大跨境電信網絡詐騙案,由湖南省漣源市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涉案的謝某某等25名被告人因犯詐騙罪、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偷越國(邊)境罪、故意傷害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妨害公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至八年四個月不等,并處罰金五萬元至十八萬五千元不等。以案說法(1)從上述案例中,分析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我國刑罰的實施機關和對象是什么 (3)上述案例中主刑和附加刑分別是什么 合 作 探 究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具有刑事違法性、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刑罰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所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利為主要內容。謝某某等人所受的處罰中主刑為有期徒刑,附加刑為罰金。歸納總結議題二:敢于善于同犯罪行為作斗爭“中國好人”朱艷林,在上班時發現一個牽著一名小女孩的男子十分可疑。因擔心男子身上藏有銳器,朱艷林一路跟隨,沒有貿然行動。直到男子帶著小女孩上了公交車,朱艷林立馬上車與司機小聲說出自己的懷疑,司機立即關緊車門。之后朱艷林立即報警將該男子抓獲。材料展示青少年應如何向朱艷林學習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面對犯罪行為,我們要敢于斗爭,及時對受害者給予聲援和救助;更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犯罪的基本特征、刑罰的含義和種類,懂得了犯罪的危害。在生活中,面對犯罪行為,我們要敢于并善于同犯罪行為作斗爭。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犯罪的特征犯罪與刑罰刑法的內涵和作用具有刑事違法性應當受到刑罰處罰敢于并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本 課 體 系1.下列思維導圖中,①和②應填的內容是( )A.嚴重社會破壞性 法律要求B.嚴重社會危害性 法律分界線C.社會暴力性 法律觀念D.嚴厲的強制性 社會和諧的保證B2.小辰到法庭參觀時,看到公告欄中如表的判決書。他對判決書內容理解正確的是( )①判決本案適用的是行政訴訟程序②判決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③被告人孫某的行為屬于民事違法④處罰中的拘役是主刑,罰金是附加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判決書(摘選)本院認為,被告人孫某在公共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據此,依照……之規定,判決如下:被告人孫某犯危險駕駛罪,判處拘役兩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3.學校法律社團舉行模擬法庭活動,小法官作出如下“判決”:被告人馮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對此,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①該判決依據的法律是刑法②馮某的行為是嚴重違法行為③有期徒刑屬于主刑,罰金屬于行政處罰④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4.張某利用職務之便,非法竊取公民個人信息3萬余條,并將所竊取的信息販賣給他人,從中獲利5000余元。經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后,人民法院對此案件進行審理,對張某作出判決。你認為下列哪一項判決符合要求?( )A. B.C. D.C5.放學回家后,小閩遠遠看見有人在鬼鬼祟祟地撬鄰居家的門,他立即打電話報警,并暗中監視撬門人的動向。若用一句話對小閩的行為進行點評,合適的是( )A.見義勇為勇當先,不顧安危維護正義B.膽小懦弱欠思考,追求正義應有勇氣C.鋤強扶弱有義氣,無私無畏精神可嘉D.守護正義顯智慧,見義“智”為有方法D6.某班積極響應學校“做中學”的課改要求,在講到法律有關內容時,組織學生開展了一次模擬法庭的活動,下面是他們準備“庭審”的一個案例:大學生陳某迷上了電競游戲,隨著消費不斷增加,他開始捉襟見肘;后來,在游戲廳結識了一名社會上的不良人員,并與之結伴多次攔路搶劫,最終被警方抓獲。(1)上述陳某的案件應該在下列所示法庭中的哪一個審理?請說明理由。(4分)②。理由:陳某攔路搶劫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屬于刑事違法行為;圖②所示為刑事法庭,因此應在該法庭審理。在有關陳某的判決書中,有一位同學這樣寫道:經本庭合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xxx法》,判決如下:判處陳某行政拘留14天,罰金2萬元,并向受害人賠禮道歉……不合理。理由:因為判決書中的“行政拘留”屬于行政違法行為要受到的行政處罰,“賠禮道歉”屬于民事違法行為要承擔的民事責任。而陳某實施的是刑事違法行為(犯罪行為),應受到有期徒刑、罰金等刑罰處罰。(2)這個判決書中對于陳某的處罰是否合理?請說明理由。(6分)(3)假如你是審理該案件的法官,審判結束后,請你對青少年說兩點警示語。(4分)要學法懂法,清楚法不可違,嚴格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這是做人的底線;理智選擇,謹慎交友,尤其是社會上的不良人員,不可作為朋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刑法和犯罪.mp4 第二框 犯罪與刑罰.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